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田野上田野课系列 | 北京大学暑期田野调查实践课程江阴行调研纪实(四)


在田野上田野课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考察时,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深入基层社区考察调研,并指出社区治理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小题”,其实蕴含社会服务的“大课题”。江阴市的社区治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3R的精妙画卷:通过Recycle(循环再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通过城市自我推动的Renewal(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Remedy(社会干预)解决先前城市化进程中遗留的问题,促进共同富裕;“3R”既体现了在社区最末端发力的治理原则,也体现了近几年江阴市在社区治理层面的精妙布局。


2023年7月13日上午,各组分别汇报了研究选题和访谈思路,各组的指导老师根据实地调研的可操作性,评估调研难度,经过与同学们的反复讨论,各组明晰了研究方向。下午,各组分别前往田野点调研,尽管各组的调研安排不同,但依然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调研任务。当天各组的田野调查实践的主题可概括为“3R”,即Recycle(循环再利用)、Renewal(城市更新)、Remedy(社会干预)。


Recycle, Renewal, Remedy


参访废旧金属回收业

在提倡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时代背景下,资源Recycle凸显了回收行业活跃经济和资源配置的双重意义。在工业发达的江阴,回收行业生命力旺盛,该产业不仅涉及废旧金属,也涉及玻璃、马达等。在熊跃根老师的指导和陪同下,叶子涵、张家硕同学在清晨7点,在基地一层会议室,对废旧金属回收行业的从业人员陈叔进行了访谈。


7月13日下午,在陈叔的邀请下,他们前往废旧金属的储存仓库参观、走访,并结识了陈叔的合伙人李老板。基于对信任、人际网络、市场和结构的关注,他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生长点如:本地人和外地人构建销售网络的异同,废旧金属回收和上下游钢铁产业的联系,信任和利益关系如何影响销售网络等等。陈叔和李老板的热情解答为种种疑惑提供了内行见解。与此同时,李老板还提到,对环保的要求也提高了钢铁产业的生产成本,在经济不景气的当前给予企业经营更大压力。


作为“苏南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阴借助乡镇工业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性跨越,但产业结构仍然集中在需要依靠大量消耗和排放的传统产业,钢铁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对钢铁企业进行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对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成为江阴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县域示范的有力举措,也让Recycle成为传统主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词。

参访天鹤社区公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城市的Renewal(城市更新)意味着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不仅要进行基础设施的更新,更要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全面提升和改进。通过江阴天鹤社区两天的初步调研,周姜宏同学分享了该小组的所见所思。


7月13日下午,在刘能教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助教卢燕璇陪同,该小组一同前往社区的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与当地居民交流,借以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体验,还邂逅了居民的广场舞活动。在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中,他们意外发现:大多数居民都对社区工作感到陌生,他们也倾诉了不少老旧小区改造过程带来的烦恼和不解。不过,居民们也充分肯定了社区改造工作在墙面更新、楼道维护、下水道翻修等方面的成果。


城市更新包括道路拓宽优化、老旧小区焕新、智慧交通打造、城市家居打造、建筑立面提升等方面,从而提升人居环境,激发城市文化活力。天鹤社区在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居住幸福指数,随着改造工程逐步完成,如今的天鹤社区褪去了旧时的模样,在小区呈现新面貌的同时,也让这里的“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


参访普惠苑社区

自1995年以来,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工业用地,农民在身份上转化为了新市民。在做大城镇化、工业化蛋糕的同时,保障先前城镇化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不能“记新人、忘旧人”,而是需要积极的Remedy(社会干预)来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居住幸福感。


普惠苑社区就是江阴城市化转型中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7月13日下午,在卢晖临教授的指导下,熊芷玉、刘芮园同学由博士生助教刘圆圆的带领前往社区调研。在前一天的初步参访经验的基础上,她们更加深入地进入到该社区中,重点了解了地下车库等改造和应用情景。在调研过程中,她们发现,由于社区和物业的权责划分不清晰,导致社区治理的难度加大;农民上楼后由于基础设施没能及时更新改造,导致社区内很多老年人不得不“上楼再下楼”,地下车库成为腿脚不便的高龄老人的安身之所。这一现象引起了她们的兴趣。


在农民上楼的过程中,虽然居住空间的利用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都渐趋城市化,但生活惯习和行为观念的变迁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得以重建。对普惠苑社区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进行社区更新,进行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的重点改造,让老年人能够住得安心,成为群众“急愁难盼”的问题。


心得体悟



相比于昨天有老师带队、有社区工作人员接待的正式座谈,今天才是真的在田野里摸爬滚打。去何处偶遇可能的访谈对象,如何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攀谈,如何让访谈对象放下戒备吐露心声,以及如何克服可能的语言障碍,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克服的难题。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今天的摸爬滚打虽然不算顺利,但确实有很多意外收获。


——周姜宏



除了有官方正式对接、还有熊老师和助教陪同的调研之外,我们也体验了独立的田野调查。在访谈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话题转换的不易,要在尊重访谈对象话题意愿的基础上巧妙地发问,将对谈引到研究所关注的话题上来。同时,访谈也绝非工具性的盘问,访谈对象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感受对建构生动而完整的个体也大有裨益。


——叶子涵



和其他组相比,我们组进入选题田野的时间最晚,也更多地依赖私人网络,而非正式介绍。不过,这也带来了生活中很特别的体验:在异域,我们与仅有数面之缘的新朋友走访了废旧金属的储存仓库。总体来说,我们今天的推进还算顺利,也激起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学相关话题的兴趣。


——张家硕



今天我感觉到鲜活的田野,从进到别人家里开始,环境、穿着、微笑、言谈、举止都是丰富的信息,生命与生命平等的交流,心与心的靠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与好奇。而人们的生活状态、环境习俗也让我更加了解江阴。


——刘芮园


文字编辑|张家硕

新媒体编辑|叶子涵

审核|周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