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中东阿曼,我被两位阿拉伯青年劝婚

老虱 虞乐仲 2024-01-31

导读:这是迟到四年的游记,以下内容来自当时发的朋友圈。过几天,我又要出发了......


在疫情大爆发之前的2020年春节前夕,在巴基斯坦的旅游即将结束之时,走过大约二十个旅游相对热门的国家的我,突然想换一种体验,前往一个非旅游国家。

春节那几天,我只避开人多的地方,让自己安安静静待上几天。越是没有游客,我越期待。

在一个几乎没有外国游客,全部都是本地人的国度独自旅行,心里会是什么感觉?

我非常好奇,因为对我而言,与其说旅行是为了观赏风景和品读文化,不如说是一个探索自我和内心的过程。

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接受新鲜的刺激,我的内心会分泌出哪些自己以前从未觉察到的情感呢?

于是,除夕前一天,我特地选择了国外游客很少涉足的海湾国家阿曼。第一次踏上了阿拉伯国家,与阿拉伯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不知道能否遇到传说中的阿里巴巴。

同为海湾巨富,阿联酋的迪拜早已敞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去消费撒钱,我却极其厌恶她的极致奢华和暴发户嘴脸,从未对她产生过一丝兴趣。

与迪拜人的热情如火迥然不同,仍然把自己包裹在阿拉伯传统文化中的阿曼,坚持用低调、冷淡,既不想被打扰,又不敌视的心态,来对待外来游客。

阿曼机场入境处工作人员表情和动作的不紧不慢不笑不怠,便是阿曼对待旅游业的态度最好的注脚。也许是他们太有钱,不在乎你来消费。也许是他们太喜欢心灵的平静,不愿意被消费主义裹挟。

在巴基斯坦,目之所及,尽是触目惊心的脏乱差穷。飞机越过阿拉伯湾,抵达阿曼,走出马斯喀特机场那一刻,立刻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副清洁、有序、富裕的城市景观。

兑换好当地货币里亚尔,怎么都找不到开往市区的机场大巴,我只好叫了一辆的士。

在离开机场,进入市区的的士上,一路扑入眼帘的,几乎全部都是楼层低矮的全白色的方形圆顶房屋。

从出租车司机的嘴里得知,在首都马斯喀特四通八达、宽阔畅通的公路上,至今没有运行公交系统,因为家家户户都有车,而且烧汽油如同烧自来水,加上地广人稀,马路无比宽敞,以至于没有人会选择公交出行。

我非常吃惊,却也再次感受到了他们对待旅游业的态度: 我们有石油、有天然气,不需要赚你们的钱,不需要为你们这些外来游客考虑,修建什么旅游基础设施。总之,你们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别来。

大约六七分钟之后,当我看了一眼的士计价器,并且意外发现,阿曼货币里亚尔与美元的汇率差不多是一比三或四的时候,我简直吓坏了,因为这意味着,1里亚尔相当于25元人民币,而那一刻计价器已经显示5里亚尔了,我却丝毫不知道预定的酒店有多远......这会不会是我此生坐过的最贵的的士?

我心里暗暗地突突突地跳,丝毫不敢让司机发觉,以免让他发现我不知道酒店有多远,从而故意绕道。

在计价器跳到8里亚尔的时候,酒店到了,尽管花销仍然不小,我心里的石头却落地了。

住进酒店,放好行李,洗了个澡,睡了片刻。

起床之后,我马上走街串巷。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是一个首都城市,可在我的视线范围内,马路上能看到的人,竟然不超过20个。这人都去哪了?

几分钟之后,我才意识到,在这个城市,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步行,去哪里都是自己开车,所以,人都在自己的车上。唯有进大型商场,才会看到很多人。

无论去哪里,我都看不到除了我之外的其他外国游客,以至于偶尔路上遇到一个同属“外地人”的在当地工作的欧美白种人,我都会悄悄感到十分亲切。

在一条幽长的巷子里,我不断用手机自拍。在一次延时自拍十秒倒计时之时,一位身材硕长高挑、一袭黑衣黑头巾的阿拉伯少妇,在我毫无觉察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飘入我的镜头,看到她的时候,我已经来不及提醒。

在征求对方同意之前,对着穆斯林妇女拍照,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冒犯,尽管是她自己闯入。

咔嚓一声,快门响起之后,我马上赔笑似的,点头对她说了几句“对不起”。

她莞尔一笑说:“没关系”。

独自在海边玩自拍摆pose的时候,很多当地人看了,都笑着对着我指指点点地低声议论。

我猜得出来,他们应该是说:“这个中国人挺会自嗨的。”(我的体恤衫上面印着中文“孤独是一种态度”)

某一刻,在海滩上,我举起相机,无意中拍到两位阿曼男青年。

发现自己被拍到了,他们径直朝我走过来,主动跟我聊了起来。

跟我路上遇到的大多数当地人一样,我这个年纪,一个人出来玩,他们都会好奇为什么不带上妻子孩子。

知道我是独身主义者之后,这两位阿曼青年竟然跟中国大妈一样,开始唠叨起来了:“你一辈子不结婚,当你老了,照顾不了自己时,怎么办?”

看来,无论是哪个以家庭为本位的东方传统国家,对待婚姻的态度,都差不多。

我说,老了走不动了,就主动安乐死,也是不错的选择。

谁知他们一听,非常着急,因为于他们的宗教而言,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行为。于是,他们力劝我“be open for future life ”(对未来的人生持开放态度,不要太早决定终身不婚),并力荐我读一读GL经里面关于生命的论述。

这场差不多十分钟的跨文化交流,让我隐隐约约触摸到了阿曼人的精神内核:这是一个被现代外观包裹的传统国家。

这也是所有靠石油暴富的海湾国家的共性:有工业化却没有工业文明。在高度现代化的工业设施之上,他们仍然尚未建立起与之匹配的现代价值体系。

2020年大年初一,天即将落黑时分,我来到海边,坐在海滩上,孤独地注视着一望无际的阿拉伯海。

一个正在沙滩上踢球的十一二岁的阿拉伯小男孩走过来,睁着大大的眼睛,天真无邪地好奇地看着我,并问我:“Are you taking photo?" (你在拍照吗?) 然后,一个转身,他又蹦蹦跳跳地离开我,跟同伴们玩球去了。

这个阿曼小男孩朝我走来的好奇眼神和蹦蹦跳跳离去的背影,竟然一下就把我拽入了一股忧伤的情绪之中。

看到他们叽叽喳喳欢乐地踢球,我非常羡慕儿童世界的单纯,随之又感叹生命的短暂易逝,因为在他们的身影里,我看到了自己早已远去的童年、少年、青年。

那一刻,我还依稀看到了一个月之前(2019年年底)退休的两位女同事告别职场的背影,尽管她们和我并无工作之外的交往。

工作三十多年,她们的职业生涯从此落幕,尽管说是“余生可以安享悠闲了”,却又不得不让人感叹,生命的自然进程实在是太严酷了......


老虱 | 如何高质量地读书、旅行和思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在中东阿曼,我被两位阿拉伯青年劝婚

老虱 虞乐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