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婚中年男子对“清华妈妈语录”做出重要指示

廖信忠 廖信忠 2022-11-26

据说我不在的这段期间,清华妈妈语录火爆全网。我简直服了这商人,搞一些陈年鸡汤语录重新包装就能大卖,我看了一下评价:“买给孩子的生日语录,太惊喜了”、“很有激励作用....”看来畅销真有它的道理,击中了无数焦虑中产,这才是真‧文创商品。

人人都说自己讨厌鸡汤文,可是忍不住又爱看鸡汤看心安,其实这些语录孩子看到也无感,但自己看到了,就觉得自己有对教育孩子出了一份力,自我感动了。就我这些年观察,其实老话“你是什么样的人,小孩就是什么样的人”还是有一定道理,毕竟小孩都是模仿大人在做事,人人都知道“言教不如身教”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

周末你在地铁一定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刚上完兴趣班的小朋友开心跑跳,明显就像三四年级了,玩闹钻过地铁栅栏,后头眼神疲惫的父母,帮忙背着小书包,什么也没说,跟着刷卡通过。

在列车上或公共场所一定也见过这样的景象:小朋友打打闹闹尖叫玩着,父母顾着看手机,偶尔抬起头来喊一句”不要吵到别人!”又低下头继续看手机,小朋友安静三秒钟后又开始吵闹,父母继续看手机,定时来一句“不要吵!”然而也没有真正起身阻止吵闹。

还有还有很多同龄朋友,小孩正值学龄,经常忧心匆匆问我,”小孩都无法专心读书一直想玩手机怎么办?”我嘴上回答着”好好引导引导吧!”但心里冷笑”你自己整天玩手机不读书,还要求小孩读书?”

对啊!我就觉得怪了,当代鸡娃父母不断要求自己孩子进步,可是就不见自己继续进步,也不自我要求。我们小时候是不是经常听到长辈这么说“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把希望都放你们身上了....”后来想想,这种说法有多不负责任啊!是不是因为知道没法进步,或根本不想进步,生无可恋了;这无非就是自己不想付出努力继续进步,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像我老媽,从六十岁开始,每次一回家就听她感叹自己没学过钢琴,我就说那就去学啊!结果感叹到现在快七十了,还是没去学,继续感叹,然后适时道德绑架一下“以前栽培你们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喔....”我终于受不了,说“你还有十五二十年好活呢!少花时间划手机,花个三五年去学好琴,至少还能玩个十年琴当个优雅老太婆....”

我想即使当了父母,人生也还有四五十年可以进步呢!就算进步得慢,时间拉长了,还是可见明显的进步。韩国女星尹汝贞75岁还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呢!

许多人都开始酸啦!你又没当过父母,你怎么能懂那种无奈。我是没当过父母,可是有件事我一直想不透,现在鸡娃家长大多也都80.90后,这个时代应该稍微开明点吸取新知的管道更多了吧!也就是小时候都会说“以后我当了父母绝对不.....”的那批人,怎么当了父母还是重复以前的那一套呢?

我看现在父母养孩子,有一个挺奇怪的地方在于,都不希望孩子是普通人,但都是按照成为普通人的模式在塑造。比如一些父母,从小给孩子报名各种才艺班,时间填得满满的,希望他能找到一种兴趣,可是当小学升初中的年龄左右,发现小孩对某种才艺的热爱,影响到学习后,又会硬生生地将这种爱好给掐断。

这难道不奇怪吗?当夺走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后,一次次地夺走了他们的灵气,终于到一定时刻,接受孩子是普通人这个事实,就跟接受自己是普通人一样,又用普通人平平安安过一生来安慰自己。

另一个我也觉得不解的地方,父母无非都希望孩子有所成就,但当你真正干出点事,又开始贬低自己孩子,美其名是怕你太骄傲。当你一帆风顺的时候,父母就看不顺眼了,巴不得你遇到一些挫折,让你知道这个社会没那么好混,听说这叫挫折教育,越挫越勇。

即使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会把自己做不到又想的事寄托在别人身上?从当年学哈佛女孩刘亦婷,学虎妈的战歌,学谷爱凌的妈妈,现在又想学商人虚构的清华妈妈,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中产焦虑一脉相承。一直想做别人,從来没有想做自己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心有戚戚焉:从来没人教你友谊破裂,家庭不和睦,感情受挫,亲人离世,宠物生病,遇到创伤,被欺凌,抑郁焦虑,孤独,寂寞,压力大时该怎么办。不愁吃穿,满黑板的公式和文字,知道发烧了吃药,成绩差了恶补,唯独没人把你的情感生存当回事...

也许有人会说,这矫情吧!人生什么都需要父母教吗?自己面对压力的能力都没吗?但有没有可能,连父母遇到这些事都不知道怎么解决,只知道硬扛下去。许多父母有种心态,只要什么都给好的,物质都不缺,不知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可是精神跟物质一样重要,人有生理需求也有情感需求,从小就一直告诉孩子要懂事,可是很少去教要怎么做事,遇事要怎么处理,于是沉默安静就成了懂事的象征,所有的不满、委屈与怀疑全都被压抑在“懂事”当中。

有位朋友抱持着不婚态度,他的不婚多半有些叛逆的成份在,他说从小做零售生意的父母不断跟他说“栽培你不容易”,付学费时都会说“这都是血汗钱”;小的时候吃芒果,父母给他吃果肉自己吃果核,说自己喜欢吃,长大后他才觉得不对劲,家里又不是买不起两三颗芒果。而且动不动就跟他说把你养大花了多少钱....

于是从小到大听久了,他心里就慢慢有种念头产生,养孩子原来花那么多钱啊!而且自己还享受不到,何苦呢?这些钱我干嘛不留着用来完成自己的各种梦想呢?

“清华妈妈语录”里就充满这种荒谬感,将财富作为教育的目标,尤其最后一条,就是赤裸裸的亲情绑架。一些父母对养育孩子有“投资心态”,结果自我感动到最后,变得不肯放手。“翅膀长硬就想飞啦!”废话!翅膀长硬了不飞长翅膀干嘛!说到底就是舍不得自己投入那么多而没有结果,即使孩子成家立业了仍要指手画脚,潜台词就是“因为我对你有股份”,结果造就多少悲剧。

“我爱你,我希望你变得更好”的前提是尊重与理解,而不是用来亲情绑架。

与其让孩子不停学谁,不如身教先让孩子学做一个人?想要孩子更好,那就先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财富不是目的,成为一个人才是目的。

对父母而言,把自己的健康搞好,自己生活过好,就是对孩子的最大帮助。

至于孩子长大后,反正绝大多数最终都会成为普通人,令人欣慰的是,至少都会有平凡略带无聊,但也不算太坏的人生。



想看更多内容可加关注

如果不想遗落掉我,也请记得点个“在看”


现在有以下平台,欢迎关注,尤其小红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