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援助非洲的真相

智sir 智先生 2020-10-11

互联网有许多热点议题,其中一个是:我们每年援助非洲那么多资源,到底换来了什么?


衍生出来的问题是:我们援助非洲的钱,为什么不能拿来支援西部贫困地区?


一部分人认为,援助非洲是花钱做慈善,赚个吆喝,冤大头行为;


一部分人知道里面或许有战略意义,但没有一个清晰概念,比较模糊;


还有一部分人,只要谈及「非洲黑人」,就归为懒和穷,非我族类,不值得任何援助。


有不同立场,和不同观念。


基于此,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




历史上的非洲,先后诞生了几个强盛王朝。


有加纳帝国,有马里帝国,也有桑海帝国。


其中建立于14世纪的桑海帝国,是西非历史上最大的王朝,它的面积堪比欧洲,代表着古非洲文明的辉煌。



但也就这样了。


纵观非洲几千年历史,璀璨文明真的屈指可数,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打猎、采集野果的原始生活。


只因为非洲的自然环境,远比我们想象得要优越。


除了撒哈拉沙漠,其它地区全年气候适宜,降雨频繁,没有凛冬,无需御寒。


森林草原连绵不绝、动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几乎没有什么生存压力。


既然随便挖个洞都能逮到猎物,何必再辛苦开垦土地,去圈养家禽家畜?


这间接导致了,非洲多懒人,生活太安逸了。


同时期的亚欧大陆,则是另一番景象。


在亚洲,因为自然条件远比不上非洲,而且还要面临寒冬威胁,人民只能辛勤工作,储备粮食过冬,还要提防高寒地区游牧民族的袭击。


为了更高效地生产粮食,就要制定历法节令,升级农务器具;为了生产棉衣,就要懂得筛选棉种,纺织工具更新迭代,研发纺车、织机等。


社会发展起来后,为了更好地管理百姓,就需要政权、司法和军队,来维系一个国家运转。


于是,诞生了许多辉煌古代文明。


欧洲的自然条件,比起亚洲版块,就更差了。


地形支离破碎,被山脉分割,岛屿众多,小邦小国拥挤不堪,彼此竞争激烈。



于是,在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走上了海外殖民道路,开拓新市场。


倘若能给非洲大陆一个相当长的安逸时间,或许这片土地还会诞生许多璀璨国家。


只可惜,欧洲人没给这个机会。


他们冲进非洲大陆后,开始了血腥的资源掠夺。


由于黑人数量众多,又能适应热带气候,于是欧洲人把黑人当成交易商品,把他们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


长达400年的奴役,使非洲损失了一亿人口。


而非洲,再也没有强盛国家出现。


一旦落后,就是全面落后。




到了近代,尤其是二战结束后,同样有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为何东亚各国能腾飞,而非洲(大部分国家)仍然无法起来?


只说非洲人懒,并不能解释一切。


原因有很多,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地缘政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东亚就成为了美苏冷战前线,是真正的大国博弈场。


两大阵营为了加强盟友实力,扶持东亚各国,而且是实打实援助。


比如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直接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客观来讲,东亚各国有着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劳动力资源,因此发展起来较为迅速,援建更多只是助推一把。


尤其是中国,能独立自主硬闯出来,真心不容易。


1980年,非洲国家人均GDP,基本都高于中国。


到了2016年,寥寥无几:



但非洲不一样。


在地理位置上,它不属于美苏的对抗前沿,而且许多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程度低,连被关注、被扶持的资格都没有。


它们一直被打在资源输出国的层面,被贴上各种标签,比如胡椒海岸、象牙海岸和黄金海岸……


科特迪瓦出产的可可,占到全世界份额的95%,但这个国家的工人,不懂得如何加工成巧克力,甚至都不知道可可豆的用途是什么。



如此,才最符合资本的利益。


你只需要负责挖矿、种经济作物,最后赚点微薄人工费。至于商品的高附加值,就别想要了。


通过层层剥削,许多非洲资源出口国,可能人均日收入低于1美元,对当地人的生活,可没有丝毫改善。


于是,贫富差距更为严重,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因此,即便非洲国家在1960年后相继独立,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实现民族解放,殖民者们也只是从台前转移到幕后。


一个统一强盛的非洲大国,并不好控制,分而治之才最好掌控。


只有战乱,才有各种师出有名的军事行动。


地中海的殖民者揣着长枪大炮,将非洲的大小民族割裂得支离破碎,宗教和民族矛盾生生不息,局势动荡,恐怖横行。


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事件,有80万人死于酝酿已久的种族斗争,却让西方媒体集体噤声,闭口不谈自身的罪孽。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法国有超过25次对非洲进行武装干预,最近一次是2013年,出动士兵干预马里局势。


法国还和16个法语非洲国家,签署军事合作协定,并在其中6个国家建立9个军事基地,派遣上万名士兵。


美国也不缺席


谈到「法语非洲」,需要陈述一个事实:


非洲是世界上法语使用者最多的大洲,有31个非洲国家在使用非洲法语。



这些法语非洲国家,虽然成功脱离了法国殖民统治,但外交和金融主权并没有独立。


它们使用西非法郎,或者中非法郎,没有发钞权,一切由法国央行负责发行,一切政策由法国央行制定。


这意味着,失去货币主权后,一众非洲国家很容易被收割经济成果。


最釜底抽薪的一招,是吸引非洲人才奔赴欧洲留学。


因为没有语言障碍,很多非洲国家无法阻止人才外流,而肯回来的精英,又被扶植成出卖国家利益的买办阶层。


从石油、矿产和象牙制品,到电信、军事和金融货币,西方国家用高技术标准来降维打击,让被殖民的非洲国家苦不堪言。


总结来看:


欧美只在乎非洲国家的自然资源,至于什么工业化进程、修路建机场、培养高素质工人等吃力不讨好、回报周期很长的慈善活,自然就没兴趣了。


如果连非洲国家都发展起来,民众觉醒,拒绝殖民掠夺,那还如何支撑欧洲的高福利政策呢?


正如法国政坛流行的那句话:「如果没有非洲,法国就是第三世界国家。



他们希望非洲永远保持那番质朴模样,远离现代喧闹,好满足自己「救世主」拯救世间的幻想。



于是,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生存环境恶劣,蝗灾不断,疾病频发,贫穷饿死的人很多,病死的人更多。


选择性公布一点事实,又选择性隐瞒一点事实。


这就是非洲的真相。




真正想帮助非洲的国家,就只有中国。


无论对非洲各国,还是对中国来说,这都是一个双赢局面。


我们需要有个清醒认识,目前无论是油气还是矿产资源,我们对国外的依存度都很高,可国际市场环境,却对我们很不友好。


比如上个月,澳洲要停止对我国的铁矿石供应。


他们的威胁底气是,我国约40%的铁矿石都来源于澳大利亚。


这种言论是挺可笑,我们完全可以从南非、印度等国进口铁矿石。


但如果不想一直被别人卡住脖子,不想隔三差五被威胁,不想被言而无信的国家反复制裁,那我们就要扩宽原材料供应国,并且供应国最好能亲近我们。


所以,一切都很清晰了:


我们需要大量能源、矿产和其它自然资源,非洲资源丰富,都可以满足;


而非洲人口众多,潜在需求大,苦于基础设施不足,社会发展迟滞,无法带动消费力。


因此我们不仅卖商品给非洲国家,还要建基础设施,直接一条龙援助,推动他们的社会发展。


我们要从非洲进口石油,就在当地勘探、开采、完善管道运输,到提炼、石油产品加工和储存运输,建立起一条完整的石油产业链。


我们要进口矿产资源,就在当地建工厂,配套电站和水厂,并且修建铁路,用火车将矿石运输出去,还要修建港口,日后满足各种大宗商品转运。


这些产业链,都需要培养大量技术工人,更要改善当地人的居住条件。


于是,首先得规划员工宿舍;


住所必须要有通信基站和卫星,以保证互联网和电话接入;


安防领域我们在全球领先,也顺便负责了;


居民的生活质量要跟上来,离不开电视电冰箱洗衣机,我们的家电物美价廉,非常适合;


我们的国产手机传音,已经在非洲深耕十几年,后续的华为小米OV,也会陆续进场;


至于电视节目,可以推荐我们的国产节目,增强文化输出;


人员逐渐密集后,附近可以规划出一个小城,修建公路桥梁机场、酒店学校医院体育馆,政府大楼也顺便建了,来个打包价。



我们就是等,等到他们国家发展起来,掌握了一定财富,有了一定消费能力,而且对我们商品产生信任和依赖,一切就都成了。


这是一个将近13亿人口的新市场,我们不必再担心欧美的各种资源制裁。


既解决了我们的产能过剩问题,拉动就业,增加外需,还肩负着另一个重任:输出中国标准。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中国在非洲援建的项目,无论施工材料、工程队培训、电器网标准、运营流程,还是日后的升级配套设施,都要按照中国标准来。


也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地位,才能深入人心。


我们目前包揽了世界40%的电信基础设施市场,华为更是5G标准的全球主导者之一。


如果华为能抢下非洲大部分4G和5G市场,有稳定的市场输血,那美国的围追堵截,也就不攻而破了。


是的,把握住非洲市场,就等于打破欧美封锁。


打破封锁,才有广阔天地。




我们援助非洲,和支援西部一点都不矛盾。


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建设西部,用的钱是国内税收。


而援助非洲,用的是外汇储备(美元),不能在国内使用,会造成通货膨胀。


与其用这些外汇购买美国国债,被「美元环流」,还不如拿来援建非洲更为实际。


中国给非洲的贷款,大部分用于基建类,而且直接将钱打给中国工程承包商,用于投资建厂,而且各项建材采购,非洲国家也只能找中国购买。


我们的援助不附带政治条件,更不干涉他国内政。如果经济能力紧张,就以矿石、港口作为抵押,比如50年的港口使用权。


就以肯尼亚为例。


以前全国仅有一条铁路,还是英国100年前为了运送物资修建的,年货运量只有100吨,如今已经破旧不堪。


英国是不会帮肯尼亚翻新铁路、或者修建一条新的,因为没有利益可图。


到了2009年,中国路桥公司和肯尼亚合作,修建了一条从蒙巴萨到内罗毕的标准中国轨距铁路:



对肯尼亚的直接好处是:


铁路建设期间,一共建了79座桥梁,33个车站,480公里铁路,同时培训了1122名肯尼亚技术管理人员,转移了123个技术工种。



铁路通车后,由以前的十几小时,缩减到4小时,并承担起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刚果和南苏丹等国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项目。


对肯尼亚每年的经济增长贡献,达到了1.5%。


这个数字很惊人了,还仅仅只是一条铁路。


如今,蒙内铁路现有肯方员工2525人,中方员工676人,有1072名肯方员工可以独立完成58个作业项目。


这就是一带一路,这就是中非人民大团结。



西方媒体一直批评中国的援助方式,认为我们的对外优惠贷款,对非洲经济没有什么贡献。


甚至称中国这一模式是「武器、石油、肮脏的交易」,夺取非洲资源,是新殖民主义,把西方从非洲排挤出去。  


许多中国威胁论的报道,就此而来。


我想起一句熟悉的话:


如若敌人起劲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证明我们的工作很有成绩了。





数百年来,没有谁真正在乎过非洲百姓。


他们自身也看不到什么希望,这样的日子,一眼能望到头,每天苟活,等救世主歌颂,等志愿者送吃的。


因为没有计划生育,所以每个家庭都有无数孩子,营养跟不上,发育迟钝,死亡率高;


因为没有井水和净水设施,所以每天要跑去几公里外的河边打水,和毒蛇猛兽搏斗;


因为没有手机、网络或者书籍,也没有交通,造成信息孤岛,像毛驴拉磨一样,每天在原始圈子里打转。


空有满腔热血,无能无力,也就没有什么期盼。


这种感觉很痛苦。


如果没有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可还有一个国家,是相信他们会有前途。


因为穷不是天生的,懒也不是天生的,没有谁生下来就愿意懒惰落后。


于是,有了铁路火车,有了基站网络,有了农业工业,有了学校图书馆。


原来工业,是真的能改变一切。



只要踏实干活,就能过上好日子,这是中国人教会他们的道理。


因为这七十年来,中国就是这么艰难走来,也是如此相信。


发展就是硬道理。


哪怕脱贫需要好几代人完成,哪怕国民素质任重道远,哪怕欧美在非势力的百般阻挠,哪怕工业化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程。


但我们都很有耐心。


因为这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


参考资料:

马丁·梅雷迪思 《非洲国:五十年独立史》

埃里克·吉尔伯特《非洲史》

丘吉尔《我的非洲之旅》

黛博拉·布罗蒂加姆《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真实的故事》

钦努阿·阿契贝《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

央视纪录片《走进非洲》、《我的铁路我的梦》


往期文章
想写给真正的后浪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