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人生只有考公一条路了吗?

陈线程 陈线程先生 2023-06-26

近日,一篇题为《山东考公团,正横扫江浙沪》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提到:

“山东专门有一个巡考团,就是轮着考,全国转一圈,我考上哪个算哪个。他们把国考当一模,上海市考当二模,江苏省考当三模,浙江省考当四模,到了山东省考,正式考试”。
山东“巡考团”的存在,生动地演绎了一把“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巡考团”从山东一路考到广东。

热衷于进体制内,其实不是哪个省份民众的特例,但山东省将这一“热爱”演绎得淋漓尽致。

山东人对体制的偏爱,早就成了大家的谈资。网上关于山东人考公的段子不胜枚举,比如据说山东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不孝有三,无编为大”……

山东考公的队伍太庞大,本地竞争太激烈,以致于一部分考生将目光瞄准省外,去全国巡考。

去年,山东省考和江浙省考撞期,甚至登上了热搜。巡考团只能三选一,不少征战全国的山东考生大呼可惜,外地考生则喜出望外,终于不用怕山东考生来抢铁饭碗了。

为什么在考编制、进体制方面,会出现这种独具地域特色的现象呢?

一种解释是,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社会文化趋于保守,在“学而优则仕”的长期文化熏陶下,人们习惯了进体制内谋个一官半职,或者去国企、事业单位端铁饭碗。

山东人口多,但高等教育多而不强——高校数量多,但顶级高校少,于是很多考生要么继续考研,要么留在本地选择差一档的高校就读。

公务员考试有学历限制,但一般没有学校水平的限制,考不上名校,也能找到适合的公考报名岗位,高考的竞争压力,就这样传递到了公考层面。

考大学,考研,考编,山东人就这样活成了网友们口中的“考霸”。

但其实影响考霸”们职业选择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地方民营经济欠发达,提供不了相对于体制内饭碗而言有竞争力的就业岗位。

但即使是年薪几十万的互联网岗位,如今与体制内饭碗比起来,也渐渐显得黯然失色。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

一个月 5000 的公务员和一个月 1.5 万的程序员,你会选择当哪一个?

在薪资水平如此悬殊的差别下,还有人晒出这样的提问,这说明他内心的天平已经开始向体制内倾斜。

不仅是山东人爱考公,全国的考公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以国考为例,2023年计划招录3.71万人,相比2022年扩招18.7%。而报名人数达到了25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50万人,创下十年之最。

谋求一个稳定的饭碗,成了当下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一件人生大事。

前些年,哈尔滨市招聘457个环卫工,一度引来1万余人报名。深圳的中小学教师招聘,更是吸引了大量清北硕士乃至博士毕业生扎堆报名。

这种激烈竞争的背后,说明了一个事实——年轻人开始一心求稳,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

这两年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陡然增加,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挑战。

民营经济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自然会转移给员工。

小机构关门倒闭,小公司工资发不出,大公司动不动就裁员。反观体制内,工作清闲,旱涝保收,从不用担心裁员倒闭。

两相对比之下,年轻人自然而然容易萌生逃离的想法,逃去体制内安稳过日子。

互联网大厂的高薪offer和基层公务员的岗位,哪个更香?如果今天再拿同样的问题去知乎上提问,相信很多人的选择已经发生改变。

  

──  陈线程不想和你走散  ──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很多读者朋友反映,最近在订阅号列表里找不到我了。为了防止和我走散,请给公众号“陈线程先生”设个星标吧!方法很简单,具体操作如下图↓↓↓


一辈子都要干活
一个县有多少个局,多到你无法想象
“211”大学生辞职做保洁,她这是脱掉了“长衫”?
故事 | 群众怀念任长霞

认同我的话就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