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3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为了400U出卖人格?又一次载入币圈史册的割韭菜大案!

良心哥 B圈的良心 2023-02-28

等了一天,终于尘埃落定之后,可以写这篇文章。

2023年了,还有超级玛丽?
昨晚币圈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celt这个币在暴力拉升之后,又迅速的下砸收割。

谁也没想到都2023年了,还能在币圈看到超级玛丽。
新韭菜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超级玛丽这个梗,还是良心哥造出来了,那是在五年前。意思是某些空气币一路高涨,然后一次性收割的壮举,像极了超级玛丽在挑战成功之后从旗杆顶部滑落的矫健身姿。
这种极端的收割方式会引起所有人的不满,没人能从项目方的无差别攻击中逃离,所以在19年这个套路已经基本没人用了,因为:
负面效果太大,项目方往往不得善终。
没想到时隔四年之后又重出江湖,真是惹眼啊。
如果单纯的是这个币的收割行为,其实倒也没什么大惊小怪,但这次的收割,可以说是载入币圈史册的一次经典案例。
接下来良心哥按照时间线给你们捋一捋,到底发生了什么,瓜比较大,搬好小板凳。
项目方收割,kol挨骂?
项目方跟okx是有一些关系的,起码在大家看来是如此。
包括OKLink也跟celt项目方有过互动。

这样的行为在韭菜们看来,就像低配的马斯克在喊狗狗币一样。
这是背景,也是背书。
项目方在通过一些操作获得了变相的官方背书之后,开始了左脚踩右脚的骚活儿:组局推特kol。
网传有一个微信群,群里有100多人,基本都是推特上经常能看到的一些kol,因为真伪不能确定,我就先不放出来了。
而在这个群里,kol们以400u的价格,接了这一单。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个场景:

很多kol复制着相同的话术,发布着相同的抽奖活动,以okx亲儿子的身份推荐celt,并且通过抽奖的方式回馈粉丝们。
导致昨天celt代币价格大幅上涨,最高时候翻了近一倍。
然而就在大家觉得项目方大格局,自己好不容易吃到肉的时候,镰刀开始挥舞。
从巅峰的位置下来,跌幅超过70%,直接把一众韭菜全都套傻了。
能理解上午赚的笑嘻嘻,夜晚亏的哭唧唧的那种痛吗?

亏傻了的韭菜们,纷纷开始维权,并且把矛头指向了这些发过喊单信息的kol们。
有人说,他们为了400u出卖了自己的人格。
有人说,这帮人是项目方的帮凶,币圈就是他们带坏的。
有人说,这些kol看起来天天赚麻了,没想到还要靠400u的单子才能活。
还有很多人,说了很多话。
他们错了吗?他们肯定错了。因为他们的行为直接给粉丝带来了伤害,对于他们的人设、心境、意志也都有很大的冲击。
所有人都觉得他们自己摊上事儿了。
尤其是今天徐明星发推特之后。

此言一出,celt价格继续下跌。
但项目方也真的没脸没皮,居然直接把锅甩给了kol们。

所有的虚假宣传都是被其他kol操纵的。
这一下子让kol们凉了心,有人说我他吗还没收到钱呢,还得给他背这个锅?
而项目方这一条推特,也彻底暴露了人品。
在这里良心哥想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分析一下kol们的情况,因为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涉及到最根本的信任问题。
kol们能出现在一起,并且同时接了这个单,只有一种情况。
有人攒局。
实际上这个业务在几年前就有了,之前一些做媒体的,后来出海了,然后在推特上聚合了很多kol的资料,然后批量派单给他们,自己则可以在中间赚差价。
当然也可以不挣差价,在其他的业务上去赚钱。
所以这个事情的路径是,一个对kol们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给他们攒了一个局,然后项目方负责人在群里沟通好了路径。
接下来的局面,就是经典的集体无意识案例:
不管怎么样,都会有人喊我可以,谢谢老板之类的话。
然后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你也忍不住会想,不就是发个抽奖吗,400u到手,自己还能顺风跟一波。
最后能拒绝的人,其实很少。
因为你拒绝的话,会显得你很不识抬举,以后有没有人再给你派单,都是另说。
所以也不是没人想过后果,只是权衡之下觉得还是先拿到钱再说。
只是他们没想到遇到的项目方比他们玩的骚多了。
良心哥说这段话,不是为了去给他们辩护。
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很态度鲜明的说,错了就是错了,谁都洗不白。
但为什么会错,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我觉得有必要向大家说清楚。
至于你是取关,还是怒骂,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我觉得都是你的自由。
OKX再也不是之前的OK了
从昨晚我知道这个事情,决定要写这个事情,但到今晚okx发了公告我才开始写,因为我知道这中间的博弈没结束,这事儿没到告一段落的时候。
我不是写的最早的,但我写的绝对是最全面,最有深度的。
下午的时候在绿洲大学班级群里推演了事情的走向,只是这次OK的出招还是蛮让人惊艳的。

但因为最终博弈的结果未定,会导致事件的走向完全不同,所以我一直等到7点40之后,才看到有消息出来。
给你们看一下重点内容:

根据数据统计,项目方实际出货应该获利数百万u,但先是被冻结了71万u,然后又退回130万u,落到兜里也就是几十万u了,毕竟还要跑路和善后。
okx自己出了100万u,合计300万u。
对所有期间内买入celt且亏损的用户。
这个方案很巧妙,他是按照空投走的。
利好散户,对大户其实没那么照顾。
但小散的声量更大,因为人多钱少,所以这些人拿到钱之后,会认为OKX是可信任的平台,帮助他们挽回了损失,彰显了平台格局。
这是对于用户层面的。
但彰显水平的点,在于对团队内部和项目方的威慑。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说,没有查到内部员工参与此事,同时欢迎举报。
这个对内鬼来说,可是一个惊天大雷。
火币为什么会死?行业里的人都知道,火币死于内鬼。
徐明星也显然知道这个事情,所以高层趁此机会敲打敲打,之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但以后谁再敢乱搞,就别怪我没提前打招呼了。
更重要的,则是上午徐明星的推特,非常果断,也非常给力。
再看一下这个图。
关键要素最多的就是这个推特,里边直接堵死了所有的口子。
首先,要重审。用大家熟悉的话来说就是,健全审核机制,完善内部流程,落实监管机制,抓实工作内容,严防垃圾代币,以免日后丢人。
第二,考虑将celt下架。这是个杀鸡儆猴的动作,这话其实根本不是对celt项目方说的,而是对其他的同类型项目方说的。
你在我这玩,没问题,但有两点:一要守规矩,二不要给我惹事,不然我分分钟要你好看。
怎么好看呢?
冻结你的做市账户,罚没你的保证金,并且把你的代币下架。
项目方本来是想在赌场里开个台子捞点油水,结果差点把头都弄掉了,图个啥嘛。
这一来就直接提高了项目方的作恶成本。
第三,okb和okt才是我亲儿子,你们他吗的没事儿别来乱蹭,我也不需要你们这么多不孝的干儿子。
一方面划清了界限,一方面保护了自家孩子。
所以良心哥复盘了一下今天okx的整套流程打法,唯一的感受就是,现在的okx跟过去真的不一样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国际化的因素,确实能够感受到okx从去年到今年非常明显的改变,从整体的调性来讲,也更global了一些。
在产品开发和用户体验上,也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在业务板块上,也能看到非常清晰的规划逻辑,你可以挨个点开这些下拉框看看,还是蛮有想法的。

等到香港交易所可以发放牌照之后,okx的合规性也不存在争议,整体来说更上一层楼完全没什么问题。
回到这次事件的本身:
情绪最大的用户端,OK通过冻结+谈判的方式拿回了用户被割的钱,自己也出一部分去补贴用户,我不清楚是不是能全额赔付,但起码比被割了要强很多。
在项目方端,如果这次不出手,以后类似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干脆把篱笆扎起,谁都别想搞这一手,实现了对项目方的威慑。
在团队端,也能让团队回归于工作本身,而不是天天惦记那些他们不该惦记的事情。
这三板斧下来,谁都没意见,确实是顶级的危机公关正面案例。
而okx只花了100万u,就解决了三个大难题,这水准确实非常高
同行们也可以学学,别没事就去带人家的节奏了。
以上就是对celt事件的复盘,希望对大家有用。
最后给韭菜两点忠告:
如果一个项目满大街都在宣发投放=他们快要收割了。
如果一个kol经常接单,那么他一定没自己说的那么富。


应不少朋友的需求,我把能找到的过往文章做了个合集PDF文件,可以直接识别下方二维码索取,暗号:你是懂我的。
如果找我有事,可以直接在公众号里发信息或者在文章里留言,看到之后会回复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