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通过“营造氛围”,带领读者深入到场景中 | 编辑聊写作

不存在科幻 不存在科幻 2023-07-08

🛸

在「编辑聊写作」专栏,未来局编辑将点评每周小说,分享创作技巧,谈谈小说背后的故事。本期由编辑水母与作者洪炑谈谈本周小说《竹歌》。
竹歌作者 | 洪炑
编辑水母:采用第三人称的儿童视角来讲述故事时,需要注意把握的是: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因为只要你创作的不是童话,那么这篇作品的读者十有八九并非儿童,不会一上来就用儿童式的角度来阅读,自然也就不会轻易产生共情。所以我们用第三人称视角讲述童年故事时,开头部分通常会采用不动声色的风格,直接就事论事,给读者准备,也避免直接用儿童腔调,产生一种矫揉造作的不自然感。《竹歌》的开头就十分有效,小说第一句话是“记忆中,悟生从未见过母亲。”在这里,作者与人物之间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却又唤起读者对角色“悟生”的同情。通常情况下,在短篇小说里,最先与读者建立起情感联系的角色就是小说的主要人物。随着叙述的深入,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作者的引领,以同情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人物不同寻常的经历。这就需要氛围的营造。保持距离来讲述人物,会有一个风险,如果只是单纯交代一个人物做了哪些事,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这个人物就有可能会逐渐失去活力。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营造氛围,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到场景中。氛围有两部分,一个是感情基调。对于《竹歌》来说,它的感情基调是开门见山的,用“从未见过母亲”直接建立起“同情”的基调。氛围的另一个部分是背景设置。我们先来看例子,比如《竹歌》第一部分,父亲打完悟生后,心中歉疚但又拉不下脸面。倘若他对悟生说“过来吃饭吧。”“差不多行了。”“我是你爸,打你几下怎么了?我不管你谁管你?”“给你二十块钱,自己买饭吃吧。二十够不?”要是悟生不接钱,再打一顿。老父亲这样的言行可能更贴近中国现实,但对于小说而言,氛围感是不够的,产生的效果是南辕北辙的。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是,老父亲拿起洞箫去屋后竹林吹曲的设计。虽然细想就能感觉到,这个场景不那么现实,但是它很有诗意啊!箫声和竹林窸窣的响声融汇在一处,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哭泣。这个非常诗意的背景足够让读者终止怀疑,接受人物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有时,我们为了获得一个好的氛围效果,需要安排人物做出一些超出常识预想的合理行为。在《竹歌》后面部分,我们能看到老父亲坦白了,他会的几首洞箫曲都是妻子教的。这就给开头做出的行为提供一个合情合理的补充交代。要注意的是,竹林窸窸窣窣地响,是一个具体细节。我们要用具体细节来完成背景,让读者获得直接体验,代入到场景中,察觉到父子二人的情感态度。小说需要通过感情基调和背景细节的协同作用,营造出作者想要的氛围效果。在这点上,作者洪炑写的这篇《竹歌》完成得很好。更让人惊喜的是,开头部分的背景设置还提供了间接信息,暗示了人物与这个场景之间的关系,最后得以揭开承载着深厚亲情的真相。接下来我们通过访谈,进一步走进作者创作的《竹歌》世界。

🚀 对话作者    
水母:你好,洪炑。能谈谈你的创作经历吗?在你的创作过程中,是否有人或事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你所学的专业(工作/生活)与你的创作是否有关联? 洪炑:大概初中时期开始迷恋科幻和奇幻,也一度有很多想法,经常会把自认为有意思的脑洞和点子记录下来,也写过一些小故事,但一直都没有形成真正的创作。直到很多年以后的2020年初,被封在家里时才重新提笔,之后形成写作习惯保持至今。对我而言,最大的影响无疑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生活造成了极大改变。至于日常生活,起身跟创作是属于两个部分,二者几乎完全隔离,现实的引力太沉重,只有在科幻创作中才能毫无顾忌地放飞自我。 水母:你是从哪里获得灵感来写《竹歌》这篇小说的?或者说曾经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忽然触动了你?洪炑:去年参加“跨越界线去爱你”主题征文,当时有两个想法,但由于时间不够(其实是因为我的懒惰和懈怠)只写出了《柳火》一篇,后面才又写了《竹歌》。最初的灵感来源于我的早年经历。我有个小学同学,出生在单亲家庭,母亲早逝,父亲的教育方式也极其刻板,导致他性格孤僻,在学校总被孤立被霸凌,学习成绩更是常年垫底。他的生活状态,与普通家庭的孩子完全不同,最终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就辍学了,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毫无疑问,他属于那种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的人。如果他有一个爱他的母亲,人生一定会大不相同。我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在幻想的世界里,让笔下的人物拥有这一切。水母:能否具体谈谈,你最初是如何设计情节来表现这个主题的?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洪炑:文中几乎所有情节都有现实原型,来自少年时期的我和当时周围人的经历。我的作用主要是选取合适的素材,适当加以修饰,放进故事里。为了让所有元素更好地融入作品整体,过程中一直在调整。最终的故事情节,在很多细节上进行了修饰,架构和主线上几乎没有变化。水母:“竹歌”这个意象令人印象深刻,能否谈谈出于什么考虑来设计。最初是如何选择这些意象,后面又是如何加工完善的。洪炑:我老家在黄山,山里有大片的竹林,总是在风中发出“窸窣”之声,节奏舒缓,甚至带有一定的韵律。我自幼听惯了这种声音,有时候思维跳脱,就会联想到这是大自然的歌声,是山林的咏叹,是大地用它的触手在演奏。我早就想把它写进小说里。最初动笔的时候,只是单纯散文式描述景观,后来加入故事主线,又增加了竹制乐器的演奏,使二者有呼应,产生具体的情感表达。一开始我就认为,让“竹歌”承载逝去的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会是很好的思路,所以一直在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完善,删掉了无关或者关联较弱的元素,并对保留下来的元素进行了加强。 水母:在写作过程中,哪些情节的创作让你感到特别困难?如何克服的?能否谈谈这方面的修改过程?经过不断的改稿打磨,你感觉自己笔下的故事与人物,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洪炑:由于都有现实原型,所以情节设计上并不困难,也正是情节的现实性,导致故事在和科幻设定结合时比较吃力。初稿写完后,几个朋友看过都说“不够科幻”。即便后来进行了针对性修改,风格依旧有些偏软。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勉强确定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科幻核心,为了不显得太过突兀,还得将解释性内容设置在剧情和对话里,这是个反复试错的过程,所以比较吃力。不过总体而言,科幻的部分也都是为故事和人物服务,所以直到定稿,故事架构、剧情主线和人物特点这些都没有太大变化。 水母:《竹歌》小说中涉及了哪些你关注的问题?比如“亲情”或“意识”等等。通过这篇故事你最想表现什么?你希望读者通过这篇小说得到哪些启发?洪炑:主要是亲情和沟通。人与人,尤其亲人间,关系经常很难处理。我们是含蓄的民族,不会把想法直接说出来,总是行动重于语言。但很多时候,表达也同样重要,即便不直接诉说情感,也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乐器或者歌曲都不乏为良策。水母:你创作的小说中,有部分作品的背景是现实社会,选择这类背景,是否和你的写作或生活观念相关呢?洪炑:我一直觉得,仰望星空的同时,不能忘记脚踏实地。作为农民子弟,我对土地有与生俱来的依恋,以现实社会为背景写作,可以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水母:现阶段有新的创作吗?可以向我们稍微透露正在写的题材吗?在今后的写作历程上,打算如何做呢?洪炑:一直都在坚持写作。最近的几个中短篇,都集中在民俗方面。世界上已经有太多太空歌剧,赛博朋克和末世灾变了,导致很多人对科幻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把中世纪骑士拿到飞船上,给人插满管子戴上VR眼镜,或者核战后的人类拿电路板对砍的层次。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瑰丽壮美的庞大宝库,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从中汲取营养,完全可以写出更有新意的科幻故事,建立汉语语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水母:给“不存在科幻”的读者朋友们,推荐你最近正在看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吧。谢谢你。洪炑:最近在看邹振东的《弱传播》和林烁的《向阳花海》。前者关于舆论学研究,后者是在职公安干警所著小说,其中有关于网络暴力的内容,二者结合起来看很有意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