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透过炒作看本质,谁是人工智能的终极赢家 | 巴伦封面

埃里克·J·萨维茨 巴伦周刊 2023-09-01
投资者要有长期视野,才能看到哪些人工智能股票能真正带来回报。

不到一年前,OpenAI发布的ChatGPT在一夜之间改变了整个世界。去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美国科技行业、风投领域和华尔街纷纷调整了投资重点,几乎所有公司——远不只科技公司——都开始优先考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和采用。

人工智能的概念自冷战以来就一直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之所以成了一个新鲜事物,是因为它能够回答简单自然语言请求所提出的问题,并以文本、音乐、视频、图像甚至诗歌等形式提供丰富、有创意的内容。 

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助于推动大数据的民主化,人们和企业查找信息、创建内容和分析数据会变得更容易。不过,表面看起来人工智能很神奇,其实并不是这样。 

这项技术引发了有关个人信息被盗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被滥用以及虚假和误导性数据的广泛担忧。一些人甚至认为人工智能对地球生命的未来构成威胁——最近,《时代》杂志封面文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工智能是否最终会导致“人类末日”到来? 

为了解人工智能的前景、运作方式、风险所在以及谁将引领未来,《巴伦周刊》于8月初举办了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投资圆桌会,邀请了五位从不同角度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他们分别是:IBM研究主管达里奥·吉尔(Dario Gil),几十年来,IBM一直在研究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人工智能模型、数据集和软件初创公司政策主管艾琳·索莱曼(Irene Solaiman);风险投资公司Sapphire Ventures合伙人凯茜·高(Cathy Gao),该公司已承诺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投资至少10亿美元;拥有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博士学位的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软件分析师马克·莫德勒(Mark Moerdler);高盛(Goldman Sachs)投资组合经理布鲁克·戴恩(Brook Dane),戴恩最近调整了投资策略,专注于人工智能股票。

五位专家谈到了以下话题: 

  •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现在的人工智能和过去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 英伟达CEO黄仁勋此前指出,人工智能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iPhone时刻”,为什么是现在?是什么促成了这个时刻的到来? 
  • 有观点认为,过去技术转型的受益者是带来颠覆的新企业,而这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受益者是拥有规模和财力的老牌企业。那么,什么样的新企业能和老企业一争上下? 
  • 监管是一把“双刃剑”,在防止技术被滥用的同时,也可能限制其发展。人工智能需要什么样的监管? 
  • 人工智能是人类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还是破坏者? 
  • 人工智能投资是否存在泡沫? 
  • 投资人工智能需要长期视野,哪些公司最有可能成为赢家? 

扫描二维码购买此篇文章继续阅读

已经购买了【巴伦封面2022合辑】【巴伦封面2023合辑】的朋友们可以直接阅读。
【巴伦封面合辑】是《巴伦周刊》12个月封面文章的中文翻译数字版,全年至少50篇文章。巴伦封面涵盖宏观趋势预测、市场热点解读、公司价值分析等,是《巴伦周刊》每周的重磅精华内容,一直以来深受读者喜爱。
现在购买合辑,超值到手价258元,权益多多!
赶快点击下方图片,订阅全年精华!
往期封面内容精选:
迪士尼焕发新魔力,买入时刻已到 | 巴伦封面
从零售之王到电商巨头:沃尔玛|巴伦封面
美国地产股“大减价”,10个最佳买入机会 | 巴伦封面
下一个金融危机源头:“影子银行”| 巴伦封面
能源超级周期还未结束,推荐这11只股 | 巴伦投资圆桌
万亿美元的太空经济怎么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