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学研究杂志社2022年度重要选题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2023-08-28


◆ ◆ ◆ ◆


哲学研究杂志社

2022年度重要选题


◆ ◆ ◆ ◆

     2022年下半年,党的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新征程上,本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现实问题带动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哲学贡献。哲学研究杂志社出版《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年鉴》等期刊,现将2022年度重要选题胪列如下: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与学习、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丰富、十分深刻的哲学内涵。如何理解“两个大局”“两个结合”“两个创造”?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如何理解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如何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全人类共同价值等?这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判断、理论命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


二、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有必要对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实践成就、伟大理论成果进行哲学的提炼和概括,有必要对中国哲学界取得的新进展、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新内容进行总结,有必要对学习、宣传、研究、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引导我国哲学研究新方向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简称“两个结合”)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共同性,激活中华文化的内在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继承、传播、弘扬作为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中国自本自根的思想智慧,构筑起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示新时代中华文化新气象。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

    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哲学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本刊设置“两创”选题,旨在引导学界努力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资源,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作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作用,融汇中华文明的思想智慧,深刻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类之问,积极促进中华文明新发展,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哲学力量。


五、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实践创造,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途径。如何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看待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深刻理解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内在关系?“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内涵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及其超越性是什么?如何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关系?这些重要问题亟待我们作出理论阐释。


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中华文明新形态,具有全人类的重要价值,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七、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是新时代赋予哲学界的神圣使命。拓展深化中国哲学知识体系问题研究,积极建设中国哲学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立足当代实践,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深厚土壤之上,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锻造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的主体性,创发出凝聚中华文明价值和中华民族力量,回应人类共同命运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出中国的哲学方案。


八、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丰富成果,要求我们作出新的理论探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表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什么?功能是什么?特征是什么?如何在凸显“中国性”中重新书写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如何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阐释?我们尝试通过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进而推动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建设。


九、国际国内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引发人类深刻思考。哲学是在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对于时代具有能动的反映,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需要集中人类的智慧进行解决,呼唤哲学研究者进行深刻回答。本刊旨在引导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譬如文明比较视野中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的哲学讨论。


十、马、中、西哲学对话中的中国道路研究

     “中国哲学”为中国道路提供思想根据,马、中、西哲学如何形塑中国思想的面貌?又在何种意义上相互融合而锻造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追求?并且创造了区别于其他任何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需要我们从哲学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方哲学中国化、中华文化的“两创”进行深刻思考。本刊旨在引导学界对马、中、西哲学对话的展开方式和融通内容进行学理上的分析,深入探讨马、中、西哲学的深度融合之于中国道路的影响。


十一、世界哲学版图重绘与西方哲学中国化

     全球化时代要求多元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以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共筑人类文明共同体。在这一新视野下,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和文明冲突论的狭隘格局,探索重绘世界哲学版图的路径。西方哲学中国化成功体现了以文明对话促进思想创造的可能性,也构成了世界哲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刊将聚焦相关成果,立足中国传统和中国现实,展示当代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的新诠释,以及在中西思想交汇融合基础上实现的理论发展与创造。


十二、文化哲学与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关注从哲学层面探讨文化形成、发展基本原理的相关研究;强调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国外文化理论的精华,在明确的时代意识和现实意识中发展中国特色文化哲学与文化基础理论。通过对于各种文化范式、文化形态、文化批判理论、文化实践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推动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融合发展,为提升中国文化形象贡献力量。


十三、当代美学与美育研究

     中华美学源远流长,塑造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崇高的志趣品格。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博采国外美学理论众长,在美学基础理论和审美实践指导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为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美学,我们聚焦以下选题:对美学历史的当代阐释,当代美学前沿理论研究,中西美学的对话与融合,中华美学的核心精神,中华美学的价值导向和教育作用,中华美学对于当代艺术实践的引领作用等。通过对于当代美学与美育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凸显中华美学的审美理想,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


十四、关于人工智能、生命(基因)伦理的研究

     今天,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同时也促使人类重新展开对人本身、对生命本身的理解。我们聚焦对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底层逻辑的思考,也关注人工智能与基因技术在本体论层面的哲学变革,人工智能与基因技术相关伦理规范的探讨与制定,人工智能与基因技术对人类本质的影响,哲学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与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基因技术与其他前沿科技的融合等。通过相关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作出哲学性的审思与展望。


十五、科学思想史与当代科技观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区块链、自动驾驶、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等当代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使我们获得了重新理解科学思想史、评估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视角。一方面,我们聚焦科学思想史,旨在探索当代科技发展的思想史渊源;另一方面,我们也基于思想史纵深,及时思考科技发展前沿动向,探讨当代科技观的实质及其可能为人类带来的根本变革。

扫描二维码 | 欢迎关注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微信编辑:陈东宁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