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你被洗脑洗成脑残了!”
“你的认知配得上你的苦难。”
“你这个舔狗,真是舔出了新的境界。”
“你自称读了这么多书,竟然还这么傻。基本是非,都分不清。文科教育太失败了。”
“粉你的人,都是智商低下的底层群体。但凡有点头脑,谁会关注你这种水平当下、满嘴胡言的垃圾作者?”
......
当你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以为,它们是国内右派群体,嘲讽卢克文、司马南之流的粉丝群体时,所用的语言。
当我告诉你,以上这些引言,全部都是左派粉红们近日嘲笑我这条“右派美狗”所用的词句时,你会作何感想?
十天前,我申请英国签证被拒签,原本不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毕竟英国人办事严谨,在收入流水清单上,稍微有一点细节上的马虎,就有可能被拒。
这种“笑话”左派粉红们怎肯轻易放过?
读了我关于自己被拒签的文章之后,他们乘机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
对于这一类语言暴力,我存在天然的免疫力,无论他们怎么攻击我、抹黑我,我一点都不会在意。
他们嘲笑我,“被高校开除”之后,可怜穷酸到连一天一百元都赚不到,我只会一笑置之。
真不是我吹牛,本市有好多家长跟我联系过,让我辅导他们的孩子学习英语,两个小时的开价在600元-1000元之间。我一概拒绝,一是因为我觉得,钱够用就行了,没必要活得太累,二是因为教中小学生,比教大学生累多了,实在是太需要耐心了。
然而,这些对于我来说毫发无损的暴力语言,却在另一个维度上,让我的灵魂感到丝丝震颤,因为它们呈现出了这样一副看似可笑,实则可怕的绝望场景:在当下中国民间网络世界,左派粉红们与右派美狗们,对对方阵营的(精神病)定性,居然高度一致。
依照惯常的审美经验,高度一致往往象征极其和谐。然而,这种高度的一致,却意外着严重的撕裂。
我仿佛看到,全都穿着白大褂,带着医学口罩,济济一堂,围坐在精神病院会诊室长桌边的一群人,在进行一场热烈的讨论。
然而,听了半天,也听不到半点关于如何治疗精神病的讨论。
桌子左边的白大褂认为,坐在右边的白大褂是精神病人。桌子右边的白大褂认为,坐在左边的白大褂是精神病人。
几乎无人关心精神病本身,整个会诊室长时间陷入了“谁才是病人”和“谁才是医生”的语言纷争和旋涡之中。
左边与右边的白大褂们,所使用的医学术语,越是高度一致,便越预示着,在这个精神病院里,已经分不清谁是病人,谁是医生了。
这就是自媒体时代中国民间网络生态。
无论粉红战狼们怎么抹黑我,我都照样吃得好睡得香,根本不会在乎。但是,这一幅民间网络社会严重撕裂的场景,的确让人感到阵阵的绝望。
互联网真的是一把双刃剑啊。它让聪明的人更加聪明,也让愚蠢的人更加愚蠢。更可怕的是,所有被自媒体洗刷和浇筑的脑袋,个个皆如花岗岩般坚不可摧。(文末留言,欢迎点评)
(20字留言暴露当下流行的4种“精神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