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的创业者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3 2024-03-07

我昨天写黄牛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性格。

不知道是不是互联网的影响,很多人对创业者的理解存在着浓厚的幸存者偏差。

我经常提及到的商人,提及到的创业者,是天然带有滤镜的。

你想想看,如果这个创业者失败了,如果这个商人破产了,我会不会认识他?

我认识的绝大多数商人一定是成功的,哪怕认识几个房产中介也是年入7位数的。

因为不成功的那些,混不下去混老家的那些,也没有可能被我认识呀。

可我不认识不等于不存在,我不认识的,才是数据统计下的大多数。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某些读者,忽视了。

就像我那天文中举例子,第一类赛道里的人我举了例子,第二类赛道里的人我也举了例子。

其实无论哪一类人,只要被我举了例子,他们都是幸存者偏差里面幸存的那部分。

当年我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全公司学历最差的是俩美女前台,一个是985的本科,一个是211的硕士。

这意味着,比她俩学历还差的,就根本不会出现在那家公司的故事里。

故事里的事,一定是经过HR过滤的。

HR已经把这个世界的大多数给你过滤掉了,那些只有HR认识,我根本就没见过的,才是大多数。

甚至HR都不认识的才是真正的大多数,因为敢投简历,本身已经是一种自我筛选了,他总是觉得有可能才投的。

所以这个话题放到创业者这一类里面,是同样的。

黄牛里面当然有做成的,甚至有做大的,做成企业家,做成投资人的,但是,那肯定不是大多数。

国内大多数创业者的形象是什么?

是夫妻店。

你去看夫妻俩开饭店,跟着工地跑,人家工地建在哪儿,他们小饭馆开在哪儿。

工地在西藏,在新疆,在云南,他们也会跑那么远。

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两口子就是没日没夜进货,烧菜,这就是最广阔的创业群体。

还包括城市里面那些五金店,铝合金店,老婆守店铺,老公到处做维修工。

有些夫妻店人家就是能做到年入7位数,但是这个前提,是365天全年无休,是有一门手艺,是懂得维系客户群体,是脑子灵活,规避生意风险,比如能够要回拖欠的账款,是占据了好地段,是每天睡在店铺里。

这一切辛苦,付出,包括风险处理,乃至一些运气,是创业者必备的要素。哪怕仅仅是个夫妻店,是给民工做饭的,是城市里维修做五金的。

20多年前,我经过某个皮革店,我的皮衣拉链坏了,让人家店主给我修下。

他修的过程中,我与他闲谈,他那就是个夫妻店。

当天我出于好奇,往里面走,是材料间,是仓库,堆积着各种皮料,染料,再往里面是厨房,厕所,以及他们夫妻和孩子睡觉的地方。

外间是沿街的,通风,你还闻不到什么味儿,走进去,里间味道极大,各种皮革尤其是染料。

我捂着鼻子看了一会儿,出来问老板,那么大味儿,你怎么睡啊。

他笑着说,我们早就习惯了,闻不出的。

这就是创业。

我那天只是举了个后来我第一任老板跟我们讲述的他刚出道时睡水泥管道的故事,而在那之前,我已经亲眼目睹过所谓创业小老板睡地板的现场了。

他那就是个地板,就在马桶厨房皮料染料旁边。

不仅他睡,他老婆孩子也睡。

用他的话讲这已经是好的了,总比当留守儿童强。

做生意,做生意,生意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做。

你光看到后来某些大老板的奢侈,但是你没有见过当年他们起家时的状态。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创业被收购了,收购我们的那家民企集团的老板,在当年,身价就已经11位数了,拍电影,捧女明星,各种骚操作。

但是再往前推,推到20多年前,他创业的时候,最初只有十来个人,第一个项目净赚了2000万,那时候可以买100套四合院,不算小钱。

但是他开庆功宴,十几个初始员工聚餐,喝的是燕京。

有人说喝青岛吧,他说太贵了,还是喝燕京吧。

我们如今很多人,你看到的是后来的事情,可是如果你要去创业,你要看的是人家过去的事情。

因为你不可能开局迎娶白富美,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

而别人过去的那些事情,那个本身,就已经构成一道巨大的门槛。

油漆工一个月几万块,为什么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做?

你去现场闻闻嘛,你看看那个油漆喷出来之后,当场是什么味道。

他天天都要闻的哦。

我不说今天的成功率比20年前,30年前低了多少,即便是20年前,30年前,当时的那代人,也不是人人都受得了。

就像17年前,我第一家公司连前台都不要211以外的,难道那个年代,人均211么?

这个世界,无论哪个游戏,无论哪个赛道,无论哪个年代,竞争都十分激烈。

所以预期要降低,心态要放平。

如果你的身体素质,精神张力,说白了就是你扛事儿的能力不靠谱,就不要想着创业,投资。

你做不了李云龙的,老老实实打工。

同样,在昨天说的打螺丝的这个赛道里,你说你有优势,要真的是优势。

有的人说,我很认真的,我很踏实的,我很勤奋的,这个不叫优势。

中国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很认真,都很踏实,都很勤奋。

人无我有,才叫优势,人人都有,那不叫优势,那叫默认选项。

十多年前那个年代,我们招学生,就只有清北两所学校会被高看一眼了。

所谓高看一眼,并不意味着有什么特殊待遇,一样996甚至007,仅仅是分配工作时给的机会稍微多一些,因为清北占比比较低,在研发队伍里,通常不到1/10。

至于浙交复这种,在公司里已经不叫学霸了,因为半数以上的研发都是。

如果这个都不是,往往连做研发的机会都没有,毕业直接去做项目维护,去做测试,去做工程。

那些岗位是很难分到股票的,即便上市也没份,因为不是核心部门。

十多年前,想要纯粹靠自己在北上深买房定居,也只能指望公司上市,股票套现,更不要说现在。

那个年代,没有遇到公司上市分股票,还能靠自己在北上深买房的,都是XO,CXO,各种O。

部门经理都很难。

换句话说,没有一个赛道是好混的,没有。

因为我们是大国,真心不缺各种牛人,各种变态级的牛人。

即便放到国外,他们人少,人均资源多些,也不是躺着就能有啥有啥。

日本的大学生,刚毕业也就1万多块钱,干到3,40岁,也就2万多块钱。

东京的房价远不如我们一线城市高,可是他们依然买不起。

伦敦的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根本租不起市中心的房子,都只能租到远郊。

我这里提的都是租,买就根本没影儿的事儿。

这些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现在的人均收入是我们很多年后的目标。

换言之,在当下,最重要的是压低预期。

不是说你工作都找不到,摇身一变就成巴菲特了,没那好事儿。

任何一个赛道,都很难,都逃不开那灵魂三问。

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愿意放弃什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内的创业者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3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