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人到基层 | 硕士生杨思睿:服务基层 吾之所爱

人大研究生会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 2022-07-02

杨思睿 教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杨思睿,陕西汉中人,1994年3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陕西省面向中国人民大学定向选调的第二批硕士,入职后将于街道办事处任主任助理,在基层锻炼两年后择优安排正科级职务。


在成长中坚定理想

杨思睿的事业选择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影响,父亲的熏陶和学校的氛围使他逐渐培养了“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杨思睿的父亲从小就给他讲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使得他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十分喜爱。受父亲的影响,杨思睿尤其喜欢苏轼,他富有感情地说,苏轼去了很多地方,经历了官场和生活的大风大浪,不仅没有绝望,反而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为官一任,他想的不是如何尽快回到朝堂之上,而是专心于为当地老百姓做些实事。杨思睿既向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度,也羡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可以说,苏轼淡泊名利、一心为民的品质正是杨思睿所不断追求的。


杨思睿本科毕业时,面临着准备公务员考试与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抉择,他听从老师的建议,决定读研后再考选调生,从而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来到人大后,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中,杨思睿更加坚定了走进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想法。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大校园里依然积聚了一群有情怀、有理想的人,他们把人民始终放在第一位,面向基层、奉献青春,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这使他很受震动。


杨思睿坦言,现在很多人选择职业的时候有各种的考虑,但是他没有考虑那么多,遇事处之泰然,只是想着“我一定要为人民干点事情”。就这样杨思睿走向基层、服务百姓的信念不断生根、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最终选择成为陕西省的一名选调生。


杨思睿谈实践经验


在实践中脚踏实地

杨思睿是一个重视实践,愿意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的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他谈起自己对基层工作理解时的评价。杨思睿在学生时期曾连续两个暑假参与当地基层社区的暑期实习,参与了日常材料整理、地区经济状况调查、居民情况摸底、常规业务办理等各项工作。正是这种深入基层、真正和群众面对面的工作,让他了解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繁杂重复,但又可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基层公务员认真负责,用自己的热情服务群众……这些工作和榜样的力量激励了他,把从事行政工作,投身基层建设的种子种在他的心间。


进入人民大学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杨思睿抓紧一切实习机会,到各地实习深入探索,开阔眼界,锻炼自己。在“知行合一”暑期实习招聘会上,看到由就业指导中心和广东省人社局联合组织的基层调研实习项目后,他积极申请,并最终进入广州岭南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办公室的工作。通过这些工作,他得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办公室工作的内容、难度和重要意义,提高了工作能力,增加了工作经验,明白了要在心态上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平时多和同事沟通,不懂的多请教,在日常的实习中体会到了高效和思考的重要性。


杨思睿在总结自己的基层工作和实习经验时表示,“基层是执行上级指令、落实政策、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的组织,事务虽繁杂但对于政策落地至关重要,因此其接下来的基层之路任重而道远,必须砥砺前行”。


在学生工作中尽心尽力

“能力都是一点点锻炼出来的”,杨思睿说到,“学生阶段参加的学生活动让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而这些能力都是未来基层选调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杨思睿本科期间曾加入所在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政管学院报”的编辑部门当中,负责排版和出版工作,并在工作一年后担任了院报的主要负责人。在院报编排过程中,他遇到了团队成员意见不一致,和负责老师意见不同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通宵达旦与干事讨论院报版面的内容,积极主动说服书记同意院报编排,听取采纳院报读者的反馈……这些工作都让他学会倾听,学会团队合作,学会如何与领导沟通等诸多必备技能。


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研究生阶段,杨思睿选择了继续参与学生工作,加入了新媒体策划部,协助师兄师姐完成宣传文案撰写,审稿校稿,发布推送等工作。他认为基层工作和学生工作本质上都是为大家服务的,要尽力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杨思睿参加院报换届大会


寄语师弟师妹

杨思睿认为如果无法实现自我价值,那么职位的晋升、物质的富裕并不是成功。而作为一名公务员,他认为最大的成功是服务好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即将步入工作岗位,为了不忘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杨思睿也给自己立下了三条准则。第一,守住底线。现在公务员面临的诱惑很多,在遇到诱惑时应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断警醒自己。第二,保持优势。作为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在开展基层工作的时候,很多人缺乏实践经验。比如现在的扶贫工作,就需要我们经常与贫困户打交道,就应该注意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方式要接地气。三,不断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当地群众的情况和诉求。向领导学习,学习他们处理基层事务的丰富经验;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们接地气的工作方法。 


杨思睿还和我们分享了公务员备考经验。首先是目标选择,一个班的同学要提前沟通,尽量避免目标重合,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处理好合作和竞争的关系。另外,他认为这种考试,群体学习很重要,大家可以一起预约自习室,相当于形成了学习小组,大家互相交流备考中遇到的困难,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疑惑,还有心态上的问题。具体的备考因人而异,可以自学,可以报班,参加网络课程,一起进行模考。


最后,他表示今后会不断学习,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取长补短,力争成为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服务者。服务人民,永远在路上。


杨思睿与访谈成员合影


文字:佘欣璐、王盛凯

图片:佘欣璐、王盛凯

编辑:唐鹂鸣

审核:李恒森、朱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