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世的宗老爷子为啥四十二才创业?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 2024-03-07

曾经三次问鼎首富,马云之前的浙商代表人物宗老爷子,过世了,享年79岁。

网上热议的内容有两点。

第一,这么富有的人,怎么没到80就去世。然后集中讨论,怎么才能规避。

第二,忽然发现宗老爷子是42岁才开始创业的,似乎比很多网友目前的岁数还大。

第一个话题很有意思,网络上很多人把人比作汽车,言外之意,宗老爷子一定是没有保养好自己,才过早地离去。

我的看法不是这样,人和汽车是不一样的。

汽车这个东西,你不开就不会坏,顶多橡胶老化,该换啥换啥,如果你要开,按里程保养更换零件就行了。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愿意,一辆车用到50万公里以上,或者20年以上,是没问题的。

但人不一样。

人不像汽车,人生更像什么?更像迪斯尼乐园。

早上一开门,排队的人哄的一声冲进去了,有些人一直可以待到晚上,看完烟火秀,随着人群离场,有些人下午就得离场,有些人甚至更早。

这是不确定的,你可能就是忽然收到一个电话,要加班,不得不提前走。

所以人生更重要的是什么?是保养汽车么?不是的,是随时保证自己不遗憾。

一进迪斯尼,你就要想办法尽量让自己的体验丰富多彩。

但这里我们要明白两件事。

有些人生来是VIP通道,可以读个哈佛进演艺圈,带资入场和张颂文搭戏。你不需要羡慕嫉妒恨,因为那是出生前已经决定的。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非VIP客户,重要的是什么?

就两件事。

1、想清楚自己当下这一刻要玩啥。

2、看看乐园里的节目表,当下有什么是开放的。

我以自己举例,我小时候是不喜欢读书的,至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还不喜欢。

但后来发现两件事。

1、绝大多数节目对于6,7岁的我,都是不开放的。

你跑到这个项目门口一看,限高,跑到那个项目门口一看,限重。

儿童区就一个项目,你喜欢也是这个,不喜欢,也是这个。

2、我发现这个不怎么喜欢玩的儿童项目,它也限高。

反过来限的,你高于多少,就会被认为是成人,是不允许玩的。

于是我就想明白了,如果此时此刻我不好好学习,将来某一天,想要再重归小学,重温这段人生经历,就没可能了。

何况,此时此刻,我跑出去体验别的,人家项目也不对我开放。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就是这个项目,既然如此,那不如咱把它玩好,玩充实了。

所以我小时候的目标不是什么考大学之类的,而是上来就很明确,要当状元。

当了状元就成名,出书,上电视,把自己的学习方法讲给全国人民听。那时候没有互联网的。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人能想到的全部。

怎么把这个游戏彻底玩透,玩到如果有来生,再也不想玩。

我就是这么打算的,一直努力到高二。

我每个阶段都是总结好学习方法的,小学总结好,初中总结好,高中总结好。就等着当状元,开坛讲经了。

结果高二结束时才发现一问题,无论如何都没法考状元,行百里者半九十,你觉得你距离他不远,但最后那点距离,用什么学习方法,用什么努力都克服不了。

于是只能放弃。

一个努力了十年以上的梦想,是做不到的。

后悔吗?不后悔。

因为除了少年成名,或者说,除了你自己定义的成功之外的其他的一切,你都得到了。

结果不属于你,但是过程属于你,如果你问我还要再投胎一次,再来一遍么?

我会告诉你,不用了。

这个游戏虽然我没有得到世俗的认可,但是在我自己心里,我已经通关了。

接下来去上大学,那是电脑游戏的起点,国内互联网的起点,每天沉迷于打游戏,差点毕不了业。

后悔么?

不后悔。

你事后去看,那时候不玩,后面更没机会玩。

难不成等读研时再玩,等工作后再玩?

很多事儿没法子,如果你想要某段经历,你只能取舍。

我本科时打游戏,谈恋爱,作为交换的是,此后就再也没有了。

我读研时就结婚了,工作后别说gap year没有,连gap day都没有。

好比上一份工作1号结束,下一份工作2号就报到。

做老板之后就更加没有,别说没有gap day,连休息日都没有过。

我觉得挺好,本科时提前预支了后面的假期,一次性休了几年。后面补回去的时候,自己也不后悔。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成天加班。

跟别人不一样的是,我挺享受的,不是享受有钱拿,而是觉得加班这件事本身就挺享受。

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体验,20多岁我不加,等30多岁也就加不动了。

那时候有些工作五六年,进入倦怠期的老员工跟我讲,你这是新兵蛋子综合症,亢奋两天就过去了。

后面你就会像那些老码农一样,觉得一上班就特别没劲,每天日复一日,也不知道忙个啥,无非为了散碎银两。

我那时候很傻的,就跟许三多一样,觉得不会的,我一定要卯足了劲充分享受做码农的快乐。

事后证明我是对的,几年后我就去做管理层了。

那时候我还很想编程,我还没到倦怠期,我刚刚找到感觉,打枪打得正来劲的时候,被调离士兵的队伍,做指挥官了。

然后我就更加积极,或者说,其实是珍惜这段时光。

我一个人管好几个部门,从管技术到管市场。成天飞,一天能飞3个城市,见N拨人。

我不是说想得到什么,就是很珍惜这段时光,我生怕这个游戏玩着玩着,又没下文了。

当然结果如我所料。

我毕业后一共做了4年技术4年管理就做资方了。

很遗憾,其实我本可以做得更好,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

但我不后悔,在有限的时间内,我已经尽量充分地去体验了那个游戏。

我就是本着这种跑到迪斯尼来体验项目的心态看待人生。

俗称我就只打算活这一辈子,我不想再投胎了,我不想再来了。

既然只来一次,我尽可能地体验更广,体验更深。

当然,这个前提是能够,就像我小学一年级想明白的那件事,能玩什么,然后才是好好玩什么。

我高中时很喜欢港星周慧敏,可人家是大明星,我是内地中学生,明白这差距么?

不是你想追女明星,就可以追的。你也得照照镜子。

我还想当零零七,想像普京那样忽然某一天被组织发掘,告诉我,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

我今年四十好几了,很明显,组织大概是把我遗忘了......

当然,这没啥好自卑的,这并不能说明我是一张没用的卫生纸。

这只能说明组织人才济济,用不上我。

我奔四的时候,才开始写自媒体,不是因为有前途,而是因为我的时间安排。

我写自媒体的时候,咪蒙都不玩了,你站在商业的视角下,她是正确的,她切换赛道的那一年,就是文字自媒体衰落的起点。

但问题在于,我自己的时间安排没法和迪斯尼乐园里每个项目的周期完全同频。

再晚一点,随着我上了年龄,很多年轻时发生过的事情也许记得,但自己当时的想法,就会忘了。

再早一点,我还在一线团队做高管,我当时没法像个纯资方一样维持这种爱好。

明白这意思吧,我上一个游乐园项目还没结束,我总得结束了才能来体验更丰富的人生。

就像有读者总是来问我,他买房子的周期,很难和国家的商品房周期完全吻合。

你说的很对,很少有人自家需要某一套房子的时候,正好是买点,不需要的时候,正好是卖点,很难凑巧。

你们家需要的时候,也许不是买点,你们家不需要的时候,也许不是卖点。

所以市场分析与你们自家决策是两码事,你自己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你看上一套好房子,也许不是买的时机,但真等到买的时机,或许你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已经不和你住了,你已经错过了那段时光。

我孩子小时候,我总是带他到处旅游,我太太就说,他能记得住么,那么小。

我说,不是他能记住什么,而是我能记住什么。

他幼儿园的时候,每次送他去上学,还会记得跟我招招手,表示再见。放学回家还会让我大手拉小手。

等到了小学高年级,还肯给你拉他的手么?

等再大,人家都不愿意和父母玩了,人家要找女同学去了。

如果当年没有在繁忙的工作中硬挤出时间陪他旅游,打游戏,看蜡笔小新,看武侠小说,那现在该轮到我后悔了。

生命不存在结果,生命就是个过程,把所有时间留到最后,你不还是为了干嘛么?

那你为啥不一路走来,在该干嘛,能干嘛的时候,都把嘛给干了呢?

所以你让我评价宗老先生,我觉得他一生很充实,他的人生从60岁以后,就已经是圆满的,至于哪一年走,有多大区别呢。

该干的都干了,谁能不走?秦始皇想留下,也留不下呀。

所以你只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随时随地走人,你还有什么遗憾的么?

注意,不留遗憾是在能的前提下。

你说你把年轻时没追过周慧敏当遗憾,这纯属扯淡。

就像人家为啥42才创业?那是因为人家42岁的时候,是1987年。

你考虑个人命运也得考虑历史进程呀。

我们活一辈子没必要和任何人比较,在我们能够得着的娱乐项目里,我们没有浪费一分一秒,玩到不留遗憾,然后静待迪斯尼的散场。

这就足够了。

收不到每日推送文章的原因,是你没有在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过世的宗老爷子为啥四十二才创业?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