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登黄山,1979

印闲生 江宁知府 2021-04-01
前言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本篇分四个小章节讲述1979~1982这四年间的一些故事:


1、登山

2、叙旧

3、组阁

4、破局



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登黄山偶感》,2001



1、登山



京城1976”的故事结束后,又经过了两年多的混沌时期,华夏大地终于在1978年12月迎来了久违的曙光。


1979年夏天,小平同志利用休假的时间,来到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


在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陪同下,小平同志开启了五天四夜的攀登黄山之旅。


七十五岁的小平同志穿着白色衬衫,拄着拐杖,和普通游客一样来到景区。


爬累了,他就和夫人卓琳一起找个石头坐下休息。


每遇一景,小平同志还会抱着外孙、外孙女拍照留念,其乐融融。


上山之前,他曾特意和万里“约法三章”:不清场,不能妨碍群众游山;步行上山;不对外宣传。


正是因为这“三章”,后来流传下来不少登山群众和小平同志的合影。


初夏的黄山,正是旅游旺季。


一时间,索要合影和签名的游客络绎不绝。


邓小平登黄山途中与四名复旦大学学生合影  


邓小平和在黄山拍摄的《白发魔女传》香港电影剧组合影,这也是他唯一一张和香港电影演员的合影


在发表完关于“旅游业改革开放宣言”的“黄山谈话”后,7月15日下午,小平同志从黄山徒步下来,回到山脚的观瀑楼。


他一边仰望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边对迎候在这里的人说:


“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


“完全合格”,指的自然是“身体”。


对于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来说,登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次黄山之行,一个平易近人、身体健康、神采奕奕的领导人形象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后来,很多人把小平同志这次登黄山与1966年7月毛主席畅游长江做类比——这是一种姿态。


一种即将“大干一场”的姿态。


2、叙旧



1979年7月,邓小平和万里在黄山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小平同志成为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


不过,权力的消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1978年底这个关口,改革的力量还尚未形成一套扎实的“班底”。


此次陪同登山的万里,就是小平同志选中的一员“改革大将”,他日后成为八十年代政坛的一位重要人物。


1916年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贫民家庭的万里,比邓小平正好小一旬。


早在1946年,二人便相识于晋冀鲁豫解放区。


军迷朋友们一般都清楚,小平同志任政委的中原野战军(前身129师),早期的“大本营”就在晋冀鲁豫边区。


直到“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才离开这里。


边区年代,万里担任中共冀鲁豫区委委员、秘书长,负责在后方组织生产、支援前线,为刘邓大军的战略挺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万里故居,今山东省东平县州城街道桂井子街。万里在1958年任北京市副市长期间曾协助周总理兴建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因进度神速,被毛泽东称赞道“别人是日行千里,而你是日行万里”


万里是小平同志的“老部下”,深得信赖。


1949年,他跟随刘邓第二野战军南下,参与接管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在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小平同志麾下工作。


动荡年代,万里成了“四人帮”的眼中钉。


在文革后期,他与当时的科学院负责人(知名不具)、教育部部长周荣鑫和七机部部长张爱萍一起,被称为小平改革一派的“四大金刚”。


1976年,江青组织了所谓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打出了“批邓连万”的口号。


万里第二次被打倒。


1977年6月,万里复出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主政安徽期间,他支持和鼓励包产到户政策,与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齐名,有“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的说法。


安徽、四川两省的农业改革政策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赞赏,两位主政人也双双进京。


只可惜后来造化弄人,却是当初所不曾想到的。



3、组阁




八十年代的京城是一段“模糊的记忆”。

付费后可赠送给一位朋友免费阅读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Preview the first 45% of the content for free.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