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了上海迪士尼疫情后的12小时,我顿悟了这座城市最大的秘密

起点人文 2021-11-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脆皮先生 Author 脆皮先生

原创:脆皮先生
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文章已获授权



我是脆皮。

本轮疫情,仍在蔓延。

最新的消息是,已经在16省发现相关的确诊病例。


就在昨天傍晚,上海迪士尼闭园的消息也冲上热搜第一。


10月31日,杭州确诊一名新冠病例。

前一天,这名患者曾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期间共呆了将近11个小时。

从患者离开迪士尼乐园,到上海接到协查通报,已经过去了一天。

周末,迪士尼乐园爆满,全国各地的游客接踵而来。

与疫情可能相关的人员,数以万计。

疫情是否已经扩散?

迪士尼乐园的现有游客里,是否隐藏着新的病例?

所有的事情,都尚不可知。

如果不能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后果将不可预料。

迪士尼乐园乃至上海,该怎么处置?

一切,在揪动着所有人的心。


1



迪士尼乐园与上海的行动,是从昨天傍晚6点开始的。

在接到杭州的协查通报后,园方立刻发出了两则通知。

一则是闭园,通知园内游客即刻开展核酸检测;另一则是公布退改票细则。

前者是针对园内游客,后者主要针对网上预先购票,或尚未进园的人。


随后,上海交通部门发布消息,迪士尼站临时封站。

交通部门安排220辆临时接驳公交车至迪士尼西公交枢纽,转送迪士尼游客。


与此同时,傍晚6点,医疗人员、民警和志愿者,已经出现在迪士尼乐园门口。


园内核酸检测,迅速有序开始。


到深夜11点30,迪士尼乐园内的游客基本做完。

他们乘坐上海方面安排的车辆,被有序接离。


短短三个小时,数万人的核酸检测已经完成。

11点30分后,针对园内职工的核酸检测,继续有序开始。

园内疫情十万火急,园外的防控工作,也没落下。

迪士尼发布公告后一个小时,30日和31日的游客,已经纷纷收到学校或者单位发布的通知。

他们被要求核实,有没有去过迪士尼。

差不多同时,上海通过大数据形式,整理出本市30日、31日去过迪士尼园区的人员名单。

然后,名单迅速下发至居委会、学校和村委,要求第一时间通知和督促进行核酸检测。

随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上海发布”,公布了本市可24小时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

这份医疗机构名单详实而具体。

不仅有详细地址,联系或预约的方式,还有提供服务的时间。

对上海再不熟悉的外地人,也能找到离自己最近的检测医疗机构。


半个小时后,上海街头,前往医院进行核检的民众排起了长队。


8个小时后,今天上午8点12分,“上海发布”公布了相关的核酸检测结果。

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小镇33863名相关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而且,至今没有新增病例。


杭州确诊病例带来的外溢风险,已经不大。

是的,你没有听错。

昨夜雨疏风骤,你在长夜里酣然睡去。

上海已经迅速行动起来,把一场可能的疫情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才用了12个小时,她就完成了相关人员的核酸检测,切断了所有可能传播的渠道。

她处变不惊,紧张而又有序,给了所有人心定。


2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疫情处置,太过震撼。

但如果把上海的疫情防控能力,定义为简单的快速,仍然失之偏颇。

这次迪士尼事件中,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一个是,在紧急通知中,迪士尼要求园内游客迅速进行核酸检测。

但它并没有关停园内的所有游乐设施,同时表示户外演出将继续进行。


另一个细节是,虽然迪斯尼暂时停业。

但当晚的万圣节的烟花,仍然按计划燃放。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游客、民警和医护人员在场,核酸检测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为什么不停运所有游乐设施?为什么不取消原定的烟火燃放?

是因为上海方面已有判断,按照现有的处置举措,已经完全能够应对这一次疫情警报。

他们不仅高效,而且不用力过度,不影响游客和市民的正常生活。

一面要精准防控,另一面也要忙而不乱。

张文宏在人民日报微博后的留言,也佐证了这一点。


他说:疫情常态化,疫情处理标准化。

感谢今天不灭的烟火,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灾难前面的从容淡定与对未来的信心。

一位游客也留言说:

烟花仍然按计划燃放。这是承诺给孩子们和观众的一个梦。

不要以为这是容易的。

换一个城市,今晚的烟花秀就没了。正因如此,这烟花不但珍贵,也具备了某种象征意义。

但上海做到了。


3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去年疫情至今。

上海没有宣布过封城,没有进行过全员核酸检测,也从未宣布过“进入战时状态”。

不怨天尤人,不疾不徐,迅速、科学、人性化应对,是她一以贯之的态度。

今年1月,上海出现3例本土病例。

但上海没有进行全员检测,总共只筛查4万多人。

除了相关医疗机构,不涉及疫情的医院照常开门接诊,所有经营场所依旧照常开放。

不过度紧张,不给普通市民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在全国所有城市里,上海还主动做了一件事:

在疫情流调通报中,隐去确诊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个人信息,只提地点不提人。

上海市是第一家这么做的。

许多地方,都出现过对新冠确诊者的网络暴力,但在上海没有一例。

然后,这成为全国疫情通报效仿的样本。

尊重所有人的隐私,就算他是新冠患者,也不例外。

不仅如此,上海的疫情防控举措,还常常让人心头一暖。

比如,居民们在前往隔离点时,被允许带上自家的宠物。


这既不用担心小猫小狗们独自在家无人照料,也解除了宠物主人们的后顾之忧。

疫情之下,一些东西被有意无意的忽略。

甚至有人宣称,医疗资源有限,宠物与动物们已经顾及不上。

但上海始终做到了面面俱到,让所有的人群,和生命,都能被照顾到。

4



关于上海的疫情防控,张文宏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陶瓷店里抓老鼠”。

意思是,既抓住老鼠,又不要打破瓷器。

既要控制住疫情,也不要因为防疫对社会生活产生大的影响。

上海是这么说的,也做到了实处。

上海把防疫做到了前置。在全国,上海的疫苗接种率都是数一数二。

为了鼓励市民打疫苗,她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有的社区打疫苗就送牛奶,花生油,鸡蛋,洗衣液。


有些地方,竟然还设置了打疫苗赢iPhone活动。

所有目的只有一个,让尽可能多的上海市民打上疫苗,减少感染的风险。

然后是具体的防控中,上海始终坚持快、准、细的原则。

发现疫情,就第一时间行动,把防控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不人为扩大疫情管控的范围。

对人群精细化区分后,不再过度外延,不做全市或全区核酸检测。

而且,不是简单的解除疫情就结束了,疫情中相关人员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也不忽略。

正因为如此,上海偶发的疫情,总能在短时间内被成功处置。

今年1月,上海两会闭幕记者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说,上海最近一轮疫情已经得到控制。


从发现到结束,这轮疫情只用了7天。

许多外地人,还不知道上海已经发生了疫情,上海已经好转。

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大城市,上海在防疫上真正做到了举重若轻。

她低调、实干、有温度,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然后,创造了几乎天花板一样的高度。

上海防疫,有腔调!


5



疫情至今,我们表扬了太多的城市。

但上海很少位列其中。

因为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上海几乎是一座没有疫情的城市。

对上海来说,她也不需要。

我们一直以为,上海是座开放与现代的国际化大都市。

其实,低调承担自身责任,埋头做事,谦虚沉稳,又能让人感觉到温度,这才是它的气质。

这也是疫情中,上海最大的魅力和秘密。

抖音上有个问题:

为什么你们如此喜欢上海?

有个答案被无数人点赞:

这座城市对规则的尊重、对效率的践行、和对分寸感的保护,让我心理上感到很安定。

总而言之,就是文明程度高带来的舒适感。

对待普通人的姿势,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未来。

即便只是不经意的展现,上海危机的应对能力、治理水平,也总是给人惊喜。

虽然是千万人口的一线城市,但始终以人为本,尽量让每个人心安与温暖。

这就是上海。

很多年以后,我们一定还能再想起迪士尼乐园,那惊心动魄却井然有序的12小时。

我们一定还能想起,那夜的烟花璀璨,和烟花下排队做核酸的游客。

这是意外中,带着点神奇且美妙的浪漫。

紧张而又有序,虽有害怕和不确定,但生活仍在继续、美好仍在发生,温度依旧在场。

这就是上海的防疫。

这样的上海,一定能扛得过这次疫情。

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向上海靠近。

-END-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画面曝光!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中烟花不断,张文宏发文感谢……中国青年报 
2、昨晚,上海迪士尼,中国青年网
3、“陶瓷店里抓老鼠”——精细防控的“上海样本”,新华网
4、为什么你们如此喜欢上海?知乎


作者:脆皮先生;个人简介: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转载请联系脆皮先生公众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