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省委深改办 海南自由贸易港 2024-03-21


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2022年4月考察海南时强调,“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根本遵循。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抓手,尤其是在推进封关运作的进程中,很多堵点和难题都需要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来破解。

目前,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处在成型起势的关键时期,但也面临很多短板、困难和挑战。破解这些难题,优化营商环境是一条重要路径。特别是要把制度集成创新与良好的营商环境叠加起来,才能更好吸引和集聚全球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要素,引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振市场信心,加快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

海南“土地超市”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工作人员现场为参会企业代表答疑解惑。  李梦瑶 摄


01制度集成创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

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是重要的理念和方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事关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是重要的目标和成果。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海南自贸港长远健康发展。

从营商环境建设的目标看,关键在整体设计、统筹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围绕实现这一目标,省委、省政府部署了“诚信海南”和“智慧海南”建设,也是封关运作的两大基础性工作,很多堵点和难点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破解。为保持企业在“二线”与内地经贸联系的便利性,需要从整体上设计一套信用监管体系,通过丰富“信用+海关监管”应用场景,做到事前尽可能放、事中事后监管精准到位,对信用好的企业既要做到少打扰,也要做到“有事必应”。必须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在推进封关运作过程中,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在管理体制机制、监管模式、安全保障和风险防控等方面探索创新、系统集成,从而打通各类堵点和瓶颈,重塑治理结构。

从营商环境建设的成果看,关键在政策集成、制度创新。一流营商环境最终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上。当前海南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再好的优惠政策也难有用武之地。迫切需要推动自贸港政策系统集成、落地见效,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方面,做好政策链梳理,形成政策束,打好政策“组合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引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另一方面,提升政策效应,推动“两个15%”所得税、三张“零关税”清单、加工增值超30%货物内销免征关税等核心政策应享尽享,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这些既是制度集成创新的重点领域,也事关营商环境的优化完善。

从破解营商环境的问题看,关键在系统治理、协同发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系统治理、精准施策,以点带面、逐个突破,发挥改革的整体效应,一揽子解决市场主体长期关切的体制机制难题。我省建立了“海南自贸港请您来投诉”平台,已经受理5000多件投诉,90%以上得到了解决,但更多的历史欠账,其解决仍处在表层修复层面,未来需要逐步深入、系统破题,推动从表层修复到减少审批再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比如,减少贸易投资领域的审批,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实现最大限度便利化。再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从审批型、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这些都需要以制度集成创新的理念和方法,采取超常规举措,提升服务效率。

博鳌乐城“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
02制度集成创新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破题之钥”

近年来,我省聚焦经济领域持续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治理结构重塑,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5批134项。今年以来,我省积极推动“部省联动”制度集成创新,扎实推进10项具体任务,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系列成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动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贸易更加自由便利。围绕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货物贸易安排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服务贸易政策,逐步落实便利化举措,提升政策成效。比如,出台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和游艇、原辅料三张“零关税”清单,稳步推进货物贸易开放,自政策实施以来,截至今年9月,三张“零关税”清单扩容增效、货物累计进口188.9亿元。再如,出台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将服务贸易管理事项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助力服务贸易跨越式发展,今年1-9月全省服务进出口增长42.5%。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我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货物贸易继2021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2022年首次突破2000亿元后,今年1-9月同比增长20.2%,增速排名全国第4。

投资更加公开透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出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比如,推出全国首个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实现境内外投资者全流程服务,企业提交的表单材料缩减55%,审批时限缩减70%,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开办至多跑一次。再如,健全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提升对外投资质量。今年1-9月,我省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26.4%,全国排名第7。这一系列创新安排,不断吸引境外资本、重点项目到海南落地。近5年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63.2%,新设外资企业年均增长73.1%。

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在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等领域,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比如,构建多功能自由贸易(电子围网)账户体系,建立资金“电子围网”,资金便利化流动水平不断提高,今年1-9月,我省跨境收支规模同比增长36.6%。再如,推动外国人工作和居留许可“一窗通办、两证合一”,方便境外人才在海南工作生活,今年1-9月全省引进人才14.3万人。推出“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集成创新和船舶登记“一事通办”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中国洋浦港”入籍国际船舶达到42艘,总载重突破530万吨。

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优化政务服务,推出多项制度创新成果,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超过90%,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让经营主体和群众受益。比如,在全国率先建立全省统一的土地信息公开推介平台,推出“土地超市”模式,已累计成交448宗,共2.27万亩,成交总价款487亿元。全国首创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卫生+药监”一体化监管,推出“创建临床急需国内未上市进口药品监管模式”等4项制度创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实现进口特许药械品种首例超350种,使用患者增长105%。全国首创基于“码”的个人数字空间,打造政务信息化、生活线上化、服务链上化的“海易办”综合平台,面向企业和群众提供2000多个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理。

法制更加健全完善。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省人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20多件自贸港法规,让投资者吃下“定心丸”。比如,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为国际商事调解提供法制保障,建立诉讼、仲裁、调解为一体的国际商事纠纷“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成功调解一批重要涉外民商事案件,被评选为2022年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再如,优化园区管理体制,“一园一策”下放管理权限,出台支持提升重点园区投融资能力十条措施,推动“项目进园区、让园区说了算”。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举办2023年国际人才跨园区文化交流活动
03以制度集成创新撬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发力支点”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党中央赋予海南的重大使命,也是海南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全国各地聚焦营商环境建设争先创优、你追我赶,必须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用好制度集成创新这把钥匙,找准体制改革的发力支点,提升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强化整体、系统、集成的理念。制度集成创新的核心是整体系统、协同高效,防止零敲碎打和碎片化。当前,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一些碎片化倾向。比如,在一件事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跑多次”“跑多个部门”,直接影响了办事体验感、获得感。应树立“整体政府”理念,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系统整合办事流程,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从“跑部门”向“跑政府”转变,政府部门从“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变,行使“行政权力”向承担“行政责任”转变,形成“好办事”“办成事”的工作生态。

抓好“诚信海南”建设这个“牛鼻子”。信用体系建设是封关运作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当前很多场景都是基于企业信用进行分类监管,信用好的少查验甚至不查验,信用差的严格监管。这是一项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法律、政策、制度的集成联动。一方面,应加快健全信用档案、信用评价指标,设计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的信用积分体系,完善信用修复制度。另一方面,要围绕封关运作、风险防控、审批服务等工作变化,不断深化“信用+”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封关运作信用场景在压力测试中迭代更新、逐步丰富,真正实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

擦亮“智慧海南”建设这个特色品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是未来政府服务的重要趋势。当前,智慧海南建设还有一些堵点,突出的就是信息共享问题,一些部门的信息尚未实现集成运用。应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信息采集、使用机制,实现政务信息高效整合、系统集成。着力推动部门政务信息应享尽享,在定期报送、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实时联动、同步更新,打造智慧化的营商环境,通过“一网通办”“无感监管”等措施,提升政府服务便利化水平,持续擦亮品牌、打造亮点。

构建问题处理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营商环境问题处理机制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制度集成创新的重点领域。比如,投诉问题处置机制,关键是对企业和群众的问题做到“一号响应”,构建一套全省统一的问题诉求和服务需求受理、转办、核查、反馈、评价、监督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遇事不推诿、办事不拖拉。再如,投诉问题“晾晒”机制,海政通晾晒台对营商环境问题受理进行了晾晒、排名,应进一步深化运用,对于共性、反复、久拖不决等问题,建立一套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相应的问题处理机制和措施,避免问题重复发生、反复出现。

海南全球贸易之窗

事关税收优惠政策!海南发布实质性运营最新通告→“封关后货物、物品、运输工具进出与人员往来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关系研究”课题委托公告海南自由贸易港官方宣传平台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运维服务采购公告
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刘子怡审核|刘洋来源|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

海南自由贸易港微信公众号

微博/头条/抖音:海南自由贸易港网址:http://www.hnftp.gov.cn/
扫码关注海南自由贸易港官方发布                      请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