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教育

对姜萍:别捧杀,也别绑架

番薯壳 北城远在北方 2024-06-19

对姜萍:别捧杀,也别绑架


近日,江苏涟水中专的17岁学生姜萍在全球数学竞赛中崭露头角,以第12名的成绩闯入决赛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然而,随着“天才数学少女”的赞誉声不断,我们不禁要反思:

过度的赞誉和期待是否会成为姜萍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姜萍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已经“秒杀”了所有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

这种将姜萍与所有高学历者进行简单比较的做法,不仅是对其他学子的不尊重,更是对姜萍本人的捧杀。




姜萍的成就应该被肯定,但她的未来之路还很长,需要时间和努力来继续证明自己。

我们不应该过早地将她捧上神坛,而是应该给予她一个宽松、包容的成长环境。

其次,对于姜萍的期望和关注应该适度。

虽然她的梦想是考入浙江大学,但能否被特招并非只取决于她在数学竞赛中的成绩。

学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特长、发展潜力等。

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姜萍在数学竞赛中的表现就一味地要求学校破格录取她。

这种绑架式的期待不仅会对学校造成压力,也会对姜萍本人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尊重学校的决定,同时鼓励姜萍继续努力,争取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我们还应该警惕媒体和公众对姜萍的过度炒作。

在姜萍火了之后,各种采访、拜访和祝贺不断,甚至有人利用她的名字和肖像进行商业宣传。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姜萍及其家人的隐私权,还可能对姜萍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我们应该尊重姜萍及其家人的意愿,不要过度打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同时,媒体和公众也应该保持理性,不要将姜萍的成就过度神化,更不要将其视为炒作的工具。




还有地产公司把姜萍的照片放在大厅进行展示。





我们要明白,科研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虽然姜萍在数学领域展现出了天赋和潜力,但要想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我们应该鼓励姜萍保持谦虚、勤奋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她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她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当下更是别去打扰她和家人,让她安心准备22日的决赛。

总之,请止步吧,对于姜萍:

赞扬她理所应当,但别将她捧得太高;支持她毫无疑问,但别让她感到被束缚。

别给她施加不必要的压力,毕竟她即将面临更为重要的决赛。

如果,只是如果,在决赛中她的表现未能尽如人意,或未能达到某些人的预期,也请不要立即转变态度说:

“看,我早就说了,她不过是在炒作!”





热点导读

为什么约我吃饭,你想回报社么?

中专美少女姜萍,未来的路不好走

老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罚两千:救人重要,还是上课重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