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戏0x0025:猪队友

错的是时代的人们 落日间 2021-04-03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馀君无所遇,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


人物:孔丘  人

时间:公元前551―前479年

地点:中国

内容:到七十岁依旧未能被重用的孔子,天下无道,却已经穷途,如同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来源:《史记·儒林列传》《论语·八佾第三》



「我认为,他们不愿说实话,他们假装有智慧,其实一无所知——这已成为最明显不过的了。他们野心勃勃,既活跃,人数又多,异口同声协力攻击我,你们两耳久已塞满了对我的恶毒污蔑之辞。」


人物:苏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  爱智慧的人

时间:公元前399年

地点:希腊

内容: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来源:柏拉图《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利同》严群译,2003年,第58页。




「看哪,这些人,心中无乐

华音四起,亦充耳不闻,

他们只知蝇营狗苟,尔虞我诈,

其神动也如黑夜,其情动也如鬼蜮」


人物: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作家

时间:1564-1616

地点:英国

内容:一个喜剧

来源:《威尼斯商人》第五幕第一场


「今人不明乎此,动则曰:某家皴点,可以立脚,非似某家山水,不能传久。某家清淡,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只足娱人。是我为某役,非某家为我用也。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哉!或有谓余曰:“某家博我也,某家约我也。我将于何门户?于何阶级?于何比拟?于何效验?于何点染?于可革郭皴?于何形势?能使我即古而古即我?”如是者知有古而不知有我者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人物:石涛  画家

时间:1642一约1707

地点:中国

内容:吐槽同代人的艺术家,动不动就说:某家的皴点,可做为基础。不相似于某家的山水,不能流传久远。某家清淡的风格,可以提高品位,达不到某家的工整巧妙,只能满足娱乐而已。而这特么就是吃人家的残羹剩饭。

来源:《石涛画语录》变化章第三



「当我们看到人类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所作所为,我们就无法抑制自己的某种厌恶之情;而且尽管在个别人的身上随处都闪灼着智慧,可是我们却发见,就其全体而论,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由愚蠢、幼稚的虚荣、甚至还往往是由幼稚的罪恶和毁灭欲所交织成的;从而我们始终也弄不明白,对于我们这个如此之以优越而自诩的物种,我们自己究竟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一种概念。」


人物:康德( Immanuel Kant)  哲学家/科学家

时间:1724-1804

地点:德国

内容:吐槽人类的愚蠢

来源: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1996年,第2页。



「对于在康德体系的实践部分占支配地位的那些思想,只有哲学家们看法不一致,但是我自信能够证明,一般人从来就是意见一致的。」


人物: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作家/哲学家

时间:1759-1805

地点:德国

内容:吐槽那些所谓的自称“哲学家”而不是哲学家的人的愚蠢,根本不理解康德的思想,明明是前后一致的思想,被肢解成,被曲解成不一致而互相指责。

来源: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2012年,第2页。



「人的见解愈是把真理与错误的对立视为固定的,就愈习惯于以为对某一现有的哲学体系的态度不是赞成就必是反对,而且在一篇关于某一哲学体系的声明里也就愈习惯于只在其中寻找赞成或反对...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对这类说明的要求,往往会被人们当成了哲学的主要任务。试问在什么地方一本哲学著作的内在含义可以比在该著作的目的和结果里表达得更清楚呢?…它实际上就成了躲避事情自身的一种巧计,它外表上装出一副认真致力于事情自身的样子,而实际上完全不作这样认真的努力。」


人物:黑格尔 大哲学家

时间:1806

地点:德国

内容:继续吐槽那些所谓的哲学研究者,天天说着哲学家哪里不对,哪里对,实际上完全误解了哲学,其思维僵化,只知道说何者对何者错。

来源: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译,第52-53页。



「康德表达其美学思想的著作《判断力批判》一直都只是在误解基础上起作用。真乃是哲学史上的一个事件,唯有席勒唯一地把握到了康德关于美和艺术的学说中的某种本质性的东西;不过,连席勒的认识也被十九世纪的美学学说掩埋掉了。」

「更为不可能的是:把存在表象为具体存在者的普遍性。…对象性、主体性、意志、权力意志、求意志的意志等等。但这些命运性的东西并不是像苹果、梨子、桃子那样依次排列的,并非成行排列在历史学表象的柜台上的。」


人物:海德格尔 神棍哲学家

时间:1935

地点:德国

内容:吐槽整个十九世纪美学完全误解了席勒和康德,然后吐槽他当时的哲学史家完全把哲学的概念当做了整齐摆在货架上的水果,这种根本不思考进入的态度是他所批评的“表象的思想”。

来源: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26页 ;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79页。


 「鸿渐经不起辛楣苦劝,勉强喝了两口,说:“辛楣兄,我只在哲学系混了一年,看了几本指定参考书。在褚先生前面只能虚心领教做学生。”

褚慎明道:“岂敢,岂敢!听方先生的话好像把一个个哲学家为单位,来看他们的著作。这只算研究哲学家,至多是研究哲学史,算不得研究哲学。充乎其量,不过做个哲学教授,不能成为哲学家。我喜欢用自己的头脑,不喜欢用人家的头脑来思想。科学文学的书我都看,可是非万不得已决不看哲学书。现在许多号称哲学家的人,并非真研究哲学,只研究些哲学上的人物文献。严格讲起来,他们不该叫哲学家philosophers,该叫‘哲学家学家’philophilosophers。”」


人物:褚慎明

时间:1937-?

地点:《围城》

内容:褚慎明点出了 哲学家 与哲学教授/哲学史家的区别,前者思考世界,后者思考前者的思考。

来源:钱钟书《围城》,1991年,第74页。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众胡乱赞同,把看画当做看杂技,把品味艺术当做品味饼干,至于“笔墨趣味”或者“画面素质”这些行话,就留给鉴赏家去吟咏了。观众在展厅里溜达,不时说着,“不错”,或者“有意思”,然而真实的情况大概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一般观众,总是急于在画里寻找“意义”,寻找画面各元素的对外关联。我们的物质主义时代,已经惯养出一种观众、一种“鉴赏家”。他们不屑于置身画前,聆听画面自身的语言,亲身感受画面的内在情感,却对“写实”“气度”“手法”“情调”“透视”等乐此不彼,他们浮躁的眼睛,根本察觉不到掩藏于外在表达下的内在情感。」


人物:瓦西里·康定斯基

时间:1910

地点:俄罗斯

内容:吐槽那些艺术评论家,根本让我们这些艺术的观众远离了画,大家都着急着寻找知识,寻找相关的人物传记,等待解释,然后其实一无所获。人们只能溜达说,“有意思”。

来源: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第112页。



「在这个无爱的时代,我们要说爱一件作品越来越难了,我们只发现这件或者那件作品是“有意思的”:这就是“后现代式的”判断,它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在有教养的庸俗者那里,最为典型。mediocris(平庸)从根本意义上说:指称一般人的一般判断,服从现代大众社会的平均值。」


人物:斯蒂格勒

时间:2014年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

内容:吐槽现在的人看艺术展完全失去了神秘的体验,只能说“有意思的”,沦为有教养的平庸者。



「不要.……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人物:跆拳道大师兄

时间:1994-now

地点:《破坏之王》、网络上

内容:努力寻找自我、突破限制的人们






.

.

.

.

.

.



παίξειν 109 


哲学家/哲学史家的差异

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的差异

的一个研究


艺术家:叶梓涛和哲学家/艺术家们

时间:从古至今到未来

类型:学术研究/谱系学/差异化研究



此篇亦是关于παίξειν 191人的愚蠢 的写作计划,或许以后会有人的美好、人的粗俗、人的可爱、人的优雅、人的萌等写作计划,那可能需要一个更美好的夜晚和时代。




今晚在电脑上看了《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反思

世间轮回

太阳底下无新事


斗争永不停息

放肆吧

少年



2018.6.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