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展互联网时代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教育

刘亚东 高冉 报人刘亚东 2022-07-29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本文首发于青年记者,微信号:qnjzbi


导  读
  10月17日,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仪式举行。院长刘亚东在本刊撰文谈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学教育,认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需要对既有观念和设置进行结构性审视和系统性再造。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教育要分层次、跨学科、重能力,适应智能媒体环境,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历史一再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必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1]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而新闻学作为一门引领新闻与传播领域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创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丰富的实践探索价值。
新闻事业既有产业特点,又具备上层建筑属性,因而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舆论观教育。我国新闻学科的发展,结合了美国模式和苏联模式。其中,从对美国模式的借鉴来看,对密苏里大学职业教育模式的引介程度远超哥伦比亚大学的精英教育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是强调列宁的思想,将媒体作为布尔什维克党人实现自己理想的最有力武器。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下的社会和媒体环境已经让向外借鉴的土壤极度缩小,必须创新属于自己的新模式,解决目前意识形态性、人文性、公共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冲突和悖论。[3]根据目前国内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科建设的现状,笔者的论述主要从分层次的人才培养、跨学科的未来走向、新闻专业的能力训练三个方面展开。





分层次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人才

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人才,目的是服务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终极战略。这就需要在县级融媒体、互联网媒体平台、舆情与风险传播机构等多个层面,分别造就专业人才。国家各级政府和风险管控部门,急需复合型专家人才;平台媒体机构,因其传播能力强、盈利丰厚而肩负社会责任,需要数目庞大的应用型媒体运维人员和部分专家型人才;县级融媒体,集合政务、资讯、娱乐功能于一体,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需要熟悉新媒体环境、擅长跨媒体运营的全媒体人才。
目前,新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便捷性、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都要求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传播的能力、舆情识别力和引导力。因而,在一些特色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外语、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等学科,可以与新闻传播学科深度交叉从而使后者获得新的优势。而新的媒介技术,一方面,可以放大这种优势,并且反过来促进这种优势的长足进步;另一方面,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极大地推动了公共的新闻生产方式,而不断涌现且量级巨大的自媒体结合了算法推送,在假新闻、歧视、偏见等诸多负面方向上带来极大的传播不确定性,反而使公共性遭到消解。于是,有的学者提出,应该将公共管理、公共关系、公共卫生课程纳入新闻传播的课程体系中。[4]总之,新形势下的媒介把关人需要在社会治理的不同层面上,及时澄清事实与真相、引导民情和舆论、守望媒体与社会。
传媒教育培育的人才必须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复杂需求。近年来,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跨平台模式的故事讲述者、应用社会科学家、数据技术精通者”。[5]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从“应用型”“复合型”到“专家型”“全媒体人才”的培养目标,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性的中高级职业和科研院校,应该分别有所侧重,区分梯度和层次,同时加强相互合作。





加强多维立体的跨学科媒介素养教育

新闻传播学科因为拥有学科交叉的发展传统而被称为“十字路口”。近年来在学科互涉、知识越界与专业融合的大背景下[6],其与法学、哲学、历史学、计算科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只有回归跨学科视野和实践,运用古今中外多元的人类知识精华来解决新的传播问题,才能为学科的创新发展带来助益。黄旦提出,要将新闻学的学科基础从媒介机构或职业新闻实践转移到整个人类的传播实践,因而新闻学一些老旧的前提和概念需要被重新审视和改造,原有的专业划分需要被打破,既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案和课程体系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7]张志安认为,应该把“新闻传播”纳入“公共传播”的范畴,用经验性理论来升级规范性理论,培养参与、服务公共传播事业的行动者和良好公民。在对传统新闻教育理念有所传承的基础上,应该强调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感、理解复杂性、激发责任感。[8]媒介技术的裂变深刻影响着传媒产业和新闻传播学教育事业的变革。互联网时代人机共生(赛博格)的发展趋势,会使数据成为未来社会的资本和硬通货。这就要求传媒领域的人才,能够将经世致用的新闻素养与统计分析的数据素养结合起来,以应对已到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实施有关人工智能媒体的教育时,应该凸显人类智慧的主导作用,坚持传媒行业的社会责任,引导科技向善向美。在开展新闻传播数据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引入评价机制来保障教学质量,例如,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CEJMC)的数字认证系统就对教学起到了规范作用,值得参考和借鉴。[9]




培养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专业能力

在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快速写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视觉表达能力。[10]本世纪以来,许多高校的新闻院系开始实施部校共建和校企联合办学,一方面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为机构和企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到2017年底,全国共有59所高校实现了与中央媒体或各地省委宣传部门的合作,使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在产学研政的机制之间更加充分地流动,为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平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传媒效益。新闻学被认为是文科中的理工科[11],素有技术教育的传统。在5G技术、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元宇宙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应该开设网络与新媒体制作、媒介新技术使用、可视化数据新闻等实践课程。在新闻传播教学中,还应该开设统计学、数据挖掘、算法推荐等数理分析课程,创新新闻报道的题材和形式,探索公共传播和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国内少数高校已经建成了信息化实验室,以校园媒体为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展融合报道的实验、监测和分析国内外舆情、研发和推广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品[12],提升专业学生的新闻与传播跨界综合能力。在新文科建设对新技术不断强调的过程中,需要警惕技术偏向带来的人文教育缺失。[13]童兵论述了新文科建设相对以往学科建设的一个新特点——“重问题轻学科”[14],而这也是欧洲大陆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到现今所呈现的一种突出样态。程曼丽溯源并辨析了“新文科”的概念,即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提出,目的是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实行文理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学等课程中。因此,美国提出的“新文科”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切入的。而我国提出的新文科建设规划,关键在于坚定“四个自信”,基础在于中国特色、中国传统和中国价值。[15]无论技术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终将坚持科学思想、重视人文价值、强调人本精神,融合文史哲、美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培养批判、思辨和创新能力。[16]这在互联网和智能媒体时代,尤为重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中国叙事”,要以“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对其进行赋能。[17]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需要深化的课程内容包括:经典文献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民社情和安全教育;需要帮助学生把握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增进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情感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18]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新技术引发大变革的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教育,应该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采取主体创新、微观借鉴、多方融合的模式,注重实践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为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社会的和谐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培养符合各方需要的人才。参考文献:[1][14]童兵.新文科建设和新闻教育改革路径的拓展[J].中国编辑,2021(02):4-7.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002).[3][11][18]骆正林.我国新闻学教育模式的历史选择与当代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8):145-150.[4][9]吴果中,余宏.后人类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内涵[J].青年记者,2021(13):80-83.[5]胡泳,张艺晨.互联网时代的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J].中国编辑,2021(04):90-96.[6]谷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08):155-160+168.[7]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5,37(01):75-88.[8][10]张志安.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03):77-84+131.[12]黄艳凤. 优化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资源配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05(006).[13]苏状,周钰.数字认证与新闻传播学教育变革[J].青年记者,2021(16):102-103.[15]程曼丽.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J].中国编辑,2021(02):8-11.[16]黄艳凤. 优化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资源配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05(006).[17]齐爱军.由“观”到“学”: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世界叙事”和“中国叙事”[J].南京社会科学,2021(04):114-121.

(刘亚东: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高冉: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1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