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区块链能否帮助发展中国家“弯道超车”?

金融时报李继威 元宇宙之家Metaverse 2023-05-17

在许多亚洲较发达的经济体中,有很大比例的金融从业者对加密货币以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持怀疑态度,针对这一行业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也在逐步落位。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存在着由官方牵头的区块链项目。在这一背景下,一些Web3企业开始谋划在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布局,并寻求与政府深入合作,试图帮助他们从区块链技术中获益,从而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我在伦敦见到了这样一家总部设立在新加坡的公司的创始人,他们在上个月参加了牛津大学的一个与教育领域相关的区块链峰会。Frank Sui、Wang Hao和Spark Yu在去年10月创立了MetaBank。“我们团队都是以70后、80后为主,正值当打之年”,Frank说。和许多随潮而动在Web3进进出出的年轻人不同,他们已经在相关领域从业多年,言谈之间流露出在这个变幻莫测的行业站稳脚跟的底气。Frank是容铭投资的合伙人,也做过一些成功的天使轮投资;Wang Hao名校毕业后一直从事传统金融和数字资产领域的工作;Spark专攻技术领域,自己创业后公司被阿里收购,之前也是蚂蚁链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其实我们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财务自由”。Frank的话让我对他接下来讲的故事并不意外——他说他是在亚洲一些中低收入国家旅游的过程中萌生创立MetaBank的想法的。“我在尼泊尔的马纳斯鲁徒步的经历对我震撼很大。那条线路不通车,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驴,一路上遇见的孩子生活条件都很差。走完全程后,我把行李中的很多东西都直接捐给了他们。但我始终认为慈善并不是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根本方式。”Frank认为,尼泊尔、柬埔寨和老挝这些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果能和区块链技术结合起来,就能够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我们的初衷就是利用区块链帮助这些国家完成数字化的转型,帮他们实现弯道超车。”

根据IMF今年发布的数据,老挝的GDP在东盟十国中排名最低,但是Wang Hao认为,这同样意味着老挝拥有向数字文明迅速转型的巨大潜力。“虽然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些国家很早就开始这个领域的探索,香港最近也加入到了这股大潮之中,但是很多人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往往还停留在加密货币层面。”

其实早在2021年,老挝就展现出拥抱加密货币的姿态。在中国对挖矿行业全面整顿后,亚洲的挖矿行业开始往中亚和东南亚转移。坐拥丰富的水电资源,老挝政府也开始在那个时候授权加密货币挖矿和交易,希望借此提升GDP,应对债务危机。但Frank仍然试图和加密货币行业保持一定的距离。“币安在2017年找过我们融资,我们没有投。后来虽然币安成功了,但是我们也不后悔,”Frank说。“我认为炒作比特币是有原罪的,而且加密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个很小的场景”。在他们看来,MetaBank想要在老挝做成的事情完全不同。Wang Hao说:“我们想要帮助老挝实现全方位的转型:从部署国家公链,到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再到资产数字化。”

Frank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会部署自己的国家级公链。国家公链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不仅能够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提供支持,也能够用于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比如帮助搭建数字公民身份(DID)用于电子身份认证。“我们现在出入境都需要用到护照,但是与DID相比,护照已经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技术了。DID意味着公民在验证身份时不需要携带实体的身份信息。CBDC也有类似的作用。中国直接跳过了信用卡支付的时代,一部手机就基本能够完成身份验证和电子支付的功能。CBDC会比移动支付更加灵活,所以我们希望帮助老挝直接快进到CBDC时代。”国际清算组织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81家中央银行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央行有发行CBDC的计划。

“很多币圈的人希望和政府距离越远越好,但是我们选择和政府深入合作”,Frank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帮助国家部署公链,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去中心化。国家公链只是利用了区块链不可篡改和透明等技术优点,政府是可以控制和监管的。”

MetaBank另一项业务是将实物资产数字化,包括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矿业是老挝的支柱产业,已探明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MetaBank计划帮助老挝发行矿权的代币将矿权数字化后出售矿权,同时建立矿币交易所,让矿权可以在二级市场中流通,以增加矿权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在这个过程中,MetaBank一方面成为交易平台提供方,另一方面将充当矿权发行者的角色,并从中收取承销费用。“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我们变相地将矿权上市,所以MetaBank的目标就是要成为Web3的高盛”,Wang Hao说。矿权数字化交易同样需要相应的立法作为支持,他们的法务团队也将协助老挝立法机构进行数字立法。

在Wang Hao和Frank看来,作为东南亚的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同样有机会从区块链技术中获益。目前MetaBank正在寻求与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合作,将吴哥窟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给全球的游客。“吴哥窟是柬埔寨的第一文化IP,老挝的琅勃拉邦国际文化节,甚至包括老挝的啤酒,也都是全球闻名的文化和品牌符号”,Frank说。MetaBank计划将这些文化项目以NFT的形式变成数字藏品。

将文博领域与NFT结合并非没有先例。在2021年,腾讯和敦煌研究院也曾合作推出过一款公益NFT,将敦煌壁画数字化后面向公众发行,购买者也因此成为文化遗产的“数字供养人”。NFT从2021年开始在中国出圈,但一系列事件让许多人将NFT与炒作和“割韭菜”联系在了一起。支付宝与敦煌美术研究所曾推出蚂蚁链发行的付款码皮肤NFT,被炒出上百万的高价后,闲鱼平台下架了NFT相关商品。中国目前并没有针对NFT二级市场出台明确的规定,蚂蚁链旗下的“鲸探”平台也仅支持持有人在持有数字藏品90天后转赠。在同一年,孙宇晨花费上千万元购买自己的社交媒体头像,引发热议。人们的疑惑在于:当人们购买NFT时,究竟买到的是什么?

Frank认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公益,用于保存人类文明成果。“保存文化古迹需要资金支持。发行吴哥窟的NFT后获得的收益能够直接用于它的日常维护”,Frank说。“这当然不是说买家能够把佛像直接搬回家。你买到是一种可以交易的、独一无二的所有权。这种NFT的发行主体不是个人,也不是单独的政府,它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当地政府同时发行,会得到来自双方面的背书,这样的NFT才是有意义的”。Wang Hao同样认为,可交易性是数字藏品非常重要的属性。“中国现在也成立了一个国家级的数字资产交易所(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交易所并不完全是用来投机的,它的开放性意味着人们能够在投机的过程中发现藏品的价值。Web2的意义在于信息交互,而Web3的创新在于信息与价值同时交互。”

在MetaBank的这些业务中,与老挝政府的合作仍然是他们的招牌项目,这其中也有地缘政治的原因。2024年老挝将成为东盟轮值主席国,MetaBank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的东盟峰会上通过老挝政府向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国家展示合作的成果,并从2025年开始将业务拓展到东盟其他国家、中东和非洲。“从2009年第一个比特币出块到现在,主流的区块链项目日活跃用户也就停留在上百万这个量级。如果我们在老挝的项目做成了,直接就是700万人口”,Wang Hao说。“而且我们并不想把用户仅仅当成用户,我们是赋能每一个使用这一框架下的产品的人,将生产力进行数字化的革新。”MetaBank未来一年的目标是帮助老挝将GDP翻一番。“加密货币市场的天花板很低,但是区块链技术却可以实实在在帮助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并不担心竞争的问题,因为如果GDP翻了一番,商业机会是非常多的。”

现在距离明年的东盟峰会仅有约一年半的时间,MetaBank的愿景能否实现,区块链热潮究竟是一场泡沫还是真的如他们所说能够助力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发展,或许我们很快就能得到验证。


图:2023年2月MetaBank在老挝首都万象邀请八部委参加的数字文明4.0区块链加速器的座谈会。牛津大学Bill Rosecoe教授上台演讲。



(文章来源于网络,引用为学习目的,如有反对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一天内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