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作进阶:怎样为小说取材?| 编辑聊写作

不存在科幻 不存在科幻 2023-09-01


🛸在「编辑聊写作」专栏,未来局编辑将点评每周小说,分享创作技巧,谈谈小说背后的故事。本期由编辑水母与作者聊本周的小说《本·柯蒂斯的推杆》。
本·柯蒂斯的推杆作者 | 杨林
 对话作者    
水母:你好,杨林。能谈谈你的创作经历吗?在你的创作过程中,是否有人或事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杨林:我总是尽量写自己熟悉的人,去过的地方等等。这样好写。 水母:那第一本吸引你,让你觉得“我也要写作”的作品是什么?哪里最吸引你?杨林:第一本已经很难想起来了。我看过很多书,有两本书我非常喜欢,有时候自己写点什么卡了壳我就去翻,几乎被我翻烂了。一本是史蒂芬金的《神秘火焰》,一本是朱诺迪亚兹的《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这两个故事是我喜欢的那类故事的两个范式。还有一类故事是读了会让大多数作家断绝写作的念头,比如《秦腔》,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唯一的特点就是伟大。这种我最多读两遍,在某些特别轻松特别需要彻底忘掉现实生活的时候。水母:你是从哪里获得灵感来写《本·柯蒂斯的推杆》这篇小说的?或者说曾经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忽然触动了你?杨林:写这个故事是在2022年初,当时的世界局势开始不稳。我当时心里想,如果这个世界这么折腾还没有彻底完蛋,得需要一个多大的运气啊。正巧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BBC早年的纪录片,名字就是《运气是真实存在的吗?与摩根弗里曼穿越虫洞》,里面讲到了兰卡斯特大学做过的高尔夫实验,倒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科学,但我看着看着就笑了,心想等一下先别烧,这家伙没准还有救。有时候脆弱的人只是需要一点信心。于是我就写了这个故事。 水母:是出于什么目的考虑,起的“本·柯蒂斯的推杆”这个标题?杨林:纪录片里,科学家们真的就是用高尔夫球杆做的实验。他们告诉被实验者这是本·柯蒂斯用过的那根传奇推杆,结果所有人推球的时候都感觉比之前精准多了。当然,实验结束后,科学家说其实只是一根普通的推杆,跟传奇球手没有一毛钱关系。我觉得这可能和宗教,政治,情爱等很多事情的根源都是一回事,人类对自己的意识其实并没有“独立”意识。你推球杆,球杆推球,但你在其中其实也是被某些东西推动着,只是你没有意识到。水母:《本·柯蒂斯的推杆》小说中涉及哪些你关注的主题?通过这篇故事你最想表达什么?你希望读者通过这篇小说得到哪些启发?杨林:我写这个故事主要想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从乱七八糟的现实里喘口气。所有人都有需要发泄一下什么的时候,希望读者也能喘口气。水母:你这个题材很有趣,后续创作还会再尝试这个题材吗? 杨林:高尔夫球吗?不会了,我不喜欢打高尔夫。水母:后半部分有魔鬼鱼的设计,很有趣。当初选这类鱼而不是海豚、海龟等其他亲近人的动物,是出于外形的考虑?杨林:我记得看过迪士尼那部海洋公主动画片,叫什么来着(水母:海洋奇缘),讲南太平洋毛利人的传说里,魔鬼鱼是世界的保护神。公主祖母的背上就纹了一条巨大的魔鬼鱼,我觉得很酷,魔鬼鱼这个符号本身就相当神秘。水母:在写作过程中,哪些情节的创作让你感到特别困难?如何克服的?能否谈谈这方面的修改过程。杨林:我讨厌打磨,一般遇到困难我就放着躺下干点别的。情节遇到的困难,大部分都是写完编辑要求做的修改,其中大部分都是要求怎么能搞出更明显的科学性。我觉得现在科幻主流是原教旨主义科幻,恨不得高中生读了能直接高考加分,挺累的。读者也很累吧。所以,我下意识总是想挑战这个边界。比如美学算不算科学?那篇《几乎不可复制》就特意写了关于美学的幻想小说;现在手里在写一篇关于哲学的,哲学算不算科学?很有趣。我觉得边界存在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设立了一个目标让人不断挑战。虽然现在很多边界并不太有趣。水母:这些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在构思这篇小说时,你是如何设计这些角色的?你跟角色之间有没有共情时刻?杨林:绝大部分的故事发生在未来战争结束后漫长的恢复期,所有历史中,经过残酷战争幸存的人类,往往具有更极端更复杂的性格和激烈的冲突性。 水母:你喜欢自己这篇作品的这些角色吗?或者聊聊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杨林:我挺喜欢,我喜欢角色们做我不会做的事。我最喜欢这种有狠劲的女主角。世界政府如果都交给女人管理,会是一个更好的世界。水母:和以前的作品相比,这次又做了什么新的尝试?杨林:我试着给人物起更长的名字。水母:现阶段有新的创作吗?向我们透露一点正在写的题材吧。在今后的写作中,打算如何做呢?杨林:我“打算”的倒是挺多的,写东西挺看情绪,情绪过了就很难抓回来。我开了一个长篇,讲一个中国人远洋探险,海底地理大发现的故事,写了个开头,觉得自己对海洋生活体验太少,就扔了,我最近去学了一个帆船驾照,争取多花些时间在船上,可能啥时候会捡起来;还有一个关于气象学,皮划艇俱乐部盗取世界最大比特币宝藏的故事,也是长篇,是在我最着迷皮划艇的时候写的,现在划的少了,写的也慢了;一个中篇,关于元宇宙和父亲寻找女儿之死,写着写复杂了,拖着懒得改;现在正在写的,一个是有关哲学和2012年的世界末日,一个中篇;另一个也是中篇,关于间谍,人工智能和2025年的世界末日。争取能写完。水母:相信你在科幻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最后给“不存在科幻”的读者朋友们,推荐你最近正在看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吧。谢谢你。 杨林:我上周刚读完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很棒,让我想起了我之前开66号公路的日子,很吃惊为什么我才读这本书;手边正在读的是《火影忍者》和John Grisham 的《The Testament》。
下面从作者杨林表达的一些要点出发,简单聊聊小说的设计。

编辑水母:就像那条游动的魔鬼鱼,作者杨林是一位能从放松的状态中获得独特乐趣的人。访谈中他说道,以前开了一个讲远洋探险的长篇故事,刚写了个开头,觉得自己对海洋生活体验太少,就扔了,最近又去学了帆船驾照,可能啥时候会捡起来。无论是生活状态还是写作状态,他所呈现出来的样貌都很从容,生活和写作两者相得益彰,自由但不松弛,有目标但不受束缚。这种状态也延续到他的作品当中,小说的结构框架看上去松散实则很用心,即便场景时间不断跳跃,但有一条清晰的进程贯穿始终。 小说的取材环节本就该如此,以一种放松的状态来获得所需的材料。前阵子我看到一条去年十月份的微博,就能形成比照。这条微博说的是某个言情网文作者打算写的新文和金融期货有关,她就去看了相关资料,资料搜着搜着,作者还去考了这一行的从业资格证,没考过——但是打算继续考。当时看到这条消息,我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位作者写的是言情小说,并不是金融小说啊?紧接着又产生疑问:值得这么做吗?还需要考一个金融从业证才能搜集专业素材。而且考一次不就够了?无论考没考过都能获得足够的知识。还得考第二次?作者你笔下的男女主角是一对复读生吗?就像这条微博下的某位读者留言所说,“考了没用啊,那些期货知识实际工作中都用不上,还是找个营业部员工了解来的实际”。小说取材没必要用这种大张旗鼓的方式,应该换别的方法进行。 这位考从业证作者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她并没有采用“被动”的方式,也就是在写作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再去查询资料。作者如果采用这种方式,设定容易被固有的常识认知局限住。但小说最终要让文中的角色面向读者敞开心扉,那么除了世界观的设定,作者去体验与小说场景近似的环境,同时去采访某些与角色近似的真实对象,让他们对你敞开心房,开口说话,作者直观地去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和生活方式,要比从一摞图书中获得知识,或是搜集下载了几十兆的资料更强。取材一开始可能没有门路,那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建议作者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放出信息:我想要找XX地方的人,我想写XX行业的人,你有没有认识相关的人?只要不是太冷门偏僻的条件限制人选,花上几天多问一些人总能找到机会。接下来就好办了,请人帮忙介绍采访对象后,大家就聚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呗。可能有人会怀疑有什么效果,这不就是玩吗?不过要想跟初次见面的人尽快混熟,扎堆吃饭是很有效的方法,哪怕坐下来喝喝咖啡,都能直观地感受到对方的状态。这也许是铭刻在基因中的生物本能,动物对一起进食的同类放下警戒心。人类也不例外。随着聊天的深入,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喜好,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投入了哪些,获得了哪些,这中间又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与快乐。读者在阅读你笔下角色时,感受到的不也是这些吗?当然,毕竟是作者本人进行实际取材,那么不通过家人朋友,从网上约人也是可以的。无论哪种渠道,建议提前拟好提纲再行动,不过,你也不用想得太复杂,只要搞清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不给对方添麻烦的前提下交流就好。关于取材方面,先做到三点即可:1、通过周围人和网上渠道,寻找合适的取材对象。2、提前阅读相关资料,列出一个大致提纲,积极行动,倾听对方说话。3、忠于自己兴趣发问的同时,要照顾到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尤其是第三点,你暂时还达不到大刘的那种知名度,取材对象十有八九没有读过你的作品(确切说,没读过才比较合理)。对方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你找过来对他说:“我打算写一篇小说,希望你能接受采访提供一些讯息,没准儿还能成为小说主角原型呢。”对方可能会倍感压力,心想这人想干啥?想象力丰富的人说不定还会搜搜类似的电诈骗局。你的这篇作品能否成形还是个未知数,只有心怀感激,真诚地去请教对方,对方才能放下心防,告诉你一些事情。取材的时候,最好不要拿出笔记本边听边写,或是拿个录音笔放在桌上。对方心里可能原本就有些紧张,你又搞得这么严肃,他可能会因为压力无法放开交流。不如先把本子放到一边,将注意力放在聊天上,等结束交流后趁着记忆犹新,再把听到的重点记下来。要是有什么疑惑,可以通过微信、电话向对方再补充询问。这里要注意的是,取材这种方法对长篇小说、非虚构文学是必要的,但过程和结果都不确定,首先取决于你能深入到什么程度,其次是看你的目标。比如小说家安·帕奇特为了写一本警察题材的非虚构书籍,花了几个月时间备考警察学院的选拔考试,她及格了,口试甚至拿了满分,不过她没有入学,她在备考过程中深入了解到自己并不具备完成课程的素质,也就放弃了这本书的计划。十五年后,她写了一篇四五万字的文章记录这一切。(想想开头那位考资格证的言情作家吧,她那篇以金融为背景的新小说至今没有发布。)对于短篇创作来说,取材有可能成为拖延的借口。如果你自我评判标准很高,情绪上有回避困难的倾向,那么取材、搜集资料就成为最不会触发自我评判的事情,你把它转变成了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然后就无限期地搜集资料下去。但实际上因为篇幅的缘故,短篇需要做的调查功夫并不是很多。如果我打算写一篇以山东威海为背景的万字短篇,那没必要还得买高铁票到威海游玩坐轮船,毕竟不需要那么多的背景展示,角色设计也没有那么复杂多样。可对于新手来说,他把短篇创作看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担心会搞砸了,这触发了焦虑,就足以让他先去做点无关紧要的取材,然后找理由说这是在做事,这个脑回路再常见不过。那就来做一个小练习吧,试着以自己经历的某件事,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小说构思,并且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现在的故事构思和你最初的经验离得远吗?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你会改变或保留经验的某些部分?效果符合预期吗?审视以前写的作品,包括大纲和未完成的作品,你有没有反复构思出同种情节?为什么?它跟你某种习惯或心理诉求有关吗?你是不是偏爱某类人物、某类情节、某类子类型故事?为什么?以上是你对自己做的访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