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英雄超子 理性边界 2023-10-03


今天的问题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问题,那就是既平常而又神秘的潮汐现象。


说它平常,是因为每天都有潮起潮落;说它神秘,因为它来源于一种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超距作用——万有引力。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那皎洁如镜的玉盘,联想到它竟然能将数以亿万吨的海水牵引,虽然学过了高中物理,还是会感觉这是如此神奇。


钱塘江大潮的盛景。


然而,要想完全解释潮汐现象,对大部分吃瓜群众来说,似乎并非容易之事。


一直以来,各种书本上解释潮汐现象的都是下面这种图,似乎很好理解,海洋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隆起”,于是形成了潮汐。


但仔细看这张图,第一个神奇的问题来了:为什么背对着月球的方向也会隆起呢?



初见这个现象似乎有些神奇,万有引力大家都懂,万物互相吸引嘛。但地球的另一边空空如也,究竟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让那里的海洋也鼓起了?


率先出马的是“引力派”,他们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于是抛出下图: 


首先,以月球为参照系,也就是说月球静止,在月球的引力场作用下,地球绕着月亮转。我们知道引力场按照平方反比,由近及远依次衰弱,那些引力等势线(蓝色的虚线)从月球往远处逐渐扩大范围,强度却逐渐降低。


所以,在近月点C点的海洋受月球引力在地球各点上最强,因此凸起,这很好理解。


而在远月点A点,由于此处的引力场的海洋受引力最弱,比D、E点地心处的引力场弱很多,因此相对地球也就凸起了。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一点,是因为忽略了包括地心的D、E点等处也受月球引力的作用,而且比A点大。月球的引力就好比一个特殊的弹簧,离它越远,拉力越小。A点最远,不是不受引力作用,而是引力作用较弱,当地球自身(如D、E点)被拉力拉得更多的时候,A点就显凸了。


这样你是不是容易理解了?

然而有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引力派”的解释是静态的“形而上学”,没有考虑地月二者的相互运动,因此应该用离心力来解释。这些“离心力派”认为A点之所以凸起,是因为离心力把它“甩”出来的。至此,针对这个问题,小伙伴们分为“引力派”“离心力派”,争吵不休。


“离心力派”的解释看似很有道理,但他们内部首先就不统一,他们各说各话,不仅自己内部纠缠不已,容易引起广大小伙伴的误解,还每一条都被“引力派”反驳了。

不信你看:

1, 认为这里的离心力是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引力派”指出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在赤道上是各向同的,不可能只有两处大,而其他地方小。

2, 认为这里的离心力是三维的地球绕轴自转,除了赤道以外其他纬度的惯性离心力。这其实是“科里奥利力”了,“引力派”认为我们研究问题要尽量focus问题本身,而没必要去发散到赤道以外。


这个离心力有多大,有人认为应该考虑月球绕地球的圆周运动,有人认为应该考虑地球绕月亮的圆周运动,还有小伙伴们指出地球和月球实际上是互相围绕着双方共同的质心(大约离地心1000km处)旋转,这里的离心力应该是地月互绕的离心力。 “引力派”对这种现象大光其火,这种争论首先就违背了物理分析最重要的前提:选定参照系。前面既然我们选择了月球作为参照系,那就应该认为地球围绕月球旋转。如果一会选月球做参照系,一会选择双方共同质心作为参照系,伽利略就要从棺材里跳出来了:伽利略变换懂不懂!!!


伽利略:别说你们的物理是跟我学的。


突然“离心力派”抛出一个问题,让“引力派”哑口无言:为什么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月亮强,而对潮汐的贡献反而小?


“引力派”首先对此嗤之以鼻:

“这都什么啊?”

“月亮离地球近啊,显然引力更大啊!”

“书上都这么说的啊。”


确实如此,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书上都这么简单的写到:月亮离地球更近,因此月球的引力是潮汐的主要原因。


“离心力派”

“凡事要实证,要计算。”

“太阳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地球质量是月球的81倍。日地距离是地月距离的389倍。这样计算,33000*81/389^2≈174。看到没?太阳引力是月球引力的174倍!”

 “这个问题从来没想过吗?太阳引力不那么大的话,地球就不是绕着太阳转了,难道地球是绕着月亮转吗?”



经这一记重击,“引力派”的下巴简直要拖到地面上了:


“真的好有道理!”

“面对此情此景,我竟然无言以对!”

“这么多年,我受到的教育都是错的吗?”

“怎么这么多年,就没人想着去算算吗?”



好了,双方相持不下之时,还是得去请教权威,我们在杜克大学的教材里找到了一张图,大家顿悟了: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受力分析啊。别再提什么离心力了,离心力是一种虚拟的惯性力,受力分析里,不看广告看疗效啊!


做了受力分析之后,问题就无比简单了:其实,在月球引力场下,地球上各点受到的只有一个力——引力


参考来源:https://d396qusza40orc.cloudfront.net/introastro/lecture_slides%2FW2%2FW2%20Clip%209.pdf


蓝色是引力,在各处受到的引力不一样,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解释过了。


红色是向心力,我们知道将地球作为一个质点,引力作为向心力,让其绕做圆周运动。然而地球毕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结实的固体球(大致覆盖一层海洋),在地球半径远小于月地距离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地球上所有点的向心力都一样大(图中红线一样长)。不要问我为什么,差距很大的话,地球就要分崩离析了。


我就潮个汐,你们至于吗?


在地心B点,也就是地球的质心,引力作为向心力,两者重合。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


在近月点C点,引力大于向心力,相对于地心,那里会有一个多余的力,也就是图中的黄线,我们叫做“引潮力”,蓝色的引力分解为红色的向心力和黄色的引潮力,C点处的海洋就凸起了。


在远月点A点,在图上也就很容易理解了,那里的引力小于向心力,因此只能分解为红色的向心力和黄色的反方向的“引潮力”,所以A点的海洋也向反方向凸起了。A点和C点处的大潮,你现在可以理解了吗?


至于两边的D和E,那里的“引潮力”指向地心,因此当然是降下去,也就是小潮了哦。


总之,得出结论:引力可分解为向心力引潮力


站在地球的参照系上,向心力被圆周运动的离心力所抵消,也就光剩下了引潮力。其实这个引潮力在地球上无处不在,不仅牵引大海,也作用于人体,甚至大气和陆地,只是过于微弱,后面我们会计算这个引潮力究竟有多大。


回过头来,我们也要反问一句,为什么本来引力=向心力,在两端就不相等了呢?


原来,引力是一种“万有”之力,不管你是静止还是运动,它都始终存在,与距离远近成平方反比;而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跟地球与月球之间圆周运动的相对速度和半径有关,与半径成反比。这里一个平方一个没有平方,引潮力这个差距就出来了哦。


引潮力过大,甚至会让卫星解体,土星环就位于其他卫星轨道内部,科学家猜测,是因为靠近土星的卫星被土星的引潮力扯碎。这个使卫星解体的距离的极限值是由法国天文学家洛希首先求得的,因此称为洛希极限


至此,“引力派”终于长舒一口气,因为“地球上所有的点向心力都一样”嘛,起决定性的还是在不同位置的引力差。


“离心力派”依然不依不饶:

“太阳引力大作用小的问题呢?”

“你还没解决呢?”

“向心力=离心力,引力= 引潮力+向心力,也可以认为引力= 引潮力+离心力,凭什么认为离心力不是背面隆起的决定性因素呢?”

 

好吧,还是让我们来算算吧。



如上图,原来潮汐力和引力加速度成正比,而和距离成反比。这就很好理解了,虽然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是月球的174倍,但太阳的距离却是月球的389倍,两相抵消,月球的引潮力还是太阳的2.2倍。


更深一步,由于引力加速度也和距离平方成反比,所以引潮力和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在引潮力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对此,遥远的太阳显然鞭长莫及,我们就近水楼台先得月咯。


以上才是引潮力的完整解释,正是这个“引潮力”在地球两端分别指向两个方向,导致了两端都鼓起,下面放一个gif让大家感受一下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吧。


每当月球运行到和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时,也即初一或十五,这时太阳、月球引力叠加,引潮力达到最大,这就是“大潮”;而到月球转到引力方向与太阳垂直,也就是初八或二十三,上弦或下弦的时候,太阳引力和月球引力相互抵消,这就是小潮。难怪我国民间流传谚语:“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廿三见海滩。”


回过头去,“引力派”“离心力派”谁对谁错呢?


“引力派”当然有道理,没有引力差,一个星球上任何一点的向心力都一样,哪里还有什么引潮力呢?

“离心力派”当然也有道理,但他们的解释不够科学严谨,将参照系搞混,就容易犯错误。我们选对了参照系,分析一下地球绕月运动的向心力,反而更容易解释。


因此,用物理学研究任何问题还是应该用严谨的科学方法,首先简化模型,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然后选定参照系,这样才不会出错;最重要的是做受力分析,精准打击;最后用方程得出结果,那就一目了然了。


地球上各点的引潮力。


总结

1


决定潮汐的是引潮力,而并非单独的引力或离心力。从月球参照系来看,地球上的引潮力是引力的一个分力。从地球参照系来看,引潮力是引力和地球绕地月质心运动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2


经过计算,引潮力和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因此月球的引潮力比太阳大。

3


有些问题你以为自己理解了,但你以为你以为的真是你以为的吗?


一颗恒星在黑洞的引潮力作用下被拉伸成面条状。这是精灵的演出还是鬼魅的飞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