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风天里,那些追风的勇敢记者们

小林 雷叔说事 2021-10-19

01.


七月,可能不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台风烟花来袭,作为近年来登陆强度最强的一个台风,它非常恐怖:


“余姚市三天里已经下了约37个西湖的水量了。”

“看起来跟好莱坞灾难大片似的。”

“200斤男子被吹到脸部扭曲。”



这位参加真人实测台风威力的重量级男子叫俞金昱,他是新京报记者,实探了台风烟花影响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


记者来到海天一洲风景区,手举测风仪测试,风速接近每秒25米,桥面上的风力为11级左右。


拥有两百斤体重的他,也颇为无奈地感叹:“风力太大了,我站在风中都有些摇摆。”



他踹气地尽力挤出话来,手脚都有些摇摆。


尽管自称体重有200斤,但依然在风中晃动不止,可见烟花的威力有多大。


然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和台风的亲密接触了。


2019年,血气方刚的俞金旻就跟踪报道过台风利奇马。


他闲庭信步地来到了无人的上海外滩,穿着一次性雨衣,慢悠悠散步,迎着10级的风速,亮出魁梧的身形,骄傲地表示:“今天呢,外滩都是我一个人承包了的。”



并且自信地许下诺言,以我这个吨位,可能12级的风都吹不动。


但我们现在知道了心血来潮的话往往不可信,就像那些爱情誓言,如今11级的风就快把他吹跑了。



这是他的成名作,人称“上海堡垒”,从此在记者圈里留下了盛名和传说,以及无数的效仿者。


比如这位身材较瘦的记者。


上海气象台记者李力前往南汇嘴观海公园现场播报台风信息。


由于风速实在太大,李力只能靠嘶吼来发声,否则观众什么都看不到。



他的眼睛被打湿,仿佛蒙上了一层雾气,眼睛很难睁开。


他的身体被风雨击打,不得不摇摆晃动。


最后,为了安全起见,他扶着栏杆,进行了解说,声音依然是一些喊叫、杂音和断断续续的词组。


李力通过这些平时见不到的夸张动作,就想向大家证明,台风烟花威力巨大,普通人还是待在家里为好。



为了让劝说效果更好,李力还说起了押韵语句,展现原生态、超自然的freestyle,以及唱了刘德华的“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


平时的李力则是字正腔圆地播报信息,标准的播音范儿。



一个对比,其实也说明了追风记者们的辛苦和职业精神,也说明了如何让观众正确认识台风威力的良苦用心。



02.


许多人就像记者俞金旻一样,因为与利奇马一战,而在新闻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浙江台州温岭石塘金沙滩掀起了滔天巨浪,记者就去抓拍这一幕。


一次性雨衣,被吹得七零八落,破碎得想丝带一样缠绕着他。


这让我们这位自称160斤的浙视频记者胡元勇很尴尬,并说了金句:“根本站不住Jio!”



记者他冒着危险站在岸边报道,报道当地人去避灾中心的做法,让更多人知道那里有热饭吃,有热水喝,可以安全度过台风季。


他也是用心良苦。


上海气象主播沙柏宁前往洋山港追风。出发前,他是这样的端庄和俊美。



出发后,他就粗狂有力,眼睛布满红丝。



整个人变得不一样,因为他面对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还有。


这位穿黑色雨衣的记者说自己有180斤重,但感觉压不住台风风力;



这位穿红色雨衣的记者也说自己180斤重,在前线都站不住了。


海边十米的巨浪时不时地扑过来,大树就在他们眼前被连根拔起。



这时候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体重。


上天让一个人长胖,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起码可以做做出镜记者的工作。


像这样站在利奇马大风中的,



像那样站在利奇马大风中的,




都有些“自不量力了”。


以致于后来专门形成了体重与抗风级的关系图,要扛得住利奇马的人,必须得有200斤以上。



胖瘦正在成为台风记者的尺度。


一位久经台风考验的合格记者必须变胖,必须往200斤以上变胖,这样才有可能为观众贡献有独特价值的新闻。


如果体重相对较轻,可以到海边以外的其他地方追风。


去农家报道群众转移情况。



去城区报道街道受灾情况。



去铁路沿线报道项目情况。



虽然去这些地方也可以拿出好的新闻,但还是没有了200斤体重带来的震撼感。



03.


如果一名记者的身材相对苗条,那么他是不是不能去台风的最前线报道了呢?


当然不是。


因为最早的追风记者们是从勇气,而不是从身形做起的。


2006年,台风桑美登录福建福鼎,福建电视台记者樊戎前去报道。


桑美是1949年至2010年间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17级,至今仍是浙闽地区人民心中最大的台风梦魇,没有之一。


由于风的威力太大,当时樊戎只能一手怀抱一棵树,另一只手艰难攥着话筒,奋力嘶吼,尽量向观众传达信息。



他身后一棵树被刮倒了,树枝、广告牌、各种硬物横飞,他随时都有被砸伤的可能。


从小在福建长大,经历过数次台风的记者樊戎也从来没见过这架势,在巨大的自然之力下,他只能感叹:“我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这句话成为那一年的网络热词,被许许多多的学生和青年们引用,表达的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于是他被称为“崩溃哥”,江湖至今有他的传说。


其实当时何止是樊戎。


当时记者们都去台风汛情的第一线进行深入报道:


任海瑛 湛江电视台记者:我现在站在湛江市区的马路边上。

沈君艳 福建电视台记者:我们在泉州的后主港,已经可以感觉到现在风力是非常的强劲。

林重阳 温州电视台记者:我们现在基本不能站立,也只能靠近在堤塘的位置。

陈婕 福建电视台记者:现在雨水直刮到我的嘴里,根本说不出话来。


可见,桑美很恐怖,记者们很勇敢,而追风的传统很悠久,并从此开启了台风报道的“军备竞赛”。


2012年,台风“海葵”登陆,凌晨三点钟,女记者女记者腰间栓绳,但因为风速太大一度不得不蹲下。



后来风力变大,工作人员不得不将她拉回安全区域。


2014年,台风“海鸥”强势来袭,广东气象影视的记者只好把自己绑在树上,由于十几米的浪打来猛烈,他没法说话,安全头盔都快戴不稳了。



他尽力地说出:“所以,大家不要再出门。”


2010年,热带风暴“灿都”升级为台风,海面大浪已高达十几米,无法平稳站立的记者,只好找了一棵大树,捆绑住,并抱着进行报道。



2018年,台风山竹强势来袭,广东台记者进行跟踪报道,不远处,深圳国家开发银行大厦21楼的玻璃幕墙掉落下来,像爆炸了一样,记者被吓了一大跳。



2020年,台风“彩虹”登陆,茂名电视台记者去直击,但她只有抱着电线杆才能勉强站稳。



过程中,她早已被吹飞几次,地上滚了好几圈,在摄像记者和司机的搀扶下才站住了。


可见,真正的追风较量是越来越有生命危险的。



04.


有了这些勇敢的记者,才有了台风中关键的信息,那些温暖的救助场面,那些及时的撤离安置信息,那些危险的地段位置。


才有了对台风的正视,否则有的人就喜欢在台风天,去近距离接触台风。



有的人致力于打造台风攻略。


还有的人更是玩起了野外探险。


自称是深圳登山运动协会会员的42人,专门挑了台风天,戴着眼罩,行走在200多米深的悬崖边上。


好说歹说才把他们劝下来。



追风记者们的报道的作用便是潜移默化地让人知道台风威力巨大,为了安全,还是待在家里好。


不过,这就自然而来带来一个悖论。


既然台风天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要记者以身说法呢?



特别是,出现了一个质疑,为什么追风的女记者越来越多呢?



人民日报还出过专门的评论文章:《我不会为台风网红记者鼓掌,掌声很残忍》。


文章的意思很明确,过度引流的做法不可取,记者的生命同样宝贵,台风地区记者犹豫上前线,反倒是对生命的尊重。


当然很多人也可以反驳,这是记者及时报道有效台风信息的关键手段,这是记者的职责和志愿,等等。


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一个结果。


另一个问题,也容易引发争论。



香港新城电台主持人林柏希在微博上开炮:“电视台没有男记者吗?虽然这是男女平等的年代,始终不太忍心看到弱质纤纤的女记者们,在八号台风悬挂的情况下,走到海旁受着风吹雨打做户外直播!看着她们站也站不稳,妆也给风雨吹掉了,太可怜!”




去解答这个问题的一些理由,比如熟悉台风情况的记者正好是女性,同样会将问题陷入到无休止的争论中。


不过人民日报的文章真正启发人思考的一点恰恰是:“大城市的灾害后果被现代媒体体系过度呈现,欠发达地区成为救灾盲区。”


这或许值得我们更关注。


让新闻更深入,更及时,也更关注平时我们不太注意的地方和人群,这其实也是追踪台风的初衷——


保障更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关注的本身,我们还是希望记者朋友们,安全第一。


毕竟有了更多安全,才能报道更多台风。



-END-

【推荐阅读】

996就是反人性的

代孕,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

娱乐圈的二代们,越来越多了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