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动态 |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2年12月26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高峰论坛”圆满闭幕。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在世界文学视域下,坚持中国话语的主体性立场,以完成国家级与省部级重大前沿课题、孵化标志性学术成果为导向,以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学学科资源为基础,开展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自筹建以来,研究中心成员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人才、上海“超级博士后”人才激励计划,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在A&HCI与CSSCI期刊发表论文14篇,举办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讲座及报告30余次,撰写决策咨询报告8篇,出版系列丛书与研究文库15部,建成并运行世界范围内首个“世界文学‘中国故事’文献传播与研究数据库”。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与高峰论坛同日举行,学界众多资深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和“中国故事”数据库发布会,围绕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一、开幕仪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主持开幕仪式


大会开幕仪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教授主持。查副校长介绍道,研究中心依托张帆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建成。该项目以中国文化主体性视角,立足于中国立场,梳理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传播路径、流变谱系,在世界文学中探索中国故事的知识生产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话语机制、传播机制、权力机制。该重大项目研究团队深入开掘此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提出了“以中国故事作为方法”等命题,以中国故事为切入点,抉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可通约性,凸显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参与和建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是上外人助力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结构合理的跨学科体系、经世致用的学术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上外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致辞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上外全体师生向与会的嘉宾、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李校长表示,上外作为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国家队,肩负融通中外、联通世界的责任与使命,始终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外国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视为政治自觉、学理自觉、文化自觉和实践自觉。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上外对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也充分体现了上外人坚持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层面进行深入拓展,在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中国话语与全球知识体系构建中积极作为,在立足时代前沿与学科交叉领域锐意进取,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外语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最后,李校长衷心感谢与会专家和国内外同行长期以来对上外学科建设与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也坚信会议上的真知灼见和交流合作必将对上外和研究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代表校领导致辞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教授在揭牌仪式致辞中,首先对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张帆教授本人表示诚挚祝贺,并对与会的诸位学界前辈、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姜锋书记指出,学术是共同体,是代代人经验和体验,方法与成果,研究与传播的积累,任何脱离学术共同体和社会大众的研究都难成话语,也难对社会和历史作出贡献。因此,他寄语研究中心始终秉持传承和发扬的精神,为学界有志于同一主题的各方学者搭建一个开放包容、活力进取的平台。在讲话中,姜锋书记考据歌德推广“世界文学”概念的时代背景,指出“世界文学”的精神内核在于克服自身的精神局限,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进而在相互尊重与容忍中和谐相处。当今社会亦如是,他表示,世界各国的命运是共同的,并以“歌德研究和歌德在亚洲的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例,特别强调国内文学研究界在应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问题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盼望研究中心能在学术界与社会面之间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致辞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教授首先代表学校并以个人名义向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与诚挚的敬意,指出当前正值世界格局的变革期和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期,因此,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自主话语体系,构建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体现文化多元的话语研究范式意义重大。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凸显上外立足时代责任和自身特色优势,深化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认知,是实践全球视野下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举措。他同时强调,中心的成立也彰显了我国外语学人的三个自觉,即厚植中国情怀,为中国、为世界谋未来的政治自觉;为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原创理论、实证支撑和规划参考的学理自觉;以及勇于承担责任使命,致力于做文学文化的交流使者的实践自觉。最后,贾文键副校长衷心祝愿研究中心能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全面繁荣添砖加瓦。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陈众议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陈众议教授首先对研究中心成立表达了惊喜之情。陈众议教授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无疑是学界的一大盛事,没有能比“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更为广阔的天空。用中国话语赞批世界文学,反之用世界文学建构中国话语,这正是学界所期待的事。研究中心的成立也将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形成中国话语优势、解决中国话语缺失的问题产生新的推动。陈教授认为,凡事须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到老庄关于道法自然的假说,文学话语之妙正体现在由具体引发的幻想,或者是一些足以令人感怀人性复杂的经典人物,又或者用白马即马去阐发大道至简。陈教授表示,时光倏忽,沧海桑田,钱钟书先生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之人的问学方式,不能说难以为继,但这世界确乎越来越互相连接。因此,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必将能为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国话语在世界舞台上赢得更多关注不断贡献自身力量。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教授致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教授表示,此次研究中心的成立首先见证了张帆教授作为优秀年轻学者的全面成长之路。许钧教授称,作为小语种领域的研究专家,张帆教授顺应时代需求与历史发展,不断求真探索、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同时亦怀有雄心壮志。张帆教授的成长昭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成长之路。其次,许教授对上外同样不吝溢美之词,称赞上外探索了一条具有独特经验的人才建设之路,为外语学科建设和学术生态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这种氛围良好的学术共同体为整个学术生态的建设提供榜样、同时也凝聚力量为学科建设贡做出贡献,也能为整个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为整个中国特色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最后,许教授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一定会继续坚持以学术为中心、守住学者的本分,不断地探索真理,也一定会以创新为机制、以引领为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贡献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智慧,贡献中国智慧做出努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聂珍钊教授致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聂珍钊首先对“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来回答如何建构中国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时代命题可谓正当其时。“话语”是塑造国家形象、表达集体诉求的重要工具,本质在于传播意识形态。对中国而言,国际话语见证了关乎中国发展的道路,以及世界和平与斗争的现象,因此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阐释和传播中国话语,将为研究中心提出了新的挑战。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是有关中国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是有关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因此,怎么样建构中国话语、如何寻找合适的中国话语工具,既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而且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上海外国语大学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与前瞻性,其宏观思考与底层设计相结合的思路为追求卓越的学术路线、提升文学领域内中国话语地位提供了切实保障。西学霸权导致中国文学批评的部分失语,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破除西学崇拜、将中国话语播撒到世界的重要实践。而上外有丰富的研究资源、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强大的学术自信,勇于启用敢于担当的年轻学者,聂教授相信研究中心在张帆教授的带领下必将蓬勃发展,同时勉励,研究中心要修建中国话语西传的当代丝绸之路,既要做把中国话语播撒到西域的当代张骞,也要做科学时代把中国话语传播到西洋的当代郑和,建构中国话语的一带一路。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的陈建华教授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的陈建华教授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高度赞扬。陈教授认为,研究中心聚焦对于世界文学视域下中国话语的主体性思考。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既涉及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等重大议题,也有助于对中国文化的建构,有助于创造不同于西方传统新的话语。长期以来,如何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地位、传播中国话语经常为人所探讨,而“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顺应时代呼唤之举,是发挥上海外国语大学专长之举,是促进人才成长之举。上海外国语大学具备多语种、多学科的优势,为中心立足中国文化、拥抱世界文学的研究性工作提供了绝佳平台。上海外国语大学有强大的文学研究队伍、有丰富的文学研究学术资源和丰厚学术研究成果;研究中心既有国家重大项目奠定的学术基础,又以文化发展重大战略目标为指引,陈教授相信,在张帆主任的引领下,研究中心必将收获更加丰硕的成果。

 

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蒋承勇教授致辞


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蒋承勇教授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高度认同与赞赏,对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建构亦表现出热切期待与关注。蒋教授表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在国内学界具有首创性。近一百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面向世界的态势下不断发展,成绩斐然。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基础、学术框架、话语体系都已今非昔比,但是在网络化、全球化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存在着学界多年来所说的失语、失声、盲从、跟风等不足,所以三大体系的构建无疑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完善。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的加快完善三大体系建设。而“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以人类文学的可通约性为逻辑基点,以中国目光自信地放眼世界、审视世界,勇于探索学界尚存的社科研究西学霸权与自我失语的问题,中心的成立是大有可为之举。这体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领导与专家们的前瞻性和首创性,也是对中央大力倡导哲学科学社会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蒋教授同时强调,必须要坚持文化自信,致力于推进经典中华学术走出去,才能形成更加成熟而更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学术话语。


二、特邀嘉宾发言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张帆教授首先对莅临开幕仪式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并主持特邀嘉宾发言环节。

 

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多种角度深刻阐释了其对“中国话语、中国故事”与“世界文学、国别研究”关系的思考。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李昌珂首先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对习总书记二十大报告的迅速落实。研究中心将要展开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也必将对进一步强化我国的国际话语能力和传播能力产生巨大作用。李教授还就“中国故事”与“德语文学”这一话题展开论述。从十七世纪小说家罗恩斯台因直至当代德国华裔作家作家罗令源,李教授清晰地展现了德语文学对中国世界进行的多角度透视与多棱面描写。中国曾被欧洲认为是智者和圣贤遍地的国度,而老子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等辩证智慧也为德国知识分子提供了治国安邦的参考,而这些对中国的描写与认知,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强大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犹太研究所所长乔国强教授表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领域的新气象是出于新时代变局的发展需求,展现了本土优秀文化的域外拓展,也是中国形象自述的一个组成部分。乔教授认为,中国话语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根据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所构建基础的话语系统,二是从中国学者的立场提出的对国外文化和文学认知的话语。他认为世界文学概念的重新阐释和精确认知对于中国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界在以往的文学研究中往往忽略了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缺乏对国外文学文化理论批评的能力和胆魄,因此乔教授希望研究中心在张帆教授的带领下博采众长,在学习中西各种不同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凸显自己的研究特色,为创建适合中国话语且富有特色的世界文学研究,为构建中国话语、阐释世界文学作出贡献。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殷企平教授认为,在世界文学这一大的格局里研究中国文学和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做到知己知彼,将和而不同的对话原则作为核心引导概念。紧接着殷教授对区域国别研究的发源、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从德国的浪漫主义、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思想到阿诺德所推崇的对话原则等出发,为给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时提出了建议,即在传播中国故事时应关注故事的接受土壤,思考故事如何落地,如何为外国社会真正接受。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是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原则,同时需要在中外文学交流过程中展现话语研究的深刻现实与人文内涵,为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提供保障。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杨金才教授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走出去“是一体两翼,互为支撑,是中国在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使命,这同外国文学文化研究密切相关。彰显文化自信,是外国文学攻读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中国学术“走出去”将为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供重要的话语支撑,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理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走出去需要有自觉意识,着力建构和持之以恒的推进。他倡导用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方法、中国范式来助力话语体系的建构。立足比较视野开展外国文学研究。作为中国学者研究外国文学应采用一种比较和对话的视野。持续推进中国文学文论的翻译、传播和研究,历史上中国文学作品粲若星河,在审视外国文学的同时需要有中国文学的在场感,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教授表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以“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为关键词,这标志着中国学者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进一步自觉,同时说明中国学者进一步认识到“世界文学”这个词的重要和沉重。他以非洲文学研究为例,指出非洲文学的本土书写蕴含着鲜明的世界意识与和合理念,演化出具有当代非洲民族精神的多样性文明,从而使非洲文学有效参与到世界文学乃至世界文明的对话中,并在与西方文化的正和博弈中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对世界文明的互鉴、融通、共生和共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他号召中国学者行动起来,绘制真正的世界文学新版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共建。最后,朱教授再次对张帆教授、对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朱国华教授以“文明互鉴中的中国话语:再思比较文学的逻辑起点”为题发言,追溯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历程,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文学正在急剧地衰退。西方比较文学由于意识形态原因导致的政治焦虑,促成其地位的摇摇欲坠,但由于中国文化政治的独特性,在比较文学研究上,中国学者仍拥有相当的自由。朱教授表示,建构中国话语应按照文明互鉴的方针行事,不仅要重视古代文学与古汉语,比较文学也可为文明互鉴的路线和政策提供有力抓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民族性与世界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具有民族性的同时,也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接纳。反之亦然,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作为特定语境下有特定历史经验、文化传统的人,即便全身心投入学习世界性的知识,也永远不会丢失自我的个性。最后,他总结道,依照文明互鉴,建构中国话语,比较文学依然大有可为。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所联合党总支书记、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宋炳辉教授以“中国故事阐释与中国话语建构”为题发言,肯定研究中心在将外语学科与比较文学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方面起到的重要实践作用,强调阐释中国故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关键在于探究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处境与位置,以及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体系中的价值和意义。宋教授指出,中国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故事,涵盖中国古典和现代的文学故事,前者是反响的回述,我们从西方引入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方式,整理和建构漫长的中国古典历史,后者是正向的叙事,在中国现代化整体格局当中,讲述近代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故事,既关乎世界文学的建构,也是关乎人类文学价值和审美的共同事件,是一种辩证的存在。只有面向多元文化,往前往后讲好中国故事,把世界进程当中民族差异性的故事,讲出普遍性的内涵,才有可能对冲、修正、补充以西方中心为主的普遍性故事模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系主任陈壮鹰教授以“新时代,新使命——拓展外国文学研究的领域和思路”为题发言,回顾外国文学研究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中国学者打开眼睛看世界,大量译介知名的外国文学作品,改革开放后,文学研究者引进、学习、消化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叙事、心理、语言、哲学等方面研究西方文学作品,新时代以来,外国文学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站在中国的立场看世界,来研究外国文学,来解读和分析世界文学,不仅要研究国外文学与社会、历史、心理、文化之间的联系和迁变历程,更要研究百年未有之大变化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社会人文发展在世界文学的体现。陈教授指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影响研究,不仅要研究过去传统中国哲学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接受,也要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现当代作家作品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与阐释上,这是未来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抓手。最后,陈教授代表上外德语系,表达对张帆教授的衷心祝愿和全力支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委书记谢建文教授以“以文学的方式走向世界”为题发言,表示在我们立身中国,面向世界谈文学的今天,以文学、世界和中国作为对象的关键词,研究和话语作为相关的追索路径具有深远意义,因为它符合所有尺度中人的根本需求,在人的前提之下文学是根本必须的,具有本质性力量、思想力量和情感力量,但文学需要更有效地去发展自身,发挥与其他事物联系产生的作用。谢教授指出,文学研究者应该始终以文学为立足点,从历史与文化语境变化审视文学,面对文学向世界敞开和昭示的主体责任,我们应当具有清醒的角色意识与责任意识,真正置身于文学之中,以生命的力度和更有力的思想支撑,正视文学本身已积累的问题,深入挖掘和激发具有中国内在性的文学审美情感与思想力量。面对当下与未来的种种危机与挑战,我们应以文学作为本质性交流路径,使文学走向世界,并在世界中行稳致远。最后,谢教授赋诗一首,表达对文学发展的殷切期许和对研究中心成立的热烈祝贺。


三、“中国故事”数据库发布会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坚持技术革新、引领数字人文,集结十余所高校之力,构建“中国故事”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变地图,系统性开发涵盖33个语种的数据可视化平台,已建成首个“中国故事文献传播与研究数据库”。


杨成院长主持“中国故事”数据发布会


“中国故事”数据库发布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主持。杨院长首先肯定,对于作为一级学科的区域国别学而言,进行学科交叉融合是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故事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学界通过数字人文进行新时代国家战略和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探索奠定了良好开端。数据库作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与研究导向,促进研究理论、方法、学科的交叉渗透,协同攻关形成集成优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


四、 主旨发言

 


主旨报告环节分为上、下两个阶段,分别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梁锡江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陈琦教授主持,来自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分别作大会主旨发言。他们以“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中国话语建构及中外文学研究新思路”为主题,提出众多建设性思考,引发激烈讨论。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高方教授围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话题,指出新时代学界的关切体现出从“文学走出去”到“文学走进去”的变化。“文学走进去”的过程经由阅读、流通和阐释,活跃地呈现于接受文学和文化语境中。文学作品作为认知对象、思想参照、审美体验,能够激发和丰富接受文化系统的创作与创新。为促进文学走进去,需要塑造作品自身的品质,体现对中国独特经验和世界普遍经验的深切观照,加强翻译人才的合作培养,提升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中国文学海外批评话语的构建,加强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中国文学作品走近更广阔的受众群体,通过文学塑造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刘志强教授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无论学术界抑或社会面,对东方文学的研究和普及都面临挑战。东方文学研究主要依托外语专业教师队伍,除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日本文学、朝鲜-韩国文学之外的东方文学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他认为,建构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话语需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更加重视东方国家的文学,拓展中、东、西合璧的世界文学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葛桂录教授认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百年学术进程促进了现代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变革转型,强调由于当代西方文论的困境、数字人文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和经典重估与理论创新的时代需求,当下外国文学研究迫切要求建设中国话语体系,中国的研究者应以“他者的眼光”,从中国出发,发掘外国学者不易发现的文学现象。他指出,中国话语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大力弘扬中国学术研究重视实证的优良传统,坚守“问题优先”,提出中国话语建设应该追求有生命力的学术研究,促进东西方优秀文化思想的互动交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尚必武教授深入阐释中国叙事体系概念,认为中国叙事体系既指中国叙事的体系,强调具有中国元素、中国文化、中国特征的叙事作品体系,也指中国的叙事体系,即中国特色的叙事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构需要发展新的中国叙事学概念,使其贴近中国叙事学的传统、语境与文化,并且要怀着积极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对话,使中国叙事体系成为世界叙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系系主任金雯教授以“18世纪欧亚交涉与西方现代性的缔造”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金教授从“17和18世纪西方思想危机与全球文化交流的加速”和“‘东方’题材虚构叙事对长18世纪文学现代转型的作用”两个角度探讨了西方现代性的世界性缘起。她指出,西方文学现代转型与全球化具有密切关联,后者是前者的强语境。“东方”与启蒙时期文学现代性有着重要关系,东方思想和文学的译入使欧洲人得以将市民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特征普遍化,并在此基础上构筑理想化的普遍人性。“东方”题材文学也促进了现代思想的传播和公共领域的发育,是全方位考察西方现代社会形成过程的重要切入点。

 


浙江大学亚欧语系主任、德国学研究所所长李媛教授围绕“面向世界的中国学术话语构建——以德语语言学研究为例”进行了主旨发言。李教授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自身语言学研究成果,分别就西方理论解决西方问题、西方理论解决中国问题、中国理论解决世界问题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证。她强调,在第一阶段中国学者应看准跑道、自主跟跑。第二阶段应寻找问题、自觉并跑。在第三阶段应厚积薄发、自信领跑。李教授以语言学中的依存距离、名词的配价研究等为例指出,用中国理论解决世界性的语言学问题是完全有可能的,并认为中国学者将共同构建面向世界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范劲教授作了题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新思路”的主旨发言。他首先指出中外文学关系是世界文学的传统题目和核心领域,但在一段时间以来进入发展的瓶颈期。其主要原因是理论模式的简单化,忽视了所谓了主体之间关系和接受方的系统性需要,将中国文学的标准定义为普遍标准,对文学的建构性、交流性特性关注度不足。因此范教授强调,跨文化的文学接受必然涉及到复杂的系统协作,故应注重文化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并转换视角,以文化系统的角度看待中外文学关系,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静态的主客体框架和可预测模式必须让位于动态的不可预测的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谭渊教授围绕“中国文学在德语世界的早期译介与影响”进行了主旨发言,运用翔实生动的案例探讨了中国文学在欧洲的译介情况及其对欧洲文学的影响。谭教授首先对《赵氏孤儿》、《今古奇观》、《二十四孝日记故事》等中国文学作品在欧洲的译本及改编版戏剧进行介绍,他指出,在18世纪的欧洲,中国故事多被塑造成宣扬道德教化的范本,作为“他山之石”被西方学者用作批判社会政治的工具和治国理政的参考。独具中国特色文化基因和价值观念的“中国故事”是世界文学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卢铭君教授以“民国时期美狄亚形象在华演变”为题做主旨发言。卢教授从译介学角度介绍了作为西方文学重要母题之一的“美狄亚”自1912年初次中译以来在中国的多元译介与传播特点,分析卢美狄亚作为神话形象和文学形象在华传播的双重维度。她指出,美狄亚这一母题在中国经历了从负面、消极到具有人文精神的正面价值的转变,而美狄亚的形象也经历了祛恶的过程,被解读为不屈、勇敢,高尚与优美的象征,并这些转变背后的女性主义视角、女性知识分子崛起的社会背景进行了剖析。最后,卢教授以美狄亚主题戏剧在中国所取得的巨大反响为例,指出美狄亚进入中国后,通过实践的方式与中国艺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复旦大学德语系系主任李双志教授围绕“诗与思的国度:中国智慧与德语现代文学的相遇”的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李教授以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唐诗和道家思想在德国丰富多元的译介为例,对中国文明经典文学在欧洲的传播情况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中学西传的场域变化,指出中国知识的生产和中国智慧的再生都是在一定主导话语的阐释下、文化系统的筛选下进行。中国故事由于感知与挪用的传递网络和共塑与互动的多轨模态才能得到传播,产生对欧洲的意义。最后,李教授总结到,从中国文学在德丰富多样的传播案例、交错联动的格局、融合创新的见证中可以看到,中国智慧给西方带来了革新的力量、才智的资源、审美的灵感与哲思的支点。


五、 闭幕式




闭幕式上,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代表中心研究团队,再次向各位领导、与会专家学者、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上外宣传部、上外图书馆团队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她表示,学校领导寄予的信任与厚望是研究中心不断成长的动力与鞭策,学界前辈与同仁的引领与建议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滋养与思想指引。研究团队将以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对学术研究的满腔热情,勇担责任、直面挑战,不断砥砺前行,共同致力于把研究中心建设好、发展好,回报所有人的关怀和厚爱。


排版|陆涵

审核|李慧婷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