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联的1956

印闲生 江宁知府 2022-05-05


1959年7月24日,苏联莫斯科。

 

在城市东北部的索科尔尼基公园,一场名为“美国国家博览会(American National Exhibition)”的高规格活动正隆重揭幕。

 

出席这场活动的美方领导人是时年46岁的副总统尼克松。

 

苏方领导人则是时年65岁的苏共第一书记兼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赫鲁晓夫。


苏美两大巨头亲临现场,很显然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博览会。

 

实际上,为了在苏联人家门口的这场展览,美国人可谓是煞费苦心。

 

整个展馆按照美国国内的最高规格布置了当时人们“幻想中”所能拥有的一切——现代化的家庭设施、休闲娱乐设备、别墅的厨房站台等等。

 

目的很明确:向苏联人展示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经济的丰硕成果。


“厨房辩论”现场的赫鲁晓夫与尼克松。大家注意赫鲁晓夫的表情

 

尼克松和赫鲁晓夫在一干人员的陪同下移步参观。

 

走着走着,二人在一座美式别墅厨房展台的前面停下了脚步(上图)。

 

这个别墅厨房站台布置的非常精致,厨房里有洗碗机、冰箱等一系列自动化家用电器,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惊艳。

 

尼克松声称,这个厨房只需要14000美元,任何一个美国普通工人家里都有这样的厨房。

 

然后尼克松得意的说,不仅是这种厨房,每个美国人能够拥有一辆汽车。

 

赫鲁晓夫有些挂不住面子,他立即抬杠称每个苏联人可以拥有一架飞机。

 

尼克松问道:“那都在哪儿降落?”

 

一来二去,两人吵了起来。

 

他们从厨房设施延伸到汽车飞机,继而来到各自的核心论点——制度优越性。

 

后来人们把这场冷战期间有名的即兴交流,称为“厨房辩论”(Kitchen Debate)。

 

辩论的最后,赫鲁晓夫和尼克松二人以各自的后代做赌注。

 

赫鲁晓夫声称尼克松的孙辈将在共产主义下生活,尼克松则声称赫鲁晓夫的孙辈将生活在美式自由之中。

 

几十年后,尼克松赢了。


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赫鲁晓夫九十年代移居美国,在布朗大学教授冷战相关课程,后被归化为美国公民。

 

2020年6月25日,谢尔盖·赫鲁晓夫在美国罗得岛州家中因枪伤死亡,享年84岁。

 

美国警方调查的结果是自杀。


2002年,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女儿卡罗琳·肯尼迪(左)与前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之子谢尔盖·赫鲁晓夫

 

从斯大林时期的兵戎相见、水火不容,到至少表面上看起来还算温馨和谐的厨房辩论。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苏美两国为何能把竞争的赛道从军事转向民生呢?

 

解答这个问题,要把时间拉回到三年前了。

 

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著名的“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具体来说,赫鲁晓夫是这样讲的——

 

“向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建议:让我们用实践来证明哪一种制度更好吧,让我们进行不打仗的竞赛吧……我们建议的是为提高所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和平竞赛。”

 

今天回头看,在那个革命意识形态高涨的年代,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算是一股清流。

 

虽然苏美双方都没当真,但即使是口号上的突破,也是了不起的突破。

 

“三和路线”只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一个“小插曲”,下面我们切入正题。


赫鲁晓夫和斯大林

 

苏共,1953》一篇中,我们介绍过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高层的形势。

 

在清除掉贝利亚之后,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和伏罗希洛夫等苏共内部“保守派”形成了松散的结盟。

 

尽管同样是“第一书记”,但赫鲁晓夫完全做不到像斯大林那样说一不二。

 

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力量积蓄后,赫鲁晓夫决定在1956年的大会上“发难”。

 

他认为苏联必须解决评价斯大林的问题(公心),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削弱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党内保守派的力量(私心)。

 

于是在整个大会的筹备期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常委会)内部与保守派展开激辩。

 

保守派的立场鲜明:坚决反对赫鲁晓夫在大会上对斯大林展开批判。

 

赫鲁晓夫也很强硬,他认为保守派之所以反对揭露斯大林的罪行,是因为害怕自己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被揭露。

 

一番互不相让之后,双方最终拿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秘密报告。

 

(注:此处主要来自赫鲁晓夫回忆录的说法,保守派方面认为是主席团一致的决定,赫氏夸大了自己的“勇敢”。)


五十年代的苏联。在父母的陪同下,小孩子正在购买街头的玩具脚踏车。

 

话说在斯大林时代,苏共党的代表大会基本就是个摆设。

 

斯大林后期根本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隔了十几年才开一次大会。


大会不开,普通的例会他也不去,只喜欢在莫斯科郊外的孔策沃别墅里召集训话。

 

赫鲁晓夫有意重新规范党内生活,所以苏共二十大办的很是一板一眼。

 

从2月14日一直到2月24日,几十个国家的共产党济济一堂,赫氏做了隆重的大会报告。

 

有意思的是,在这十天的“正式议程”里,赫鲁晓夫基本没有提斯大林的问题(他的盟友米高扬稍微点到了部分斯大林的错误)。

 

在宣布大会开幕的时候,赫鲁晓夫这样说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苏共十九大后失去了杰出的领袖斯大林”。

 

他还提议代表们为斯大林默哀。


比起针对斯大林,赫鲁晓夫反而是先点了列宁。

 

他认为今时不同往日,列宁那一套“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的理论已经过时了。

 

然后抛出了自己的“三和路线”。

 


 

大会不温不火的开到2月24日。


在总结报告中,赫鲁晓夫开始笼统的批判“个人迷信”。


除个别机敏的人外,如此“蜻蜓点水”般的批评让大部分代表没有往那个方向去联想。

 

直到1956年2月24日夜,代表们突然被紧急召集到克里姆林宫会议大厅中。

 

赫鲁晓夫当着睡眼惺忪的代表们开始了他的“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这场报告从24日深夜一直做到25日凌晨,时长四个半小时。

 

之所以叫“秘密报告”,是因为仅通知了苏共代表(持特别通行证)。


除涉及大清洗的波兰和匈牙利第一书记外,其他各个国家的共产党均没有受邀到现场。

 

听到赫鲁晓夫开篇的第一句话,台下的一千多位代表立即睡意全无、一身冷汗——

 

“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

 

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代替所有人的思考,能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半点错误。

 

多年来,我们养成了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某个人,具体地说,就是这样看待斯大林的。”

 

接下来,赫鲁晓夫在众人的一片惊愕中列举了斯大林的“七大罪状”,几乎是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客观来说,斯大林虽然霸道蛮横,但对苏联功劳还是很大的。

 

他从列宁那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待到三十年后交给赫鲁晓夫等人的却是一个世界第二的“超级大国”。

 

尤其在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中,斯大林纵横捭阖,为苏联捞了大把大把的利益。

 

其中好多还是损害中国的利益。

 

只不过对于这些“功劳”,赫鲁晓夫一笔带过,他是这样说的——

 

“关于斯大林的功绩,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已经写了足够数量的书籍和小册子,就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

 

在“秘密报告”的结尾处,赫鲁晓夫试图把“斯大林”与“苏共”割裂开来——

 

“我们现在能够广泛地提出克服敌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个人崇拜和消除它造成的严重后果等问题,证明我们党有着伟大的道德力量和政治力量。”

 

非常异想天开的想法。

 

斯大林和身后的苏联几巨头,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分居两侧

 

赫鲁晓夫的报告对于资本主义世界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美国人趁机大力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甚至在当年英法以和埃及的冲突中站到了埃及一边,俨然要做全世界的“公平好大哥”。

 

不过对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来说,赫氏的报告则无异于晴天霹雳。

 

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格鲁吉亚(3月)、波兰(7月和10月)和匈牙利(10月)先后出事,俨然三十多年后东欧剧变的一场预演。

 

第一个不干了的是格鲁吉亚,它宣称要退出苏联。

 

斯大林不是俄罗斯人,是格鲁吉亚人。

 

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西北七十多公里处的哥里市,至今仍坐落着苏联时代修建的斯大林纪念馆。

 

青年时代的斯大林就是在这里的地下印刷厂里,偷偷传播布尔什维克的理论。

 

波兰、匈牙利紧随其后,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骚乱。

 

其中以匈牙利闹的最为厉害。

 

该国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长期被奉为“斯大林最优秀的学生”。

 

在苏联施行去斯大林化后,布达佩斯几十万大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宣布脱离华沙条约,后遭苏军镇压。

 

社会主义国家中唯一一个喝彩的是南斯拉夫,铁托嘛,大家懂的。

 

铁托和斯大林。南斯拉夫是第一个和苏联闹掰的国家

 

故事的最后我们来到莫斯科的中国代表团。

 

在中苏分裂之前,苏联每次开大会,我方都会派高规格代表团前去赴会的。

 

1956年这一次,中国派出了以朱德为团长的代表团,朱老总还在大会上宣读了我党的贺词。

 

在2月24日夜的“秘密报告”之前,苏共中央联络部部长波诺马廖夫专门找到了中国代表团。

 

他这样解释道:


“你们本来是可以参加的,我们对中共代表团没有什么可以保密的,但是如果你们参加了,其他党不参加,不好办。”

 

2月26日,苏共中央联络部中国处处长将“秘密报告”的俄文本交给我方代表团。

 

驻苏使馆立即组织人员连夜译成了中文。

 

此后一段时间,中国方面对于这场难以言说的报告一般认为是“喜”大于“忧”。

 

所谓的“喜”,自然是指彻底打破了斯大林这把紧箍咒。

 

不过在对内宣传上,东亚几国的共产党都非常慎重,尽最大可能把“秘密报告”的影响降到最低。

 

哦,对了,当时中国代表团还有一位副团长。

 

大家没猜错,就是小平同志。

 

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这场“秘密报告”引起的风波相信一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通过宫廷政变推翻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勃氏上台之后,开启了“静悄悄的斯大林化”。(《苏共,1982》)

 

苏联在一番大起大落的折腾之后,仍然没有找到前进的正途。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江宁织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