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年前的一篇文章被删了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3-09-25



今天早上起来,发现两年前的一篇文章被删了。想了想,有点意思。老规矩,还是技术处理一下,然后重发。
当时写那篇文章,是因为在微博上看到一本书的封面:
发这张图的乔木先生若干年前是北外的副教授,微博上的大公知,怼天怼地怼人怼事,后来袖子一甩,跑去了美国。不想他在“好山好水”里过得不好,教职搞不到,医疗保险缴不起,于是,新冠疫情期间,起义了,杀回微博,成抨击美帝的大V。
我到乔木先生的微博上转了转,发现或许是知己知彼的关系,如今他骂起美国以及公知来,火力很猛。
上面这张图,乔木先生解释说是国内有一帮教授川粉,一起在境外出了本歌颂懂王的书,他对他们表示轻蔑。
关于那两年国内高校自由派知识分子狂吹懂王的事迹,其实我以前曾经介绍过美国人都有点受不了,《纽约时报》曾经发专文吐槽(《那些为川普辩护的中国“高知”们》)。这里没什么好多说的。我对乔木先生的心路历程也不感兴趣,也不想猜他为什么起义。吸引我的是这本书封面上的几个名字。
不少大佬啊。在我当学生的年代,都是炙手可热、引领风骚的人物。
我顺手把图片发给了我的师兄徐小重副教授(老规矩,化名),小重老师前两年在上海西南某高校教书,这两年流窜到了一所更好的大学。他秒回我一串省略号。
过了半晌,他又给我发了一句:“那一代人没办法,是真的信这个。”
信哪个?我想他说的应该是美国那一套。
又过了一会儿,他发过来第三条信息:“真信就会很麻烦,容易活在信念里,不顾新的现实。”
当时说起来2020年真的是很魔幻的一年,现在可以说2020-2022真是魔幻的三年了——波谲诡秘的现实世界,让不少象牙塔里的高级知识分子都翻了车。也许真如小重老师所说,那一代人活在了信念里,无视新的现实。


徐老师的观点我认同了两天,两天后我就反悔了,因为我忽然觉得“新的现实”,好像也不是真的新。
改变我看法的,是那个周末我读的半本书。
那可以说是一本奇书,以至于我才读了一半就忍不住要写一写。书的作者是当年复旦政治系的一位年轻学者,1988年下半年到1989年上半年,他在美国做了六个月的学术访问,回国后他把自己在美国的见闻集结出版。
作者很谦虚,书中他反复强调,虽然自己是用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框架来分析美国社会,但他是一位“观察者”而非“考察者”

“我是作为一名观察者而非考察者来分析美国社会的,对不少事物均属于走马观花,有些数据及材料虽有来源,但达不到严格的统计学水准。恐怕对有些问题的论述,会是主观判断,甚或谬误。因此我希望人们从宏观社会学的角度来读这本书,而不要把它当做微生物学。”

作者想弄明白所谓的“美国现象”:为什么这个只有二百年短暂历史的民族,会成为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作者走访研究了美国的大学、社区、流浪汉聚集地、反现代化的阿马拿移民地、美国政治基因的保留地贝尔蒙小镇、衰落中的大农场、唐人街的旅行社等等地点,研究了美国人的民族精神、城乡差距、宪法、政党分肥制、金钱政治、游说集团、商品经济、总统就职流程与花费、性解放乃至养猫养狗的法律。
这本书里的观察与总结,让我这个三十年后的读者,常常忍不住击节赞叹。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揭露美元与美国的繁荣背后、美国制造业和就业的隐忧: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创新观念的比较:
——美国人的优越感:
——美国式扶贫和中产阶级纳税人的抱怨:
——美国实用主义:
——美国未来主义:
——从1988年大选中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奎尔的“二代”身份出发,重新认识美国的“人际关系”:
——对美国选举中两党与人民关系的剖析:
——有一天,作者路过一个美国左派组织的书摊,他认真研读了这个小组织的报纸,继而思考为什么美国允许几百个“激进组织”的存在:
——作者还分析了美国人“偶像崇拜”的心理:
一不小心就举了不少例子,而这些已经是几次筛选之后剩下的。从这些真知灼见,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美国并不是仰视,而是抱着一种平视的学习也反思的心态
不要忘了当时是什么时候,八十年代末期,河殇体泛滥,不知道多少年轻人把美国当成制度与现实均完美的“理想国”,他们中有不少后来写就了《川普主义》。
其实我们可以从作者笔下一个小细节中感受当时中美的差距。书中好几次提到银行储蓄卡,作者每次都要详细描述它长什么样:一张塑料的卡片,背后有磁条,储存着信息。作者也不知道ATM机是什么,所以花了好几行笔墨描述这种用“塑料卡片”取现金的“电脑化的机器”,作者详细介绍了取钱的流程,并且感慨不仅可以取钱,还能存钱。
许多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事物,也是当日美国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在当时中国最有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眼中,属于闻所未闻的新奇玩意,由此可见那时中美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当年的一些青年、今天的一些公知,他们为什会陷入一种“信念”,几十年都不可自拔,似乎可以想象了。考虑到这个背景,作者能保持客观,独树一帜,没有盲目地陷入那种“信念”,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80年代,中国家庭的三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和电视机。唯一带电的是电视。
事实证明,作者的不少判断具有超前的预见性。
——例如上文中提过的英雄崇拜情节,隐隐地呼应着川普的崛起。
——中产阶级的牢骚,对应了今天美国贫富分化加剧,富人税屡次流产,中产阶级对当权者从自己身上收税救济穷人的不满。
——还有中国的崛起引发的美国意识形态上的应激反应,麦卡锡主义的幽灵似乎在美洲大陆复活。
——其他的,还有考察美国大农场时,作者回忆起苏联进口美国粮食的历史,感慨:“在人口日益剧增的世界上,农业是生命线。”

在1989年作者提出农业是生命线的8年后,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地缘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在其《大棋局》中提出用粮食出口卡中国脖子的战略。又十年,中国出现了一批美国支持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们竭力鼓吹中国要放开耕地红线,把耕地拿去搞房地产,因为“向国外买粮食管够”。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亲眼目睹了世界粮食危机的降临。
——研究完美国“个人主义盛行”的现实,他发出“平等难以成为(美国)主导价值”的喟叹。今天公认美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不平等。

——看到美国城乡差距巨大以及美国政府如何应对,作者总结经验,说:“把人们吸引出相对落后的地区,使他们集中到城市中来。”
——而通过美国无处不在的“建国历史遗迹”,作者发现美国的政治教育主要不靠课堂,而是通过“实物教科书”的方式完成,他总结道:“任何社会想长治久安,都应当传播自己的价值体系,只不过传播的方法各有不同,而传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方法。”
到目前为止,我只举了前半本书里的例子,因为篇幅原因,舍弃掉的金句还有许多。不过已经可以回到我们之前的疑问了,我为什么信徐老师的话只信了两天。前辈们真的是“不顾新的现实”吗?不,现实一直就在那里。关键是看不看得出,看不看得到。
学者和学者之间,真的是不一样的。年纪相仿,经历相似,有的人看了半辈子,可能还不如某些人半年看得深、看得准,或者说,看得客观。

“悖论比比皆是。说美国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也可以说美国是一个穷人满街的国家;说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民主国家,也可以说美国是一个不那么民主的国家;说美国是一个教育发达的国家,也可以说美国的教育问题成堆;说美国是一个平等至上的国家,也可以说美国并不那么平等;说美国是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可以说美国是一个危机重重的社会。如此等等,我的想法是,用事实的美国反对想象中的美国。”

这段序言中的话,可以说是整本书最好的总结,放在激荡的历史中审视,不管是审视历史还是审视我们自己,都留下许多况味。

— END —


特殊时期,可能有用:
新冠防护房屋改进方案,查漏补缺清单
新冠家庭自助指南
新冠后遗症家庭自助指南
新冠餐饮业自助指南
新冠癌症患者自助指南
新冠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助指南
新冠学生家长自助指南
新冠婴幼儿家长自助指南
常见新冠自愈过程
海外钉子户的防疫经验
疫情期间开门、开窗、开抽油烟机和换气扇的注意事项(by Ohhei)
新冠有后遗症吗?感染后如何降低长期症状风险?
将个人防护融入日常生活的场景流程(by Luxenius)

备份地址:https://github.com/Linyiwu015015/-/issues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