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冲破脑中的「墙」,法律人思维的三个误区

陈少文 新则 2022-03-31

 

思维是核武器,
能让你所有的技能发挥百倍价值 
 


演讲 | 陈少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来源 | 新则·开言第五季『乘风破浪』
 
- 1 - 
破圈和破层
 
感谢新则,感谢开言,我想先花点时间介绍一下,我站上这个舞台的机缘。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教的学科是刑事诉讼法,但我对自己研究的学科,在一开始并不能提起兴趣。因为我觉得,能让我心神澎湃的,都是那些大时空的学问。
 
时空观桎梏着每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从小我最喜欢的天文学,动辄就是几百亿年的时间尺度;后来喜欢地质学,46亿年的时间尺度;再后来我喜欢古生物学,几百万年;再后来学历史学,也有上下五千年。但突然有一天进入法律领域,我发现时空观变小了,比如中国法制史可以说从近代才起步,只有100多年的时间尺度。
 
这么多年以来,我不断寻找跨越时空尺度的学问,时空观决定了我所做的每件事的内在逻辑和底层线索。我要求我的学生做到两点:一是破圈,二是跨层。这就是我所谓的“双跨理论”,也是突破“思维的墙”的最重要的方法论。
 
法律人经常会满足于发了几篇论文、有多少台账,但如果有一天你跨圈到更大的商业领域,会发现这些所谓的人生梦想没有太大意义。
 
所以我重新反思我的生活,我要破圈!
 
我要在设计圈、美学圈里审视我的逻辑性,在商业圈里反思法律的保守属性,我要平衡我的个人气质。所以我不断地破自己的圈子,我用讲演讲来和所有律师链接,又用讲文化和所有商业人士链接,我的人生不断以这种方式来跟更大的时空发生链接。
 
所以我建议我的学生,周末出去和别的圈层的人一起交流,要么行业跨圈,要么年龄跨层,年轻学生也可以去跟律师协会的会长交流。然而,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周末都和同行业的同龄人在一起,各自抱怨自己律所的领导。
 
- 2 -

法律人思维的三大误区


1. Think Like a Lawyer?
 
在我看来,很多法律人都存在思维误区。举个例子,我们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接触这句话:
               
这句话应该怎么翻译呢?如果翻译成“像律师一样思考”,恰好就验证了思维里存在着“墙”。因为在美国,律师、法官、法学教授等均属于lawyer范畴,所以“Think Like a Lawyer”在英美法律语境中,应该翻译成“像法律人一样思考”。
 
要了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Think Like a Lawyer”,我想做四层解读。
 
第一层解读:
 
难道法律人的思维和普通人的思维真的有本质区别吗?难道普通人有朴素正义观,法律人就没有正义观了吗?其实法律人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法律人把朴素的正义观翻译成严谨的逻辑和理论,并用法条诠释和论证出来。但这不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只是论证方式的不同。
 
法律人真的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吗?这是第一个问号。
 
第二层解读:
 
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教授,真的共享同一种思维模式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这两天还在刷屏“国家不允许我输”呢?律师关注“无罪推定”,而检察官关注的角度显然不一样。不一定存在一个统一的法律人思维方式。
 
第三层解读:
 
为什么这句话可以生根在我们大脑当中?因为这是大学里面法学教授向大家传递的理念。所以“像法律人一样思考”,其实是“像法学教授一样思考”。
 
第四层解读:
 
最容易接受这句话的,往往都是大一的新生——我相信大家进入律师行业之后就很少听到这句话了。为什么大一新生更容易接受这句话?因为大学期间我们还没有产生“角色期待”,不知道自己将来是做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老师说的都是标准答案,没有因为“屁股决定脑袋”而产生的立场差异。
 
“像法律人一样思考”这句话,其实已经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和质疑。北京大学的苏力教授曾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法律人思维?》,引发了很多法律人的隔空论辩。
 
今天我不想介入学术争论,只想用两个案例告诉大家,法律人思维到底存在哪些误区。
 
2. 法律人思维的误区
 
第一个案例,来自于上海传思律阁谈判学院熊浩老师的冲突解决课,改编自哈佛案例库的经典案例。
 
这是一个与开除员工有关的案例(假设开除员工是合法的),案例大致内容如下:
 
张三和李四在同一家超市工作,都是多年的熟练工。这家超市一直传递一个理念:我们一定要爱护家人,家庭利益高于一切。超市也很关怀员工的家人。但与此同时,超市也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铁律,即任何人不能不经请示,私自交接班,一经发现立即开除。

有一次,张三的孩子连续高烧一个礼拜,家人又腾不出时间,只能张三送孩子去医院。张三认为自己是多年的老员工,提前15分钟下班应该问题不大。李四也说,没关系你先走,工作交接给我,不会那么巧被发现的。然而,就因为张三提前走了15分钟,导致了一次事故的发生。
 
应当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
 
在那节课上,现场的法律人进行了分组,模拟了一场谈判,谈判双方分别是超市的hr总监和犯错的张三。最后,大家讨论出三个谈判方案,但每一个方案背后都隐藏着极大的思维误区。
 

第一个方案:张三可以留下来,但要进行处罚。 既然双方决定坐下来谈判,就意味着张三不会走。但为了维护规则的权威,一定要对他进行处罚。 第二个方案:先罚后补。 超市正处在销售旺季,一旦熟练工离职,没有人能够补上,而竞争对手已经向这两个熟练工伸出橄榄枝,承诺跳槽加薪20%。为了防止人才流失,超市可以先进行处罚,但过一段时间用年终奖或者季度奖的方式补回来。 第三个方案:修改规则。 超市的这项规则显然不合适,我们可以召开员工代表大会,或者启动特别程序,对规则进行修改,增加一些例外情况,做一些人性化的疏通。

为什么说这三个方案都陷入了思维误区?谈判的目的不是让张三留下来,其背后隐藏着两个结构性问题:第一,规则本身的权威一定要维护;第二,超市需要一个人才梯队合理的熟练工体系。然而,这三个解决方案都没有解决第二个结构性问题。
 
那么,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首先,我的解决方法是两个字:培训。
 
我会让犯错的张三在接下来两个月内主抓培训工作,一是通过自己的案例,给所有新入职员工灌输规则意识,告诉大家一定要维护公司规则;二是给年轻技工进行熟练工的操作培训,培养出一批可靠的熟练工队伍。这两个工作做完后,张三就可以从技工岗位上调离,直接担任培训部主管,甚至张三离职也无所谓了。
 
这个解决方案背后对应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把点状问题还原到结构里,发现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面对客户咨询的时候,也应该把客户的问题放到整个商业环境的结构里,提供结构性解决方案,整体性解决客户的商业难题,而不仅仅是法律难题。
 
其次,如果立即把规则改掉,会出什么问题?
 
把人留下来本来就是对规则的一次蔑视,同时又马上宣布修改规则,岂不是对规则权威的第二次破坏?
 
电影《董存瑞》有一个情节:领导要求董存瑞守在某个线路上,坚决不要出击,敌人撤退再开始阻击,但董存瑞发现,按照这种方法一定会失败。于是他违背命令,带着自己的小分队从另外一个方向包抄,把仗打赢了。这时候领导陷入两难,到底该惩罚他不遵守命令,还是应该奖励他打赢了战争?
 
最后,领导的处理方式是先惩罚董存瑞不服从命令,但是过了一个礼拜后再奖励他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同样的道理,既然公司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留下熟练工,那么可以在惩罚和奖励之间拉了个时间轴,在动态中解决这个问题,既维护了权威,又实现了激励;留下张三只破坏规则一次,但是隔两个月后再找一个其他的理由,启动对公司规则的整体性修改,不知不觉地把这一条规则给改掉。这种思维方式,是不是在时间轴里动态地解决问题?
 
最后,为什么我们只想到了扣钱和补钱两个极端?
 
只在二元中做选择,这会给人传递一种信号:反正扣的钱年底就补上来了,破坏规则也无所谓。而让张三去做培训,钱照样补给他,建立了一种新的因果联系:他不是在违反规则被处罚后得到了补偿,而是因为培训工作做得出色得到了奖励。这便是用增量思维破除二元对立。
 
总结起来,这三个解决方案暴露出三个思维误区:
 
  • 点状思维,没有发现背后真正的结构性问题;
  • 静态思维,没有把奖惩拉出一个时间轴来分别配置;
  • 二元思维,没有建立新的因果联系、实现增量,因此选择会非常之少。
 
而破除这些思维误区的方法是什么?用结构思维破点状思维,用动态思维破静态思维,用增量思维破二元思维。
 
第二个例子,和一个叫阿那亚的新兴社区组织有关。
 
这是一个位于秦皇岛海边的高档社区,房价比周围高出4倍,但物业费收得很低。由于社区的各项服务特别人性化,业主们很感动,主动要求物业费涨价。但物业公司不答应,因为物业费实际上已经包含在房价里了,低物业费其实是一种营销手段。于是,业主就提出:我们自己奖励那些物业工作人员,给他们发红包。
 
如果你是物业管理人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首先,员工都是领工资的,业主随便发红包,不利于我们管理员工;其次,你很可能会对员工说,任何业主发红包一律不能收,发现后一律开除。而这种处理方式引发了业主群里很多业主的激烈反应。
              
如何解决呢?有三个思路:
 
第一,之所以物业公司的方案不可行,是因为只看到了两个点:要发红包的业主和被发红包的物业工作人员。那么,能不能把这两个主体,以及那些没发红包的业主、没有接受红包的员工、物业公司等都放到一个结构里,找到一个让所有人受益的方案,让没收到红包的员工不至于受挫、没发红包的业主不至于难堪、物业公司不至于难做。
 
第二,如果物业人员每做一件好事,业主就立刻发一个红包,长此以往,物业人员很可能会产生分别心,对那些发红包的业主特别好,不给红包的业主就不爱搭理。因此,为什么非要做完好事后马上发红包,能不能拉个时间轴?
 
第三,发红包和接红包还是二元思维:要么接要么不接,要么给要么不给。能否让二元思维形成一个正向的社区文化,让大家越来越愿意主动奉献,也越来越愿意发红包进行奖励?
 
根据这三个思路,解决方案就出来了。
              
第一,绝不打消业主发红包的积极性,但是红包不准直接给物业工作人员,必须发到一个管理委员会的群里,注明发给谁、具体事由。而且,不管业主发多少钱,管理委员会都配3倍的奖励基金。
 
第二,业主发完红包后并不立即转给具体的物业工作人员,而是拉个时间轴,过几个月后再进行奖励。而且,业主红包加上3倍的奖励基金,变成4倍的奖励。一半给具体的物业员工,激励他们更努力地投入服务当中,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并不知道是具体的哪件事、哪位业主获得奖励,因此会激励他对每个业主时刻保持热情;另外一半资金放入优秀员工奖励基金,让团队其他没有拿到红包的人,也能受到正向激励。
 
这样一来,社区的服务观念越来越正,服务水平越来越高,那些从来没有发过红包的业主也被感染。所以那一年,整个群里面的业主总共发了2000次红包,红包总额20万,物业管理公司又按比例配了60万,最后共有80万发放给物业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坚决不提高物业费。
 
这就是一个由年轻人创建的新型高档社区的破局思维。
              
最后再总结起来:
 
破除点状思维,要放到结构里去考虑更多的主体,使得决策不导致任何人受损,绝对不要做零和博弈。而诉讼思维其实就是堵住我们思维的一道墙,让我们没办法走向双赢,始终处在你输我赢的博弈中;
 
破除静态思维,要拉个时间轴,放在动态里去考虑,在更遥远的时间点上提供解决方案,重新构建因果关系,产生正向的激励;
 
除二元思维,要使用增量思维,引入一个主体来把事情的盘子变得更大。
 
- 3 -
格局制胜

最后,我想讲讲我最近在做的事情。
 
非常开心能够被开言关注和邀请,并且,不是因为我讲过演讲,更不是因为我讲过司考,而是因为我最近正在做的事情——开发一套课程,为律师和商业人士培训战略和决策思维。
 
思维是核武器,能让你所有的技能发挥百倍价值。你要相信,点在结构里会价值翻倍,思维是能够破局的。
 
很多人知道我是因为当年培训司考,从2009年30岁,到2015年36岁,我不知道讲了多少个小时的司法考试,但是我很早就萌生了对它的出离心。因为司考培训总在讲知识,而我认为知识处在能力谱系的最末端。我想破圈,想结识更多有意思的人,于是我和iCourt一起开了一门演讲课,不知不觉讲了6年。
 
但是,演讲课仍然不能让我满足,因为它仍属于技能性培训。后来,我终于下定决心,办了一个少文非常标签化的个人培训平台,叫少文私塾,也叫软实力学院。


想要破局的人,特别是90后的年轻人,如果真的想成为律届领袖,真的想引领和影响行业发展,必须走向思维破局,必须从知识性的学习跨过技能性的学习,走到思维和认知领域,学习战略与决策的底层逻辑,这样才能把自己那些偶尔为之的“直觉性优秀”,变成能够根据模型批量产出的“演绎性优秀”
              
我觉得一切正确的思维背后都一定有模型,这张能力谱系图是我一生的轨迹。
 
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对自己有非常深刻的误会,在颜值上努力了多年而一败涂地;为了寻找颜值之外的魅力,我选择了声音,我用声音征服了很多人;再后来我开始寻求表达,我的表达技能里面有剧场的控制感,有现场的话剧冲突感,有段子的幽默感,我用多种表达能力塑造了一个虽不好看但有魅力的中年男子形象,但我仍然不满足。
 
当我从表达来到条理环节的时候,我发现一个人可以说话非常有条理而征服别人;再往下我发现知识也是一种魅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我觉得仍然不够,一个没有知识的人,纯靠思维就能碾压别人。所以我对少文私塾提了4个培训目标,分别是结构化思考,碾压式表达,参与式说服和体系化反驳。希望用思维来碾压别人,做到像苏格拉底一样,即使口吃也能雄辩。

但是我知道,未来我的人生要走向格局,不断地突破认知局限,最后像佛陀一般以格局制胜。
 
当我找到这个能力谱系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人生的方向,所以这是我创办软实力学院进行思维破局培训的底层逻辑。但这仍然不够,人生最终目标不是格局,真正牛的人,其实是左端和右端的结合体。所以我正在培养自己和同学的软实力,一起在通往格局以及格局和颜值平衡的道路上,在通往牛逼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 END -

关注新则公众号
回复关键词『陈少文
即可获取陈少文演讲完整PPT


# 推荐阅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