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论文目录、摘要及关键词



·“新时代”思想理论研究·


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逆全球化反思

(乔玉强,冯 霞)


·哲学研究·


超越资本文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学理性根据

(郝志昌)


语言学的哲学转向及哲学的语言转向与回归

(李志岭)


·法学研究·


“《民法典》中的人法”专题研究(2篇) 

(主持人:徐国栋)


《民法典》规定的非法人组织制度与三国民法中类似制度的关系梳理

(徐国栋)


民法史上的人与人格———兼论《民法典》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条款修改方向

(陈 庆)


基础规范:超越法学视野的先验预设

(董静姝)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体之维

(孙 锐)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规范建设的主体性(1974-1990) 

(康华茹)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


中国农村家庭燃料结构改善与居民健康回报———基于CFPS数据的检验

(宋德勇,李东方)


专利制度作用下创新扩散的演化机理研究———基于微观视角的分析

(赵 娟,卫志民)


融合顾客价值理论的价值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研究

(刘锦英)


·历史研究·


“历史:城市的空间与文化记忆”专题研究


城市考古研究中空间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任 冠,魏 坚)


城市文脉的文化用典———以宋代诗词中的扬州书写为中心

(陈燕妮)


·文学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的非洲文学”专题研究(2篇) 

(主持人:朱振武)


瘟疫书写的终极关怀———以南非英语小说《瘟疫之墙》为中心

(朱振武,陈 平)


西方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的偏离及其在非洲本土的疏离

(李 丹)


“黄天霸”形象与战时老舍侠义写作的特殊性探析

(刘亚美)


论《金瓶梅》的佛道书写与价值迷失

(梅东伟)


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主体之思———以短篇小说《忘情》为例

(黄 川,王 岚)


论雅克·朗西埃的话语观

(谢云开)


·语言学研究·


“无定名词主语句”同构推演之语言创新———兼论“语言特区”语法突破的内涵

(耿国锋)


·教育学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三级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及现实路径

(刘坤轮)


·文化与传播学研究·


自媒体命名:乱象与规范

(陈世华,汪 旭)


·编辑学研究·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编辑实践创新需要“空间”自觉———以“联合策划”为例

(赵 强)


5G 技术视域下主题出版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旨归

(王廷国)



·“新时代”思想理论研究·


乔玉强,冯 霞

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逆全球化反思

摘 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准确把握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消解逆全球化思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对逆全球化进行批判性反思,可以发现资本内生性矛盾必然产生逆全球化,而资本积累过度金融化则加速了逆全球化的生成,面对全球发展困境,逆全球化更是成为资本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性危机的工具。作为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时代化发展和全球化运用的中国方案,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规律,通过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性扬弃,在价值基础、实践动力和范式转换等方面实现了对资本全球化的整体性超越,为破解资本全球治理困境、引领新型全球化构建贡献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逆全球化;新型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哲学研究·


郝志昌

超越资本文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学理性根据

摘 要:资本文明形态为现代文明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辉煌印记,但其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异化和畸形发展。文明形态要想以合理的价值指向性向上跃迁,就必须在根本上改变这种异化和畸形的“世界图景”。因此,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必须变革生产力,使人与自然关系达成全面和解;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使人与人的关系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变革人的存在方式,使自由个性得到本真展现。这构成了当今时代关乎人类安身立命的重大事件,而反映时代性的主题,关注人类性的内容,是哲学的理论自觉,哲学理应对此做出原则上的把握,从而更好地引领和塑造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关键词:文明形态变革;资本逻辑;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的存在方式


李志岭

语言学的哲学转向及哲学的语言转向与回归

摘 要: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是众所周知的,但其前提,即语言研究的哲学(形而上学)转向则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索绪尔提出以“关系本体论”的语言观取代“物体本体论”的语言观,为语言学确立了本质主义的学科对象,即语言的本质。索氏的“语言(langue)”是柏拉图“理式(idea/form)”性质的范畴。柏拉图之后2000多年,到索绪尔才终于出现了语言研究的形而上学,或语言学的形而上学转向。索氏的语言观和关于结构与符号的思想,以及语言学整体的发展,迅速被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诸学科借鉴为模板。而所谓哲学的语言转向只是这个宏大画面的一部分,索绪尔是开创了整个20世纪哲学的重要先驱。作为一种话语类型,古希腊哲学或形而上学是基于对言语方式的关注和改造而产生的,因而20世纪哲学朝语言学的转向,也是向语言的回归。从现代语言学到哲学的语言转向,再到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在这些逐渐绽开的文化波纹的中心,是索绪尔投下的思想的石子。

关键词:形而上学;哲学;语言学;语言学的哲学转向;哲学的语言转向


·法学研究·


“《民法典》中的人法”专题研究(2篇) 


徐国栋

《民法典》规定的非法人组织制度与三国民法中类似制度的关系梳理

摘 要:《民法典》按第三市场主体的路径规定了非法人组织制度。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德国民法中的无权利能力社团和意大利法上的未受承认的社团与我国的非法人组织等值,实际上,它们和法国民法上的类似制度都是落实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的工具,为公民提供精神结社的法律框架,不同于《民法典》规定的非法人组织制度为公民提供经济结社的法律框架。《民法典》关于精神结社的规定体现在其关于非营利法人的规定中,内容偏少。在商品经济的民法观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影响下,我国民法理论和民事立法比较忽视民法具有保障公民精神结社的职能。

关键词:非法人组织;无权利能力社团;未受承认的社团;精神结社;经济结社



陈 庆

民法史上的人与人格———兼论《民法典》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条款修改方向

摘 要:“民法(ius civile)”存在多种意义。作为国法之私法的民法蕴含了“自然状态之人(拉丁文:homo,德文:Mensch)”与“法律状态之人(拉丁文:persona,德文:Person)”区分法理,该法理是罗马法学传统固有的民事主体立法理论基础。《德国民法典》立足康德的内在自由观,运用“法能力”概念发展了这一传统,而《瑞士民法典》则发展出人格立法大一统格局。从民法发展史角度看,我国《民法典》第13条与第14条存在未区分“自然状态之人与法律状态之人”的法理缺陷,需要修改。

关键词:民法;人;人格;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


基础规范:超越法学视野的先验预设

摘 要:基础规范理论的启示意义不止于法学领域,其对主权者-国家关系也作出了精悍深彻的洞见。此外,在社会契约论视域下,人们从受因果法则支配、被主奴关系桎梏的自然状态(实然世界),迈向由规范指引自由、统治-被统治关系获得合法化的社会状态(应然世界),这一过渡中也预设着基础规范;而应然世界的规范统一体及其效力也以基础规范为最终纽带和渊源。并且,文明转型以及包括自然科学革命在内的所有学科知识体系的自我颠覆式更新,都能被解释为一种从旧意义世界向新意义世界的过渡,其中基础规范被重新预设。人类理性的荣光与局限也由此彰显。

关键词:基础规范;主权者;社会契约论;文明转型;科学革命


孙 锐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体之维

摘 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体化”审查、适用标准不统一的困境,亟须摆脱“合法性”的桎梏、摒弃“真实性”的干扰,实现由“一体化”向“两步走”的理论转型。对非法供述的界定,须淡化“刑讯”与“逼供”之间的因果关系:以肉刑或变相肉刑为基准,以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为判定要素。对毒树之果的判断核心在于源头证据与衍生证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则可确认二者具备同源性,应将其一并排除。同时,非法实物证据亦无需以“补正或者合理解释”为要件。

关键词:非法言词证据;非法实物证据;刑讯逼供;重复供述;毒树之果


康华茹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规范建设的主体性(1974-1990) 

摘 要:1974年至1990年是国际人权规范建设的重要时期,九部核心国际人权公约中有四部在这一时期完成制定。中国全部参与了这四部公约的制定,在能动和交互意义上表现出显著的主体性。基于自主、自为和创造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中国对公约草案发表意见以促进其修改和完善;同时,中国坚持独立、平等、相互尊重与国际合作的原则,与其他参与主体共同推动公约制定的完成。以其突出的主体性精神和能力,中国推动了国际人权规范体系的发展,从普遍适用性和文化品格上提升了国际人权规范的品质,为国际人权规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中国;国际人权规范;主体性;贡献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


宋德勇,李东方

中国农村家庭燃料结构改善与居民健康回报———基于CFPS数据的检验

摘 要:结合中国现实,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效用函数的理论模型,分析不同理念下的健康效用和医疗支出,进一步利用CFPS2016和2018年微观数据,使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检验农村家庭燃料结构改善前后的健康水平变化,可以发现:(1)从整体层面上看,燃料结构的改善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2)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女性、青壮年农村居民从清洁燃料中获得的健康收益更大,而且在当前阶段,相较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农村居民从清洁燃料中的健康收益更加明显;(3)从经济层面上看,燃料结构的改善减少了燃料支出,有减少医疗支出的可能,说明了转变生活习惯对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加强健康意识宣传、加快农村生活能源改造以及增加对农村居民健康补贴等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健康平等,实现全民健康。

关键词:农村居民,燃料结构,健康效应


赵 娟,卫志民

专利制度作用下创新扩散的演化机理研究———基于微观视角的分析

摘 要: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依赖于创新扩散效应的理想实现,因而探讨专利制度作用下创新扩散效应如何理想实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分析制度演化理论切入,以微观企业主体为分析视角,探讨专利制度作用下创新提供方与潜在接受方之间在实现创新扩散过程中的互动策略选择机理,运用Matlab软件仿真模拟动态演化过程发现:在专利制度的影响作用下,创新双方互动博弈最终实现系统演化均衡,但只有在双方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均选择创新技术策略的情况下,专利制度的激励作用才得到完全发挥,创新扩散效应得到理想实现。同时,专利补贴政策正向激励创新扩散,而预期专利转让费、专利费用及转让税率对创新扩散效应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专利制度;创新扩散;演化博弈


刘锦英

融合顾客价值理论的价值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研究

摘 要:价值创新理论自提出以来,吸引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高度评价,但其提出的商业模式无法解释很多企业的发展实践。引入顾客价值理论,发现当前的价值创新商业模式存在着对买方效用的认识比较简单、片面强调价格制定的适中性与对大众市场的占领、强调成本领先导致对价值创新实现路径的界定比较狭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拓展对买方效用的理解、基于顾客价值进行定价、以可获利成本代替低成本拓展蓝海实现路径等发展对策有助于增强价值创新理论的解释力,更好服务于企业价值创新实践。

关键词:价值创新;商业模式;顾客价值理论


·历史研究·


“历史:城市的空间与文化记忆”专题研究


任 冠,魏 坚

城市考古研究中空间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摘 要:空间分析是城市考古研究的重要环节,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复原研究和区域性城市研究两方面。城市复原研究方面,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首先可以对城址开展地图测量,准确掌握城址的基本数据;其次可以对城址进行地形地貌分析,考察城址所处的自然环境;最终,可以为还原城址的形制结构提供线索,提高田野考古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区域性城市研究方面,通过“城市圈”的研究视角,将城址与周边遗址和自然环境纳入同一空间集合进行考察,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大数据量的遗址信息进行空间分析,能够有效地剖析城市圈的自然环境和遗址的空间关系,从而考察城市空间属性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信息。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考古;城市圈


陈燕妮

城市文脉的文化用典———以宋代诗词中的扬州书写为中心

摘 要:扬州作为江淮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和辐射地,在中国地域文化的分布中地位重要。在文化集大成的宋代,扬州的城市文脉在宋人引用前朝唐人的诗歌典故中,在延续前朝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本朝特色的城市文化,并进一步向前发展。南朝梁时的“何逊在扬州”、晚唐杜牧的“珠帘十里”、北宋欧阳修的“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这三个共存在宋人笔下的扬州典故形成和改变了扬州的城市印象,同时也反映出宋人复杂的心理:一方面表达出对唐人文化和唐时城市繁华的景仰与追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意欲包揽古今,甚至超越前朝古人的壮志与情怀。

关键词:城市文脉;扬州; 宋代诗词; 用典; 文化; 心理


·文学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的非洲文学”专题研究(2篇)


武,陈 平

瘟疫书写的终极关怀———以南非英语小说《瘟疫之墙》为中心

摘 要:南非作家安德烈·布林克的小说《瘟疫之墙》有着鲜明的政治诉求,作品从欧洲瘟疫书写传统中汲取灵感,批判了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小说以瘟疫为寓言,通过探讨中世纪时期人类面对黑死病的种种行为,映照出当时南非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作者试图借助人们面对“瘟疫”所产生的共同痛苦和创伤,在南非社会塑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以期对即将到来的民族和解有所裨益。白人作家力图通过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黑色书写”为受压迫的黑人群体发声,从而消弭长期以来的偏见和歧视,而这种对共同体的认同及守望相助的信任在全球大流行病肆虐的今天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瘟疫;隔离;种族;爱情;责任


李 丹

西方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的偏离及其在非洲本土的疏离

摘 要:西方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数量丰硕、成绩斐然,并形成了相应的批评话语和阐释模式。然而这种围绕殖民话语建立起来的研究方法明显呈现出一种对非洲英语文学本体的偏离。偏好解读非洲英语小说中的政治主题,忽视非洲英语戏剧的本土文化,漠视非洲英语诗歌的人文情怀,并在西方中心审美下的“普遍主义”倾向中,形成了近年来与非洲本土日渐疏离的流散研究。了解西方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的偏离,可以避免我们在向西方学习和借鉴现有成果时落入西方的话语陷阱,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以中国学者的主体意识积极地参与到与非洲文学文化的平等对话交流中。

关键词:西方非洲英语文学研究;非洲本土研究;偏离与疏离


“黄天霸”形象与战时老舍侠义写作的特殊性探析

摘 要:受北京浓郁民间文化、近代尚武任侠潮流,以及个人成长环境、个性气质的影响,老舍承继了传统侠义思想,不仅以“黄天霸”这一经典形象集中书写民间侠义,塑造战时江湖奇侠,而且将其发展为战时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赋予了武侠文化更为崇高的精神价值。抗战时期对以“黄天霸”为代表的侠义精神、民间价值观进行重新定位、思考,是老舍将传统思想进行现代性转换以期服务抗战的一种尝试和努力。这种关注战争的特殊“启蒙”眼光是老舍在“国族至上”理念下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理性审视,也是战时老舍写作的特殊表达方式。

关键词:老舍;侠义;“黄天霸”;抗战;现代改造


梅东伟

论《金瓶梅》的佛道书写与价值迷失

摘 要:绣像本《金瓶梅》的佛道书写着重其商业性、世俗层面的渲染,而对“超越性”层面较少涉及,小说人物对佛道二教的态度也是无关道德的,这种倾向实际上折射出《金瓶梅》对道德价值的“疏离”。围绕人性欲望与生命存在的冲突与纠葛,《金瓶梅》展现了一派道德“疏离”后的众声喧哗,因果报应、命运天定、养生节欲等佛道观念在人物命运故事中被重新审视,也被赋予多重含义,表现了佛道世界及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与多义性。小说的空幻结局昭示了小说家在道德“信仰”坍塌后的精神迷惘,它是晚明士人清醒认识人性之恶循环不已之后思想无所指归的时代表征,它的背后是儒家积极向上精神的丧失。《金瓶梅》道德“疏离”的背后是对道德更为深沉的呼唤。

关键词:《金瓶梅》;佛道书写;道德疏离;众声喧哗;精神迷失


 川,王 岚

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主体之思———以短篇小说《忘情》为例

摘 要: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忘情》借助书信写作和梦中呓语等手法,以时空倒错的跳跃性叙事,展示出图书管理员路易莎相对完整的生命体验,蕴含着作者对人物主体性与身份建构、两性关系、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路易莎通过书信写作实现了在“想象界”与镜像的认同,通过自我言说满足了主体欲望,对自我有了重新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虽然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却影响了人物的自我认知、行为方式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使得路易莎在对镜像与他者的认同中实现了主体的身份建构,摆脱了“局外人”身份,成为一名坚忍不拔、自强自立的女性。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忘情》;主体;镜像;身份

云开

论雅克·朗西埃的话语观

摘 要:在法国当代理论家雅克·朗西埃的话语理论中,摹仿原则的消逝与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共同导致了话语秩序的断裂;话语的平等带来文学的民主;而对文学话语的重新书写则是话语重建并沟通感性和理性世界的重要途径。朗西埃的话语观源自其对西方传统与社会的批评与反思,他提出以生活总体性发现文学话语的复杂性,恢复文学话语的平等,并通过对文学话语的重新书写与阐释来更新和激活文学,从而实现话语的重建。

关键词:朗西埃;话语;文学


·语言学研究·


耿国锋

“无定名词主语句”同构推演之语言创新———兼论“语言特区”语法突破的内涵

摘 要:在已有研究文献中,汉语“无定名词主语句”是指“一量名”名词性成分作主语的句子,其特点是主语无定。一些学者认为,形容词谓语是用来描写某个对象的,在“无定名词主语句”中,对象无定,无从描写,所以该句式没有形容词谓语句。同构推演的症结是,在生活中多以刻意联系、灵感为表征,强调论辩色彩排斥理性。将起于感性、终于感性的同构推演引入推导研究———同构假设,使其起于感性、导向理性,具有方法论意义。用同构推演的方法分析“无定名词主语句”在特定语言领域内的语言创新情况,发现在谜语、新闻标题中这类句式的谓语可为描写性形容词;在图画说明句中“一量名”形式的主语具有特指性。不同于以往对某一语言特区语法突破现象的研究,本研究是围绕“无定名词主语句”这一句法语义问题探究它在几个特定语言领域内的语言创新现象,对丰富“语言特区”语法突破的内涵作一尝试。

关键词:“无定名词主语句”;同构推演;语言特区;语法突破


·教育学研究·


刘坤轮

我国高等教育三级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及现实路径

摘 要:从一般形式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证是“门槛式”认证,这种“门槛式”的认证标准能够助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当它和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要求交会时,三级认证的现实需求,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就产生了。从理论层面来看,在三级专业认证的指标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指标是统摄性的,如果能够对其进行三级分层,那么毕业要求、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指标,也就可以分别予以设定了。在实际操作中,我国高等教育的三级专业认证,可以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目标定位、目标内涵和目标评价三个维度,进而再对这三个维度进行三级划分。当人才培养目标的三级认证有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可能时,诸如毕业要求、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的三级划分也就容易实现了,这就是三级专业认证在中国深入推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三级认证;客观指标;主观指标


·文化与传播学研究·


陈世华,汪 旭

自媒体命名:乱象与规范

摘 要:在对自媒体野蛮生长的检视与反思中,自媒体的命名是值得关注的语言现象。自媒体的命名存在滥用地名、定位模糊、求新求快、取向低俗等乱象,造成侵蚀官方公信力、扰乱社会秩序、牟取非法利益等后果。自媒体命名应运用修辞思维,创新且明晰边界,以垂直内容或行业领域命名,彰显分众化价值;以人名或社群属性命名,塑造自媒体品牌;严守命名底线,杜绝侵权行为,做到名副其实。

关键词:自媒体;命名乱象;语言学;传播学


·编辑学研究·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赵 强

编辑实践创新需要“空间”自觉———以“联合策划”为例

摘 要:“空间”意识是指引编辑实践创新的重要意识,编辑实践创新需要“空间”自觉。以“联合策划”这种重要编辑实践创新形式为例,需要揭示编辑实践创新本质有“空间化”内容,它是证明编辑实践创新需要空间自觉的深层理论基础;需要指出空间自觉指引编辑实践创新发生的现实条件性,它是说明以空间自觉指引编辑实践创新为什么在当前得以凸显的前提;需要归纳出既具有空间内容又促进了编辑实践创新的“开放”意识、“跨界”意识、“重构”意识等。要实现编辑实践创新,必须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必须在不同的学术生产空间进行跨界;必须在新的编辑空间中对学术生产主体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

关键词:编辑实践创新;“空间”自觉;“联合策划”


王廷国

5G 技术视域下主题出版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旨归

摘 要: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愿景、需求和更多技术服务为出版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国家话语体系建构工程的主题出版,要想在5G 技术视域下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能有效地让主题出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而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需要出版业认真思考。从政治、文化、价值等方面引领时代发展,建构起主题出版的话语内容;从服务理念、内容生产、传播路径、营销渠道等知识服务方面为主题出版的话语建构提供服务场域;从技术层面为主题出版话语体系建构提供技术支撑,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他国搭建合作平台,从而建构起主题出版国际视野的话语战略。

关键词:5G技术;主题出版;话语体系;逻辑建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