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速览 | 《国际政治科学》2021年第一期

TUIIR 国关新青年 2021-09-20

《国际政治科学》2021年第一期预览


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政治科学》(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021年第一期(总第21期)现提供摘要预览。





CONTENTS

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议题与方法





作者简介:

漆海霞,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国际政治科学》执行主编

内容提要:

在当前时代,国际政治的高度不确定性引发我们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思考。与中国学者最为息息相关的重大时代议题就是中国崛起与中美竞争。我国国关学界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引进和介绍西方前沿理论,而是要对当前的重大议题做出理性回应,进而找到可行解决方案。这对我国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提出了以下挑战:首先,我们需要区分理论研究的现实关怀与政策研究的分野。尽管我们的学术研究要关注现实,但要保证理论的抽象程度和普适性,对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发生机制进行深入分析。这种理论研究成果才能有助于对现实重大问题找到长远可行方案。其次,在新的时代,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新技术实现国际关系理论突破,为当前过度碎片化的国际关系理论找到各层面、各领域研究的对话可能性。诚所谓“文以载道”,高质量研究的本质是对国际现象背后规律的把握,《国际政治科学》希望加强学界对话,推进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时间维度与战略目标





作者简介:

徐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关键词:

战略目标 时间维度 外部威胁 机会窗口 目标偏移

内容提要:

时间是战略规划的内在要素,但时间维度被研究者普遍忽视。本文主要探讨了时间与战略目标之间的耦合问题,包括:时间为什么必须与战略目标相耦合?时间如何与战略目标相耦合?扭曲时间维度的因素及后果是什么? 本文认为,时间维度是指战略目标在多长时间里达成或维持,它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合理的战略节奏和制定相应的战略步骤。战略目标应当是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否则将加大执行者的操作难度。根据时间维度与目标性质的区分,战略目标分为有时间限制的刚性目标、有时间限制的弹性目标、无时间限制的刚性目标和无时间限制的弹性目标四类。时间维度还与战略目标偏移现象密切相关。行为体要么试图压缩时间,以期提前达成目标,要么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试图提高目标水平。研究表明,夸大外部威胁、机会窗口、突发事件是导致目标偏移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探讨时间维度问题对大国战略的参考价值在于三点:一是大国要保持战略定力,二是大国要给战略目标设定合理的时间限制,三是大国要能及时回调止损。

数字时代初期的中美竞争





作者简介:

阎学通,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关键词:

数字思维 数字经济 网络安全 中美竞争

内容提要:

2019年拉开了中美两国竞争格局的序幕,此次的中美竞争与冷战时期的美苏两极竞争不同,其根本区别在于,意识形态不再是推动大国竞争的主要动力,取而代之的是中美两国在数字领域不断加剧的战略竞争。在过去的15年里,技术进步将世界推进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国家保障安全、积累财富以及获得国际支持创造了新路径。网络安全正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数字经济在大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上升。对于主要大国而言,在数字时代初期,网络空间竞争的重要性已超越了传统地缘竞争。本文认为,冷战思维和数字思维将对数字时代的外交决策产生混合影响,国家间这种对外政策的互动将会塑造一种和平但很不安定的国际秩序。在这种秩序之中,大国间的直接战争难以发生,代理人战争将会更少。这种秩序将反映全球化的负作用和全球治理的困难,例如违反协议、相互欺骗、网络攻击以及技术脱钩等国际现象。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从多方面改变国际政治,但是中美两国竞争格局将可能持续20年,以至更久。

 国际信誉、国家实力与东南亚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

张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讲师、区域国别研究院东盟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关键词:

国际信誉 国家实力 大国竞争 东南亚国家 

内容提要:

在中美主导权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多数东南亚国家利用对冲战略、等距外交或大国平衡等策略游走于中美之间。当前东南亚国家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重要考量在于中美两国都未能同时具备较强的国家实力和较好的国际信誉。大国的国家实力可提供追随者强大的物质基础,是大国进行国际领导的工具和保障。大国的国际信誉是大国进行国际领导的精神感召力,是提供追随者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来源。若中小国家选择追随的大国实力不济,即使大国有再好的国际信誉,也难以避免在竞争中失败而使追随者被牵连;若中小国家所追随大国的国际信誉差,那么即使大国凭借较强的国家实力赢得竞争,也可能因国际信誉差而不兑现对追随者的承诺。大国吸引中小国家追随的必要条件是具备较强的国家实力和较好的国际信誉。本文通过缅甸对外政策调整(2009—2016年)、菲律宾外交政策转向(2016—2019年)、澜湄国家左右逢源(2012—2019年)三个案例进行经验检验,验证了研究假设。


大国协调与国际金融组织决策效率




作者简介:

刘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宋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曦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国际金融组织 世界银行 发展援助 委托—代理 大国协调   

内容提要:

为什么同一国际金融组织对不同项目的贷款批准时长会存在差别?既有研究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规模和条件的分配政治进行了丰富研究,但对贷款批准时长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缺乏充分讨论。文章构建了一个共同代理的理论框架,并以世界银行作为案例,探究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决策效率的影响因素。文章发现,核心股东国在追求本国利益过程中产生的协调成本总体上会降低世界银行的决策效率。当核心股东国的利益攸关度较高时,贷款项目设计的专业性让位于大国政治利益,环境与社会风险评级对项目审批时长的影响减弱。核心股东国的偏好异质性会增加协调成本,显著延长项目审批时间,但其影响会随着核心股东国整体利益增大而减弱。当核心股东国的偏好强度较高时,核心股东国的内部交易倾向会抑制大国协调成本对国际金融组织决策的拖延作用。上述研究发现的现实启示是,除了改革冗余的行政程序,包容性地提升大国政治利益攸关度有利于提升国际金融组织的决策效率。

战略释疑与克林顿的对华政策转向





作者简介:

刘舒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美国对华政策 中国对美外交 战略释疑 合作承诺 跨国政治动员 清晰度 说服力

内容提要:

冷战结束后不久,享受单极时刻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仅坚持了不到一年的强硬对华立场,就转向温和的中国政策。对此,既有研究多从美国角度作出解释,没有充分关注中国在这次政策转向中的作用。本文指出,这次政策转向是中国开展对美释疑外交的结果。释疑外交是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进行战略释疑的一种方案,特指释疑国通过言行一致、不可逆转甚至公开可见的行为方式,清晰作出有说服力的合作承诺,据此取信对象国决策者并促成合作的外交沟通策略。通过保证承诺清晰度和说服力,释疑国不仅可以规避恶意归因,还能在对象国内动员起足够多的政治支持,推动对象国执行合作政策。克林顿上任初期,中国政府正是通过清晰作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稳定中美关系的合作承诺,动员起原本怀有疑虑的美国战略界和商界人士的政治支持,据此说服当时的美国政府逆转了强硬的对华政策。回顾中国对美释疑的历史经验,对处理当下中美关系的严峻局面也有所启示。


国际关系预测:“黄金时代”结束: 后疫情时期中英关系将继续下滑




作者简介:

傅聪聪,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

李明泽,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外关系定量预测组

内容提要:

当前,中英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人文交流蓬勃发展,但中英关系已经失去“金色”。虽然外交大臣拉布表示,英方不赞同全面“重置”英中关系,不赞成重蹈过时的冷战思维,但是英国对华政策已经发生改变:一方面,英国国内抗击疫情乏力,试图转移国内矛盾,国内对华政策舆论氛围已经恶化,保守党议员围绕香港、新疆等问题声音不断,在国际上更联合美日澳德等盟友就人权问题对华施压;另一方面,中美战略竞争日趋激烈,英国在中美间保持平衡的条件逐渐削弱。项目组预测,后疫情和“后脱欧”时代,香港问题、中美竞争和“脱欧”三个政治因素将使中英关系继续下滑。



延伸阅读

《国际政治科学》 | 漆海霞:我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议题与方法

《国际政治科学》 | 阎学通:为何及如何防范中美意识形态之争加剧

国际政治科学》 | 2020年第四期预览

《国际政治科学》 | 2020年第三期预览




国关新青年

NEW THOUGHT NEW VISION

长按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