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筑京彩——经典建筑设计系列讲座 罗隽 | 高技派绿色建筑的前世今生

规划自然小编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2023-12-01

导 读

近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举办“共筑京彩——经典建筑设计”系列讲座,邀请四川大学城镇化战略与建筑研究所所长罗隽作“高技派绿色建筑的前世今生”专题讲座,讲座由委副主任施卫良同志主持,在城市副中心办公区办公的机关处室、委属单位现场参加讲座,各分局和其他委属单位以视频会议和钉钉直播的形式参与学习。


专家信息


罗隽,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特许资深建造师,前福斯特及合伙人有限公司董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四川大学城镇化战略与建筑研究所所长,在英国、北美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获“2014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和“国际建筑奖”,在多个整体规划和城市设计项目的国际竞赛中获得竞赛第一名。


课程介绍


施卫良副主任介绍了本期讲座背景,讲座围绕高技派绿色建筑的前世今生展开,系统的讲解经典建筑所要体现的高技派绿色建筑的特点、设计特征,从建筑和文化角度,诠释了这些经典建筑成功的经验。


讲座内容


罗隽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从高技派建筑史诞生的背景和哲学宗旨、绿色建筑的先驱、欧美国家的绿色建筑体系和发展、绿色技术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研发、我国建筑业“双碳”战略和关键技术、世界一流的零碳城市和绿色建筑实践等方面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并从多个角度论证了高技派建筑在当今时代的成长。



高技派建筑史诞生的背景和哲学宗旨


自文艺复兴以来,将人类的新技术运用到建筑中一直是众多西方建筑师的追求。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高技派,一方面表现为对现代主义建筑过分强调功能,导致国际化风格泛滥,并引起专业人士人文关怀的反思,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在建筑形式上用新技术表达新的美学语言,如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

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


80年代,在经历了对新技术的盲目信仰带来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人类生存危机问题之后,建筑界对新技术的崇尚有所降温,开始普遍地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并试图将高技术运用到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之中。80年代末,C.戴维斯出版了《高技派建筑》一书,对这种倾向做出了历史性总结和思考,并且强调高技派不断延续的意义和作用。



绿色建筑的先驱


一些先锋建筑师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城市化进程难以为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筑因新技术的改善,导致建筑物密闭的室内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健康、节能为目标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


绿色生态建筑成为当代各国探索和实践的主题。美国思想家和设计师巴克敏斯特·富勒提到,人类未来的建筑面临着资源不足的挑战,一方面是急剧膨胀的都市空间,另一方面是日益增加的人口,“以少搏多”的理念将有助于应对这一挑战。1967年,由巴克敏斯特·富勒设计的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是绿色建筑的经典案例。

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



欧美国家的绿色建筑体系和发展


在一些先锋建筑师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下,英国成为实践绿色建筑最早的国家。近几十年来,英国建筑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建筑环境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并制定了国家建筑标准和规范。


在绿色建筑领域,建立完整的技术评估体系和标准是主要任务之一。1990年,由英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BREEAM认证)提出的“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法”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法。该方法对其他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有深远的影响。受BREEAM启发,后续不同国家和研究机构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建筑评估法,影响较大的如加拿大GBTool评价工具,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的LEED评估体系等,还有一些评估法直接以BREEAM为范本,如香港的“建筑环境评估法”等。

BREEAM认证标志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3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由理念到技术体系、评估标准、建筑法规的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并由政府引导逐步推广实践。英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无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英国在绿色生态建筑方面的出色实践,主要归功于三个方面:一是英国人崇尚自然的生态理念;二是国家级建筑研究机构的责任感;三是逐年不断建立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



绿色技术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研发


21世纪,高技派绿色建筑代表了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向。建筑形态上开始摆脱以前较单一六面体的形式约束,向更合理更有机的形体演变,力图采用新的绿色建筑材料,尤其是简单高效的外围护结构和智能高能效的空调暖通系统。


近年出现的建筑模拟系统、评估系统、激励手段都支持着绿色建筑的发展,这些科学体系间形成了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网络系统。如果仅有设计策略而不能支持建筑技术的实现,绿色建筑也就成了空谈;如果没有先进的模拟系统,就不可能高效的创造和设计,如果没有评估系统和合适的激励机制;就难以让建筑界专业人士改革创新。因此,这些都是绿色建筑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建筑业“双碳”战略和关键技术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我国提出以智能制造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并研发出相关的装配式绿色建筑关键制造和建造技术,从而引领未来世界建筑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在开展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研发包括基于智能制造的开孔钢板组合剪力墙装配式绿色建造技术、关于中深层地热能的无干扰提取技术。


第一个技术方向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开孔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的构件、节点、力学性能、分析方法和设计理论;装配式开孔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软件,以及数字化设计成果与智能制造生产线的一体化对接技术;开孔钢板的工厂智能制造技术、关键装备和成套生产线。


第二个技术方向是针对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低能效浅层地能如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技术,研发利用地下深度3500米左右的中深层地热能提取技术和工艺,为建筑供热提供低成本、高能效的清洁能源。该技术提取的主要技术难点为,长距离输送热能损失过高,热利用效率过低,大幅度降低提取过程的能源损失是中深层地能利用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世界一流的零碳城市和绿色建筑实践


马斯达尔零碳城的环保目标是零碳排放、零垃圾排放和可持续发展。从城市的总体规划、能源方案、城市交通系统、供水和垃圾回收利用系统、建筑组群的绿色生态策略、建筑单体的绿色设计等方面,应用将高科技与地域文化特色融合的绿色生态策略,项目带有面向未来的实验性质,给世界提供了一个零碳城市的样板。

马斯达尔零碳城


德国新议会大厦改造的建筑生态能源策略和设计要点在于通风和采光的技术应用和能源策略,改建后大厦二氧化碳的产量降低了近94%。空气通过设定的路径经过滤降温后进入建筑,再由两层穹顶通过建筑技术向上排出热气流和废气;自然采光则通过一个倒锥体光反射装置和一个360度转动的舌状遮阳板装置实现,倒锥体光反射装置内安装有通风管和热转换器,舌状装置可根据一天内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旋转。大厦改建采用的能源策略较为激进,除了利用太阳能发电,还使用可再生的“生物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电力,加之地冷地热的储存和循环利用等。

德国新议会大厦


伦敦彭博社欧洲总部采用了很多世界上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获英国BREEAM绿色建筑评分98.5分,为英国BREEM绿色建筑评级有史以来的最高分。新大楼的环境策略节省了73%的用水量,减少了35%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花瓣叶状集成天花板将供暖、制冷、照明、声学四个功能集于一体,采用外立面可转动青铜叶片自然通风装置,智能CO2传感控制气流系统,热电联产中心(CHP)和热回收利用等;这些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

伦敦彭博社欧洲总部


瑞士再保险大厦将建筑美学和高科技生态建筑设计融于一体,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最典雅、最先进的绿色生态摩天大楼。通过对矩型和圆柱型两个原型体量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和风洞测试,并研究两者和周围建筑体量的关系,以及风向在建筑物周围的流动模式,最终确定了它独特优雅的形体设计。建筑综合性的绿色生态策略和技术应用,使其刚竣工就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评为2004年度的最优建筑奖“斯特林奖”,这在RIBA的历史上非常少见。

瑞士再保险大厦


总结


聆听了罗隽教授精彩专题报告后,大家反响热烈。本期讲座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理念,将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理念结合,为我们今后打造绿色建筑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启发与新思路。


“共筑京彩—经典建筑设计”系列讲座也将继续分享更多规划、建筑等方面的知识。


本内容由实施一处、人事处、机关党委、副中心实施处、副中心规划处、宣教中心提供

图片来源:四川大学城镇化战略与建筑研究所和宣教中心

20210708g01 共筑京彩

你可能还喜欢

揭开副中心城市绿心规划面纱:“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生态范本

“共筑京彩——经典建筑设计”系列讲座 邵韦平 | 数字助力建筑创新与高质量营造

“共筑京彩—经典建筑设计”系列讲座 胡越 | 转变—英国卫报21世纪最精彩的25座建筑述评

“共筑京彩—经典建筑设计”系列讲座 徐全胜 | 建筑文化与科技变迁

微信

微博

今日头条

北京号


长按关注北京规划自然资源,解锁更多权威资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