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极乐迪斯科》预言了自己的毁灭?

怪物马戏团 BB姬 2023-08-11


大家好!我们B站频道的新栏目“马戏团说游戏”,上周刚更新了第二期。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安利向、推荐游戏导向的栏目,更多时候其实在谈论对游戏的解读,甚至是背后的艺术、文化、历史...绝对量大管饱。


第一期我们分析的是《艾迪芬奇的记忆》故事、人物背后的文化意象。新的一期,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了另一款,荣誉与争议并存的独立游戏《极乐迪斯科》身上,在凑齐了“最后一块拼图”,见证游戏与现实的互文后,我们该如何理解《极乐迪斯科》的诞生和毁灭?希望你能从节目中获得一些共鸣和新东西。


这是视频版:



考虑到微信这边的阅读习惯,我们会放上视频的完整文案,喜欢看图文的小伙伴也不会错过啦~


以下是正文:



怪物马戏团 | 文


《极乐迪斯科》的毁灭,是游戏圈的巨大悲剧,但它可能是注定发生的。



4年前,《极乐迪斯科》横空出世,得奖无数,但它真正的荣耀不在奖杯中,这游戏被称为《异域镇魂曲》后,最深奥的RPG。它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立场,探讨了人类的存在与千种意识形态,在中国,《极乐迪斯科》恐怕是10年里,评价最高的独立游戏。


然而,就像惊为天人的《异域镇魂曲》成了绝响,《极乐迪斯科》如今也深陷严重商业纠纷的泥潭。很可能,我们已经失去《极乐迪斯科》的未来了。



但是,今天我们依旧要聊它的故事,因为就在不久前,《极乐迪斯科》的最后一块拼图意外出现,回答了游戏留下的诸多问题,并且解开了一个重要谜团。


《极乐迪斯科》的世界观“极乐世界”,来自主创于13年出版的书《The Sacred and Terrible Air》,直译为《神圣而可怖的空气》。注意一下,这本书很重要,和我们今天说的东西密切相关。



很长时间,这本书都是谜。因为据说它包含了极乐世界创作的核心思想,然而书是用爱沙尼亚语写的,全世界只有一百多万人使用,且卖了不到1500份,现已绝版。


雪上加霜的是,它的英文版在17年就翻译好了,本定于游戏发售后发行。然而整个IP都陷入版权战争,让书无法面世,直到一群粉丝出现。



他们找到了这本书曾保存在开发商ZA/UM已注销博客里的电子备份,然后在今年五月,翻译出了英文版(在原文链接)。这时,所有《极乐迪斯科》的已知故事,才真正全部面世。


做视频前,我查了大量资料、看了10余小时的采访录像,读了《神圣而可怖的空气》全书,并打通了第四遍《极乐迪斯科》。所以虽然我不能保证所有说的东西都是对的,因为真相就和《极乐迪斯科》本身一样,晦涩而神秘,但我应该可以告诉你一些你之前不知道的事,希望能让你对它表达的事物,有更深的了解。



首先,《极乐迪斯科》到底遭遇了什么?这是个复杂而没有谜底的故事,它涉及多方势力,以及长达20年的创作史,且大部分控诉都没有实质性证据。


所以,我们以最简洁的方式去概括它。要理清发生了什么,你其实只需要知道五个人,他们分别是:海伦、罗茨托夫、库维兹、考尔和艾尔玛。



其中,前三人为《极乐迪斯科》的主创。库维兹和罗茨托夫是游戏核心,同时也是ZA/UM的创始人,当时ZA/UM还是个文化团体,他们基本等于总监和副总监。


库维兹是游戏主笔,也是《神圣而可怖的空气》的作者,极乐世界的创造人。据他自己说,超过一半文本出自其手,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竹节虫片段。



罗茨托夫则是一名画家,负责美术与概念设计,你看到的大部分美术,除了思维内阁的插画,全部由他完成。



海伦是库维兹的情人,原版游戏的编剧之一,14岁的她在09年加入了ZA/UM。她也被冠名为游戏导剪版的主笔,但很可能因为纠纷,以上三人都没深度参与导剪版制作。



可以说,这三人代表了《极乐迪斯科》的真正创作者,虽然功劳不是独属于他们的。


考尔则是ZA/UM曾经名气最大的代表人,他和我们的故事关系不大,基本上没参与游戏制作,但他有公司股权,所以也加入了纠纷。


艾尔玛,则是ZA/UM的对立面。他是爱沙尼亚的资本家,拥有多家公司。他没有参与游戏制作,但投资了ZA/UM,所以拥有最多股权。



实际上,还有很多人参与了纠纷,但他们都能被归在艾尔玛名下,因为他们都是艾尔玛的商业合作人。


这些人里,有爱沙尼亚臭名昭著的诈骗犯,在十多年前造成了严重的金融诈骗案,被判赔偿受害者数百万欧元,但他逃到了海外,开了家空壳公司。



游戏成功后,艾尔玛联合同伙,利用复杂手段,将ZA/UM的大量股权和收入,以及极乐世界IP的所有权纳入囊中,并把三位主创开除。他曾与同伙用1欧元转卖空壳IP,套走近500万欧收入,然后在全面控制ZA/UM后,“偿还”这笔钱。


所有这些过程,都难以被法律制裁,因为三位主创对金融运作的了解很浅,缺少保护IP的法律意识,行事风格随意,做事不留书面纪录,案件还涉及跨国公司。


之后,艾尔玛联合ZA/UM的多名员工,对库维兹进行舆论攻击,指责他难以合作,经常职场霸凌。这可能是真的,指控者中,有原版游戏的另一名编剧,那个写了库诺和哈迪兄弟的人,他是库维兹的童年挚友,在ZA/UM成立前,他就加入库维兹的另一个文化团体了。



以上,就是《极乐迪斯科》被毁掉的大致过程。


现在的ZA/UM已不包含原版《极乐迪斯科》的核心,三位主创失去了游戏世界观的IP和收入,创办了新的游戏公司Red Box Info,但暂无消息。


除非出现新证据,足以扳倒这个富豪与诈骗犯的跨国团体,否则《极乐迪斯科》的故事,大概率不会有下文了。



为什么说,这结局可能是注定发生的?因为《极乐迪斯科》,本就是一个与毁灭和失败捆绑的游戏。


还记得刚才说的《神圣而可怖的空气》吗?这本书补充了《极乐迪斯科》的世界观,但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些设定,甚至足以颠覆游戏的部分立意。



这本书基本上验证了一个小众猜想:哈里不是在说疯话,甚至他的失忆也不是醉酒导致的,他真正的身份,是灰域的使者,一个真正的先知。


《极乐迪斯科》的主题是什么?有三层,第一层,是一个侦探故事;第二层,是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深度探讨。一般来说,玩家的探索到这里就结束了。



可它还有第三层主题,一条暗线:灰域(在视频版中读作了“灰质”,灰质和灰域为同一含义)。在游戏的世界观里,大陆最初是统一的,但文明出现后,“灰域(pale)”随之诞生了,它是物质的反面,无色无味,却能被感受到,并摧毁其中的一切事物,这个概念源自“熵”。


海洋般的灰域隔离了大陆,把世界变成群岛,然后演化成不同国家。人们乘坐飞空艇在灰域里航行,在群岛间旅行。然而,灰域在慢慢生长。



为什么库维兹要写这么一个奇怪的设定?因为它才是极乐世界的核心。


在游戏里,一些玩家可能直到通关,都没太在意灰域。一条支线里,一群阳极电子乐爱好者,试图在废弃教堂里建音乐俱乐部。这个支线,是全游戏的核心之一。这个俱乐部就在游戏发生地,马丁内斯的中央,你可以给它取名为“极乐迪斯科”,NPC会说,这是个美丽勇敢的名字。



相关任务里,主角哈里发现声音会在这个教堂消失,他们在教堂中检测到了一个空气中,直径2毫米的空洞。


假如你成功通过一系列高难判定,会揭开这个洞的真相:它是一团极小的灰域,是灰域的源头。这个教堂,就是用来抑制它的,而同样的教堂在全世界有7座,它们很可能都有微小灰域,总有一天会蔓延,淹没世界。



唯有解开这个谜,哈里才会意识到原来游戏里,那个被诅咒的商业区,也是这团灰域的产物。因为灰域会导致失败和毁灭,所以所有的梦想都在这里破灭了,乃至曾经的大革命,或许都是其受害者,它就是在马丁内斯,被诅咒的商业区旁失败的。



灰域到底是什么?《神圣而可怖的空气》给出了答案,书的标题,指的正是灰域。


这本书发生在《极乐迪斯科》的22年后,它大概是说,20年前,有四位少女神秘失踪了,20年后,三个曾暗恋过她们的男人,在同学聚会上重逢,他们决定解开20年前的谜团。



整本书不断在回忆和当下跳跃,行文极意识流,侦探元素比《极乐迪斯科》要弱得多,所以含糊的叙述中,只有一条模糊的故事线。


三人想尽办法,包括使用一种叫ZA/UM的药物,它可以将两人的思想融合。但不论怎么追寻,他们都找不到线索,所有的嫌疑人反而被ZA/UM证明是无辜的。


《真探》


同时,整个极乐世界在经历巨大的动荡。灰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造成了浩劫,整片大陆都消失在灰域中。人类陷入混乱,战事四起,《极乐迪斯科》的发生地瑞瓦肖,被核武器夷为平地。


故事没回答四个少女是如何消失的,但它强烈暗示:她们被灰域吞没了,并在灰域中遇到了某种异象,让世界开始遗忘她们,她们的痕迹也从照片和纪录中消失。



一位主角在最后发现,同样的事其实发生过很多次,只是被人类遗忘了,甚至一些历史事件也已消失。故事结尾,灰域在街道间蔓延,吞没物质和人的记忆,幸存的主角不时幻听到少女的声音,她们想要消失,想被世界遗忘。


最终,在书中故事结束7年后,极乐迪斯科的世界正式毁灭,彻底被灰域吞没。


上面的概括,想必已经让资深的游戏粉发现,哈里预测到了一切,从世界末日的降临,到瑞瓦肖被核武摧毁。


游戏中的哈里,仿佛疯狂的醉汉,总是宣布末日将临。在渔村的电话里,他会突然出现一条思维:米诺瓦会在瑞瓦肖被摧毁后,成为世界之都。



在教堂里,假如你疯狂起舞,最终会晕厥,随后,瑞瓦肖的灵魂会从虚无中浮现。她告诉你,22年后,核武器会将她毁灭,她很害怕,而你是她在世上唯一的骑士,穿越风和雨,行走在街道中,她爱你。



游戏里,哈里的大脑会涌入各种思维,你想过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它们肯定不全是哈里失忆前的知识,因为哈里能感受到几千里外正发生的事,听到死人的想法并获取真相,很多信息,还是来自远古过去和未来的。所以金会疑惑哈里为何了解如此多与灰域有关的事,根本不像一个警察。



这个谜团背后,就是灰域的本质。库维兹对此有三次解答,一次是在游戏里,借竹节虫之口说出:它说,灰域是人类思维的副产物,是思想呼出的二氧化碳,却没有植物能吸收,只能积累。或许正是因为人冲突的思维让世界支离破碎,灰域才分割了极乐世界的超级大陆。



第二次解答,是在书中。他写道,灰域是由过去组成的,所有失落之物都在其中,灰域就是世界的回忆,摧毁一切。


第三次解答,在游戏的设定集里。它说,灰域是未来的产物,它本该出现在未来,却被某种思潮或艺术带到了当下,然而当下的世界没有做好准备,所以这些事物是注定要死亡的,成为残破的回忆,并把毁灭带给万物。



灰域是超越时间的,所以在教堂里,疯狂的爱凡客会大喊:过去即为未来,但未来已死;你看,游戏里很多呓语,其实都有意义。


哈里的失忆,或许是因为他在醉酒后,无意间接触了教堂的灰域特异点。它清除了他的记忆,将大量来自未来的信息塞入他脑中。


在游戏里,你其实可以找到大量暗示。



比如,哈里一直感觉自己曾去过教堂,游戏会误导你,让你以为他参与了十年前的教堂突袭,但渔村的老妇人会告诉你,哈里其实没参加。而在你打开教堂门锁时,哈里感到了其中有某种来自未来的东西,并且这东西塑造了他。当面对灰域洞时,他还会察觉到,最初,这东西就在自己体内。


游戏里,一名在灰域中开车送货的老妪说,灰域就是记忆的裹尸布,它会让人沉浸于过去,但假如人碰到了一个灰域深处的特异点,就会开始消失。然后她问哈里,他是不是已经碰到过了。



这和《神圣而可怖的空气》里,灰域对人的影响是吻合的。它先让人不断回忆起过去,变得自暴自弃,而在深处的特异点,则会让记忆和存在消失。


这正是发生在哈里身上的事,他带着残损的过去来到马丁内斯,受灰域影响,被过去击垮,开始疯狂酗酒,一路开警车飞向渔村。车坠毁后,他来到教堂,接触到了灰域特异点,失去了所有记忆,但得到了未来的启示,声称自己是末日先知,并在旅店醒来。



灰域是《极乐迪斯科》的第三层主线,它把《极乐迪斯科》变成了一个寓言。这寓言说的是世界永恒的悲剧:在人类的历史上,会不断有开拓者得到进步的启示,仿佛来自未来的思想,美好而伟大,但他们无法在当下实现这些思想,因为它们太超前了,所以只能走向毁灭,变成尸体般的失败回忆。



而总有一天,过去会变得太过沉重,摧毁人心和信念。太多的失败和背叛,会将人类拖入老年,被幻灭和失意压垮,不再相信美好与希望,走向终结。



在游戏中,康米主义的大革命,就是这样的事物。在《神圣而可怖的空气》中,库维兹说,康米主义是诞生于爱中的,但它注定失败,因为世界不会回报它的爱。


在被诅咒的商业区,你能找到一个失败的游戏制作组,叫要塞事故,这正是《极乐迪斯科》在开发期的代号。他们试图在无线电时代,制作全球级的网游,我们知道这是能改变世界的创意,然而它在极乐世界出现得太早了,只能踏向失败,成为尘封在蛛网和灰烬下的残骸。



灰域的灭世之灾,就是这些事物的具象化。所以《极乐迪斯科》是关于失败和毁灭的游戏,它处处都在述说失落的人生、梦想与过去。游戏的制作者中,只有两人完成了高中学业,他们整日酗酒,常年创作无人问津的艺术,习惯了贫穷和失败,信仰在爱沙尼亚逐渐消亡的康米主义。


所以他们创造的世界,只能看到破碎的时代,搁浅在空寂的废墟上,你听到海鸥的叫声,穿越萧瑟的城市,仿佛迷失在渺远回忆里的幸福。但透过去日的宿醉,眼前是裹尸布般的大地,被炮火摧残,埋葬了梦想的遗骸;过去的每道伤痕,都蛰伏在被岁月洗刷的楼宇间,侵入人们的灵魂,守望着无法重现的日出。



这是所有意识形态齐聚,然后失败、融合的世界,是灰色的杰作《极乐迪斯科》。它预言了自己的毁灭,因为对于我们的世界来说,它同样太过超前了,会被贪婪和背叛摧残,变成一个失败的回忆,就像诅咒商业区里的故事。


为什么《极乐迪斯科》会出现在爱沙尼亚?这是个很小的国家,假如你去查百科,会看到它如童话般漂亮,还是高收入国,首都塔林完全不萧瑟。



要知道答案,得去看它不加修饰的影像,不止走进它加入欧盟后的繁华首都,还有刻着前苏联回忆的东部。


爱沙尼亚很特别,它有1/3的人住在首都,国土有50%被森林覆盖,20%的面积充满蚊虫,且四处都是沼泽。在东爱沙尼亚,很多小镇已经破落不堪,大量的商店、幼儿园和房屋都被遗弃,人们难以找到工作。



这就是游戏呈现的世界,实际上马丁内斯的地图,是照着塔林做的,它们有一样的灯塔、教堂、海港,甚至是革命时期留下的秘密地道,但氛围却来自东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的国旗上,蓝色代表国家的天空,黑色代表经受的苦难,白色是明亮的未来。



这个国家承受了太多历史,它曾被丹麦、俄罗斯、德国和苏联统治。在爱沙尼亚,你可以看到丹麦王国的城堡,河对面,却是伊凡大帝的堡垒,这一切都在苏联城市的边缘,这城市身披二战德国轰炸的痕迹,今天,它只剩下了俄罗斯的影子,说俄语,播放俄语节目。


所有的历史和思想,都凝聚在了这个百万人的小国,就像《极乐迪斯科》。



苏联曾报复性轰炸过爱沙尼亚,却也曾带来幸福。有主播深入过东爱沙尼亚探访,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小镇Sillamae,它以前是苏联的秘密城市,甚至没被地图纪录。现在,这里极为萧瑟,工厂和商店、旅馆,纷纷倒闭了。



他在那里问一个老人,苏联时代好吗?老人立刻回答:好啊,非常好。他说,自己是从加里宁的时代搬到这里的,为了逃离大饥荒,进入小镇后,他看呆了,商店里全是香肠和鱼子酱,遍地都是革命者的雕像。


主播问:现在那些雕像去哪儿了?被遗弃了吗?


老人摆手作答,仿佛不以为意:它们就是消失了,旧时代消失了。



爱沙尼亚的矛盾在每个角落蔓延,它受过苏联的炮火,也曾被康米主义建设,后来它走向了自由市场,一些区域变得富有,一些区域被遗忘在贫穷中,然后它加入欧盟,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跨国诈骗犯和吸血的艾尔玛们。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伤痕累累的弹丸之地,却出现了电子游戏的奇迹,诞生在一群高中辍学的人手中。



透过真实的爱沙尼亚,你会看到《极乐迪斯科》的第四层故事,一个最终的,更深的叙事。


在游戏里,哈里有两个搞笑外号,一个是龙舌兰日落,一个是火行者。其实它们和很多哈里的疯话一样,不是玩笑。龙舌兰日落,是鸡尾酒龙舌兰日出的对应,因为这里只有日落,教堂的钟声已不再回荡,仅剩下信仰坍塌残留的空洞。



而游戏中,一个声音会告诉你:你是火行者,你的身躯,会变成黑暗中最后的火焰。


贯穿游戏,哈里会通过天人感应,不断听到一个声音在呼唤。它说,一个奇迹在西边等待,缓缓靠近。最后,在西边的沼泽里,你见到了那个奇迹:只存在于小众传说中的竹节虫,它对你开口,带来了风和光。



很多人都在争论竹节虫的涵义,而库维兹曾给过一个意外的回答,他说对ZA/UM而言,竹节虫意味着这个游戏的发行。


我一直认为这答案太小家子气了,让人失望。直到《极乐迪斯科》被毁灭后,我才真正察觉到它的意义。


因为这个游戏,就是迪斯科。


我们已经知道了标题里“极乐”的意义,它代表即将被灰域毁灭的极乐世界,它是灰域,是毁灭。现在,我们要解读的是迪斯科。



不论在游戏里,还是现实中,迪斯科都是大革命失败后,刚步入自由市场时的产物,那是意识形态的交汇点,新时代刚降临,激动不已的心在跳动,人们欢声起舞,被尚未失败的希望,和年轻的理想包裹。


哈里邂逅女友,就是在迪斯科舞厅,它是回忆,是逝去时代的烙印,是注定毁灭的辉煌。



后来它消失了,只留下纸醉金迷的幻影,可它依旧象征着希望和乐观,如幻梦的嘹亮号角,抵抗着灰域。这就是迪斯科的意义,它和灰域一样是注定毁灭的,但它带来的不是吞噬万物的虚无,而是对抗虚无的力量。


游戏里,哈里可以对一个流浪少女说,那些建造这个世界的人,本想给你更好的生活,但他们失败了。然后,哈里将一个播放迪斯科的录音机拿给她,说:“生活在他们的失败中,拿着这个,会让你好一些。”



在游戏里,你可以把各种东西称为“这很迪斯科”,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都是一度代表希望的事物,从大革命,到阳极电子乐,到那个失败的游戏,以及迪斯科本身。


在《神圣而可怖的空气》中,灰域吞没了世界,但它被击退过两次。一次,是在迪斯科舞厅,有人面对末日,勇敢地放起了阳极电子乐,音乐逼停了灰域的巨浪;另一次,则是一个角色尝试说服朋友不要离开自己,投身于灰域,他试图用康米主义的思想,对抗朋友深信的虚无主义,他喊道:相信人类吧,相信你的同胞,在那短暂的瞬间,摧枯拉朽的灰域突然消退了。



所以,游戏的第三层故事骗了我们,《极乐迪斯科》不是灰域吞没世界的故事,它说的是迪斯科对灰域的反抗。



当你试图在教堂里,建起阳极电子乐俱乐部时,你心中的声音会不断告诉你,这个俱乐部是注定失败的,哪怕过了一百万年,他们也什么都建不起来。


但这是谎言,因为阳极电子乐抑制住了那个灰域的洞,所以20年后,灰域灾难从多处爆发时,马丁内斯不在其中。


游戏里失败的“要塞事故”,是ZA/UM的自嘲,他们梦想做出改变游戏界的作品,却不认为自己真能成功。过去的ZA/UM,早已被艾尔玛抛弃,他在英国成立了新的ZA/UM,抹去所有和爱沙尼亚的关系。但《极乐迪斯科》是在爱沙尼亚的ZA/UM诞生的,他们当时只有一栋破楼,常常断水断电,曾是流浪汉的聚集地。



当你调查“要塞事故”时,有声音会告诉你,开在这种地方的地下工作室,是不可能做出那样伟大的游戏的,在极乐世界,有大公司在做一些没那么好的游戏,但不会是在瑞瓦肖的西部,不会是在废墟中。


然而,就算如此,你却依旧能借哈里之口回答:这个世界冰冷又孤独,这个游戏能与它作伴,让我们完成它吧。



所以,在讲述完关于灰域和末日的压抑故事后,《极乐迪斯科》在现实诞生了。它仿佛一曲挣脱爱沙尼亚冷冽寒风的迪斯科,席卷了世界,它跑得太快,超出了一片灰域的毁灭速度。


实际上,根据爱沙尼亚网友的记录,ZA/UM在当地是个名声糟糕的组织,他们曾有一个叫“虚无主义者”的电台,最出名的成员是视频最初提到的五人之一:考尔。



他被嘲讽毫无才华,经常发表争议言论,包括为瘾君子发声,还曾写过一本充满暴力和儿童过激描写的书来博眼球。所以在很多爱沙尼亚人看来,ZA/UM一直是个笑话,基本就等于考尔,其他成员都是“无名之人”,而且在17年电台关闭后,就消失了。


但《极乐迪斯科》不是考尔的作品,它是那些所谓的“无名之人”创作的,他们的才华无法被140万人的爱沙尼亚容纳,但通过理想在虚无生活中蔓延的触须,他们找到了对方,并疯狂地打算孤注一掷,在废墟之上,毁灭之前,随着教堂里的迪斯科起舞。



于是,他们穿越所有的历史和意识形态,挖掘脚下土地的疤痕,得出了一个迷茫的答案:游戏结尾的发疯老兵,他似乎是因为康米主义行凶的,但他不是康米主义,只是个杀人犯,你可以把无数种动机放在他身上,从意识形态,到本能欲望,但一切都是虚假的,过去的幽灵只有破败的回忆为衣,误以为手中拿着信仰的长剑。我们没有真相,只知道不论他被何种意识形态影响,最终都走向了暴力——这就是人类历史的缩影,它是灰域。



可是随后,我们看到了迪斯科。那只竹节虫出现了,对《极乐迪斯科》的创作者而言,它意味着这部游戏,它是他们在赤贫的失败人生中,小心呵护多年的奇迹,其存在逆反了一切理性。于是当它出现时,主角终于被压垮了,和所有人一样,开始相信自己已经发疯。



这时,金却告诉他,竹节虫是真的,他同样看到了它。而在爱沙尼亚的小小奇迹外,数百万道声音做出了同样的回答,它们把手放在疯狂之人的肩上,然后告诉他们,是的,竹节虫是真的,我们也看到了它,我们也能理解。


奇迹只会发生一次,竹节虫只会出现一次。贯穿游戏,她一直在告诉我们,她已经等待了300年,反复无常,清晰明亮,纳和雨水构成了她。钠是眼泪和汗水中的精灵,稍纵即逝,但它是生命的元素,会起身抵抗所有的虚无。



如今,奇迹消失了,只留下心碎的残骸、争斗留下的弹坑,和一座无法捕捉鸟鸣的破败城镇。但就连这些景象,也在提醒我们,我们住在一个奇迹曾发生过的世界,一个能让奇迹发生的世界。


《极乐迪斯科》,是无名之人的作品,它不是由精英和巨资做出来的,这是我们世界的真相。在哈里的酒鬼身躯中,是跪倒在辉煌理想前的灵魂,是千万种意识形态大醉而绽放的迪斯科极乐。



在无名之人的心中,有黑暗里最后的火焰;在无名之人的过去,是渺远的革命,伟大的宏图、超越瑞瓦肖所有国王和女神的愿景。日出可能不会在瑞瓦肖重现,但它本身就是一道日出,由苦痛的回忆、贫穷的诗意和醉汉的勇气组成。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为《异域镇魂曲》和《极乐迪斯科》的毁灭感到痛心,但后来我突然意识到,这不该是我在经历过《极乐迪斯科》后得出的结论,它不是真正的现实。


真正的现实是,很久以前,曾出现过一个奇迹般的《异域镇魂曲》,它超出了时代的审美,于是毁灭了,带着创作它的人一同陨落。但多年后,《极乐迪斯科》在无名之地诞生,耀眼地掠过摇摇欲坠的现实和纷乱的世界,然后一头撞入注定撕裂它的灰域——那源自人类思想的毁灭性欲望。



而在《极乐迪斯科》后,三年,三十年,三百年,还会出现另一个奇迹,穿越所有苍灰色的失意和挫折,人类和艺术的辉煌将再次凯旋,哪怕是在一栋破房中,一群流浪汉的幻梦里。


只要灰域还没把世界毁灭,就会有人继续奏响生命的迪斯科。哪怕灰域肆虐,迪斯科也不会消失,就像游戏中,RCM已经被抛弃的格言,这句话也是金的信仰,它说:世界之后,是灰域;灰域之后,是新世界。



细雨会洗刷伤痕累累的街道,让希望渗透出述说末日的辞藻。命运的骰子,会在每一颗为存在而迷惘的心灵间响起,我们会在遗落的夜晚,听到判定通过的响动,那是奇迹的耳语,终于穿透凝滞的现实触向我们,她会用城市之灵的声音告诉所有恒古守望的耳与目:没关系,在天人之境的瑞瓦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END-


*点击阅读原文,可获取文中提到的《神圣而可怖的空气》原书资源(英文版),但跳转需要科学手段。


最后,别忘了去B站给我们一键三连,喜欢的话请把节目多分享给亲朋好友,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