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小独库,聊聊哈萨克人的转场

太太帮老毛 在北京和跑宁夏那些事儿 2023-08-12

上一篇(石河子、昌吉,跟我们中原没差异),讲去石河子领略了新疆的军垦文化。

你知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吗?
新疆的兵团,并不属新疆自治区直接管辖,是中央政府直接管。


疫情期间,新闻报道各地数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独立统计的,跟各省、区(自治区)是平级的。


很多疆一代,有条件或有能力的话,又把疆二代或疆三代送回内地。

很多人户籍地,还在新疆。比如李亚鹏,他和王菲结婚、离婚都是回新疆。

这些新疆生长的人,讲一口纯正普通话,或是兵团子弟,或是当年援疆知青子弟。

​新疆兵团,管辖新疆7.4万平方公里的垦区。
这也是著名的“屯垦戍边”,从古到今。

新疆兵团下辖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和北屯等城市,还有174个农牧团场。
其中有58个农场分布在2100公里的国境线上,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国接壤。

屯垦戍边,是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开荒地、修水渠、造水库、建农场。
从昆仑山到阿尔泰山,从哈密盆地到伊犁河谷。

比如石河子垦区,已成为新疆棉花的重要生产基地,新兴的城市。


石河子除了河南人,还有很多湖南人。

“湘女上天山”的故事,很多人听说过吧。


在石河子,兴奋了,闻到了中原的味道,完全不像是在新疆,熟悉的汉字,流利的普通话,汉餐馆。

进了一家湘菜馆,点了小炒肉和素烧冬瓜,服务员马上冷了脸,说不够吃。
想着好好吃一顿饭吧,加了一道菜。
味道不错,肉却有骚味,边吃边奇怪,按理说新疆食材好啊,这里又是军垦城市。

没吃完,打包,回乌鲁木齐买个小电锅,晚上在酒店里煮面吃。

上午10点,在新疆还是清晨。
昨天在乌鲁木齐退完酒店,等他开车,看着满袋子湿衣服,忍不成发一条朋友圈:
“活成吉普赛人了。
​连夜手洗了衣服,包括牛仔裤,拿到车上晒。
洗衣服的水,那个混浊啊。
​觉得我们身上都有胡人的骚味了,哈哈。”

“到新疆,一定要走一趟独库公路”。
可现在封山呢,独库公路要六月才开放呢,到新疆旅游要了解新疆这个地方的气候特点,有些地方是不到季节不开放的。

​昨天走的省道S101,被公路爱好者誉为是新疆的“小独库”。
它是一条战备公路,现在已经废弃了,怕飞机轰炸,必须沿着天山山根走。
这条战备公路上,一路的丹霞、戈壁、草原、冰川湖泊,风景也极美。

0起点,看图1。

我们这次新疆行,群里“躺平一只猫”妹妹:“南疆品风情,北疆看风景”
​来的时间不对,草还没全绿。
​但六月份开始,新疆的旅游旺季开始了,人更多,费用更贵了。
​来,听听北疆山谷里水流的声音。
​这里是哈萨克人的春牧场。
​李娟成为很多人喜欢的新疆作家,最经典的作品《冬牧场》,写的就是哈萨克人放牧的生活。

看,羊在悬崖峭壁上,这是山羊。

来新疆发现,新疆地貌特点是轮廓明显。
​疾驰在天山深处,被一路的美景震撼了,雪山汇集而下的碧色冰川水。
说随着天气越来越暖,水,一天比一天蓝。

看,李娟笔下新疆哈萨克人的家园。
​片头,我“采访”开超市哈萨克男人每年养牛羊的的收入。
​政府让他们上楼,只需要交4万块,就可以住80平米的楼房。
​建立了大片的住宅楼。
​他告诉我,我们哈萨克人是跟畜生走,它们去哪,人就住哪,这里的楼房,除了老人小孩留守,人们还是住在牧地,我们是随着季节去转场换住处。
​今天一路看见了冬牧场和春牧场,还有李娟写的地窝子(看着人走进去了,地面上却什么也看不见)。

哈萨克人的羊群过马路。

天山深处和阿勒泰草原,是新疆哈萨克人的家园,他们勇于抗击恶劣自然环境而生存。

我今天问那位哈萨克男人,为什么不移民哈萨克斯坦(我们国家对哈萨克族是包容的,允许他们移民)。
他:“虽然很多人离开了,但更多人还是认为这里才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家园。”

因为哈萨克人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哈萨克族,是两汉时代,乌孙、康居部族发展而来,后来又融入大月氏、匈奴、突厥、蒙古等民族。

“哈萨克”一词,有这样的一种解释:
避难者的意思,起源于13至15世纪,哈萨克先民曾因成吉思汗西征,被迫西迁,以后又因为反抗和摆脱乌孜别克汗的压迫统治而东走,屡屡逃难,故得此名。

哈萨克是世界上搬家最勤的民族,也是世上走路最多的民族。
哈萨克牧民搬家,就是转场,他们搬家不仅要搬走家具、厨具、毡房等家庭生活必备品,还要连同他们饲养的畜群一起带走。
随着季节变化,哈萨克人在大草原上赶着牛羊搬家转场。

季节可分为春季农场、夏季农场、秋季农场和冬季农场。
转场就是以牧草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

它是一种按季节每年进行三四次循环游牧的过程,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利用山地草原资源的畜牧经济模式。
也是千百年来,逐水草而迁居的游牧生活。

牧场的规律,一般是从高处往低处走。
春天把羊赶到山顶上,夏天转到山腰,秋天到山坡或山下。
然后留下一片草地,打草储存,让牲畜冬天吃。

冬天,在山脚下的冬窝子。
每年三四月,再从冬牧场出发,开始新一年的转场。

转场在哈萨克人看来,再美的草场也不过是他们转场的一个驿站,一个临时的落脚点,他们需要的是水草丰沛的草场,温暖的,有足够的草料让牲畜过冬的地方。
只要草原不变,山地不改,他们就不愿住楼房。

看着眼前的哈萨克民居,脑海里想着他们壮观的转场场面一一
妇女、老人和孩子,骑着马或骆驼,随驮着的毡房家具的驼队徐徐而行,男人们则扬鞭催马,赶着浩浩荡荡的牛羊前行,牧羊犬也在风尘滚滚中鞍前马后的跑个不停,保护着主人的“流动财产”。

昨晚早早安营扎寨了。
我确定在喀什我是阳了,他昨天开始了,跟我一个症状,比我更严重,还吐(吓死人,喝水都吐,直接从嗓子喷)
​早晨离开乌鲁木齐前,直奔义乌小商品城买了一个小电锅,花了39块钱。
​他不挑食的,一路吃,啥都好奇。
说吐完嘴里全是香料味,再也不吃新疆民族饭了。

​哈哈,菜,前天中午石河子打包的湘菜,晚上准备买锅煮面的,后来在昌吉吃了晚餐。
我们车上有大冲电宝,在路上也可以煮面吃,吃饭问题解决了。

​先聊到这里吧,喜欢看俺老毛聊新疆,多冒泡~


点“关注公众号”,给俺老毛加个粉。
或加微信,但慎重哦,小买卖人免不了每天发广告。

俺微信(3168449),或扫一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