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美国(UKSA)”是个什么梗?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2-09-19





今天简单谈两篇最近读到的外媒文章。都很有趣。


第一篇是福山先生发表在《外交事务》上的《自由主义需要国家》。


自从上次介绍福山先生的观点已经过去两个月了(《笑话福山的人,你们都错了》),上次福山先生预言的“俄军在某一瞬间突然崩溃、普京性命不保、自由主义赢麻”的盛况目前还没有出现,马里乌波尔钢铁厂陷落,俄罗斯说亚速营投降,英美媒体说亚速营撤退,总之新纳粹的主力战略转移进了战俘营。


这次福山先生的文章依旧关于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主义,虽然我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但内心还是有点小兴奋的,因为这次福山先生整了个大活,要整合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我的记忆里,民族主义好像一直是自由主义不太解释的清楚的一个概念,通常自由主义者谈民族主义,都有点“顺我者民族主义,逆我者民粹主义”的味道。这次福山先生选这个做话题,主要还是因为看到全球范围内自由主义退潮、民族主义高涨,要为自由主义鼓鼓劲。


整篇文章写得很长,逻辑也有一点点绕,不过大致还是好读的。快速浏览了一遍之后,我心底其实是佩服福山先生的,因为他看问题还是很准的,不然不会想到去整合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


而且一般人即使看到这点,可能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论证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不相悖,是要把握好分寸的(比如怎么协调“国家应在边境线内自己处理内政”和“我可以干涉你的内政”)。一旦分寸把握不好,就有可能伤害到美国的自由霸权理论,变成挖美国霸权的根。福山先生把握的就蛮好,能写出“美国确实走得太远了(指武力推广民主),但是为了世界和平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实在不行美国现在后退一点点可以吧”这样逻辑的内容。


到底是做过国务院政策计划办公室副主任的人。


只是比起大统领用“爱国主义”和“美国优先”整合民族主义,感觉说服力和煽动性上还是差了不少。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到《外交事务》2022年5-6月号上找福山先生这篇文章来读。下面我们来谈谈另一篇同样有趣的文章,来自5月21日号《经济学人》上的《英美国!英美国!英美国!》。



这篇文章的副标题叫“对美国的迷恋污染了英国政治”,看名字就知道文章属于吐槽性质的。


它具体吐了哪些槽呢?


比如威斯特敏斯特政客们的书架上都放着什么?有纽约塑造者Robert Moses的传记《权力经纪人(The Power Broker)》,美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的传记,讲美国撕裂的《大排序(The Big Sort)》,讲美国社区治理的名著《独自打保龄球(Bowling Alone)》,替美国精英诊脉的《美国理念的骄纵(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讲林肯内阁的《对手团队(Team of Rivals)》,以及美剧《白宫风云》的全套DVD。



英国政界迷恋美国,“大臣、幕僚和记者们狼吞虎咽地学习(gorge on)美国历史,对美国政治如数家珍,并鹦鹉学舌地模仿(ape,这个词做动词是“拙劣模方”,做名词是“类人猿”)美国人的说话方式”。


英国政客有时把地方选举的某个程序喊成“中期选举”,这是在学美国人。


英国的一些地区被称为“机视地区(flyover country)”——特指那些有钱的城市白领从不会亲自涉足、只在坐飞机俯瞰时看到的区域,这是在学美国人。


政治评论员创造出的“让戈登做戈登”、“让鲍里斯做鲍里斯”和“让特里莎·梅做特里莎·梅”等口号,还是在学美国人,而且是美国人的中古遗迹,1980年代的“让里根做里根(Let Reagan be Reagan)”。



病态的痴迷带来拙劣的模仿,拙劣的模仿导致糟糕的政策。


比如英国执政者有时会以为英国的通胀来自于不加节制的政府支出——就像美国一样,而不是因为供给不足——如同大多数欧洲国家承认的那样。


美国幅员广阔,会产生距离发达地区数百公里的落后地区,但英国是个小岛,通勤20公里上班就已经是很罕见的现象了,英国执政者似乎也常常忘记这一点。


政策辩论里充斥着“与美国的比较”,比如英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医疗系统之一的NHS,关于它的朝堂讨论,经常夹杂着来自拥有世界上最糟糕的公立医疗系统(因为几乎等于没有)的美国的“极端且诡异的”例子。欧洲的例子再次被英国政客们集体无视。


文章提到了现任外交大臣、“铁娘子”的模仿者特拉斯,特拉斯曾经花了很多力气要纠正“英国的执照问题”,文章称赞道,“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唯一的问题是,“这个问题在英国不存在”。在美国一个理发师至少要受训1000个小时,才能拿到理发执照;但在英国,一个库尔德移民可以一下飞机就开一家理发店给人剪头。



英国立法者们将每小时的最低工资定为15英镑,只是因为美国人把最低工资定为每小时15美元。


当美国的民主党左翼为反对边境移民政策发起“拆冰(Abolish ICE)”运动,英国政客们立刻有样学样发起了“拆除内政部(Abolish the Home Office)”运动。


弗洛伊德事件爆发,美国人发起“撤回给警察的拨款(Defund the Police)”运动,尽管英国警察不像美国警察那样配枪且全副武装,尽管“撤回”运动在美国也效果寥寥,但有些议员仍然致力于把美国人的行为移植到英国来。



英国政治人物们还善于对照美国搞“语言革命”。比如前保守党党鞭、现地方发展、房屋及社区大臣Michael Gove曾建议将英国的地方首长们都统一改叫“州长”。美国是一种混合着共和制和民主制的联邦制分权体制,所以总统可以被“弹劾”,英国是中央集权的议会民主制,居然也有搞不清状况的政治人物高喊要弹劾人厌狗嫌的鲍中堂——鲍中堂人厌狗嫌没错,但在英国体制里搞首相不叫“弹劾”


类似的事情不是一起两起,不少英国政客对美国体制很熟悉,对本国体制就显得有些隔膜。例如之前坎特伯雷大主教批评英国政府的难民政策,一位议员跳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我们英国做政教分离的国家已经很久啦!言下之意这里没你插嘴的份儿。文章写道:“错!主教们在上议院有席位的,宪法层面这一点我们[跟美国不一样,我们]跟伊朗更像!”



“国家之间做做比较是很健康的,但是不能眼里只有美国啊。”说完这句,文章发出了在我看来最有意思的一句吐槽:学学法国,学学我们的邻居法国嘛。



其实在刚看到UKSA这个词的时候,我是困惑了好一阵子的,花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这四个字母是什么意思。


读完全文,不得不说这个词造的真有水准。


遥想当年,美国的暴发户都要乘坐泰坦尼克号到英国寻根,纽约的新贵们也乐意用丰厚的嫁妆把女儿嫁到即将破产的唐顿庄园,大英虽是帝国余威,也能煊赫一时。谁能想到百年风雨,父子易位,今时今日的大英连朝堂之上自己的说话方式都保不住了呢?



— END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