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键盘侠」狂喷,一位英雄决定赴死.....

槽值 2022-05-0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影探 Author 甜茶


▣ 公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甜茶


金庸笔下最爱谁?


小妹的答案:乔峰/萧峰。


有人评《天龙八部》:


偌大一本书,数百英雄豪杰,乔峰一出,全归背景。


堪称梦中情男。


不然不能把康敏这个情场渣女迷得五迷三道。



乔峰出场即人生赢家。


年仅三十一岁,便是中原第一大帮丐帮帮主,又以“北乔峰,南慕容”名号威震武林,妥妥的江湖顶流。


且他打小聪慧。


自幼拜师玄苦大师,学少林武功,后拜前任帮主汪建通为师,练就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


金庸笔下,他无一败绩。



与段誉、虚竹不同,乔峰的成就,不靠投胎,不靠外挂。


一毫一厘,全凭自己打拼。


当年,汪建通曾试乔峰三大难题,又命他为丐帮立七次大功,才传帮主之位。


智光和尚则说:“丐帮数百年,从无第二个帮主之位,如乔峰这般来得艰难。”



只可惜,乔峰是个纯倒霉蛋。


金庸牛就牛在这。


他不是书写乔峰的成长,而是书写乔峰的毁灭。


《天龙八部》不止关乎英雄崛起,更在意英雄末路。


而这其中,又包含更尖锐的议题:


立场对立、舆论围歼、身份认同、自我成全。


细读便知,金庸写于近六十年前的武侠,是以过去映照今日与明日。


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乔峰的跌落,始于“杏子林事件”。


丐帮马副帮主一死,有人传乔峰与他不合,不合,那他就极有可能是凶手。


捕风捉影,自有人信。


因为越简单的谣言,越容易传播。



众人在杏子林讨伐乔峰,又有独家大爆料:


乔峰不是汉人,是契丹人。


那,契丹兵烧杀掳掠汉人=契丹人烧杀掳掠汉人=乔峰烧杀掳掠汉人。


全冠清言之凿凿:“我之所以反你(乔峰),是为了大宋江山,为了我丐帮百年的基业。”


骂你不是为己,是为国为众人。


这下,便无人敢帮乔峰说话。


不然,谁出口谁就是卖国贼。


瞧见没,只要扛着正义大旗,就能跑到道德高地随地大小便。


亘古不变。



忆往昔。


泰山大会时,乔峰曾连创强敌九人,使丐帮脱困名声大振,自执掌丐帮八年来,历经风浪,内解纷争,外平忧患,无半点私心,有功无过。


可昔日功又如何?


全冠清咬人:“对不起兄弟的事,你现在就算没做,但不久就要做了。”


这是往众人心中埋雷。


吴长风帮腔:“你或者是个装腔作势的大奸雄,或者是个直肠直肚的好汉子。”


就两个选项,别观望,大家站队去吧。



又有人键盘一敲,怪不得乔峰曾替慕容复说话,原来是袒护胡人。


乔峰也懵了,这从何说起?


徐长老:“‘慕容’两字,便是胡姓。慕容氏是鲜卑后裔,与契丹一般,同为胡虏夷狄。”


这事乔峰还真不知。


也怪他,不够敏感。



这样一来,乔峰杀了马副帮主就说得通了,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有人出来反驳。


宋长老:“我瞧乔帮主不是契丹人。”


徐长老:“何以见得?”


宋长老:“契丹人穷凶极恶,残暴狠毒。乔帮主却是大仁大义的英雄好汉。”


徐长老:“他自幼受少林高僧与汪帮主养育教诲,已改了契丹人凶残习性。”


宋长老:“既然性子改了,那便不是坏人,再做我们帮主,有什么不妥?”


好像......是这么个理。



人群里有乞丐大嚷,装捏妈的理中客,契丹胡虏,如何做丐帮首领?今日还顾念旧情,下次见到便是仇敌。


舆论发酵到这,已分两派。


或挺他,或反他,没有中立之人。


乔峰不忍帮中兄弟相残,便交了打狗棒,卸了帮主之位。



《天龙八部》赋予乔峰的命题:


父母不是血亲,国家不是故土,自己不是自己,那么“我”是谁?



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


乔峰心境变化第一层,承认自己是契丹人。


以此为豁口,金庸让笔下人物去辩:


契丹人是人吗?


契丹人入侵中原,无恶不作,杀壮丁欺妇孺,汉人亲眼见契丹兵手持长矛,将婴儿活生生挑在矛头,骑马游街,耀武扬威。


所以,契丹人能算人吗?


阿朱说:“契丹人残毒如虎狼一般,跟乔峰是天上地下,如何能够相比?”


就连乔峰都说:“我大宋受辽狗欺凌,家国之仇,谁不思报?”



乔峰身世被揭。


三十年前,中原豪杰收到消息,说有大批契丹武士要偷袭少林寺,抢夺武功秘籍,传入军中操练,起兵宋国。


众豪杰埋伏雁门关外。


确实有契丹人骑马经过,却一路放歌欢唱,行至此便被全数歼灭(萧峰他爸萧远山跳崖),只留下婴孩活口,也就是萧峰。


后来侠义之士们才知消息是假的,这些契丹人是萧远山带妻儿省亲的队伍,多是平民百姓,更无偷盗之心。



汉人刀下竟也有冤魂?


那么,汉人能算人吗?


智光和尚说他亲眼见辽人在妻子尸首旁嚎啕大哭。


他惊了,“这恶兽魔鬼一样的辽狗,居然也有人性,哀痛之情,似乎并不比咱们汉人来得浅。”



乔峰寻到雁门关,见宋兵在残害契丹人。


他们绑了群契丹妇女,貌美的献给大帅,余下的众人分奸;有妇女怀中的婴孩大哭,被宋兵扔到地下,任马蹄来回踩踏,肚破肠流,以此为乐。


乔峰大受撼动。


他对阿朱说:“从今而从,不再以契丹人为耻,也不以大宋为荣。”


乔峰改名萧峰。



是了。


汉人中也有恶人,契丹人也并非猪狗不如,这么简单的道理,武林大侠们竟怎么都想不明白。


身份决定立场,立场断测人性。


乔峰定是个歪屁股的,自此没了乔大侠,提他必以汉奸、胡贼、番狗、契丹狗指代。



金庸写愚众最是入木三分。


各有特点,又有通性——正邪善恶的标准,他们也糊涂得很。


萧峰为救阿朱,有了聚贤庄一役。


萧峰使“太祖长拳”,玄寂大骂他手法卑鄙。


可“太祖长拳”是宋朝开国太祖武功,倒是玄寂的“天竺佛指”是胡人的功夫。



被萧峰逮住一阵狂怼:


“你以天竺胡人的武功,来攻我本朝太祖的拳法。倘若你打胜了我,岂不是通番卖国,有辱堂堂中华上国?”


吃瓜群众也开始咂摸味:


“咱们对达摩老祖敬若神明,何以对契丹人却是恨之入骨,大家都是非我族类的胡人啊”。


那岂不是,岂不是。


“乔峰未必是非杀不可,咱们也未必是全然的理直气壮。”


舆论根基一戳便塌。



有人带起节奏加盖危楼:“管他使什么拳法,此人就该毙了!大伙儿上啊!”


果然好使。


众人一拥而上,却见乔峰越战越勇,如疯虎鬼魅般忽东忽西的乱砍乱杀、狂冲猛击,大厅中血肉横飞,人头乱滚,惨叫不绝。


一半人想溜了。


吃吃瓜可以,祸及自身便不值了,金庸添笔“乔峰有罪也好,无罪也好,自己是不想管这件事了”。



这群人在书里,有共同的名字。


有时是群丐,有时是群雄,是群豪......


他们有组织却无纪律,有领头人却无善后者。


他们像极了苍蝇,围着活人,叮着尸体。




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


萧峰的身份认同,始于雁门关,终于死亡。


他先看到自己的契丹血脉,再看到不分血脉的“人”。


萧峰不忍宋辽两国兵戈相见,生灵涂炭,便劝耶律洪基不要伐宋,最终惹怒耶律洪基,被囚在狮笼中。


江湖群雄听闻此事,前来相救。


这其中有不少是在聚贤庄一役中跟萧峰撕破过脸皮的,有丐帮,有少林寺......


但舆论已变成全江湖都欠萧峰一个道歉!


这群人有良心吗?


有。


可正如《叶问2》的一句诘问:有良心而已,有真相吗?



有良心没真相,可怕。


当吴长风高举打狗棒,跪在萧峰面前,说:


“我们猪油蒙了心,说帮主是契丹胡狗,该死之极。”


“奸徒全冠清已被乱刀分尸,为帮主出气。”


萧峰说自己确实是契丹人。


吴长风抓耳挠腮,寻思他这么说定是为了推脱帮主之位。


你瞧,可笑不可笑。



萧峰的死在《天龙八部》中所占篇幅不大。


甚至是他临时起意,而非深思已久。


在第二十章,耶律洪基遭叛变被属下围攻,决意自杀,萧峰夺他刀子:“大哥,是英雄好汉,便当死于战场,如何能自尽而死?”


此时,他是瞧不上自尽的。


待第五十章,辽军追拿萧峰,他对完颜阿骨打说:“兄弟,这些中原的英雄豪杰,都是为救我而来,我将他们送到雁门关后,再来和兄弟相聚。”


江湖流言未能杀死他,“键盘侠”未使他胆怯。


起码此刻,他想活着,想着以后。



时不由己,势不由人。


萧峰能金刚怒目,亦有菩萨心肠,但更是肉体凡胎。


他的悲剧性在于,侠之大者,要为国为民,可他为谁的国为谁的民?


他找不到自己的战场。


不为国不为民便为人为苍生。


于时,在两军交界处,在宋辽之间,他用死亡换来耶律洪基一诺:


此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



萧峰死得悲壮。


但,死亡不是终点,史书才是。


萧峰一死,群雄最后登场:


“乔帮主,你虽是契丹人,却比我们这些不成器的汉人英雄万倍!”

“乔帮主果真是契丹人吗?那么他为甚么反而来帮助大宋?看来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杰。”

“他自幼在咱们汉人中间长大,学到了汉人大仁大义。”

“两国罢兵,他成了排难解纷的大功臣,却用不着自寻短见啊。”

“他虽于大宋有功,在辽国却成了叛国助敌的卖国贼。他这是畏罪自杀。”


连城门都不敢开的宋国指挥使,写下捷报。


说他亲率部下将士,血战数日,力敌辽军十余万,格毙辽国大将南院大王萧峰,杀伤辽军数千,耶律洪基不逞而退。



回到书名,何谓“天龙八部”?


金庸在正文前特立“释名”一节,解释道:


“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天”即天神,天神死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出汗,不乐本位,即天人五衰。


正如萧峰。


辽史里他是叛国助敌的卖国贼,宋史里他是被格毙的手下败将。


脏水唾沫星子吐他。


世人让他臭秽不堪。


主题曲《难念的经》里有句: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王图霸业,封侯拜相,全都不要。


人性种种,百世流芳,果然不值。



所幸,金庸还有点惆怅的浪漫。


萧峰曾问阿朱:


“这些刀头上挣命的勾当,我的确过得厌了。在塞外草原中驰马放鹰,纵犬逐兔,从此无牵挂,当真开心得多。阿朱,我在塞外,你来瞧我不瞧?”


你既不来瞧我,那我便寻你去吧。



萧峰之后,历史的车轮再次转动,却压不出新的痕迹。


作者甜茶。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已获得转载授权,谢绝二次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小妹也有自己的视频号啦!

每天两分钟

和你分享那些打动人心的人和故事

👇👇👇

记得点击上方视频头像
❤️ 进入主页关注我的视频号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