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宇辉,年羹尧,韩信的剧本,2500年前就写好了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 2024-03-07

这个话题我第一天就写明白了,事后一直有读者问,一直追问。

非要我把话说透了,不是东方不允许有这么牛B的人物,而是大自然就不允许。

2500年前,老子出函谷关的时候,没钱交过路费,留下一本书,5000字。

这里面有一句话,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这一句话就道尽了后来韩信,年羹尧,董宇辉所有人的命运。

如果你光看性格,这些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

韩信是一个技术男,他就是直了点,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做错的地方,无非问刘邦讨要了一个齐王。

年羹尧也是一个直男,说到底就是没有帮着雍正推行他那些摊丁入亩之类的。

至于董宇辉,这小伙儿真没啥明面上的问题,人家够老实了,够憨厚了,够识趣了,够配合了。

所以古往今来,你看那么多书,那么多厚黑学之流给你评价分析人物性格,说到底,都是扯淡的。

这事儿跟性格没关系,你让董宇辉这个老实性格穿越过去做韩信,做年羹尧,一样的结局,一样。

为什么?

就是老子给你讲的那句话。

你读懂了这句话,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重为轻根,这是哲学话题么?不,这是物理现象。

老子在给你讲什么?在给你讲牛顿三大定律。

咱们很容易想明白这件事,一个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因为重的那头在下面,轻的那头在上面。

那么反过来,假如这个不倒翁重的那头在上面,轻的那头在下面,它能保持吗?能吗?

它不能,它一定会倒的,早晚会倒的,明白不?

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保持外强中干,外强中干,早晚洗牌。

安史之乱,不是偶然,是必然,只要外强中干了,就一定会乱,无非谁先发起而已。

如果是中先发起,这叫什么?这叫削藩。

你看汉朝,无论是平定七国之乱,还是推恩令,实际上都是主动发起削藩。

就是这个不倒翁,它想要恢复平衡态,它就一定要回到中强外干。

到了唐朝,安史之乱无非是换了一个发起对象,有过历史经验了,哪怕安禄山没有读过道德经,他也晓得外强中干不能长久。

他如果不想被削藩,就要怎么样?

就一定要主动修改自己的生态位,俗称安禄山自己要去做那个中,要和唐玄宗彼此对调,换一个位置。

这件事要是做成了,那么从此姓李的改姓安。

这件事没有做成,唐朝后期一直都是外强中干,于是怎么样?于是就要结束,宋就来了。

宋代动辄东京汴梁城里聚集着号称百万禁军,林冲百万禁军教头的名号,就这么来的。

宋代要解决外强中干,因为它知道,那样不是平衡态。

你只要能够懂牛顿三大定律,你只要能够懂老子的这四个字,重为轻根,你怎么都能想明白这点事儿。

这和性格没有关系的,你让圣母特蕾莎修女去坐韩信,去坐年羹尧那个位置,结果是一样的。

这和情商也没关系,你不要认为情商是万能的,这不可能。

俗称那个生态位一定是那样的结局,谁坐一定,除非怎么样?除非你换个生态位。

韩信如果取代了刘邦,如果自己去坐刘邦的生态位,外强中干就消失了,同理可得,韩信如果被刘邦咔嚓了,外强中干也消失了。

只有消失,才能怎么样?才能恢复到稳定态,这就是老子描述的,重为轻根。

重的一定要在下面,轻的一定要在上面,这样才能是个不倒翁。

你说韩信又不想取代刘邦的生态位,又不愿意被刘邦咔嚓,那怎么做?

只有一种办法,就是主动把自己的生态位给咔嚓了嘛。

张良就是这么做的。

我不要你的生态位,我也不要我的生态位,我啥都不要了,我只要命,我退出游戏,我退出江湖,我退休,行了吗?

张良很清楚,刘邦不是和你的命有仇,而是重为轻根这件事,迫使他必然要解决外强中干的生态位。

他是冲你生态位去的,不是冲你的命。

如果你是外强,你必然要被解决。如果你既不想取代他,又不想被解决,那么就主动配合他杯酒释兵权,主动解决自己的生态位。

你现在看到对手了?

你的对手不是刘邦,你的对手是牛顿,是牛顿三大定律呀。

你不可能坐在韩信的生态位上长长久久,这不是臣妾真的做不到,这是牛顿也真的做不到啊。

当韩信既不肯退休,也不肯取代刘邦的时候,他的下场就和年羹尧是一样的了。

这和他的性格,和他的情商,和他做的具体事情无关,这是牛顿三大定律。

他哪怕每件事都做对,也没用,他哪怕抱着刘邦的大腿哭,说,邦哥,我是你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也没用。

你想一想,汉景帝,汉武帝削藩的那些诸侯,有哪个不姓刘?

大家都是同族兄弟,不一样要干你么?

朱元璋大封诸子,那是为了解决淮西名将这些外强中干的问题。

对于朱元璋来说,儿子是亲生的,在他看来,儿子强不叫外强,淮西将领强才叫外强。

可是等朱元璋的孙子上来,叔叔们可就从内,变成外了。

于是朱元璋的孙子和叔叔们必然发生矛盾,只不过这次易主了,叔叔这个外做了中,孙子这个中,跑去出家了。

但是,最后能够重新达成平衡态,不还是老子的那四个字么?

重为轻根。

你必须要恢复到这个状态。

所以老子告诉你,告诉你什么?

告诉你如果你想要燕处超然,要怎样?要终日行不离辎重。

你时时刻刻都要掂量掂量轻重啊。

你一旦背离了那个重,这个不倒翁,一定倒的。

就这么简单一个道理,老子是文科生么?不,标准的理科生。

这哥们力学没毛病,妥妥的。

我们很多读者,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太偏文科了,你真以为为人处事有啥用?

那玩意儿只是些皮毛。

你所有的皮毛要基于那个物理原理呀,老子这个人,他出生太早了,他没有发明物理这个词儿。

但是他解释了,他说了自己是在阐述道。

而且专门讲,名可名,非常名,你不要执着于名,名就是定义,等几千年后,你学了牛顿的知识,回头发现和老子相通,再正常不过。

这就是早年的物理学,无非他不叫个物理。

你的那些为人处事的皮毛,基于什么?基于什么?

基于你对基础科学的掌握。

重为轻根,这就是基础科学,本末一旦倒置,必然不稳。

外强中干,亲兄弟也维持不了,何况俞敏洪和董宇辉呢?

这事儿与人品毫无关系,你把俩圣人摆在他俩的位置上,结局是一样的。

要么削藩成功,要么上演朱棣的故事。

明白么?起作用的是那个物理呀。

你以为老子是厚黑学那点破水平,给你讲两句人性?

根本不是。

他从一开始就告诉你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你再牛,你不过是个人,你得法地,地还得法天,天还得法道,道还得法自然呢。

你把一个不倒翁给我倒过来瞧瞧?你能坚持多久?你一辈子不松手?

你只要一松手,它就倒,就会恢复重为轻根的自然现象。

这就是你改不了的东西。

不是说真相不存在,而是真相没有人给你串起来。

你的物理老师只给你教万有引力,你的历史老师只给你教韩信,景帝削藩,安史之乱,只让你记住时间,事件,人物,你的政治老师只是告诉你,老子?批判一下就得了。

他们每个人都只管自己那门课,没人给你把知识串起来。

这也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大部分情况下,普鲁士教育教到这个水平就够用了,反正是培养产线工人的,要懂那么多干嘛?

教育要紧着什么?要紧着需求。

当下随着各种985硕士的涌入,快递行业正在迅速升级为知识密集型产业。

一个人过于通透,不见得有利于送好快递。

而且一个人过于通透,又不得不去送快递的时候,这事儿就更麻烦了。

窦太后当年做文帝皇后的时候,她的兄弟们骤然封侯,周勃等老功臣不安,怕再现吕后故事,于是聘人悉心教导这几个外戚。

这是什么?这就是当你做了高管之后,读MBA的重要性。

反过来,没有高管的位置要给你,你以为读MBA就会被提拔?想什么呢。

学了MBA,只能让你不安分守己,不愿意加班,没心思写好代码。

这两天很多人都让我写同一件事,我不想写,以后也不会写,因为有些事儿,你知道了,又解决不了,那还不如不知道。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才会觉得老板画的大饼真香,吃不完,真的吃不完.......

收不到每日推送文章的原因,是你没有在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董宇辉,年羹尧,韩信的剧本,2500年前就写好了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