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一本珍藏

今年初冬的降温,
冻得人措手不及,
但一场火爆的现象级展览,
却让人甘愿冒着寒风毅然赴约,
那就是南京博物院90周年特展之
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

这是一场中华民族玉器的史诗盛宴。
琳琅美玉,润泽万年。

配套图录
《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
在开展之前一刷已经售罄

南京博物院 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开展之后,
随着专业读者队伍壮大,
慕名而来的观众数量增多,
本书销量节节攀升,
展厅柜台日销50+
一个现象级的展览

带来一本现象级的图录,

它的畅销印证了

中国人对玉器的喜爱恒久不变。

琮    玉辟邪    玉鹰

南京博物院精选340余件(组)历代出土与传世玉器,1200余幅文物及高清细节图,涵盖新石器时代至明清,铺开中国玉器发展的壮丽图卷。

礼仪用玉庄严肃穆、实用玉器活泼多姿、宫廷陈设玉富丽典雅……

玉,从远古走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礼与德。

玉,润物细无声,点滴塑造含蓄、温和、坚韧的中国品格。


本图录由文物图版和研究论文2部分组成。文物图版的呈现围绕“玉生华夏”“玉成中国”“玉美神州”3个篇章。万年、星辉、呈礼、比德、琼华、巧思6个主题,系统讲述玉器从远古时期的神秘礼器一步步“走下神坛”,深入普通百姓生活,潜移默化影响中国人性格与价值取向的过程。
4篇研究论文分别由玉器研究顶流学者邓淑蘋、邓聪,故宫博物院玉器研究专家徐琳,名物学名宿扬之水撰写,各有侧重,深入探讨中国玉文化内涵以及玉器工艺演变、艺术特色等,从不同角度展现玉器背后的故事。

玉器初现于亚欧大陆东端,有着近万年的历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相信,玉可以感通天地,也能够寄托人们对万物的敬仰。

玉,如点点繁星,在华夏大地广袤原野上闪耀;玉,以燎原之势,为熠熠生辉的中国史前文明增光添彩。





玉礼器是中国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政治信物。

夏文明崛起时,玉礼器展现出华夏文明巨大的凝聚力。

商与西周,玉礼制一脉相承,奠定了华夏礼仪的基石。

东周至秦汉,玉器的个性更加突出,开始逐步塑造、影响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涵养与精神品格。


三国以降,不同风格的异域材质与工艺,为中华玉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玉器逐渐成为世俗社会中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寄托,充满意趣和风雅。

明清时期,玉器愈发质精无瑕、工巧无匹,中华传统玉文明也由此融宗教、礼仪、道德、权力、文化、艺术于一体。

近万年玉文化发展史浓缩于一书。
冰清玉洁、亭亭玉立
玉成其事、金玉良缘
......
玉,寄托着国人对美的向往、
对平安顺遂的追求。


文物“标准照”与高清细节图搭配,质地、沁色、纹理、工艺全方位展示,直观认识玉的自然与人工之美,体会历朝历代玉器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感受中华万年玉器承载的礼与德。


四篇研究论文,或挖掘远古玉器的文化意涵,或探讨玉石加工工艺的演变,或呈现玉器艺术特色的变化,或梳理金玉结缘之过程。不同视角,深入展现玉器背后的故事,讲述玉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彰显玉与中华文明的紧密联系。



纹饰线图、铭文拓片、组合复原图、使用方法示意图、与玉器相关的书画作品……文物图版之外,丰富的辅助图片整合了隐藏在文献与文物中的历史信息,讲述流光溢彩的玉文化发展史,帮助我们形成对玉器和玉文化的立体认识。

装帧设计兼顾学术性与艺术性表达,
布面精装,丝绸质地,触感细腻。
色彩力求还原文物本真,
不亚于实地观摩的读图体验,
翻开这本中国玉文化壮美史诗,
细品万年玉器之韵味无穷……

部分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

新书上架
中博艺廊优惠价
点击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博艺廊Museum Sho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