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语学报》2022年第1期目录与摘要

汉语学报 2022-03-06



目  录

摘  要
01        


汉藏语类型比较方法论


戴庆厦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本文通过具体的语言实例,论述语言类型学方法是汉藏语研究的有效方法,认为它对于深入揭示汉藏语的深层特点和历史演变规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特别强调汉语和非汉语的类型比较研究是汉藏语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还认为,在进行类型比较的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法论问题:1)要区分亲属语言和非亲属语言,把握各自类型的特点;2)要重视发掘分析型语言强弱不同的类型特点,从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特点;3)要发挥词源比较在语言类型研究中的作用,从词源异同中发现新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  汉藏语  类型学比较  方法论  分析型语言


02        


汉语是OV型和VO型的混合语吗?


吴 桐 吴长安

(吉林大学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民族对表达和为表达所造的备用件(即词的相对固定的组合结构)分别采取了VO和OV手段以显示二者的差别。这是汉语的标记方式,也是汉语显示二者区别的广义形态手段。本文对短语和词组重新进行了定义,把表达中有机截取的句内语言片段叫短语,把词与词先行组合作为表达的备用件结构叫词组,二者显现了语序的不同。当然,在具体的表达中,汉语呈现了复杂的面貌,如双音节的VO游离在词、语之间,抽象化了或者经过重新分析的VO能固定下来,主谓关系也能模仿OV手段造词等。汉语虽然在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语序手段,但在表达这个层次上,VO语序是基本的、常规的样态。相关文献所提出的15条蕴含共性原则,只能作参考,不能做标准,很多语言都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汉民族  VO和OV意识   汉语语序



03        


虚指宾语“他”的实现机制


李劲荣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本文立足于双及物构式这一视角讨论虚指宾语“他”的实现问题。句法上,直接宾语必须带上数量词或本身就是数量词,同时,体标记“了/过”不能出现。这是保证结构成立的前提条件。语义上,数量词须表示主观大量义或高程度义,且动词或句式的转移义弱化。这是宾语“他”实现虚指的决定因素。韵律上,双音化趋势促使轻读的“他”与单音动词构成一个“重-轻”模式的音步,由此“他”类似于后附成分。这进一步促动宾语“他”完成虚指。简言之,凸显的数量义剥夺了“他”的焦点地位,弱化的转移义模糊了“他”的对象身份,再加上后附式的句法表现,虚指得以实现。可见,宾语“他”实现为虚指是句法、语义、韵律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虚指宾语“他”  实现机制  句法管控  语义制约  韵律促动



04        


构式“拜X所赐”的归因性和主观性


杨黎黎

(苏州大学文学院)


  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目前还存在着很多未解难题,原因在于似乎所有的语言使用都要涉及说话者,与说话者相关。本文以“拜X所赐”为例,将其宏观构式义概括成“主观归因”,跟一般的原因标记不同,该构式表达原因时主观性明显。说话人移情于事件的结果,将X作为事件的责任者,主观上认为施事具有强意愿性。其(交互)主观性的类型——说话人的情感和说话人的立场在微观构式层得到体现,分别印证了Traugott和Langacker两位学者对主观性不同角度的解释。其构式的主观性在中观构式层浮现出来,但褒义、贬义和中性的色彩义则是在微观构式的具体使用中浮现。同时,该构式主观性有各种句法表现,包括形式的固化、句法位置和焦点化成分、语境因素和语体分布等多种综合性的参数。此外,构式内部的构件对主观性也有影响,X的语义类型对整个“拜X所赐”的主观性强弱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拜X所赐”  主观性  说话人情感  立场  意愿性



05        


反问句的语用性质及其语义语用条件


刘 彬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本文主要讨论反问句的语用性质及其成立的语义语用条件等相关问题。文章先说明了反问句的语义表达与怀疑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负面效应”是启动调用“疑善信恶”之类怀疑原则的动因,并且还指出反问句是一种意外表达句式。然后,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反问句成立的语义语用条件概括为:“语境证据”和“言者信念”之间的冲突,即“事理冲突性”。本文的相关结论,既可以解释反问句的内部分类的差异,又可以统一说明反问触发语与反问句关联的理据。

关键词  反问句  负面效应  意外   语境证据  言者信念



06        


再论语言接触视域下晋方言语音的几点变化


乔全生 谷少华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研究所)


  晋方言语音史有一条清晰连贯的演变线索,但也有很多特殊现象,这些特殊现象显然受到外部因素干扰。本文通过继续考察晋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认为晋方言中端组细音送气声母塞擦化、明泥疑母中出现的鼻冠音、入声喉塞韵尾的形成与历史上少数民族语言深度接触密切相关。考察晋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我们认为五台片声调“阴平上”分流、卫辉城郊等地知庄章组声母擦音/塞擦音的非同步发展、太原城区方言蟹摄一二等语音的变化都是在与普通话深度接触中音类重新分化的结果。

关键词  晋方言语音  语言接触  少数民族语言  普通话



07        


论汉语方言给予动词“把”的产生


毛文静

(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


  近代汉语“把+与+Oi”结构中的“把”可能是持拿动词或给予动词,也可能是处置介词,汉语方言“把”由持拿义转变为给予义不是“把”“与”连用而发生的“词义感染”,而是在双宾式“(S+)把+N+N”中词义发展的结果。从认知语言学的力动态模式来分析,持拿事件和给予事件一样有三个“力实体”,给予事件包含给予者、给予物和接受者,持拿事件包含持拿者、持拿物、持拿物的来源者,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能量流”方向相反,“把”由持拿义转化为给予义反映了词义在历时发展过程中的反向扩展。给予动词“把”可能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吴语中,向北影响江淮官话,向西南影响赣语,并进一步由赣语进入两湖西南官话和湘语。

关键词  把  持拿  给予  双宾语  词义演变



08        


咸宁(王畈)方言同音字汇


王宏佳

(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咸宁方言属于赣语大通片,在市区方言受普通话冲击的情况下,王畈村的话更能反映咸宁方言的特点。本文记录了咸宁王畈方言的语音系统,归纳了该方言语音演变的基本特点,并列出了较为详细的同音字汇。

关键词  咸宁方言  王畈村  音系  同音字汇



09        


先秦至汉代汉语话题结构与回指的互动演变


曹亚北

(北京大学中文系)


  本文基于先秦至汉代汉语几种话题结构的发展,讨论话题结构与回指的演变关系。先秦汉语常见受事话题结构、判断话题结构、极比话题结构、譬喻话题结构等;大致到汉代,这些结构特定位置上的回指词开始消失或虚化。不同话题结构的演变既有共同趋势又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在不同结构之间、同一结构不同形式之间、同一形式下不同成分组成的微观结构之间都有表现。回指词消失表现出汉语话题结构从左置型话题结构向话题化型结构演变,这种演变反映着句法结构和代词指称在历时层面的相互影响。话题结构与回指互动演变的动因主要是回指词所指语义的变化和结构叙述核心的变化。

关键词  话题结构  回指  左置型话题结构  话题化型结构  所指语义  叙述核心



010        


近代汉语“久仰”句向程式问候语的语用化


张秀松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久仰”是明清至今正式场合初次见面所用的程式问候语。它源自对“久仰NP”(NP指听者或其名/德/才/貌)的截略。该形式简省是由问候语的常用性触发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发挥作用的结果。在向程式问候语演变过程中,“久仰”句因使用频率上的优势而在跟“久慕”句的竞争中胜出。“久仰/久慕”句可以而“久闻”句不能向程式问候语演变,是由“久闻”不满足演变的语义相宜性条件所决定的。“久仰”句从自由语向程式语的演变是由近代中国人常在初次见面时通过抒发对对方的仰慕之情来恭维对方,从而达到间接问候对方之目的这种交际模式所决定的。“久仰”句的语用化是以现场交际情景中其施事主语(言者)、对象宾语(听者)甚至内容宾语的语境省为条件的。

关键词  久仰  程式问候语  语用化



011        


注释书音义信息的标注


黄仁瑄 姜永超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注释书是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音义材料是汉语音义学的重要研究依据。XML等网络本体语言能够很好地标识注释书中的音义内容,标记时需要注意信息标注的广度、深度、准确性和规范性等问题。

关键词  汉语音义学  注释书  标注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