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讯丨2020数字人文与外语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为加强青年学者学术交流,探讨数字人文技术在外语研究中的应用,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及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将于2020年8月30日举办“2020数字人文与外语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欢迎学界同仁参加。





论坛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 数字人文与翻译研究

2. 数字人文与话语分析

3. 数字人文与外语教学研究

4. 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

论坛时间

2020年8月30日(周日)全天

论坛形式

腾讯会议:973 590 174

日程表



讲座介绍








摘要:本讲座将以3个研究案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探讨语料库在翻译、专门用途英语、话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案例1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用英汉互译机助评分系统的研制”;案例2为论文“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语域特征多维分析”,发表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案例3为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媒体中的北京形象: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专家简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用英语系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外语测试与教学。在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













摘要本研究运用多维分析法(MF/MD),对比考察2000-2019年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版)》与美国《国情咨文》语域特征的拟合度。研究表明,中-美两国政府工作报告分别归属为“正式说明文”与“普通叙述说明文”两种语域,二者在“交互性/信息性、叙述性/非叙述性、情境独立/情境依赖、即席信息组织精细度”4个语域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造成不同维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多达54个,这一发现对我国官方话语的英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专家简介博士,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毕业(2011.9-2014.6),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2015.3-2017.12),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9)。主要研究方向:语料库翻译学、典籍英译、英汉对比等。出版专著3部、译著6部,参编专著1部、教材3部;在Swiss Journal of Psychology、《外语教学与研究》《红楼梦学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界》《世界汉语教学》《外语教学》等SSCI、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中央经费海外发文项目1项、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上海市横向经费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













摘要:Online communication can involve fictive speaker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nline communication of the moon rovers that are metaphorically conceptualized as human beings and rabbits on Weibo. The fictive communication poses questions with regard to the motivations and functions of the metaphorical conceptualizations. This study, by examining the posts and comments of the Weibo accounts, argues that the resemblances and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source and the target provide seemingly different but converging motivations for the metaphors in communication. Moreover, the metaphors can re-create reality with existing storylines from the source. It explains the acceptance of the metaphorical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moon rovers in online communication.

专家简介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语系副系主任,翻译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系访问学者,江苏省社科优青。研究领域主要为认知语言学。已出版专著一部,主编教材一部,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外语》、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ourse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现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并完成教育部社科、江苏省社科、南京大学青年创新科研团队等多个基金项目。













摘要:本讲座主要介绍知识联通的数学基础——形式概念分析(即概念格)。在形式概念分析中,关系可以理解为语言学句子中的谓语,概念可以理解为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通过分析语言中关系的性质和属性的性质分析语义联通和陈述联通等。

专家简介博士,曲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山东计算机学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和推荐系统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教改重点项目1项以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项目等5项。荣获山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在WCMC、EURASIP JWCNFI等SCI/E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软件著作权5项; 在RCCSE核心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荣获数学建模大赛等国家二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奖项20余项。













摘要: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attracting a grow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ot only from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like Korea and Japan, but also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Easter European countries like Estonia and Poland. In particular, the MTI programme in China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and regarded as a highly beneficial course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to work in a translation industry; it thus has been appealing to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ngu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However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a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the translation training courses, have not been discussed in depth to dat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ace in the MTI programme in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 In addressing this broad question, the study will examin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otivations and expected outcomes of choosing MTI program in China and the problems they encounter in classroom as well as in socialising with native Chinese students. This study will employ student surveys and a series of in-depth interviews, which will be done in MTI classrooms at different levels.

专家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综合英语”课程建设。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研究生培养双阶梯的改革建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近年来主要从事翻译对汉语影响的研究、语料库译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翻译教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在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Discourse & Society, Perspectives, Babel,《外国语》《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当代修辞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担任JoSTrans (SSCI)期刊学术委员,主持Interventions (SSCI)期刊专栏 “Translating Knowledges: within and beyond Asia”,联合主编Routledge出版社Transl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系列丛书。













摘要:翻译与语言接触研究近年来已经成为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报告主要介绍如何通过语料库开展相关的实证研究。首先对翻译与语言接触理论脉络进行勾勒,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相关实证研究作一介绍。主要通过文献计量、理论梳理、实证探索这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之后,通过个案分析对如何通过语料库建设和数据挖掘开展相关研究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专家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语料库翻译学。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曾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学,香港理工大学参与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等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获评优秀。近年来,已在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和翻译学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一等资助等奖励。













摘要:本研究借助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对英语被动式在财经、科技、社科、新闻和文学文体中的汉译形式进行考察。以文体分析和语际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英语被动式的汉译形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首先,在上述5类文体中,英语被动式的汉译共有10类基本形式,即:被动式、主动式、受事主语、处置式、使令式、虚化动词、动宾结构、定语短语、省略和名词化的处理方式。其次,英语被动式汉译形式在不同文体上的总体分布呈现规律性特征,即文体对于被动式翻译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显著性。

专家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语料库翻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语料库翻译研究、计算语言学、数据系统。近年来,主持国家语委、教育部和博士后等科研项目5项,在CSSCI、SCI和EI索引的期刊发表论文20篇,研发语料库、数据库配套软件5项。





联系我们

      请扫码关注曲阜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获取会议信息。



曲阜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数字人文与外语研究”创新团队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0年8月29日


▼往期精彩回顾▼中国社会科学网:"数字人文与外语研究创新团队"年度论坛举办
陆俭明教授在“数字人文与外语研究创新团队” 团队建设咨询会上的发言
张清俐:语言研究出现数字化趋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