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b D+H 李中伟:在闹市中回望,推动城市吐纳生息

Via mooool木藕设计网 2022-01-13

mooool团队聚焦景观设计行业,本期mooool专辑带来的是Lab D+H联合创始合伙人李中伟的专访。mooool每季度约访全球知名设计公司,传播展现优秀设计理念!

总策划:陈科君
主编辑:王兰芳



Lab D+H 是一支跨学科的、致力于通过设计与规划为社会带来积极变化的设计力量。不管是什么尺度的实践,他们对每个项目的态度都深深地根植于跨学科合作、工艺、社会和环境责任感。从概念草图到建成作品,对美的永恒探索与尊重,指导着其作品长期保持深刻性和独特性。作品的成熟与弹性浸透在对施工建造的掌控和可持续创新里。随着自然资源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景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基础设施项目上,将景观视作基础设施的绩效和运作,将长期在他们的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认为,设计应该对我们所实践的场地负责,并为栖息在这片场地的人们提供更有深度的生活方式。


Interview: Mooool x Zhongwei Li



专访内容:


Q:首先我们比较好奇为什么在天津大学读了设计艺术之后选择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景观?后面是受老师影响,还是工作实践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让您在景观领域特别关注城市更新版块?


我在天大读研的时候经历了很大的彷徨,那个时候很喜欢读各种各样的理论书籍,但是发现这对我的设计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帮助,做设计的时候还是直接拿着设计杂志抄形式。同时,那段时间的景观行业的地位还是很尴尬的,一直处在建筑和规划的夹缝之中。规划师可以做景观,建筑师也可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找到景观设计师存在的必要性。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Peter latz的鲁尔区北杜伊斯堡公园,那个时候的我才发现景观也可以抛开形式直达场地的本质。这也进而使我对城市更新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peter latz在宾大教书,我也顺势投了宾大的硕士申请。这也是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去美国读书,并在之后的从业经历中对城市更新类一直有着持久浓厚的兴趣。


▼Lab D+H 部分作品展示


Q:我们读您的履历,看到您在国外读书期间,也在一边在参与实践,在国外学习期间您亲身经历感受到的国内外或东西方有什么不同?理论和实践有什么不同?


和国内的当时的景观教育不同,国外的教育大多是非常成功的职业设计师和科研理论为主的教师结合的状态。宾大当时的教育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而我在读书时的履历是相对特殊的。当第一年结束后我也对当时美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迷惑,大规模的城市设计尺度的空间和优异的设计表现使我一直觉得在这个过程缺失了真正的空间形体设计,这几乎是全世界景观教育的短板。


进而我选择了休学一年去sasaki和west 8实践,当时申请休学后很多的老师都用行动表达了支持。一年后再次回归学校后,果然对于景观的领悟又有了新的变化。


国外教育对于学业和实践的包容性对我现在仍然受益。在上学时每一个毕业生的最高理想仍然是去往自己的梦想事务所工作,这一点和国内不大相同,很多人会选择去薪水更好的地产公司,或者干脆转行。


执业多年后我也发现了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这个观点和国内理论和实践的一般性理解有些不一样。我觉得理论更加像是对行业的未来提供一些假说,而实践恰恰是将理论变为设计实践,一点点的证实或者证伪。在不断的提出理论,将理论变为真实的项目,然后通过研究总结再次成为理论,这样周而复始行业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中伟回国后带领团队落地的几个项目使他们在行业名声大噪:永庆坊城市微更新(ASLA获奖作品) 



Q:您有在“景观十日谈”一文中说过:国内的景观行业进步神速,每天都在有大量的项目建成,发布,获奖,但作为一个从业者,又强烈的感觉到了国内的景观行业还未和世界接轨。您个人认为国内目前亟待改善的是哪方面?


2016年我刚刚回国,到2021年的今天,可以明确感知到的进步是国内的景观在工艺上,生态技术上,媒体宣传上以及产业链上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与国外接轨,在有一些领域甚至超过了国外,但是在设计的领域上反而是变得更病态了。


现在的速度太快了,我逐渐发现产品化、标准化、走量、上市这样的关键词逐渐成为了行业的主流声音,甚至是公共景观和地产景观之间,学术与实践之间也开始出现了更大的壁垒,而形式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设计师团体也不断细分为一个个的小行业,彼此之间的交流少的可怜,更多还是自说自话。


其实目前最需要改善还是打通壁垒并产生行业的整体性认知,增加沟通,并最终与世界行业体系对话。如果每一个设计都能对更大的行业体系有推动性和启发性,我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加健康。


Q:在平台的角度,我们也看到了目前业内十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不管是实践方面设计拼凑,还是理论学习方面不够完整),“十日谈”在做这件事,mooool也在尽微力做这件事,今年将要推出三个新版块:《经典伴读》——系统性的分享大师经典供理论学习;《行业见言》——提供发声平台,供业内人士分享问题共同探讨进步;《项目实践》——下定决心去做,公益性的开展实地践行。


我们可以邀请您参与《行业见言》版块,分享您的观念想法吗?对于我们,或这个版块,或同行从业者,您有任何建议或目标、呼吁吗?


当时做十日谈的初衷也是发现大量的景观行业的从业者与学生对于理论历史知识的匮乏。人们喜欢引进海外的优秀事务所做设计,喜欢借鉴他们的设计。很多人把优秀的事务所神圣化,迷信时盲目的接受他们做出来的一切,失望时又觉得海外事务所水土不服。但是很少有人想要了解这些设计师当时是怎么想的,在那个时刻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设计。


归根结底是因为很多人忘记了这些设计师也是行业的一份子。更好的了解他们了解历史才可能更好的辅助到自己的设计,才会让自己的设计更有原创性。这也是为什么《行业见言》等活动是很重要的,更多的交流,更多的反思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景观十日谈——开篇 



Q:很多年前《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到过:“从建筑规划和经济发展上看,为了公共的目标进行公共投资是完全必要的,理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这片土地,这是可以理解的,人们满以为城市生活可以丰富多彩、愉快欢乐,把它想象得很好,但结果完全是另一回事。” 


现在的我们很难在城市感受到山花烂漫的景致,到处是开发的灰沙,而这都是发达国家几十年前的经历(并且已经改善),D+H作为行业前线工作者,已做或正在做哪些事情,应对国内现状?

 

迈克哈格的迷思在当今中国的行业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大家都忙着奔命、发展,很少有人会回望,自然也会对当下不大珍惜。这个过程在美国日本的粗放发展时期也经历过。我们接受这个现状,但是总要有一些反思,这也是为什么Lab D+H一直在更新的领域一直在生耕细作。


与完全复建不同,我们一直觉得已经丢失掉的文化历史也许再也无法找回,没了就是没了。回望之后如果能够尽全力的保护住已有的,并让残缺的重新焕发一些生机,已经是功德无量的事了。所以就像五年前我们踏入城市更新领域的时候一样,我们相信,我们当下所做的一定会对未来的中国景观领域尽绵薄之力。



Lab D+H坚持在城市中保护其文化历史,使其焕发生机:郑州二砂厂首开区的设计尊重原厂的格局,大量保留了场地上的原生树 

 

加入了记忆之环管道廊架,并改造了部分旧厂的机械成为互动艺术装置,为二砂厂留住工业的记忆并注入新的活力 

 

福州乐群路项目同样强调了“保护”与“微更新”原则,修复和翻新建筑及墙体,把设计本身藏起来,只沉浸在整个场所营造中 

 

 

Q:可以再跟我们深度分享下您领导的ASLA获奖作品吗?包括设计、建设过程,以及您在这个项目中的个人感受,虽然我知道您已经向很多人多次分享过这些作品了。


永庆坊已经在很多场合说了很多很多次,他只是Lab D+H更新项目中的一个。虽然是所谓的获奖作品,我们也很高兴中国的更新项目能被世界行业认可,但是他并不是事务所内最为特殊的一个。真正让我们觉得弥足珍贵的是在这个项目的设计和建成过程中,我们在工作中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很多人现在也是无话不说的好友。


可以说在当时那个时代,中国的景观设计师进入更新领域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说服一个客户群体相信景观设计也可以做城市更新项目的难度也是空前巨大的。虽然和五年前比,城市更新已经时过境迁,但是他仍然是一个很难盈利的领域。好在此类项目仍在历史的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进入城市更新类别,一同推动城市的吐纳生息。


Q:可否透露Lab D+H新成立的城市更新实验室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以及,D+H未来会不会关注乡村景观发展?关注更多其他类别?


我承认乡村景观发展当下很流行,每个设计行业都在争先恐后的冲入乡村更新计划。但是有趣的是这并不是Lab D+H的上海办公室的侧重点。从这个办公室出现,我们就一直是坚实的城市主义实验室。不管多少人冲入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实践,城市内部永远有数不清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我们一直对于城市内的地脉和文脉有着持久的关注。


所以说和那些积极进取的设计事务所相比,我们更像是一个闹市中回望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成立了的城市更新实验室,通过巷道,历史空间重塑逐渐研究并解决城市高速发展的状态下文脉缺失的问题


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立研究地脉肌理的大地艺术实验室。



如中伟所说,因地制宜设计后的三邻桥变成了一个具有社区价值的城市客厅,在这里, 老工厂将会变成复合事件发生的公共休闲空间,传统邻里社区的归属感将会在这个沧桑的工厂中重新复苏 



Q:回到实际现状中来,在您这个阶段,也是会像目前大多从业者一样,被加班、魔改折磨得不堪其烦,甚至对景观未来产生怀疑吗?(如果时间静止,是否我们大多数人这一刻手上在做的事情其实毫无意义?)


现实的说,很久之前的确有几刻产生了当下无意义想转向建筑规划甚至转行的念头。还好26岁之后就不再出现对于景观行业的怀疑了。的确,景观设计师是一个很苦的行业。但是相比建筑和规划相比,他还是个很年轻的行业,我们不用把自己逼成未来主义设计师,也不用组件巨大的设计师团队设计超高层和医院等复杂的项目,可以说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这个行业的潜力仍然巨大。


这个时代对于景观设计师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只要提出建设性的理论并建成论证,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折磨加班其实还不至于让我对20年内的景观未来产生怀疑。



Q:您个人在城市更新领域有哪些观点或奉行的工作理念?


城市更新是一种格外不可预测的项目类型,其实支撑我们走下去最重要的点就是“微”。


当我们面对一个更新场地,我们会寻找并尊重的留存场地一切的微小元素并尽力改造成新的景观。我们也会对场地的历史文脉进行最大的尊重进行最细致入微的改变,而不是为了做出一个所谓惊世之作而进行过度的设计。甚至,我们也会对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最小化我们的设计语言对于场地的影响。通过经典的空间产生最大的触动。所以,“微更新”就是我们对于此类项目的操作准则。


▼五年来,Lab D+H持续建成了许多高质量的公共景观项目,包括近期新作:黑石M+公寓 


对场地的历史文脉进行最大的尊重进行最细致入微的改变,而不是为了做出一个所谓惊世之作而进行过度的设计 



Q:目前为止,最符合您预期的项目是哪个?麓湖生态城这个项目您怎么看?


实话实说,目前并没有任何一个项目可以完全的符合我的预期。就算如永庆坊、苏河湾、二砂工业园和黑石公寓等都有各自的瑕疵。我一直期望下一个项目能再接近预期一点但是这个过程总是无比困难。目前为止最为期待的就是麓湖生态城的水线公园能够符合我的预期,因为的确这是一个灵感来源于成都本身地脉的项目,不但有着很强的原创性也很难被模仿。我们也希望他的建成不会令我们失望。


▼麓湖生态城水线公园设计稿 

 

▼Lab  D+H 在麓湖生态城的另一个项目:麓阶 



Q:方便谈谈你对国内特有的示范区项目的看法吗?

 

从三年前开始,我们就很少做示范区了。示范区是中国地产的神奇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可以让一个事务所有很多快速的建成项目,但是由于示范区的出发点就是卖房,这也使示范区很难让人产生深度思考。在示范区做景观最大的目的就是遮掩场地的问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场地问题。


其实讽刺的是,同样的设计,放在纽约的大都会就是传世的经典设计,而放在示范区里反而会光怪陆离。设计是没有过错的,归根结底还是出发点出了问题。


从早期的简单的示范区售楼处景观,到现在的公园化示范区,城市化示范区,虽然名字变了,但是示范区的内核并没有变化。因为这种类型的主题仍是售楼,不是长期的使用。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仍然倾向于更加具有城市肌理,周边矛盾更加复杂的城市公共项目。


▼Lab D+H近期项目作品:苏河湾 


▼Lab D+H近期项目作品:南头古城城市更新




— END —



感谢李中伟先生对本次采访的深度配合!更多国际景观设计师专访请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Hassell 董事王翀:少些建造,多些体验


Stephen Buckle:作为城市环境的设计者,我们有独特的职责和社会责任去尝试和解决一些更细微的问题


泰国LANDPROCESS创始人:为气候正义而战,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对话Shma创始人Prapan Napawongdee:  景观应始终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


对话Lauren Stimson:  关于“野性自然”,关于“种植审美”


对话泰国LCO创始人:  关于“微气候”在公共景观空间中的营造


Sasaki董事Michael Grove访谈:未来的景观设计师不仅仅是创造美丽又富有诗意的空间



 


mooool.com

  

招聘 | 访谈 | 企业对接

邮箱:mooool-serv@qq.com


Mooool微信社群 — 线上最大的景观行业分享学习交流群,实时掌握最新设计动态。设计师、甲方、摄影师、优质供应商都在里面,快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Straub Thurmayr | 做深根于土壤的景观


Andrew van Egmond | 拥抱自然诗意 Garden Schoorl


atelier-r | 古今共存,捷克Helfštyn城堡改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