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立德·泰米尔·阿克拉姆:关于G7对 “一带一路 ”偏见态度的批判性分析


哈立德·泰米尔·阿克拉姆

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

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CGSS)执行主任


在当今时代,各国依靠普遍的社会经济结盟,在国际上谋求重要地位以追求共同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多边经济项目开始启动或复苏。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足迹,提出了宏伟的 “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囊括了多个国家、地区和地方的经济力量,其影响和范围深刻而宏大,不仅确保各地区优势互补,还维持发展进程和成果。它连接着整个欧亚大洲及其远近周边地区,即东南亚、南亚和西亚、非洲、欧洲和拉美。“一带一路”是一个为周边地区提供大量机会的独特倡议。它包括各种主要部门的合作,如土地、海洋、基础设施发展、走廊建设、贸易和金融投资、技术进步、文化交流和卫生部门。此外,中国一直在通过不同文明间对话和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促进各国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合作和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它代表着让所有参与国都能够双赢。近日,美国和七国集团的其他国家决定为中低收入国家启动一个基础设施融资机制,旨在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这方面,本文强调了G7计划的有关问题、明显的局限性和对其的关键性评价。本文分析了在多元文明模式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可能会面临的障碍和结果,并认为该倡议能在更多国家之间建立共识,文章还对“一带一路 ”倡议与七国集团的 “重建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简称“B3W”)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



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的共同前瞻性精神


运作良好的现代基础设施是包容性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增长的核心要求。然而,世界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鸿沟,而且这种鸿沟还在不断扩大。在这方面,跟踪和监测各国和各部门的基础设施投资的尝试相对较少。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估计,2016年至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要94万亿美元。这比目前趋势下的投资额高出19%,平均每年3.7万亿美元。因此,为了满足这一投资需求,世界将需要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中专门用于基础设施的比例增加到3.5%,而在最近的趋势下预计却为3.0%。此外,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估计,到2040年,参与国将需要94万亿美元用以基建。然而,最近的趋势却显示,到2040年实际投资将只有15万亿美元。此外,这一估算仅基于56个国家收集的数据。遗憾的是,这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不让任何国家掉队”精神和口号背道而驰。


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和强调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巨大利益以弥补世界各地的基础设施差距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盟对于所有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增长非常重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范围内,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有效和审慎的战略,以实现其经济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富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所采取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政策,最终被证明是友好解决全球共同威胁和持续挑战的推动力。



对G7领导的“B3W”的批判性评价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是中国主导规划的主要对手。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媒体负面宣传来遏制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七国集团主导的基础设施金融机制正处于筹划阶段,确切的时间表还没有公布,而为全球各国提出的、具有替代性的“一带一路”倡议动机和计划已经启动。拜登总统承诺,B3W计划将侧重于联合项目和强大的基础设施机制,以帮助弱小的国家。此外,将在中低收入国家开始实施具有金融重要性的关键举措。还有人声称,这些努力将在金融可持续性等领域设立新的基准,强调改善合作,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奠定基础。



然而,仅仅分析一下创造这样一个金融奇迹的可行性,要赶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B3W看起来与现实相差甚远。该计划可能会面临许多障碍和建立共识的问题。如果该项目真的是为了帮助和整合全球各国,那么它可能是有效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它是反华运动的明显表现。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把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中国排除在外,世界经济增长如何能够持续?七国集团如何在不涉及中国的情况下帮助第三世界国家?中国一直是全球各地的主要促进者和投资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和便利。通过中国的投资和包容性经济增长的项目,许多国家,甚至地区的面貌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方面,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非洲地区。在非洲,中国一直在大量投资,使许多非洲国家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结构得到提升。西方提出的项目永远无法与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相抗衡。美国正试图通过胁迫性的外交行动和负面的言论来追求其恶性的既得利益。人们不应忘记西方国家曾经殖民过亚非国家,掠夺过资源的历史。他们的暴政和非人道活动的痕迹到现在还清晰可见。


现在的世界格局已经从单极转变为多极。传统的和不正常的趋势和模式已被合作和区域主义所取代。在这个多元的世界秩序中,各国都倾向于通过整合和合作来解决双边争端,并为共同的威胁找到解决方案。毋庸置疑,中国挑战了霸权主义结构,并提供了更好的可持续替代方案。因此,发展中国家对 “一带一路 ”和其他由中国主导和中国拥有的项目是拥护的。超过138个国家与中国政府一起加入 “一带一路 ”倡议,证明了这些国家对中国倡议的坚定支持和信任。由于将中国排除在外,并将“敌对和竞争”等好战言论概括在内,七国集团计划的目标与中国的相差甚远。


在比较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七国集团提出的B3W计划的同时,还需要强调“一带一路”综合框架下的成就。“一带一路”倡议的综合框架有优先事项,包括政策协调、基础设施连接、无障碍的贸易金融一体化、文化交流、研究和联结人民。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具体规划已成功启动、建设和执行。中国企业在与“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相关的国家进行了约170亿美元的非金融直接投资,而这一投资是在倡议下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而授权的其他投资模式之外的。


“一带一路”以中国百年来所秉持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为基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断强调,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要为所有参加“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创造一个协调和共赢的经济环境。所有“一带一路”倡议国家都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实现其社会经济目标。



结语


世界上存在着许多长期的挑战,因此,更广泛的合作非常迫切,而不是敌对或激烈竞争。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带一路 ”倡议通过其真正的经济红利完美地证明了其优势。任何项目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谨慎的审议和管理,才能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速度和成功案例相媲美。在这方面,任何计划,尤其是对抗中国崛起的计划,都不会被世界接受。只有在中国加入的情况下,七国集团的B3W计划才有可能实现。因此,西方和七国集团需要停止针对中国的敌对言论和宣传,重新审视他们的说法,以促进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


翻译:梁凯瑞、朱泓宇

校对:姬德强


本文发布于2021年6月17日。


往期文章精选

观点|范大祺:加强我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

李怀亮|培育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哈立德·泰米尔·阿克拉姆 |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评价一个伟大国家的震撼崛起

姬德强:讲好数字青年的故事 “破圈”国际传播

李怀亮: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愿景——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国际传播工作侧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