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市成功申报“十四五”时期第三批中国山水工程

导 读

近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对外公示“十四五”期间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竞争性选拔结果,北京市申报的“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从全国12个申报工程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一,将于2023—2025年获得中央财政20亿元资金支持。


工程背景


中国山水工程是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自2016年起启动的重点工作,是我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标志性工程,全国已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约537万公顷。2022年12月,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有力向世界传播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王广华部长已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中国山水工程,提出要“做大做亮做强山水工程品牌”,以入选联合国旗舰项目为契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进一步部署一批中国山水工程。


工程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连续11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多次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大国首都的底色看生态涵养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北京要“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生态涵养区的重点在西部生态屏障区,这里占全市山区面积三分之一,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区域,有北京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古的寺、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最完整的古村古道,千年矿业曾为北京城市发展做出历史贡献,对首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里跳动着祖国的心脏。是国家重要生态战略的关键节点,属于“太行山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重要区”,位于“北方防沙带”东南部。


这里流淌着京津冀的血液。北部的永定河流域是官厅水库优质水源的唯一通道,南部大清河流域是白洋淀主要水源,保障首都和雄安新区的水源安澜。


这里舒展着北京的肺叶。是首都的大氧吧,也是防风固沙的重要屏障,更是助推首都韧性城市建设、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关键区域。


这里承载着首都的灵魂。素有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的美誉,是生态文化服务的重要源地,工程实施事关首都都市圈7600万居民生态福祉。


这里将串联建立京津冀的免疫系统。上承京津冀水源涵养区,下接雄安新区,补齐中国山水工程在京津冀地区的全流域、大尺度、系统性治理拼图。


工程概况


工程区位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界处,是典型的“中山—低山—平原河网”地理格局,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系统敏感脆弱,人地矛盾、人水矛盾突出,修复需求多、难度大,对标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及“建设全域森林城市”“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等目标还有差距。


针对主要生态问题,工程以水为脉,基于山—水—林—田—湖—草—城之间的生态过程与全域耦合关系,提出“源区养水、沟域保水、平原通水、河流疏水、湿地净水”的总体保护修复思路。采取保护保育和自然恢复为主,辅以人工措施打通关键节点的保护修复措施。划分清水河流域、永定河山峡段、大石河流域、拒马河流域和山前平原5个修复单元,开展山系屏障修复、源地水源涵养、沟道保土提质、水系连通湿地修复、生物生境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和动态监管7大类修复工程,落位20个子项目。总投资54.26亿元,实施期3年,区域面积约3400平方公里,将完成保护和修复面积1.5万公顷。


工程特色


着力打造自然与城市共融的国际标杆。工程紧邻超大城市,辐射首都2300万、首都都市圈7600万人口,工程的实施将直接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强化协同效应。面向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多要素、多目标、多尺度协同,保护与发展协同,激发“1+1>2”的叠加效应。


人才引领修复。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和人才优势突出,将为工程保驾护航,工程区可成为国际生态修复先进技术的集中展示区。


事前评估指导方向。国内首次创新性开展山水工程事前绩效评估工作,绩效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全面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充分性,保障申报规范高效。


下一步,北京市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统筹首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完善顶层设计,精细化推进项目实施,切实加强项目监管,推动首都西部山水工程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为中国山水工程贡献山—水—人—文相融的北京样板,为全国超大城市韧性生态系统构建做出首都示范,为全球高密度城市化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中国方案。


本内容由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房山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门头沟分局提供


你可能还喜欢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地名专业委员会成立

《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完整版

《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公布

北京出新规:进一步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

微信

微博

今日头条

北京号


关注北京规划自然资源,解锁更多权威资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