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32年“国际式风格”展与书|一个术语的发生

BAU学社| 院外 2022-10-06


编者按|

选自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初的战乱并未抑制现代艺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机器的涌现反而激发了它的更多可能。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建筑领域的固态思维,以其革命性影响了整个建筑界之后的发展路径。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现代主义建筑展,便首先出现在欧洲的现代主义建筑带回美国并带入美国公众的视野。在展览过程中,策展人提出了“国际式风格”这一术语来概括现代主义建筑。本文将从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式风格”(the International Style)的现代建筑展览入手,整理分析“国际式风格”这个术语发生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以及引发的一些争论,从而追溯当时的历史语境。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创造一种风格,而是为了使设计为社会上的大多数普通民众服务。

1932年“国际式风格”展与书:一个术语的发生|2017

本文5500字以内


绪论

 

关于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国化叙述一直以来都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一方面,欧洲国家如荷兰、法国等,并不愿意将在欧洲萌发的现代主义艺术纳入美国的现代艺术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就美国而言,也不愿承认自身文化在艺术历史上的单薄,于是试图将欧洲的现代主义艺术转换成本国的历史传统。然而,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已经被美国全盘移借和占用,并以此为基础搭建成为全新的具有自身特征的美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部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站在除却欧美以外的第三方立场上,可以说,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相关叙述早已“美国化”。同样,不同时期和类型的艺术家对于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又有着各自的解读,其中发生的演绎、矛盾和变革,直接导致日后形成的艺术观念的差异。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本文起初开始于巴尔的一个构想,从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式风格”(the International Style)的现代建筑展览入手,整理分析“国际式风格”这个术语发生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以及引发的一些争论,从而对当时的历史语境进行了还原。而且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式风格”术语的提出和使用加以分析。

 

本文通过问题联动历史,采用了以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为主的研究方法,翻译并整合梳理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20世纪30年代举办的“国际式风格”的现代建筑展览的相关文献,并对这一展览准备过程中所产生的“国际式风格”这一术语进行主要的阐述分析。建筑师对现代主义观念的转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国化”定义,以及就现代主义运动引发的欧美之争都将作为本文的研究视点。

 

本文围绕着20世纪30年代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现代建筑展览和与展览相附的书,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对“展览15”和同时出版的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概述,涉及整个事件的发生背景、参与者以及展览构想,侧重于构想的发生和展陈方式。第二章围绕着“国际式风格”这个术语梳理了它的发生由来、使用过程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当时的历史语境更深入的理解“国际式风格”这一术语。最后一章以展览引发的争论和外界对它的批评为主要内容,从欧洲和美国对现代主义运动的争辩入手对现代主义建筑。

 

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学者对早期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现代建筑展览的研究寥寥无几,还没有人从风格的角度论述这一段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而言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就现已掌握的研究资料,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现代建筑展览的直接相关的资料多为外文资料并集中在国外。因此本论文主要是参考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戈登·卡特(Gorden Kantor)的《馆长阿尔弗莱德·巴尔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思想起源》(Alfred H.Barr, Jr. and theIntellectual Origins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特伦斯·莱利(Terence Riley)的《国际式风格:展览15和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International Style:Exhibition 15 and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以及亨利·拉塞尔·希区柯克(Henry·RussellHitchcock)和菲利普· 约翰逊(PhilipJohnson)共同编撰的《国际式风格》(the International Style)。



目录

 

摘要/1

 

绪论/3

第一章 “国际式风格”展与书的缘起/5

一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5

二 希区柯克、约翰逊和巴尔/7

三 欧洲之行/9

四 刘易斯·芒福德及其他参与者/10

五 展览构想与相关书目的编著/12

 

第二章 “国际式风格”展的计划及其实现/16

第一节 展览计划与修订/16

第二节 展陈设计与现场/19

一 展陈方案/19

二 安装设计/23

三 作品的照片/25

第三节 展览期间的其他活动/26

 

第三章 “国际式风格”术语的发生/29

第一节 术语的引发背景/29

第二节 策展人的混乱使用/30

第三节 “国际式风格”的意义及影响/31

 

结语/36

附录:“国际式风格”的发生事记/39

参考文献/41

结语

“展览15”虽然在博物馆档案中确有记录,却未发现整个事件相关的详细文字记录。资料显示,与纽约市其他的现代建筑展览相比,这次活动的确没有被广泛的报道,获得策展人想象中的影响力。1966年版的《国际式风格》的前言中,希区柯克称该项目是成功的,也许只是事后的加工着色。据统计,“展览15”向公众开放的时曾有3.3万人参观过展览。相较1929年有18.6万人参加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建筑师和工业艺术”展览,数量上的差异一目了然。尽管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看待“国际式风格”的观点在总体上存在很大变化,但是“展览15”对之后的美国建筑历史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是鲜有争议的。展览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引入美国,相较二战之前,美国公众对现代建筑的可见性和接受度普遍提升。原本对于公众来说很难消化的现代主义艺术,在展览举办后情况有所好转。在苏珊·斯蒂芬斯(Suzanne Stephens)的研究记录中,也有部分对展览的预测。[ Suzanne Stephens, ed., Skyline (February 1982): p.24-27.] 她认为支持现代建筑的评论家会反应积极,而更喜欢传统建筑的评论家对于此应该是不热情的。

 

的确,只有在建筑圈内,展览才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正如希区柯克的描述,“随着我自己的头脑飞驰,我只能回想起英国议会大厦和白府办公室的英国战争。”[Henry-Russell Hitchcock,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Shelter 2, no.3 (April1932): p.2. ] 对展览大部分的批评集中在策展人提出的“国际式风格”的概念上,甚至连通常情况下力挺策展人的奥德都称其为“学院掌控”。除此之外,K·朗贝格·霍尔姆(K. Lonberg-Holm)、亚瑟·T·诺斯(Arthur T. North)和切斯特·奥尔德里奇(Chester Aldrich)三人也将自己的反对观点发表在杂志上。霍尔姆的批评中摘录了所有策展人在目录中对“风格”的引用,并将它与杂志中的卫生间装置广告和密斯的宣言并列排放在一起。诺斯和奥德里奇分别发表了名为《旧新东西》(Old New Things)和《现代主义与宣传》(Modernism andPropaganda)的文章表达其消极的态度。

 

然而,最令策展人失望的可能是评论家没能辨认出“展览15”中被精细化处理的有关“风格”的信息。巴尔、希区柯克和约翰逊对他们松散的鉴赏声明感到震惊,以至于约翰逊曾表明自己可以安然地认为没有一个对展览真正有价值的评论。

 

策展人寄予期望的批评界反响已经令人失望,来自新闻界的反馈更是如此。凯瑟琳·鲍尔认为“展览15”已经成为“为有钱人提供舒适”的工具,失去了原本为大众设计的原则。由于策展人过分强调模型作为展览的展示对象,新闻界对此予以集中关注。埃文特·奥斯汀(Evon Austin)评价密斯的模型“尽管非常精致,却难以运输。”[ “Miniature ApartmentDwellings to be Included in Display at Wadsworth,” Hartford Courant, 22 April1932.]这些模型创造了一种熟悉度,在大众媒体中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反应,鼓励了当时所谓的国内批评。

 

批评家经常把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国化当做对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解体,他们并不承认“展览15”的策展人可能在美国更好地转换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观念。尽管“展览15”主要在美国进行了正式的宣传,但对现代主义计划抱有热情的人持续反对“展览15”,并声称策展人抽空了欧洲现代主义的观念基础。希区柯克在1932年对这种批评进行了相关的辩护。[ Hitchcock,“Architectural Criticism,” p.2.]

认识到美国和欧洲的情况非常不同,希区柯克以两种相互交织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美学主张,并试图解决美国和欧洲的问题。这场争辩的意义只能在还原当时的建筑发展的背景下才能理解。希区柯克直接支持与之相关的建筑师,特别是密斯的意识形态。他们的立场基本上是非政治性的,并且反对“新即物主义”的信条,将功能主义视为形式的发音者。这时的希区柯克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为了增添一个美国的读者,即使是他们有争议的观点也不得不进行解释。他指出,“欧洲功能主义者的作品通常属于国际式风格的范围”,而且“可能被称为其代表”。与欧洲的争论交织在一起,是对美国建筑设计的批判。与前者的复杂性相反,后者是美国广播公司的国际式风格的基本课程。这不仅涉及抹黑学术界,而且还将建筑视为“现代”。而与欧洲“功能主义者”在错误思想下产生了正确的“现代主义”风格相反,美国的建筑师有正确的非政治的意识形态,却产生了错误的风格。这个问题在芒福德和赖特之间依然存在争议,芒福德试图澄清自己在“国际式风格”,个人主义及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的立场。他写在“展览15”开幕之前的一封长信中:“世界各地的人开始以同样的方式面对生活,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美国人,或者只是一个纽约人:除非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自己共同的任务和共同的利益,否则我们都将在对方的喉咙里,既没有文明的文化,也没有任何文化:这对建筑而言是与其他东西一样的....我们发展的个人主义现在必须通过集体企业来表达:这里有真正的范围,当个性化的行业重新定位整个文化的生活时,将生成一个真正的有机建筑的理由...真正的个人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的成长...资本主义只能通过逃避的方式支持有机建筑,而共产主义直接通过增长来支持。”[ Lewis Mumford to Frank Lloyd Wright, 6 February 1932, Mumford Paper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遭到曲解的“国际式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着单一的理解方式和评价标准,特别是在建筑设计中,追求极端的功能主义,单调的几何造型,反对装饰,以及严苛的标准化生产,这些同样是引发其他现代主义建筑师批评的重要因素。作为这一观念支持者和传播者的MoMA也应当负有一定的责任。包括约翰逊本人也在 50 年代末宣称自己厌倦了这种“国际式风格”:“密斯是个天才,但是我已经厌倦了,我的方向是清楚的,我想要从历史中选择我热爱的事物,我们不可能对历史没有了解。”[ Philip Johnson to Mrs. Homer H.Johnson, 1 September 1930, PhilipJohnson Papers.]

 

表面上,国际风格同早期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经过“国际式风格”概念的塑造,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在其思想实质上已经有了本质的改变。无论是柯布西耶还是格罗皮乌斯,在对现代建筑和设计进行探索时,都带有强烈的民主主义色彩,尝试将它转化成建筑师的一种理想主义运动。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创造一种风格,而是为了使设计为社会上的大多数普通民众服务。事实上,“国际式风格”在美国通过资本与权力相结合的方式得以传播,这个过程中消除了建筑里存在的地域性差异导致人们对“国际式风格”进行了错误的解读,因而使得形式上与早期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基本一致的“国际式风格”不加分类的被应用在许多建筑当中,成为了千篇一律的建筑模板。尽管这种商业化的复制早已在意识形态上背离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初衷,但单就“国际式风格”在许多地方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作定义现代主义建筑的标签的这个方面,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展览无疑是成功的。



附录:“国际式风格”的发生事记

 

1927年 

约翰逊、巴尔和希区柯克三人相识,随后约翰逊与希区柯克开始了一段欧洲之旅。

?-1928年 

从巴尔任职于MoMA首任馆长开始,“国际式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展览一直是他心中孕育着的一个未成形的构想。

1928年 

“国际式风格”这个术语开始在巴尔、希区柯克和约翰逊之间使用,同时,希区柯克首次将这个术语应用于印刷出版物中。

1930年

9月 伴随“国际式风格”展览出版的书有了一个暂定名称。

1930年

10月 巴尔提出了希区柯克和约翰逊具体的工作称谓为“新国际风格,1922-1932”。

1930年

12月 MoMA总裁固特异向受托人提交了策展人最初的提案。

1931年 

策展人开始投入到“国际式风格”项目的书籍和展览的工作中。

1931年

2月 策展人修改了12月提交的最初方案。

1931年

3-4月 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策展人通过各种方法为展览四处筹集资金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1931年

5月 策展人飞往各地亲自与建筑师讨论展览展出作品的选择。

1931年

6月 策展人再次前往欧洲,并确定了展览中的建筑师作品照片的尺寸。

1931年

10月 “国际式风格”书籍的最终文本完成。

1931年

12月 策展计划接近完成,开幕剩下六周,专门进行展览的制作和安装。

1932年

1月29日 MoMA举办了“国际式风格”展览的预展出。

1932年

2月9日 “国际式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展览正式开幕。

1932年

2月19日 巴尔组织了非正式的建筑师研讨会。

1932年

3月14日 由美国室内装饰学院等机构联合举办了的装饰人员会议。

1932年

3月23日 “国际式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展览落下帷幕,材料装箱运往费城。

1932年

4月20日 后续的高级住房模型展览在此时开放。



参考文献:

外文:

[1] Terence Riley, the International Style: Exhibition 15and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Inc., fromMarch 9 to May 2, 1992.

[2] Henry·Russell Hitchcock and Philip Johnson, theInternational Style, W.W.Norton & Company, Inc., 1966.

[3] Sybil Gordon Kantor, Alfred H.Barr, Jr. and theIntellectual Origin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The MIT Press, 2002.

[4] Harry N.Abrams,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the History and the Collection, Museum of Modern Art, N.Y., 1985.

[5] Irving Sandler and Amy Newman, eds., Defining modernart: selected writings of Alfred H.Barr Jr., Abram, 1986.

[6] Mary Anne Staniszewski, the Power of Display—aHistory of Exhibition Installation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theMassae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1988.

[7] Russell Lynn, Good old Modern: An intimate portrait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M], Atheneum, 1973.

[8] Museum of Modern Ar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York: the History and The Collection[M], Harry N. Abrams, First Edition editionin 1995.

[9] Alfred Hamilton Barr, Defining Modern Art[M], HarryN.Abrams, 1986.

[10] Harold Rosenberg, The Anxious Object[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11] Serge Guilbaut, How New York Stole the Idea ofModern Art[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12] John Elderfield, ed., Imaging the Future of TheMuseum of Modern Art, Museum of Modern Art, N.Y., 1998.

[13] Erika Doss,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Art,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2.

[14] Jane de Hart Mathews, Art and Politics in Cold WarAmerica[J],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81/4, October 1976.

中文:

[1] [美]南希·艾因瑞恩胡弗著,金眉译,《美国艺术博物馆——精英主义与民主主义》[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2]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3]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尔斯·哈里森编,张坚、王晓文译,《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5] H.H.阿纳森著,部德侬、巴竹师、刘挺译,《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6]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7] 让·吕克·夏吕姆著,林霄潇、吴启雯译,《西方现代艺术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8] 沈语冰,《20 世纪艺术批评》[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9] 阿尔弗雷德·巴尔著,马琳、李文奇译,《新美国绘画》[J],《画刊》,2014年第 8 期。

论文|葛瑶   
指导|周诗岩

责编|XQ

相关推送|


1938“包豪斯1919-1928展”

再生与重构
以“包豪斯:1919-1928”展览作为研究切入点……试图呈现展览发生之时的社会语境与美学面貌,展览组织者面对的历史情境与他们做出的回应;策展人和艺术博物馆在此次展览中扮演的角色,他们如何运用展示策略制造了关于包豪斯的特定话语,进而影响了包豪斯理念的后续传播,参与到那段历史在美国乃至战后西方世界的“重写”。本文梳理了展览的背景、结构和展陈方式,并概述了以此为题的研究论文。

这次展览的主旨是“包豪斯作为一个观念”,这个理念在包豪斯存在的时代和现在一样栩栩如生。
精编|包豪斯存在时期曾有过的政治理想与社会抱负随着包豪斯理念的进一步传播日渐消散。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精编与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