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争夺“哈基米”的使用权,抖音现充和B站二次元打起来了

真新镇小茂 BB姬 2023-08-11

原图出自B站UP主“真狸人雪声”作品


真新镇小茂 | 文


最近很火的“哈基米”大家应该都知道吧,身边小伙伴们都在讨论。那么哈基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小编也很好奇,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来哈基米是日语“はちみ”(ha chi mi)的谐音,大概是蜂蜜的意思。在《赛马娘》的动画中,有段女主哼快乐小曲儿的名场面。B站UP主“京桥刹那”将其和《CLANNAD》中的《馬鹿ふたり》(两个笨蛋)一曲搭配,变得相当魔性可爱,便造就了小伙伴们耳熟能详的“哈基米之歌”。



而在抖音快手等大众社交平台,不少网友把这段音频剪辑在一些猫猫的视频中,让“哈基米”成了专门代指猫咪、小狗之类的可爱小动物的名词。对此小编也感到非常惊讶,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神奇呢?



那么这就是关于哈基米的事情了。看了今天的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小编一起讨论哦。明晚同一时间,小编在这里和大家不见不散。











虽然我也想水个500字就回家打游戏,但这样做很可能被编辑部拖出去群殴。而且,介于BB姬读者们的网络冲浪强度比较高,很多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我们接下来的主题。


在中文语境中,“哈基米”的起源一定程度上和《赛马娘》有关,如今成了普罗大众都喜闻乐见的梗。然而在传播过程中,哈基米的词义发生了异化,从“蜂蜜”变成了“猫咪”。这便把梗的受众切割成了两批人,他们对哈基米流行的态度,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光景。



大部分人属于“岁月静好”派。在他们看来,哈基米就是猫咪、萌宠的可爱代称,类似于疫情初期家长们喜欢把熊孩子称为“神兽”,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小调剂罢了。



而哈基米的初始受众,即赛马娘粉丝们对此的态度却可以用“群情激愤”来形容。他们觉得自己可怜,弱小,愤怒,又无助,“越是喜欢马娘的人,越对这个梗深恶痛绝”。




结果是,这几天我翻阅了抖音上大量的“哈基米小猫”评论区,不出意外都会发生以下情景:


A:“救命,这只哈基米好可爱~”

B:“哈基米在日语里是蜂蜜的意思,麻烦不要乱用”

C:“二次元是这样的,全世界数他们最懂”

D:“众所周知,《群青》是靠抖音才火的,有些人不会不知道吧(也是反讽)”



赛马娘粉丝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呢?倒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是部分人眼中抖音快手梗天然就处于鄙视链底端,提到抖音快手就是“看见每一种生物”。这里涉及到偏见和歧视,不建议效仿。



其次,是有人觉得哈基米扭曲了词汇的原意,是纯纯的语言使用错误,属于互联网糟粕文化。早年间网上经常有人乱喊“雅蔑蝶”,误以为是舒服的意思。不阻止哈基米滥用,相当于你去矫正“雅蔑蝶”,对方却声称这是AV专有词汇一样不可理喻。



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和二次元格格不入的现充群体,只是因为他们人多,就蛮横无理地抢走了梗的解释权,抢走了“自己家的孩子”。



你甚至能看到有愤怒的赛马娘粉丝,讨论如何用极端手段夺回哈基米的解释权。比如借用资本的力量打压音乐版权,从源头消灭哈基米的传播。



和损人不利己的方法。既然你们觉得哈基米是可爱的小猫,那我就让哈基米和各种残忍、血腥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你抢走我的梗,大家都别想活。




有反对哈基米滥用的群体,就也有反对“反对哈基米滥用”的群体。一部分网友觉得,是某些二次元喜欢上纲上线,这不行那不行,网上和谐的风气其实就是被他们破坏的。


更何况,meme在传播中的信息异化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中文互联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喜欢把“翔”字用作“屎”的代称。该梗源自名叫“军神李翔”的贴吧网友,曾因为看不惯抹黑易建联的“恶俗系”网民,和那些人舌战。结果惨遭人肉和迫害,他名字里的“翔”也被污化成了“屎”被广泛使用。这事的性质和“龙图”有点像,但影响更恶劣,毕竟只要名字里带“翔”字的人都会躺枪。


关于恶俗系和龙图,都可以从链接里的文章了解


以及在罗玉凤出现之前,“凤姐”通常是指《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如今被拿来代指网红。相比起“翔”和“凤姐”的异化,“哈基米=小猫咪”又没有任何侮辱性的意思,凭什么不能给其他人用呢?



还有一部分支持的网友,则是出于单纯的恶意了。“因为看你们二次元不爽,我就故意要刷哈基米来恶心你”,变成了仇恨式玩梗。


在魔怔乐子人频出的当下,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往前了讲,有狗粉丝占领血小板吧事件,不少自称“二次元”的反串人士在血小板吧刷屏,还故意侮辱真正的病友。往近了讲,百度“王国之泪吧”也是血淋淋的例子,大家同样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了解详情。



甚至有好事者将其上升至“民族气节”的程度。你科普哈基米就是宣扬日本文化,居心叵测。



又因为这位网友的IP地址在北京,便被另一批网友展开了地域黑攻击。仇恨的链条就这样不断延申、放大,将人们越捆越紧。



可一切的开始,不过是一场“猫咪”和“蜂蜜”之争罢了。








通常到这里,就足以解释清楚“哈基米”风波的来龙去脉了,但今天我们准备聊得更深一点。


两年前,也是在八月份,我写过一篇“为什么大家讨厌绝绝子”的文章。里面有提过,我觉得大部分人没有那么“爱讨论”,上网主要图一乐,缓解现实中的疲惫罢了。


哈基米能在短视频社区走红,是因为和可爱猫咪建立起来的联系。如果要解释一连串它和东海帝皇的关系,为什么马会变成美少女而且还要赛跑,绝大多数人恐怕难以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需要一个新的载体,让信息的受众不了解《赛马娘》也觉得有趣,而猫咪显然在传播中更有效率。



这不是什么好事或者坏事,本身没有传递什么价值观,它就是发生了,仅此而已。但如果撕下理客中的面具,我觉得赛马娘粉丝有一点矫情,这是我的真心话,也是我看到这件事情时的第一反应。


可是晚上下班路上,当我熟练地打开音乐APP,才突然意识到:我自己也非常讨厌评论区里“XX过来的”之类的评论,号召大伙屏蔽这些人。这么看来,我自己不过是另一部作品的“XX警察和正统维护者”,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赛马娘的粉丝呢?


可以说,互联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写这篇文章的我也不例外。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互联网部落化”的概念,作者认为信息时代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但并不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障壁。这反而使得冲突加剧,于是人们需要寻找和自己相似的群体结成“部落”,互相征伐和己方部落产生“领土冲突”的敌对势力。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出现文化破圈,迎来的更多是矛盾和争吵的原因。



部落化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人们只要凭借在个别领域里相似的价值观就能拧成一块,但实际执行中会出现许多问题。你今天拍一条“家人们谁懂啊”的短视频就会是小仙女,明天喊一句“我想当玛奇玛小姐的狗”又成了二次元。


这种过程中,比起讨论和事实,更容易决定人立场的是某种符号。你认为哈基米是小猫,那你就是现充;认为哈基米是蜂蜜,那就是二次元。仅仅是对于一个梗的不同观点,就能把人分割成完全对立的两派。冷静下来想想,就能发现问题有多大。



然而我前面也说了,人们上网大都只是为了图一乐。尽管大家都知道情绪化的阵营对立是以偏概全,但让人每时每刻保持思考,其实比吵架还要痛苦。到最后,人们还是会本能地选择更舒适的方法进行交流。


这根本不是哪边有问题。我们生来如此,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相似的人们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部落,彼此间进行和谐的讨论。可就算极力避免冲突,大数据也可能在某一天把你的部落推到台前,让小众领域变得公众化,然后在某一刻产生摩擦。


可能这也是,讨论人与人之间精神关系的《死亡搁浅》渐渐被视为神作,《EVA》的主题在今天也毫不过时的原因。信息的异化不可避免,但这事真正让人难过的地方在于,‍‍一个无论哪一方都用来表达可爱的无害标志,居然也能变成党同伐异的工具。‍‍



节奏总会随着时间平息。在此之后,哈基米也只会和过去无数次发生过的大大小小风波一样,成为“人类永远无法互相理解”支持者的又一有力论据。


参考文章:《从血小板到狗粉丝——互联网的部落时代》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559328



-END-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