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位里的小道消息,哪些场合最好观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叶子君的小门道 Author 勤奋的叶子君

01
饭局

第一种饭局,是中午的食堂饭桌上。

这属于职场中固定的社交场合,同事们聚在一起,但又不是工作场合,属于相对放松的闲聊。

这些闲聊不会透露敏感和机构的信息,没有人会把秘密放在公开场合说,但是,会让你跟得上同事们的动向。

比如哪些同事接到商调函要调走了,下一次轮岗什么时候开始等等。

还有,这种场合会闪露不少细节,留给有心人去观察和发现。

比如,领导爱跟哪些下属挨着坐一块吃,哪些下属经常端着餐盘去给领导边吃边汇报,哪些人又总是拿着饭盒去食堂给领导打菜送上去等等。

还有一种饭局,是下班后各自私下攒的。

几个熟悉的关系不错的同事约着一起吃饭喝酒,三杯酒下肚,气氛立马就轻松和放得开了。

比在办公室里正襟危坐的样子,饭桌上的同事们,更有血有肉有情绪,更像“人”。

在类似的饭局上,我曾经亲眼目睹一位老大哥几杯酒下肚眼眶都红了,控诉中年人的不易。

另外几位男同事听了,无一不轻拍背安慰他。

我这才知道,原来他最近遭遇婚变,事业也因此受影响,而这种挫折平时在工作场合是绝口不提的。

但是,叶子君仍然认为,没必要为了打听消息或者搞好同事关系,就频繁组织或出席类似的饭局。

一是伤神、占据大量时间,二是同事始终是交往不深的塑料情,再多的酒局也只不过是无效社交。

做好手头的事,管好家人和自己,才是更有意义的大事。



02
出差途中

如果你经常跟着领导出差,无论是开车、高铁还是飞机,路途漫长而无聊,而且思想相对松弛,不需要满脑子琢磨工作。

除非你的领导是个闷葫芦,不然一般会出于打发时间跟你多聊两句。

本来嘛,能被领导带出差的人,通常也不会是他反感的人,总有些共同话题。

比如对你们部门的谁谁不满啊,吐槽几句其他领导啊,都是有可能的。

还有可能会跟你透露现阶段单位里的形势,给你指指路。

比如:“某某领导刚来,对文字要求很严格,你一定别踩雷”;

“某某处长因为总迟到被同事举报取消了优秀,这方面你要多加注意。”

如果你有一些平时不太好问出口的问题、提出的诉求、需要领导指点的疑问等,比如:

您觉得我哪些方面能力不强需要提高的?

我感觉现在的位置不太适合,如果我想换一个岗位,您觉得可行么?

等到氛围热了后,这个时候来开口是很好的时机。

即使领导没有很认真地答复你,至少你也能揣测出他对你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当然,这种场合下领导说的话也不能全信,其真实性还需要你仔细甄别。



03
mz生活会前的征求意见会

按惯例,每年召开mz生活会前,都会先召开一个职工大会,会上公开征求大家对班子的意义和建议。

这种会上,即使人们内心有情绪有想法,也会选择隐藏真实感受。

都懂的,公开场合给领导挑刺,也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但每个单位也总会有少部分人,不按常理出牌。

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说话直截了当,一有不满,逮到机会就跳出来表达。

从他们的表述中,你完全可以嗅到明显的火药气息,谁遭到打击报复,领导在哪些方面不得人心,某某凭什么付出少又回报高等等。

说一件真实的事例。

有一年的类似会上,有一位Z姓同志提出,单位某个新来的领导不遵守规矩,要求他们为自己的亲戚开绿灯办事,这属于违反规定办事。

但同年我们就新来了一个领导,Z的指向性很明显,不可能有别人。

从此过后,Z任何升迁和调动都被打压,很多年没翻身。

原来,这位被diss的领导,后来去分管了人事工作。

凡是当年去开了那个会的人,心里都清楚发生了什么,后来又是为了什么,很是耐人寻味。

即便你工作再忙,我也强烈建议你不要缺席这种会,这可能是一年中最精彩的一场会议。

一来,吃瓜看热闹。二来,听了自然要学以致用,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效规避雷区。

知道谁跟领导不合,就别把他们掺合到一块儿了。

知道谁对工作情绪重,就尽量别跟他搭档。



04
小范围会议的闲聊

有一些小范围召开的会,因为参与人数不多,大家相对随意轻松。

在正事开完后,要是不急着散会,就会闲扯几句。

并且闲扯的这几句信息量都很大,只要你用心捕捉,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

有一次,某处长半开玩笑地对某副处长说:以后这个会就由你来主持了哈!

副处听了哈哈大笑,说处长您开什么玩笑,我还要听您指挥呢。

半年后,处长调走,副处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处长。

但是大家竟然都猜到了一二,因为这些半开玩笑的话,早就提前剧透了。



05
微信工作群里的众生百态

很多单位的工作群,乏味中又不失看点。

领导发了单位被表彰的新闻,取得的成就等正面新闻,那些率先跳出来点赞的,八成是渴望进步又期待被领导看到的。

领导布置时工作最经常@的那几个人,一定是他用得最顺手的,但未必是他优先考虑提拔的人。

每当单位来了新领导,那个把新领导拉进群并向大家隆重介绍的人,通常位置重要更有话语权,是当红炸子鸡。

当然,也是你在全单位最不好得罪的一个人。

相反,那些在群里完全隐身,就算所有人都在点赞和收到,也坚决不冒泡的,通常是看破红尘只想当隐士的小透明。

并且大概率曾经被伤透心,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无所谓特立独行。


(叶子君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END—

叶子君微信
进读者交流群,发发牢骚充充电
(原有微信号还在,不必重复添加)

往期精彩文章

93年的科员,已经在体制内换了四份工作

体制内降薪后,消费大降级的几点心得体会

42岁离异女科长,事业得意,却搞不定女儿的早恋情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