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国史推荐阅读书目


一、通史类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陈文海:《法国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采盖尔:《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刘文立译注:《法国史纲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科林•琼斯:《剑桥插图法国史》,杨保筠、刘雪红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让-皮埃尔•里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法国文化史》(四卷本),中译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宏图主编:《法国史研究的新视野》,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二、各章参考书目


导论
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顾良,张泽乾译,商务印书馆,1994,1995,1997..
Pierre Nora,Les Lieux de Mémoire:La République,La Nation,Les France(éditions Gallimard),3 vols,1984-199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第一章法兰西的童年
理查德•利基著:《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C.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陶松寿译,陶松云校,商务印书馆,1988年。
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O.M.道尔顿英译,寿纪瑜戚国金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戴尔•布朗主编:《凯尔特人:铁骑时代的欧洲》,任帅翻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泰德•奥尔森:《活着的殉道者》,朱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埃吕埃尔:《凯尔特人的欧洲》,邵明丁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二章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
雅克•勒高夫:《圣路易》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Marc Bloch,The Royal Touch,translated by J.E.Anderson,Dorset Press,1989.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张绪山李增洪候树栋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陈文海:《从“蛮族”首领到“圣徒”国王——论克罗维在中世纪法国的形象及其演绎》,《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4期。
《君主制时代法兰西国王及其国家的“宗教身份”问题》,《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
《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层面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刍论》,《世界民族》,2002年第2期。
《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王室守护神问题探析》,《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
《中世纪法兰西王室徽章研究——百合花象征主义的神学渊源及内涵》,《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
《试论中世纪中后期的法兰西王统理论》,《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


第三章绝对主义王权时代
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彼得•柏克:《制作路易十四》,台北卖田出版,2005年。
米歇尔•卡尔莫纳:《黎塞留传》,曹松豪,唐伯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杰弗里•特雷休尔:《黎塞留和马萨林》,赵立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雅克•勒夫隆:《凡尔赛宫的生活17-18世纪》,王殿忠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弗朗索瓦•布吕土:《太阳王和他的时代1643-1715》,麻艳萍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刘北成:《论近代欧洲绝对君主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郭华榕:《法国的路易十四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12期。


第四章旧制度的崩溃与大革命的来临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刘北成:《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罗伯特•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叶桐,顾杭译,三联书店,2005年。
罗伯特•达恩顿:《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吕健忠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
Dena Goodman,The Republic of Lettres: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
Dena Goodman,”Enlightenment Salons,the Convergence of Female and Philosophic Ambitions”,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Vol.22,No.3,Special Issue: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Culture(Spring,1989).
Dena Goodman,ed.,Marie Antoinette:Writings on the Body of a Queen,New York:Routledge,2003。
威廉•多伊尔:《法国大革命的起源》,蔡百銓译,国立编译馆,1995年。
Roger Chartier,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Translation of:Les origines culturelles de la Revolution francaise.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Dale K.Van Kley,The Religious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From Calvin to the Civil Constitution,1560-1791,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
庞冠群:《莫普司法改革与法国旧制度的崩溃》,《世界历史》,2007年第3期。
庞冠群:《冉森派与18世纪法国的政治》,《北大史学》,第11期。
庞冠群:《玛丽-安托瓦内特与十八世纪法国的公共领域》,《读书》,2007年第12期。


第五章法国大革命
阿尔贝•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马胜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王养冲,王令愉:《法国大革命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孟明译,三联书店,2005年。
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刘宗绪:《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David Garrioch,The Making of Revolutionary Pari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
端木正主编:《法国大革命史词典》,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
林•亨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郑明萱,陈瑛译,麦田出版,2002年。
乔治•鲁德:《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何新译,三联书店,1963年。
米歇尔•维诺克:《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1789年风云录》,侯贵信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刘大明:《“民族再生”的期望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民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高毅:《一部别开生面的法国革命“暴力史”——读马丹《暴力与大革命:论一种国家神话的诞生》,《世界历史》,2007年第1期。
David Garrioch,The Making of Revolutionary Pari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alifornia,2002。
雨果:《九三年》,桂裕芳译,译林出版社,1998年。
巴尔扎克:《朱安党》,高名凯译,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
王铭:《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河北师大外语系《拿破仑时代》翻译组,中山大学《拿破仑时代》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高毅、伊格内:《法国大革命中的阶级、团体、自由主义及其他--伊格内教授访谈录》,《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1期。
高毅:《在革命与反动之间――法国革命热月时期金色青年运动刍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秋季卷
高毅:《法国大革命中的谣言现象及其政治功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1年4月号。
高毅:《法国革命热月时期社会"还俗"现象片论》,《西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


第六章横亘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19世纪
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孙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路易•吉拉尔:《拿破仑三世传》,郑德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罗杰•普赖斯:《拿破仑三世和第二帝国》,素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茨维格:《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
巴尔扎克:《乡村医生》。
刘文立:《复辟王朝的法国政坛》,《法国研究》,1999年第2期。
周燕:《试论塔列郎在波旁王朝复辟中的民族精神》,《法国研究》,2000年第1期。
刘文立、曾伽:《二月革命前的奥尔良派》,《法国研究》,2005年第1期。
张亚娜:《19世纪法国贵族衰落的原因分析》,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付正新:《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杨令飞:《论维克多•雨果对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批判》,《思想战线》,2003年第6期。
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4年第4期。
张庆海:《近代法国的史学研究与政府的政治行为》,《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崇明:《论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和道德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钱虹 吕一民:《理性主权与妥协政治——法国空论派政治思想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许金华:《法国七月王朝的重要历史地位》,2003年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莫朗热:《七月王朝时期的共产主义思想》,雷永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许平:《法国农村庇护性社会关系解体过程分析》,《世界历史》,2007年第5期。
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20世纪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伊曼纽埃尔•勒鲁瓦•拉迪里:《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杨豫,舒小昀,李霄翔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第七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让-皮埃尔•阿泽马,米歇尔•维诺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沈炼之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
楼均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
顾杭:《战争创伤、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论拉维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育》,《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曾晓阳、刘文立:《论法兰西共和国国民教师的政治职能》,《世界历史》,2006年第3期
曾晓阳:《试析19世纪末法国教育改革的机会主义特征》,《历史教学》,2005年第3期。Maurice Agulhon,Marianne au pouvoir:l'imagerie et la symbolique républicaines de 1880à1914,Flammarion,2001.
Eugen Weber,Peasants into Frenchmen: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France,1870-1914,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张庆海:《维希政府迫害犹太人问题研究》,《世界历史》,2006年第6期。


第八章二战后的法国
金重远:《20世纪的法兰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洛朗•若弗兰:《1968年5月法国的“文化大革命”》,万家星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朱晓罕:《1968年法国“3.22运动”学生组织研究》,北京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许平、朱晓罕:《一场改变了一切的虚假革命: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吴浩:《法国为什么说“不”——对法国公民投票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原因分析》,北京大学法学硕士2006年论文。
周剑卿:《奇而不怪的现象——论法国左右翼共治》,《世界历史》,1993年第4期。
魏秀春:《文明冲突”,还是种族主义?——试析法国政府的穆斯林移民政策》,《世界民族》,2007年第5期。
张庆海:《阿尔及利亚战争前后的法国种族主义——以阿尔及利亚移民在法国社会地位的变化为例》,《世界民族》,2003年第1期。
马胜利:《法国左右两大派的分野、变迁及前景》,《欧洲研究》,2006年第2期。
马胜利:《法兰西民族的激进主义传统》,《欧洲研究》,2005年第4期。
潘小娟:《法国地方分权改革》,《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5期。
张丽娟:《法国地方分权改革的新发展——以2003年法国宪法改革为中心》,《中国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王燕燕:《法国学者谈法国的分权与地方民主》,《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1期。
庞冠群:《自下而上:罗伯特·达恩顿的法国启蒙运动研究》,《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威廉•多伊尔:《法国大革命的起源》,蔡百銓译,国立编译馆,1995年。(来源:百度文库)


复旦大学14位老师推荐的世界史书单


全球史研究基本参考文献目录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