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二期“教育经典研读会”成功举办

2022年9月24日,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二期“教育经典研读会”成功举办。本期研读会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承办,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协办,《教育研究》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围绕教育学经典《康德论教育》展开深入的学术对话。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阚阅教授,本期研读会引读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肖朗教授,呼应人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大学社会教育研究院院长侯怀银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长伟教授出席活动。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师生以及全国教育学科同仁共3000余人相聚云端,共同参与此次研读活动。活动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元涛教授主持。


开幕式  



活动伊始,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阚阅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他对第二期教育经典研读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对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的信任表示感谢,对本次活动的引读人、呼应人和主持人表达了谢意,对线上线下的参与者表示欢迎。他着重指出:研读经典有助于我们更加聚焦教育学的根本问题,夯实学术根基,推动学术传承和创新。随后,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致辞。他指出,教育经典研读会举办的目的是为了扎实教育学术根基,营造经典研读的氛围,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培育学术委员会的新人,扩大学术委员会的影响。他强调,研读会要秉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定政治立场,二是坚持学术本位,三是坚守专业伦理。研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以教育经典论著为核心,尤其是聚焦教育领域的根本问题,面向文本本身展开有深度的解读,面对当下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创读。


研读互动  




简短的开幕式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肖朗教授以“《康德论教育》导读”为主题做了深入浅出的经典引读。首先,肖朗教授从康德的自我言述“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出发详细介绍了康德的学术经历。其次,肖朗教授指出,《康德论教育》这本著作是康德的弟子林克根据康德四次的教育学讲座讲义整理而成,最早于1803年出版。同时,肖朗教授介绍了关于这本著作的英译本和中译本,建议教育学同仁综合比较以深化对康德教育思想的理解。随后,肖朗教授从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出发,结合卢梭的《爱弥儿》以及巴泽多泛爱教育思想和实践,解读了康德教育思想的语境。肖朗教授认为,《康德论教育》是一部关于“大教育”的教育论述,他从四个维度深入解析了康德的教育观点:一是关于教育旨在培养“完全人格”的观点;二是关于“人的两重性”和重视道德教育的观点;三是关于“教育是一门艺术”及其原理的观点;四是关于教育相关观念的辨析。最后,肖朗教授从两个方面谈了他对康德教育思想的感受:一是相对于卢梭的“消极教育”主张,康德的教育思想更多表现出“积极”意味,即他特别重视对人的积极规范与引导;二是康德的道德教育主张具有明显的“严谨性”特征,即康德特别注重道德教育遵从自然律和内在的道德律,因而对道德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带有某些“高冷”的意味。



引读之后,山西大学社会教育研究院院长侯怀银教授以“阅读好《康德论教育》,研究好康德教育论述,像康德那样去进行好教育的思考”为题进行了呼应。首先,他对肖朗教授关于著作译本、康德教育思想和批判哲学的关系的讨论进行了回应,围绕应该如何理解康德的“教养”概念、应如何认识自然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的关系、如何概括康德关于教育的论述等问题,提出了康德教育学研究后续尚需深入探讨的议题。其次,他从学术史的视角全面分析了康德教育论述在中国研究的历程和进展,详细阐述了不同研究阶段的主要特点和研究内容,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最后,他围绕如何像康德那样去进行好教育的思考,重点论证了进一步深化人类教育、人性教育、人格教育、人心教育的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李长伟教授在随后的呼应中,重点分享了他自己在仔细研读和多方考证《康德论教育》之后的一些思考。首先,他认为,《康德论教育》并不像康德的其他著作,尤其是其批判哲学著作那样严谨,这主要表现为《康德论教育》中,概念的使用较为混乱,表达上有时存在前后冲突等等。其次,关于“人类学”和“教育学”的关系,他认为康德的教育论述并不全然是思辨的形而上学,它与康德的人类学思想有着更紧密的关系。再次,与直接论述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不同,《康德论教育》并没有专门清晰地论证“审美教育”。最后,关于康德对人性的看法,李长伟教授对著作中提到的“动物性与人性相分割”、“向善的禀赋”等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强调应结合康德的《论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来理解康德的人性论。此外,李教授还围绕教育理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教育理论的神圣维度、五育融合如何可能等问题,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研读总结  



活动最后,主持人孙元涛教授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他以马克·吐温对“经典”的揶揄为引子,指出“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研读经典对我们的学者、读书人和对未来想要从事教育学研究的人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在简要梳理引读人和两位呼应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举行经典研读会,既是为了致敬前辈,更是为了在对话中重新梳理我们的思想情怀,重新检讨我们的人生旨趣,引导我们更好地亲近经典,让经典不断地以新的样貌与我们共在”。

\ | /


内容来源丨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

版面编辑丨庞晓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