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2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从李田田到亮亮丽君,大家还疯狂打赏吗?

老虱 虞乐仲 2023-12-03

这几天,有的读者建议我,给那对被烂尾楼毁掉幸福的郑州小夫妻丽君亮亮写一篇文章,为他们说说话,呼吁大家给他们捐点款或打打赏。

我该怎么做呢?接受这个建议,还是拒绝这个建议?

大多数人基于正义冲动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老虱,你既然一直自诩为‘一位有良知的写作者’,这一次,真的应该帮一帮这一对受欺负的小夫妻。”

一旦看到我拒绝,很多人的第二反应,肯定是指责我这个作者不够正义,太过虚伪。

的确,在文章中,对开发商这样欺负人的强势者进行强烈的谴责,呼吁大家给受欺负的弱者者捐款打赏,一定能立刻给自己树立起高大正义的道德形象,立刻赢得海量的掌声和流量,但是,按照我一贯的写作风格,我不愿意为了掌声和流量而违背自己的意愿。我写文章,从来不是为了讨好什么人,而是言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这几位读者让我写一篇文章的建议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觉不大对劲:“你可是一向都很有正义感的人哦。”

听了之后,我隐隐约约有一种被道德绑架的感觉。对此,我只想提醒他们一句:善良和正义是一种主动选择,不是一种道德义务。

活到中年,一向正直热血的我,在见识太多的人和事之后,逐渐变得懦弱了。但是,让我懦弱的,与其说是强势者,不如说是敲锣女。论对世道人心的杀伤力,敲锣女的变脸,可比强势者的暴击,要可怕多了。

很多读者夸我勇敢,夸我理性。然而,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勇敢,大都是指向群体面对的公共问题。比如,廉价医疗、社保待遇、教育体制、学术腐败......

面对这一类群体的困境,我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发出一点正义理性的声音,尽管未必有效。

然而,面对个体的悲情,我只愿意转发正规媒体已经公开报道的新闻和评论,或在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出一些理性的道德追问,因为他们的不幸也有可能是我们的不幸,却不敢轻易伸出援手,给具体的弱者提供具体的帮助,尽管我的能力十分有限,即使有心帮忙,也做不了什么。

暂且不说,敲锣声仍然时有所闻,敲锣女仍然时有所见,其实,大多数柔弱的个体,尽管可怜,却未必无辜,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很多时候,他们的认知配得上他们的遭遇。

这一类人,平时沉醉在岁月静好之中,看似人畜无害,温顺平和,骨子里却极度自私冷漠,从来只关心个人切身利益,在别人的苦难面前,他们毫无共情。在群里的利益面前,他们明哲保身。

更可怕的是,当和他一样无权无势的弱者遭遇不幸,你出来说几句,或在朋友圈转发几条新闻,很多这一类岁月静好派,还会立马跳出来,指着你的鼻子骂你“传播负能量”、“给外国势力递刀子”......

在敲锣女的形象仍然如幽灵般阴魂不散的情况下,针对受伤的个人提供具体的帮助,还是要谨慎小心。除非你可以确信,他们曾经以哪怕是“在别人的跟帖后面匿名点个赞”这种最稳妥安全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为其他弱者发过点声。

温情互助就像一池良性循环的流动活水。当大多数人都陷入看似岁月静好,实则道德冷感的一潭死水之时,多来几个铁拳,也许还有望让死水流动起来。

我这样说,看似出于万般的无奈,却多少带有几分的真实。

我早就迈过动不动圣母心泛滥的年龄阶段和智力门槛了。恳请读者原谅我的自私。

另外,尤其需要提醒的事,动辄正义感爆棚地用给受欺负的弱势者捐钱的方式,来表达对欺负人的强势者的不满和抗议,那是自欺欺人的伪正义。

你们的天真和冲动,除了帮助李田田带着一夜收获的大多数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赞赏,轻轻松松移居日本之外,什么都改变不了。

文章最后,我还是真心希望,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丽君亮亮能够成长起来,坚强起来,逐渐走出当前的困境,并且不再为日本地震和澳洲大火而欢呼。


贵州大学生刺伤我的心,台湾大学生治愈我的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