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练分享 | 时间容器,一个可以尝试的提问框架

刘咏 教练吧 2023-11-08
Hi~,朋友 
文章底部留言区很精彩
你也来留言互动吧!
▽▽▽

刘咏

西南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天津启发私董会发起人、天津盛和熟滨海分熟理事



端起手边的马克杯,喝了一大口已放凉的开水,干涸的喉咙瞬间得到了滋养。

慢慢的后仰靠在椅背,看着刚刚关闭的语音通信界面,脑海中又回想起这次的教练谈话。

我(客户):最近很疲惫,我想调整一下这个疲劳的状态,变得精力充沛。


教练:能具体聊聊吗?


......<15分钟后>......


教练:感觉你有很多事要做,而且还都想在当下的“窗口期”里处理。


我:是呀,所以一做起来就忘了时间,弄的自己很是疲惫,积累起来就更疲惫。


教练:你为了那个精力充沛的状态,已经尝试过什么呢?


我:做过了一些调整,比如:调整计划、减少工作量......效果都不大,转天还是那个样子,有些挫败呀!


教练:你要的那种状态具体是什么样子?


我:就是.......<大段陈述>


教练:听上去与你当下的状态有很大距离呀?


<沉默......不知道是刻意留白,还是不知道该问什么了 😅😜>


我:是呀,差距好像有点大,感觉需要生活状态的改变才行,好像不是马上就能改变的。

<沉默>


我:如果我不要求明天状态就改变,而是先把到年底这段的生活状态进行规划,是不是可以呢?


教练:到年底这段时间,你要怎么规划呢?


我:我好像有思路了......

<20分钟后>


“看似你已经有了打算,那你从今天的教练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吗?”教练的最后一个提问,带着轻快传来。


“我最大的觉察是:调整状态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我怎么能期待睡一觉,明天状态就调整过来了呢?得有一个过程,得有一个时点,得有一个变化程度才行。”


一个兴奋的声音响起:“这算是我们今天共创的一个关于状态调整的提问思路吗?”


“必须是呀!共创的结果!”我在回应的同时,脑子中又跳出了一个想法,立刻就分享给我的教练:

“再遇到这种状态调整的,是不是我们可以问——如果你要完成这个状态调整的第一步,你打算用多少时间,调整百分之多少呢?”


“如果我们在线下,应该击掌庆祝一下!”伴随着欢快的女高音,教练谈话也进入了尾声。



我从回顾的思绪中走出来,自言自语: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能一蹴而就吗?


希望一下顿悟或是奇迹,明天就改变成那个样子,概率极小的,更多时候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是这样,不如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容器”,让不同状态下的“我”先共存在一起,一步一步的设置转变目标,慢慢的转变


这个“时间容器”,即是容纳,也是边界。


这可能是自我改变的一种思路,也可能是教练提问的一个框架。


*该案例的分享已得到客户的许可。



*作者:刘咏




E N D


学习教练是一个既能支持自我的成长,又可以帮助到别人的过程。

Coach8是一家以互联网教育为载体,线上与线下课程相结合,注重教练成长及能力培训的教练培育成长社区。在Coach8既可以实现个人成长,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更可以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体验最新《教练入门班》课程吧!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