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堂大人,我大英要完?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2-05-21

点击关注

前沿深度





在马拉多纳去世占据新闻头版头条的今天,我想来谈一谈最近比较受冷落的英国。


英国很重要,理解它现在的处境,有助于我们理解未来世界的局势,也可以帮助我们反思一个国家怎样避免掉进坑里。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英国目前的状态,那就是“准备下锅”。到12月31日,英国脱欧的过渡期就要结束了,假使和欧盟的协议仍然签不出来,考虑到被寄予厚望的英美自贸协定也遥遥无期,明年英国将遭受剧烈冲击。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2015年,当时的英国可不是这样。那时英国前途一片光明,时任首相的卡梅伦和时任财政大臣的奥斯本为英国定下了百年大计,要把英国改造成中国资本进入欧盟的桥头堡。按照他们的计划,以后中资进入欧洲,英国都可以从里面抽一笔服务费或者手续费。轻轻松松,赚得盆满钵满。


那是中英关系的蜜月期。那一年,伦敦和巴黎、布鲁塞尔、法兰克福展开竞争,抢建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中心。那一年,许多中国企业到伦敦签下大单。那一年,我接到老板指派的一项特殊任务,对在英中资银行的业务,做一次尽可能详尽的初步调查。


如果不是2016年年初欧盟颁布“反避税一揽子计划”,中英关系很可能就沿着卡梅伦和奥斯本的设想走下去了。


可历史的吊诡,就在于无法预知。当年1月,欧盟的反避税计划出台,要求各成员国采取积极措施,对国际避税加以防范和制止。记性好的朋友可能会记得针对苹果公司在爱尔兰的税务调查,苹果被欧盟拿来祭旗,一刀切掉130多亿欧元“税务罚款”。


苹果税案兜兜转转四年,美国介入,欧盟最高法院反介入,欧盟委员会裁定,苹果上诉,欧盟第二高等法院推翻裁定等等,政治与法律戏码交相上演,以后有机会可以讲讲这个故事。


恐慌的不仅是跨国公司,在英国这边,一些习惯了避税的富豪们也很不高兴。插一句闲话,如果学过英格兰税法就会知道,English Tax Law那是真的、真的比宇宙还要复杂。举个例子,同为普通法系的香港税法,法条有300多页。英格兰税法呢?有17000页!说得不好听点,这东西就是给有钱人避税和税务律师恰饭用的。曾有学者嘲讽税法就是英国富翁们的“狗哨”。


显然英国富豪们觉得那17000页字字珠玑,不能乱改,所以在他们支持下,脱欧的声音一下子从边缘地带来到了舞台中央。2月,英国就决定了要举行脱欧公投。


所有证据都表明卡梅伦同意公投,不过是顺水推舟,因为当时的主流民调显示,支持脱欧的英国人,比例只有33%。


谁也没有料到,只用了三个多月,脱欧派就把支持率增加了19个点。6月,英国以52%的赞成率通过了脱欧决定。卡梅伦辞职。



我还记得投票那天下着一年里最大的雨,雨滴像钉子一样在路面砸出声音。第二天我上班,金融城里一片压抑的气氛。那是真正的历史性时刻,我同办公室的合伙人表情淡然,但聊到公投的时候却忍不住吐槽,说有些英国人怎么会这么蠢,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unbelievable stupidity。


脱欧派领袖法拉奇。本文没他的故事,单纯是我搜到了这张照片,想让大家看看他有多开心。


三个月里把支持率从33%提到52%的天纵奇才叫卡明斯。他靠着虚假宣传鼓动英国人“夺回控制权(Take back control)”。具体说,他租了若干公交车,刷上标语:“每周英国要送给欧盟3.5亿英镑,把这些钱投进我们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不好吗?”——记住NHS,这个东西我们后面还要提到。



本尼迪克特·康博巴奇曾经主演过一部电影《脱欧:无理之战》,演的就是卡明斯,讲述他怎么一路带领脱欧派“成功赢得公投”的故事。



真实的故事比电影还要精彩。卡梅伦辞职之后,梅姨上台。梅姨本身是留欧派,但公投结果如此,也没有办法,只能叹一口气,好好跟欧盟商量怎么脱法。


但还记得我们上面说过的吗,英国脱欧,本质上是那些操控资本、媒体的富豪为了给自己避税,不顾英国未来的发展而做出的决定。彼时梅姨矜矜业业,让他们犯嘀咕了:梅姨谈成的协议会不会包含税务条款?税务条款会怎么规定?如果是那样,脱欧岂不等于白忙一场?


所以,千万不能让梅姨跟欧盟谈出点什么。于是,梅姨被逼下台。


2019年梅姨洒泪下台


下届首相得是自己人。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明星,直到2016年还是英美双重国籍的鲍里斯·约翰逊——鲍中堂——入主唐宁街10号。



鲍中堂的主要幕僚就是卡明斯,外界称卡明斯是鲍中堂的“大脑”。鲍中堂甫一上台,就宣布坚定脱欧,哪怕什么都谈不成也要脱欧,表现出了对无协议脱欧的极大热忱。


从形象风格就可以看出来,卡明斯与鲍中堂是绝配。


鲍中堂和卡明斯主事以后,一方面吃着梅姨的老本,一方面各种作妖。他们的宗旨就是英国脱欧,欧盟还得让利。他们根本不管欧盟满脑子想着的只有“杀鸡儆猴”——你说脱就脱,还想带着好处走,这不是让其他人都学你,我队伍不就散了吗?


为了占便宜,鲍中堂和卡明斯可谓奇招迭出,其中最搞笑的就是九月初,露出口风,以要“有限度地违反国际法”来威胁欧盟。


从国际法角度看,这一招的通俗讲法就是“你答不答应我,不答应我我就死给你看”,背后的逻辑实在太可乐了,我当时专门写过一篇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戳这里《大英朝大清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然,在欧盟的目瞪口呆中,鲍中堂这个惊世骇俗的计划最终没有施行,低调收场。



欧盟是不可能让英国得偿所愿的,时至今日,谈判中的几个主要障碍,无一得到解决。


最大的问题在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的边界。英国人和爱尔兰人是有血海深仇的。有兴趣的朋友推荐去了解一下19世纪的马铃薯饥荒,了解一下美国那么多爱尔兰裔都是怎么过去的。或者可以看肯·洛奇得戛纳大奖的《风吹麦浪》等一系列关于爱尔兰的电影。英国人当年在爱尔兰的残酷统治,直接造就了后来到英国本土各种实施爆炸袭击的爱尔兰共和军。


《风吹麦浪》


之前大家都在欧盟框架内,人员货物自由流动,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不用设立硬边界,这才好不容易压住了分歧,结束流血冲突的历史。现在英国脱欧,爱尔兰却还在欧盟里,边界问题又一下子凸显出来。


欧盟的要求很明确,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之间要适用统一关税,换言之,不设立边检,给北爱特殊地位。英国的立场也很明确,北爱尔兰和剩下的英格兰、威尔士等要适用统一关税,不同意在英国国内划出一条线。双方就僵持在那里。


边界问题还不是唯一的症结。英格兰想脱欧,但经济稍差一点的苏格兰不想跟着蹚浑水,是想留在欧盟里安静挣钱的。于是2019年年中,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特金宣布,不管伦敦同不同意,2021年苏格兰将再次举行独立公投。这话到今年9月,也就是鲍中堂那边说要违反国际法那两天,斯特金又重申了一遍。


苏格兰如果独立,英国将失去十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一的土地,还有北海油田。损失的卖油收入先不谈,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会怎么样也不讲,单说北海油田承担了英国全国二分之一的能源供给,失去它对英国来说,就是不能承受之重伤。



除了北爱尔兰和苏格兰,英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也埋着许多雷。拿渔业来说,欧盟希望自己的船只能够进入英国北海等水域,但英国不同意,要全面禁止,因为除了经济利益(其实不大),还关乎政客的选票,此外还象征着“主权回归”。然而英国渔业三分之二的出口是到欧盟的,欧盟的态度也很直白,好呀,这个问题你不让步,我就卡你的渔业出口,你看着办。


这两天英国和欧盟重启了谈判,外界获得的消息很少,然而业界都抱持乐观态度,主要原因是鲍中堂要把自己的“大脑”开掉了


当初鲍中堂确诊新冠,媒体拍到卡明斯第一时间从首相府邸的后门小跑步溜走。后来英国施行居家隔离令,卡明斯又被曝出违反禁令,驱车400公里,把女儿送到老丈人家里,成为轰动一时的丑闻。


这次卡明斯“辞职”,英国一些媒体报道说是因为上次他违反隔离令发酵后的结果,其实真实情况更可能是为了脱欧谈判。毕竟离年底还有一个多月,谈不出协议,英国真的药丸。



说完了脱欧协议,再来讲讲英美自贸协定。这两天英国之所以这么积极地跟欧盟谈判,很大程度源自于鲍中堂原本抱有期望的英美自贸协定,一直签不出来。


因为要脱欧了,英国需要和别的经济体单独签订自贸协定,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英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可见下表,除了欧盟,就是美国和中国。和欧盟的协议受挫,美国成了英国最大的希望。



英美贸易协定卡在NHS“激素牛”“氯洗鸡”上。简而言之,美国希望英国放开对美国农产品进口的限制,可英国不想进口美国喂食激素的牛肉和氯气消毒的鸡肉。如果要进口,英国得降低自己食品安全的等级。美国老大哥这方面还是很体谅人的,你先修法降嘛,你降完我再出口,我不急。


另一方面,美国希望英国对美资开放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英国更不敢。美国已经把自己的医疗保险体系搞到快要崩溃了,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也已经不堪重负,这个时候怎么敢把一个磨刀霍霍的屠夫放进来?


可年关将近,英国又急需这份协定,怎么办呢?


这又是一个笑话,之前疫情很严重时,鲍中堂坚持跑去跟川普见面密谈,然后英国的贸易代表安东尼·菲利普森跑到《华尔街日报》的“读者来信”栏目放风,说我们已经在私下得到川普总统的口头承诺,不会再在相关问题上难为我们,我们的自贸协定将会向前推进!


英国这场自导自演的闹剧,连川普都知道不用理会。



按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的话说,英国想和美国谈成自贸协定,只能乖乖接受美国的条件,“英国毫无筹码”,甚至“时间都不在英国那边”。


以上这些,英国的媒体像《金融时报》等近来不知道是麻木了还是有意淡化处理,基本上已经不怎么讨论了。它们一会儿关心美国大选,一会儿关心香港,一会儿关心蚂蚁金融,唯独不关心12月31日。


哦对了,前两个月英国媒体曾浓墨重彩地报道过日本和英国签订的“历史性的自贸协定”。


这个消息我们看看就好,从上面的表格就可以看出来本身日本不是英国排名靠前的贸易伙伴。其次英日之间的协定,对日本而言获利最多的是汽车业,对英国而言获利最多的是农产品。日本的汽车工业有多强,我们可以想象英国会受到的影响。而英国农产品到底拼不拼得过在日销售多年的美国农产品,还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作死就不会死,平心而论这句话讲的就是英国。从2015到2020,英国的国运真的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被一帮自私贪婪的资本家以及他们豢养的无耻政客给带进了死胡同。



事到如今英国还有什么办法?目前来看,它确实想到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反中


这背后的原理也不难理解。


十月份,英国排名第二的小报、仅次于喜欢放大波妹照片的《太阳报》的《每日邮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经济复苏,恶龙归来的咆哮多么____”的文章。中国网友见怪不怪,笑称大英帝国心态崩了



起初我以为心态崩了的只是这些小报,后来我翻看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才发现这好像是个普遍现象。新一期的《经济学人》里,凡是写中国的文章,不管在中国版块,还是在美国版块,还是在深度报道栏目下,还是在经济板块,全都不遗余力地在反中,极尽甩锅、抹黑、编造、丑化之能事。


按照《经济学人》的描绘,中国已经成了一个要吞噬西方的庞大敌人,仅凭美国或任何一国,已经无法对抗,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结成同盟。但是,因为欧盟和美国之间存在诸多分歧,所以英国呼吁,欧盟和美国都各自退一步,让让利,以大局为重。



中国是英国口中那个“大局”,《经济学人》没有一个字提到脱欧协议、没有一个字提到英美自贸协定,只是呼吁美国和欧盟双方之间让步,但谁都看得出来,英国真正希望美国和欧盟让的,是哪部分的利。


随便翻翻最近的《金融时报》,调调是一样的。连同BBC等,最近英国媒体对中国可谓火力全开。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的新闻。昨天BBC发布了2020全球百大巾帼名单,我国的圆圆老师携手港独分子周女士一同当选。


BBC对两人的简介写得非常有意思,一边,很肉麻地蹭刘亦菲的热度,称呼周女士是“当代花木兰”,另一边,到圆圆女士这里,却成了“中国许多人[对圆圆日记]感到愤怒,甚至称她为汉奸”。


我们不妨细品一下BBC给两人的评语。在圆圆女士这里,“汉奸”用得无所顾忌,说白了就是提醒——BBC积极甚至带着那么一点兴奋地把圆圆女士拱上“许多人”的对立面上,一副生怕“许多人”不攻击“汉奸”的样子。


BBC吃人血馒头的本领是很厉害的,只不过这次吃的是圆圆女士的血馒头。


更有趣的是昨天网上有人爆出某梁先生、某陈先生等齐聚一堂,为圆圆女士庆祝获奖。



看上去照片肯定是真的,但我不知道事情是不是真如网友所说。我只是感慨,如果几位先生女士真的庆祝,那也太愚不可及了。这就好比蒋委员长49年撤退台湾前,给你颁发宝鼎勋章,命你死守长江。委员长的意思,是生怕你不“壮烈”。你看不出来,当作无上荣誉,还跟一帮亲朋好友庆祝上了,这叫怎么回事?


网上有一句评论说得好:圆圆女士二月份时觉得自己是棋手,后来发现自己成了棋子,最后微博沦陷,成了两军对垒的棋盘。这次,BBC是趁着英国最后一搏,要把圆圆女士摁死在棋盘这个岗位上。


言归正传,对现在的英国来说,反中已经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可问题是美国和欧盟不是傻子,人家就算结盟,干嘛不互相让利,干嘛给你英国让利?明眼人都知道,“英国没有筹码”。


鲍中堂曾被称为“小川普”,各种白宫回忆录里都讲他是川普最喜欢的小老弟。但在美国大选后,他是首批给拜登拜码头的领导人之一。鲍中堂的光速站队似乎并没有赢得拜登的欢心。



9月,鲍中堂准备“有限度地违反国际法”的那次,他是想推行一项法案推翻《北爱尔兰议定书》的,该议定书旨在避免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设置实际海关边界。


昨天,《卫报》报道,拜登再次施压鲍中堂,要求爱尔兰和北爱的边界必须保持开放。更糟糕的是,“为自己爱尔兰血统为荣”的拜登此前直接放出话来,北爱的边界问题不解决,英美自贸协定就免谈。


拜登这是把英美自贸协定和脱欧协议两个大难题绑在一起了。说白了,美国是要和欧盟站在一起,携手薅英国的羊毛。一个已经应付不来,现下两个一起上,简直是地狱级的难度。


所有的球都抛到了鲍中堂的手上。所有的风都在朝他吹,所有的日子眼看着都即将为他破碎,所有人都想问一句:中堂大人,现在这时局,大英到底该怎么办?


—END—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