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十条》里的三条暗线,你看懂了没有?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4-03-31

如本号所料,春假假期结束,电影《第二十条》也迎来了票房的逆袭,后来居上的稳居春节档四部热门电影第一了。尽管可能跟各地组织的观影学习活动有关,但也说明电影中所要传导的法治理念,还在继续扩大影响。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法律圈,《第二十条》中关于正当防卫制度激活的情节真实性及现实可能性,引来不少的质疑。可能正是如此,影片中在几处细节的暗处,却在包含着激活正当防卫制度的真正推进力量和阻碍力量。
一、正当防卫制度的激活,来自社会各界的一致呼吁

前面文章也曾经说过,历史现实也是,无论是聊城辱母杀人的于欢案,还是从龙哥夺刀的昆山反杀案等等热点案件中,激活正当防卫这一“僵尸条款”最大的呼吁和推进力量,无疑是社会各界在内的广大网友,根本不是《第二十条》里的办案检察官基于个人办案经验及自身家庭遭遇的思想觉醒。甚至可以说,检察院近年来屡屡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乃至如今大力推进这项制度的落实,多少是有些被动的。

影片中,编导人员可能也认识到片中情节安排的逻辑性和现实性欠缺,所以在片中数次出现了“群众反响很大”、“社会各界很关注”等言语表现。尤其是,最后的那场社会各界参加的听证会,居然采取了网络直播的方式。这样的公开听证模式,在现实中是无法想象的,其中暗示的是,这个案件的处理过程,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及热议,案件的处理结果,需要向社会一个说得过去的交待。

这再次说明了公正来自公开的道理。刑事案件,不仅是涉及国家最严厉惩罚措施的法律适用问题,也不仅是涉及到被杀被伤被害人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剥夺人身自由乃至生命的公平正义,更是涉及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无罪之人不受刑罚危险,社会大众基于自身安危而人人关注人人热评的社会法治影响。

可是,由于历史等原因,很多司法人员认为刑事案件办理,仅需就案办案,或是案件当事人认罪认罚即可,没有注意到更为广泛的案件社会关注度。影片听证会的网络直播安排,就是告诉观影者乃至法律人,案件的处理结果,更重要的是,要给社会大众一个交代。

二、正当防卫制度的适应,决定力量来自最高检的指导

《第二十条》中,没有交代原因,但在对话之中有交代,最高检已经派人介入了案件的办理指导。影片没有交代最高检指导组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给出了什么指导意见,还是按照检察官韩明觉醒的主线,在听证会上公开驳斥了来自自己分管领导、人大代表等人的案件处理意见,一通声情并茂的演讲之后,获得了满堂彩。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在影片字后的字幕上,赫然两次出现了“在最高检的指导下”,检察院出具了王永强属于正当防卫的不起诉决定,“在最高检的建议下”,地方政府追授了张贵生见义勇为称号(一名被判刑人员可以被授予这个称号吗?)。

到此可见,表面上是检察官韩明英雄主义的个人觉醒,实则是最高检指导组的介入给出了指导意见。王检为代表的地方领导的办案意见,哪里能顶得住最高检出具的办案指导意见,所谓的听证会上还屡屡阻挠,不过是电影安排而已。

这样的暗线安排,也是符合司法现实的。就像最近的迁西马树山案,一夜之间最高检的及时介入,就直接令已经起诉到法院的刑事案件,当地检察院直接撤回了起诉,直接按照没有犯罪事实不再予以起诉。事实证明,上级检察机关的介入,有利于打破司法司法保护主义、让办案检察官正确的法律理解有了支持的力量、案件当事人的诉求获得更公正审理的机会。

三、正当防卫制度的阻力,来自司法体制内的层层地方领导
不少人律师认为,《第二十条》矮化了律师的形象,剧中陈律师的角色根本没有发挥什么积极作用,反而无论是个人形象还是剧情安排,都有点“猥猥琐琐”。
如果按照这个理解,剧中被诋毁现象最大的,还应该是检察院的地方领导,尤其是王检为代表的办案领导力量。不仅在办理案件中,处处给出只求尽快结案不求办案质量、只求减少影响不求法律规定,最后更是在听证会上还遭遇了主办案件检察官的“阵前起义”,最后在省厅领导带头鼓掌情况下,才不得不站起来鼓掌。
“法不该向不法让步”,“法律应该让坏人的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的出手代价更大”,“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这些道理谁不知道?真正到了具体案件中,什么是“法”,什么是“不法”,谁是“坏人”,谁是“好人”,都是需要办案人员拿出认定意见的。可当办案人员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单位领导的手中,意见不服从就可以换人审理、给予处分时,究竟是领导的看法重要,还是法律的规定重要呢?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电影《第二十条》表面上为了讲故事讲的更有说服力和逻辑性,不惜让检察官经历了自己儿子被冤枉、自己的初恋情人晓之以情,但还是在暗线里交代了,真正令其觉醒激活的正当防卫的决定力量,还是来自社会大众公开力量的推进,以及最高检等上级机关直接的办案指导。如此的安排,你看明白了吗?

作为一部商业性电影,能令大家看了乐呵一下,顺便学点法律知识,触发一些灵魂感触也就算成功了。非要电影里演的直接当成司法现实,按照影片剧情要求现实办案人员,那就太分不清理想与现实了。

  往期文章: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不回村里过年了


  往期文章:无论观影之后褒贬如何,《第二十条》的热映都会促进法治进步


  往期文章:刑事案件律师极简版辩护套路,你见过没有?


  往期文章:“末位约谈”被法院频频使用,法官还有心听法庭上的长篇大论吗?


  为方便与网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不包括朋友圈)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